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0532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和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共三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一、校园欺凌事件存在的原因1 .家庭防线的失守。很多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人许多年才回家一次,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郑州市九十九中学是一所主要招收行为偏常的“问题学生”的学校。目前学校有1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职工。从学校情况来看,出现问题的孩子超过80%来自单亲或类似单亲的家庭。一方面,家庭结构失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教导,另一方面,一些家庭虽然看起来美满,家长对孩子也充满关爱,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问题,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2、一些家长这种明显走偏的观念,不仅使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2 .学校教育的缺位。在校园欺凌背后,学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失不容忽视。教育部门对法制教育有专门的规定,要求做到进课堂、进教材,教师落实,课时落实,但现在看来做得还不够。一方面,学校没有法律教师人才储备,讲课的基本上都是政治、思想品德教师;另一方面,法律知识被分散在多本教材中,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加上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考量,并不重视普法,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十分有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机制”课题组2014年曾开展过一项专门调查。调查中,6

3、5%的调查对象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时选择“不懂法律”;64.7%的选择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60.5%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知道犯罪的沉重代价,就不会实施违法行为。法制教育缺失,加上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而本应对欺凌行为发挥重要预防作用的德育,其现状也十分堪忧。3 .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渗透。现在的社会上,经常能够看到相互偶尔触碰就会引爆无休无止的争吵,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目前市面、网络上的大量小说、游戏都包含色情、暴力情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连一些热门幼儿动画片里也开始出现“暴力美学”,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4、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导致他们极易因盲目模仿、追求刺激而产生暴力冲动。十多岁的孩子正是表现欲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不加以限制,很多孩子就会不自觉模仿从网络上接受的信息。此外,当前社会上“一夜成名”“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影响着校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也只有8种严重犯罪才会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藐视法律”的心态。当前社会应提高对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重视程度,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这部分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校园欺凌事件建议1 .治理校园欺凌,应遵循事前

5、预防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在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净化社会风气,加强未成年人品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法规,为校园撑起保护伞。2 .严守法律底线加大矫治力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反映出我国在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处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定滞后和不足。孩子们不懂法、对法律缺少应有的敬畏,这说明法制教育没有落实到位。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对其负有监护和教育责任的家长、学校并未承担相应责任。在监护人方面,虽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父母会受到公安机关的训诫。如果未成年学生因欺凌行为而被送到青少年法院,父母也要一起进入司法程序;如

6、果法官认定孩子欺凌行为与父母不法行为(如吸毒、酗酒)有关,法官可以把孩子的监护权转移到寄养家庭;如果父母管教不当,法官会要求父母上训导课程,学习如何合法管教子女;如果子女的欺凌行为造成他人受伤,父母必须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针对当前校园欺凌低龄化的趋势,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3 .对于已经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相应的惩戒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未满18岁的校园欺凌涉案者,法院可以辅导警告等方式处置。但如果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当做成人刑事案件审理,按成人标准定罪量刑。美国不仅对欺凌行为实施刑事惩罚,而且会严惩其同伙。工读学校,以前起到了很好的预防

7、犯罪的作用。一个孩子进入工读学校,必须家长、学校、派出所三方同意,但现实情况是家长一般不会同意。对此,应该细化、明确进入工读学校的标准,比如可以参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评估,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就应当送到工读学校,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矫正是必要的。4 .法制教育也至关重要。在校园法制教育层面,学校应提高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把法制教育摆在和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制教育体系。应把中学生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实践,如案例教育、法官指导模拟法庭等。通过法制教育进课堂,普及

8、法律知识,形成对法律的敬畏,使青少年养成遵纪守法、恪守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三、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措施1.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讲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告知学生如何预防方法及发生校园欺凌的紧急应对。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深入开展讨论、分析“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怎么办?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宣传教育和家校联系。专题讲座,邀请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顾问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召开教职工会议,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2 .完善相关规

