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0348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困境及解决路径XX区地处XX西北部,与9个区县接壤,现辖1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4个农林场,总面积约234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万,其中农业人口65.5万,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比例达78.9%,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一直是XX发展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XX在农业产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民物质生活得到巨大改善,在此基础上,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必然趋势和重要议题。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和铸魂工程,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教育、文化公共设施、

2、文化元素、文化习俗等,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本文就乡村文化振兴相关情况在XX区多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围绕XX区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探索以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寻求文化特色乡镇的发展新思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一、XX区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1、乡村文化设施日趋完善XX区结合各乡镇、村(社区)特点,大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23个乡镇(场)、302个行政村(社区)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广播室、多功能活动室、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体育设

3、施的建设,完成了23个乡镇(场)图、文两馆总分馆制和数字化建设及176个行政村(社区)延伸服务点的建设,且全部面向公众免费开放。2、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我是雷锋家乡人湖湘文化送春风”等为主题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成下乡惠民演出近600场,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万余场次。同时各乡镇的歌舞、器乐、舞龙舞狮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日趋频繁,草坪镇、尧天坪镇、周家店镇分别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依托本地文化资源,先后创作生产了村长家的尿不湿谷酒飘香新江南等优秀文艺作品。花鼓小戏村长家的尿不湿代表XX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XX丝弦节目多次代表XX参加“锦绣潇

4、湘-XX文化走进联合国”、“感知中国-XX文化走进法国”等文化交流活动。3、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XX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普查工作已完成,并面向社会公布。国保单位“索县汉代城址保护规划”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完成省保单位“荣庄王墓”保护规划,大力宣传“xx花鼓戏”“xx丝弦”“李氏镉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促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全能型文艺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为期两年的青年演员“一技一能”培训。选拔优秀文艺骨干分别赴中戏、上戏脱产进修,为今后XX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4、文旅康养产业全面启动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花岩溪省级旅游

5、度假区等国家级景区的创建工作;重点推进XX画墙、鸟儿洲等景区的提质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两日游旅游线路、城郊一日游旅游线路。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检;整合了全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加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XX画墙,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赵必振研究基地、XX革命纪念馆、XX文甲农民起义纪念碑、鲁易生平事迹陈列馆、XX区委党史办管理,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文旅产业有机融合;结合文旅康养相关工作,开展革命遗址遗迹标识工作,打造了“十美堂镇红色文化墙”,把“诗词文化”、“旅游文化”融入红色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投资建设渐安暴动纪念园,

6、建成后将成为一处以XX革命遗址遗迹标识为主题,集革命历史教育、党员党性教育和群众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5、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推进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以村规做家规,各级基层组织发挥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一约四会”的作用,红白喜事新办简办,开展督导检查9000余次,劝导不文明赈酒行为近4000起。尤其是疫情期间,全区各乡镇志愿服务队深入村组、深入农户,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现场劝阻、第一时间教育引导,全区没有一起因整酒引起的疫情。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仅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设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顺利打通了乡村文明实践活动最后一公里。二、XX区乡

7、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1、乡村文化振兴主体队伍缺失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XX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纷纷涌向城市,尤其是青壮年和学历层次较高的人口选择进城以谋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广的发展平台,农村更多的是生活着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乡村文化的根基,从而影响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客观上造成了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的削弱乃至流失,削减了农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后劲。这主要包括诗词文化的“老龄化”、青年干部的“去留”问题以及民俗技艺的“危机感”。2、乡村文化运行机制不完善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调,通力协作才能有效推进。但在实际操

8、作运行中,还存在不少体制机制运行不畅的情况。如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依然偏重发展经济,不会或者不愿发展文化,也没有调动村民的积极参与。在制度建设方面,乡村文化建设普遍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保证,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性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以致乡村文化缺乏生机与活力。在文化产品和活动供给方面难以契合村民需求,村民对政府提供的一些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并不感兴趣,往往政府买单唱独角戏,村民甚至更愿意参与打牌、打麻将等活动。这就难以有效激发农民学习、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热情和内生动力。3、乡村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基层文化设施大量闲置。政府投资修建的功能多样、装修精致的镇村两级

