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250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静脉留置针操作的7个并发症详细总结静脉输液作为重要的药物输入手段,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来说,如肿瘤患者,长期反复的静脉穿刺,不仅会对静脉造成较大损伤,增加患者疼痛,而且后期也会扎针困难,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静脉留置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又称套管针,具有套管柔软、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对血管损伤小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毕竟属于侵入操作,而且需长期留在患者体内,因此,也会相应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置管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感染1、发生原因(1)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灭菌不彻底、操作不规范、(2)患者

2、免疫能力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2、临床表现感染轻者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重者可全是临床表现:寒颤、高热等3、预防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规范操作,及时更换(2)嘱患者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锻炼,以增强体质;(3)一旦出现感染,立即停止输液,拔除留置针,另选血管穿刺;重者可遵医嘱选用抗生素等对症处理。皮下血肿1、发生原因留置针穿破血管壁导致,主要与穿刺血管选择不当、操作技术不熟练,动作过快,操作不稳,患者血管弹性差等因素有关。2、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局部肿胀,患者感觉穿刺部位疼痛。3、预防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应选择走向直、弹性好、脉络清晰的血管进行穿刺,

3、把握好进针角度,穿刺时应轻、稳、准,尽量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一旦出现血肿,立即停止输液,拔除留置针,做好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液体渗漏1、发生原因(1)护理人员选择血管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频繁躁动、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因素有关。2、临床表现一般表现穿刺部位肿胀,皮肤温度降低。化疗药、高渗药以及强缩血管药物渗出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3、预防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血管及进针角度,妥善固定导管,穿刺成功后及时观察患者有无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2)嘱咐患者适度活动,并经常有意识的抬高患肢;对躁动的患者,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并观察局

4、部血液流通情况。(3)在穿刺部位的选择上,由于下肢承重较大,应尽量选择上肢。(4)一旦发生液体渗漏,应立即停止此处给药,拔除留置针,另选血管穿刺;根据渗出药液的理化性质不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如理疗、局部封闭等。如上述处理无效,组织已发生坏死,应将坏死组织清除,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导管堵塞1、发生原因主要与封管液种类、用量、推注速度,以及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滴注速度缓慢、导管冲洗不彻底,置管时间等因素有关。2、临床表现注射推注阻力大,无法将药液注入体内。3、预防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应定期冲洗管道,选择合适的封管液种类及其用量,正确封管(2)勤观察输液部位,嘱咐患者尽量避免肢体下垂(3)如果还不通

5、畅则立即拔除,同时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留置针,采用注射器抽取封管液4ml,连续输液,首先回抽无凝块再脉冲式注射,如有凝块,立即拔除,重新选择血管穿刺。静脉炎1、发生原因常见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原因较为复杂,如患者血管状况、免疫抵抗能力低下、所用药物、穿刺时损伤血管膜、多次穿刺、留置型号不合适,留置时间过长,日常维护等。2、临床表现患者穿刺部位静脉走向为条索状,周围皮肤灼热、肿胀、痛等,触摸时血管变硬,部分患者表现为怕冷、发热等。3、预防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血管,严格在无菌状态下、动作轻柔下进针,避免血管膜损伤,避开关节处,灵活掌握置管时间(一般3-5天)。(2)护理人员应充

6、分稀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从血管远端选择穿刺点,控制点滴速度;在不影响药物输液的前提下,应采用小号留置针穿刺血管,并选择合适的封管液。(3)一旦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此处给药,拔除留置针,抬高患肢20。30。,用50%硫酸镁或95%酒精热敷或热湿敷;云南白药外敷:将云南白药与食醋或75%乙醇调成糊状,先用热毛巾热敷肿痛部位35分钟后将糊均匀涂于患处,绷带包扎,定时滴入食醋或75%乙醇,每日更换一次。2%利多卡因湿敷:扩张周围毛细血管,加速血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镇痛效果好。鲜芦荟汁外敷:每日4飞次,抬高患肢,配以红外线照射15分钟。芒硝或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如是

7、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他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结果,并另选血管穿刺。伴全身感染者,遵医嘱给与抗生素治疗。静脉血栓形成1、发生原因(1)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2)患者所患基础疾病、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活动差、年龄、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3)大分子颗粒液体易引起血流减慢,引起血栓。2、临床表现患者躁动、局部肢体肿胀、皮肤暗红、发黑、皮温低、皮下瘀斑、末梢血液循环差。3、预防处理措施(1)护理人员应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尽可能首选上肢粗、直静脉,

8、从远端开始并注意保护血管,同时嘱咐患者适度活动。(2)一旦发生血栓,应立即停止此处给药,拔除留置针,抬高肢体,并遵医嘱在第一时间给与抗凝、祛聚、消肿、溶栓等综合治疗。导管意外脱落1、发生原因导管固定方法不妥、固定位置不当、肢体活动过度或外力牵拉、患者多汗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功能丧失。2、临床表现患者预定的治疗方案尚未结束或未达到正常拔管指征,而将导管意外脱出的情况。3、预防措施(1)护理人员应该选择合适位置,正确固定(2)对于多汗人员,做好巡视,发现贴膜卷边、脱落,立即更换,告知穿刺肢体活动过度及牵拉。(2)做好导管脱落的风险评估,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并采取一些预见性的措施,是保证患者留置导管安全、降低意外脱管发生率的重要措施。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产生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为患者的自身体质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通过置管前准确评估,置管中规范操作,置管后健康宣教,是可以达到有效降低的目的,从而使置管效果得到保证,减轻患者痛苦,有力地保证、促进护理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