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XX镇XX村驻村调研报告XX县XX镇XX村第一书记XXX按照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选派推荐,我荣幸地被选派到XX镇XX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伊始,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管理要求,认真开展驻村工作调研。为尽快熟悉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尽早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走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认真对村情概况、村级班子组织建设情况、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XX村脱贫户情况、监测户情况、各项民生事业情况等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其间大致掌握了XX村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整体情况,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有了新的一些认识和体会。现
2、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驻村以来,工作队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对全村开展了1轮全覆盖走访,走访群众800余人次。通过驻村走访、与群众谈心谈话,召开小组会、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工作队全面地掌握了村情民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现对XX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下。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县XX镇东北部,距XX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距县城30公里。与XX镇XX村、XX村、XXX村、XXX村、XXX村、XX社区及XX乡相邻,辖8个村民小组。平均海拔高度2013米。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48.34亩、退耕还林地364.66亩,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天麻、香菇等多种作物。(一)党员及
3、人口情况XX村仅设有一个党支部,全村有正式党员31人,女党员9名,35岁以下11人,35至50岁的13人,60岁以上的有7人,平均年龄41岁,常住15人。村的党组织及行政管理组织程序和制度基本健全,人员配置基本到位,能够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及村务管理、监督工作,在重大问题上村两委能够进行集中讨论,贯彻好“四议两公开一报告”制度,做到了公开、公平,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XX村辖8个村民小组,分别为XX组、李家寨组、何家寨组、Y口组、大坝子组、岩头组、白岩脚组、干河组,户籍人口323户1424人。建档立卡脱贫人口80户338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户8人,边缘易致贫户13户43人,已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4、;低保户76户158人,五保户2户2人,做到应保尽保。(二)住房保障及水电通讯情况XX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已全部解决。居民全部住上安全住房,且楼房占绝大多数,砖瓦房户数不足5%。XX村人饮用水大部分已通过水管从水库或山泉水取水,水源充足,水质得到保障。农业用水足够使用。全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讯实现全覆盖,光纤网络实现入组。(三)产业发展情况目前,XX村没有集体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没有集体经济实体,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但未实际运营,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以马铃薯、玉米为主要经济作物,同时种植少量云豆、黄豆、天麻、香菇等经济作物。村民主要收入主要还是依靠
5、种养殖和外出务工,养殖家禽、家畜等自给自足,以散养居多,规模很小,收益较低,抵御自然环境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四)基础建设及乡村环境情况1.公共服务建设情况:村委会已建有办公楼、农家书屋、篮球场、村卫生室、妇女之家、儿童家园、接通网络宽带等。但未有健全的村务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村原有小学已经撤销,学生分散到XX及周边乡镇学校就读。2 .村组道路交通方面:“十三五”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关怀下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XX村村组之间的交通道路实现全覆盖、全硬化,先后硬化了8个组的通组道路,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改变村民的出行方式。3 .社保医疗方面:农村合作医疗
6、参保率达76%,脱贫困户参保率达100%;享受五保待遇2人。积极宣传鼓励适龄群众办理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种保险,同时民政部门为村里部分因病、无劳动力、因残疾致贫的家庭户兜底缴费,使得群众不因生病住院而担心失措。二、存在问题脱贫攻坚建设使得村里硬件设施和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但由于该村底子薄弱,长期以来受经济等条件限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难点和问题:(一)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村党支部党员老龄化偏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常住党员较少,加之该村由于长期以来构成的惯性思维,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对党的新政策、新观点、新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思考,致使发现问题、分析
7、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薄弱,导致了党员队伍思想涣散,遇事不够积极主动弱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村两委工作作风不扎实,大部份都从事农业生产,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村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办公经费有限,给村两委开展正常的工作活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二)群众经济单一,集体经济内生动力缺乏。由于基层党组织构成不了核心战斗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潜力成为该村支部建设的主要短板,加之青壮劳力多是外出务工,具有一技之长或致富带头能人较少,无人带头引领村民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养殖。种植马铃薯、玉米是主要的经济
8、收入,并没有主导经济产业和支柱产业,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式生产,且多以散养为主,承担风险损失巨大;村合作社未能发挥作用,种养殖方面和劳务输出方面缺少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资金的帮助和支持,竞争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增收效益不明显;村集体自身没有经济实体,发展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集体产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发展思路不清晰,产业帮扶脱贫户覆盖面窄,影响了该村的整体发展。(三)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亟需统筹治理。组内无垃圾收转运设施,垃圾存在乱丢、乱倒现象,生活环境脏乱现象依然得不到有效改善,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三、建议与思考(一)认真做好新一轮村庄规划在专业规划的团队配合下,与村“两委”一道做好
9、新一轮规划,做到规划科学、合理、有效,既考虑长远发展,也要解决现实需求。在吸取上一轮村庄规划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根据目前XX村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综合考虑农村建房、产业布局、项目用地、文化建设、公共设施方面需求,做好未来15-20年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计、改善村民住宅条件、传承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二)在产业发展上做好文章从现有的XX村产业来看,基础较差,产业项目类型单一,帮助和指导村“两委”班子制定产业振兴规划,积极探索仿野生香菇种植配套产业在我村的发展方向和落地措施,综合分析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的具体合作方式和产业效益
10、问题,认真研究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发展新的产业项目,加强与雍康文旅集团的沟通对接,积极谋划推动杉木箸露营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既有亮点、又有品牌,还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在生态振兴上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振兴了,环境变好了,乡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因此,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需要继续完善XX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和机制,不仅要发挥“十大员”的主力军作用,更要“全民皆兵”,让全体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顺应群众的期待和要求,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开展“亮化”“美化”和“绿化”工
11、程,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路灯安装以及村庄美化,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要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优质耕地、饮用水源等,让群众吃的安心、喝的放心。要加强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杜绝乱挖乱采,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四)在人才振兴上做好“引进来”和“留得住”文章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但是农村要想引进人才,必须考虑当地实情,既要保证“引进来”,更要能“留得住”。因此,进一步加强与本土的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新乡贤的联络联谊工作,利用传统节日加强联系,对有影响力的人士采取上门拜访等方式,增强感情联系;要加强人才梳理和使用,建立人才数据库,积极发挥各类人才作用。要根据人
12、才使用和发展的情况,积极向各级政府建言献策和争取扶持,争取人才资金和项目,给年轻人干事创业的舞台和机会,把荣誉和激励更多留给回乡人才。(五)在文化振兴上做好“凝聚精神力量”文章“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因此,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要发挥文化凝聚精神力量,注重利用农村广播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农村的农家书屋、文化墙等阵地,把乡村振兴战略贯穿到日常宣传中,多形态、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通过工作队和村“两委”分组包保形式,组成宣讲小分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事例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增强信心、凝聚共识,让乡村振兴战略入脑入心。(
13、六)在组织振兴上做好“党建引领”文章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驻村工作队进一步放下“架子”,深入群众,积极融入,与村干部唱好“协奏曲”。工作队既要深入到田间地头,与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认真倾听来自基层党员群众的真实声音,摸清摸实制约驻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切实做到心中有数、知根知底,也要发挥其政治坚定、党性原则强、接触面广等优势,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支部书记把抓党建和发展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党建+”的模式,利用“三会一课”宣传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工作创新等,让党员冲在一线,把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各项具体工作之中。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工作队全面带领村两委开展能力提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活力型、团结型、廉洁型村党支部,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