9、章制度。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指导预防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和校园欺凌应急处理。保卫处及时制定“校园欺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校园欺凌”处置的职责。校长、分管副校长组织校行政人员参加专题会议,学习行政人员值班制度,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谁当班谁负责、“谁首接谁负责,杜绝相互推诿、不闻不问、甚至听之任之的现象。做好应急处置和汇报。如情况紧急,可直接向当日总值班或校长汇报,在当日总值班或校长指导下进行应急处置或报警;如情况失控,紧急联系校园安保人员,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疏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如发生人员伤害,视情况可先报120并组织紧急救护,后汇报。3 .加强预防,防患与未

10、然。加强行政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重要时间(早上上学、中午午休、放学后至晚自习前、晚自习后)、重要场所(操场、食堂、校园超市、宿舍楼、实训楼、教学楼)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督促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视,采购巡视记录仪;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考核,将巡视的频率和发现、制止突发问题纳入考核和奖惩。在部分重要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部分更换,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加强学校督导人员督导和巡视,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报保卫处和学工处督促宿管人员加强宿舍管理和巡视,提高巡视频率;同时要求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认真负责,通过校园监控发现校园内的学生打斗及欺凌

11、事件,要求加强与宿管、巡逻保安、行政值班人员的联系和沟通。要求班主任利用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发现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并共同教育。向学生公布学校“校园欺凌”救助电话。利用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会议、校行政会议等加强宣传教育,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全员育人职责和要求。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防止事态恶化。四、及时处理,教育惩戒。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保卫处应及时调查处置,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应对的建议近年来,未成年人欺凌现象屡有

12、报道,特别是校园欺凌事件在我省也时常发生,媒体中曝光的未成年人欺凌行为让人触目惊心,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地防范和干预未成年人欺凌事件的发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校园欺凌事件存在的原因一是家庭防线的失守。许多未成年人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加之一些家庭结构失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教导。二是宣传教育的缺位。社会、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缺失,一些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考量,并不重视普法,法制教育缺失,法制教育进社区、进课堂、进教材的规定,没有很好地落实。三是是惩戒不足。有些法律条款偏宽,对未成年人保护有余,而对欺凌行为惩戒不足,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

13、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藐视法律”的心态;加上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未成年人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客观上助长欺凌事件发生。四是价值观不正确。社会上物质为先、学校里以分数论英雄的引导,导致德育不能发挥对欺凌行为的预防作用。二、几点建议(一)加强宣传教育。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法制进校园等形式,向学生宣讲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告知学生如何预防方法及发生欺凌时的紧急应对。二要综合运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法治宣传栏等平台,加强宣传和教育。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及时掌握未成年人活动轨迹。四要通过邀请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顾问来校开展专题教育,让学

14、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二)强化家庭作用。要遵循事前预防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净化社会风气;要加强公民的品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要让家庭以及未成年人对法律具有应有的敬畏。(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根据未成年人生理、心里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或重新制定专门法律,为防范和处理欺凌事件撑起保护伞。针对当前欺凌现象低龄化的趋势,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四)依法加大矫治力度。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其负有监护和教育责任的家长、学校都要承担相应责任。(五)齐抓共管形成活力。社区、学校、公检法司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未成年人心理

15、健康咨询和疏导,发现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防止事态恶化。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近年来,未成年人遭遇欺凌事件频发,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未成年人成为欺凌事件高发的受害者,其引发的不安情绪更加深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加之一些不良文化的渗透,使得未成年人受到欺凌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无疑会给他们自身以及家庭带来极大危害。反欺凌工作既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必然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保护未成年人免遭欺凌,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

16、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禁止虐待、遗弃、剥削和其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并强调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此外,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也有相关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是一项责任,更是对生命意义的关注和肯定。为了确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温馨、安全和积极的氛围。因此,持续加强法治建设势在必行,通过法治手段来对孩子进行保护和引导,努力构建起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少年强则国强J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复兴大业。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关爱未成年人、反对欺凌的积极倡导者,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未成