9、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一方面由于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创业、打工,家中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没有积极主动地对于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很少有人参与讲座活动,也很少有人借阅图书、上网浏览,二是缺少软件设施,缺少必要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这些有限的文化阵地难以很好发挥作用,造成“堂”、“室”大多处于闲置状态。4、乡村文化产业链发展受阻一方面在当前打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提倡移风易俗、摒除陈规陋习的情况下,极大降低了百姓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人情债负担,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缩减了如民间剧团这些以村民为主要受众的传统市场,降低了收益。另一方面各文化团体虽然

10、坚持自编自演、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但是主要表演形式仍是大同小异,以传统的小戏、小曲、小品为主,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同质化竞争较大。大部分文化团体的发展思维较为局限于传统的个体经营思路,对转型升级缺乏正确认知和具体方向,同时缺乏专业引导,对产业转型缺少信心,发展严重受阻。三、XX区乡村文化建设对策1、培养乡村文化振兴人才一是重点扶持、关心农村现有的本土文化能人、非遗文化传承人等农村文化精英。做到生活上关心、业务上帮助、政策上引导,切实解决他们在文化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培养一批生长在农村、懂农村、爱农村的人才队伍。二是吸引文化人才回乡。通过制定出台符合乡村实际和需求的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和激

11、励机制,想方设法营造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培育良好的乡村文化发展土壤,为流入城市的乡村文化人才的回归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进一步培育“乡贤文化”,乡贤文化能为区域创造强大的物质性力量,所具备的文化扶贫价值大有可观,“请进一个能人,打开一个村门,带动一方发展”所带来的链式经济效应亦不可估量。乡贤文化能形成“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经济集群效应。三是根据地方条件和特点,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发现、发掘、培养和锻炼乡村文化新人,与高校、文化团体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从而为乡村文化振兴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激发乡村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保持乡村文化的长久生命力。2、创新乡村文化运行机制要推动乡村文化振

12、兴和有序发展,需要创新和加强乡村文化振兴机制体制,推动乡村文化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要转变基层干部和村民的落后观念,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进行乡村文化振兴重要性的认识,改变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略精神文明建设的错误思想,成立专门的乡村文化振兴组织机构,构建起在党和政府引领下的、广大农民和民间文化组织积极参与其中的乡村文化振兴模式,多元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制定既能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又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制度和激励制度。各地要走近村民了解他们的真实精神文化需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组织开展符合当地乡民需求和喜好的活动,以此提高乡民参与积极度。通过组建农村文化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村民的个

13、人才艺有地所施。此外鼓励发展民间文艺团体以及发现挖掘民间优秀文化人才,通过他们把文化以生动的方式带到百姓身边,以此激发村民的自觉意识和创造能力,自愿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积极开展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乡民朋友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这样他们就能够积极参与到日常文化活动中去。3、营造良好乡风文化氛围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在于村民精神文明素养的提升,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以乡风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老百姓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加强文明村镇创建,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优秀家风和村规民约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引导群众摒弃落后习俗,移风易俗

14、,敦风化俗,实现自我教育。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涵养文明乡风,营造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引导村民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追求。其次,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文化基础设施设备,在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设立专人进行管理,确保物尽其用,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例如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聘用专职或兼职的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人员,向群众宣传最新图书及其实用价值,引导农民进行阅读。同时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不断更新图书,满足人民的阅读需要。在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也设立专人管理,严禁随意占用文化广场满足其他非文化建设用途。利用新媒体技术,引进先进的文化活动载体。4、加快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完善文化产业发

15、展体系。根据XX区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的文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文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落户XXo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娱演艺、体育竞赛表演等产业,逐年引导规范建设一批擂茶文化、丝弦艺术、酒吧休闲、体育健身等特色文化街巷,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后发优势。二是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大力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积极开发文化旅游新产品,完成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旅游示范区、XX画墙、青山沟度假区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红牌山庄、鸟儿洲、云峰竹海、沧山景区等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推出文甲

16、起义等历史文物景点产品。重点支持李氏铜瓷、花岩溪榨笋、亚师傅月饼等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扩大生产规模和交易数额。扩大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团体,建立繁荣有序的文化艺术演出和娱乐市场体系。设立演艺中介机构,积极组织文化交流,支持XX丝弦、XX花鼓戏发展。重点扶持以草坪演艺为龙头的民间职业剧团。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和引导,打造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节目,活跃我演出市场。三是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对文化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支持优先选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水平高的文化设备及产品。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依法加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生产制作、市场营销的监督管理,充分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