17、年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以确保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大家知道,严重的校园欺凌可能会导致被欺凌者的身体伤害、自杀或者死亡。而有些教师或者校长往往认为就是学生之间闹着玩,对于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及其后果估计不足或者出于共知的原因可以回避其危害或者责任。有研究表明,校园欺凌的高发区间为初中,但现在有向低段和高段延伸的势头。方案根据校园欺凌的恶性程度制定了相应的处置办法,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但如何界定和判断校园欺凌的严重度并作出相应的处置办法,其操作性还需进一步精细化。校园霸凌的产生,主要原因是青少年仁、义、礼三种德性素质低劣。实践证明,教师如果再能够善用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品格、品行的

18、引导和规范,那么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正知正念正行的养成,都将发挥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孩子们的品格、品质、品行“三品”提高了,对各种校园不良现象自然会达到一种釜底抽薪的治理效果。自古以来,平息各种乱象都离不开“文治武功”,校园治乱是否也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呢?其一: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法治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方面,规定了很多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刑法第17条中有关于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

19、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J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中也有关于未成年人伤害他人是违法的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J如果学校和家长能够给孩子们深入普及相关法律的常识,让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步提高,被霸凌的孩子就有信心寻求法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保护,实施霸凌的孩子也能够认识到事件的严肃性,对于霸凌是违法甚至是犯罪产生足够的畏惧心理,就会从某种程度约束自己的行为,防

20、患于未然。学校可以参考*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给全校师生做一场关于校园欺凌(霸凌)的讲座,然后可以请各个班主任针对这个讲座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和探讨。这样的法治教育就能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将此规定的内容在家长会上传达给家长。2018年11月21日起实施的*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从主观上的蓄意或者恶意、行为造成的后果、行为的方式等方面,对校园欺凌作出界定,使校园欺凌与学生之间的一般性打架斗殴、打闹嬉戏区别开来。其二:改善学校和家庭的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每个学校都在展开,不论是大型德育讲座,还是思想品德课程,还是大大小小的班会,都在不断给孩子们强化道德观念,在孩子们的品格

21、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层出不穷的各类校园霸凌事件却也在提示我们,过去常规的德育方式方法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创新和突破。在全国各地,不少教育工作者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校园治乱的良方,有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教育部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的冬日,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同步探索出一条属于校园的文治武功之路,预防和减少校园霸凌,让冬日的阳光照进孩子们的心里,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张安心的书桌,奔向美好的未来!直面校园欺凌:被欺凌的孩子和家长该怎么做对于被霸凌的孩子来说,短时间内无法寄希望于霸凌他们的学生和老师发生改变,那就只能提升自己的素质,让自己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霸凌,想方设法地

22、去解决霸凌的问题。从孩子的角度而言,孩子在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最佳的处理方式是要有勇气直面霸凌,要用自己的智慧从容不迫地应对霸凌,随机应变,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也好,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好,都能减轻霸凌事件的程度,甚至阻止校园霸凌的发生。而且,不管孩子遇到什么程度的霸凌,都应该第一时间鼓起勇气告诉父母,才能防微杜渐!再根据情况,和父母一起到学校找老师或者霸凌者的父母解决霸凌问题。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告诉孩子们,不管他们在遇到霸凌时是否能智慧地随机应变,都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自己受到了欺负。而父母们则应当认真对待孩子们的倾诉,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以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但是,事实上,很多孩子在受到校园霸凌的时候,既不能随机应变,更没有勇气告诉父母,一直被动挨打,或者被长期孤立,身心性格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把初步认定权交给学校后,家长监督可以避免“和稀泥”,这不仅需要干预孩子,还要指导家长。然而,对于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如何落地的问题,即如何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校园欺凌防控制。当然,想从源头遏制校园欺凌,不能仅靠学校,还必须重视家庭教育,预防校园欺凌需从家庭矫正开始。教育孩子走正道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努力。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必须将措施落实到位,如此才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