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2952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序号累计课时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2)通过对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3)通过学习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比较出四大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2)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3)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

2、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一一思考问题一一合作、探究问题一一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通过辨证地认识、分析这些媒介,就能使它们为我所用,为社会造福,从而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用于创新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难点:如何认识大众媒介的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途径非常有限,口语和书籍是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挥着迟缓而重要的作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于是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报刊应运而生,这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

4、。教材选取了报刊、影视和网路这三大媒介,以点代面,从其自身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各种媒体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报刊和电影的历史较长,内容较为丰富,是本节课的重点。电视和网络媒介的历史短暂,但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对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以讨论、探究等形式积极引导。在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传媒手段中,各种媒介都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其各自的方式影响着社会思潮,使得社会思潮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是也容易让人无所适从。在信息爆炸时代,怎样正确而有效地吸收信息,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这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

5、:让学生阅读本课引言部分,回答: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和历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分别创办于何时?何地?报刊诞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大众传媒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概括指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中国的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众传媒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目前中国有2000多家报纸、9000多种期刊、306家广播电台和369家电视台。到2002年末,全国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有线电

6、视用户9857万户;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3%和94.6%,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什么是大众传媒呢?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由此导入新课。一、报刊业

7、走向繁荣:1、近代报刊业的起步:(I)外国在华办报:(19世纪中期前后)1)代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中国丛报(1832年):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外文刊物【备课资料2】侵略中国喉舌的中国丛报中国丛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外文刊物。它是由美国来华的第一个传教士裨治文主编的月刊。主要发行地点是广州。1832年5月创刊,1851年12月停刊,首尾整整维持了20年。该刊物的读者主要是在华的西方商人传教士为主,但也有及于其他在西方对中国有兴趣的人以及能通英文的中国口岸商人,内容以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地理等相关知识,对於当时西方人对於中国的认识及中国形象的塑造产生很

8、大的影响。被称为“侵略中国的喉舌二万国公报(1868年):当时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报刊申报(1872年):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2)内容:介绍中国、时事述评、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侵略中国喉舌等;(2)国人自办报纸:(19世纪70年代起)1)代表:昭文新报(1873年):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1873年8月8日,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了昭文新报,这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初为日刊,后改为5日刊,该报是仿照香港、上海的模式办的,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虽然也有一定的读者,但销路还是没能打开,出版不到一年便停刊。循环日报(187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

9、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2)内容:初期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主要报纸:循环日报)戊戌变法前后,多反映社会思潮,宣传维新思想;(主要报纸:时务报、国闻报等)辛亥革命前,革命派与维新派展开论战;(主要报纸: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主要报纸:新青年)3)作用: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2、中共领导下报刊的繁荣:(1)20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2)建国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综合性报刊:介绍学术文化

10、、社会生活(3)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o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3、报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基本职能:报道新闻、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主要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1)基本线索: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20世纪

11、3040年代,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八十年代有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谢飞、张艺谋、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2)主要代表:中国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定军山(1905年),标志中国电影的诞生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

12、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1935年获奖)率先吹响抗战号角的影片:风云儿女(1935年)2、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1)电视的出现:1)标志: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特点:普及率低: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节目单调。(2)电视的普及:1)原因:(参见教材P74“学思之窗”)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如“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到2000年中国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93。7%02)特

13、征:电视作为信息媒介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新闻类节目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可现场直播;优秀的电视连续剧具有极大吸引力。3)表现:观众人数增多:到2003年,全国电视观众总人数达到10亿以上。电视品质提高:人们最早使用的黑白小电视,如今已被大屏幕高清晰彩色电视以及液晶电视所取代。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等等。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各电视台在节目上推陈出新,创办了一批内容更加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大本营、4)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三、互联网的兴起:1、兴起和发展:(1)互联网诞生于

14、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风靡全球。(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到2006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23亿。2、网络的优势:【合作探究】互联网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种媒介而言,都具有哪些优势?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集声、像、文字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便于沟通;使人们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3、互联网的影响:(1)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网上购物、网络学习、电子信箱、个人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2)但也使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加上不法分子传播

15、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课后研讨】当互联网正大踏步走进人类生活的时候,人们对网络作用的认识似乎还是模糊不清。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这一事件的?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合作探究】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作为四大传媒各有什么特点?报纸:优势一一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受众相对集中;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电视:受众面广,权威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网络:优势一一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教学

16、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也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们在大众传媒中可以说各具特色。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出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以互动高效、双向传受,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的获取信息。问题解答【学思之窗】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答案提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网络媒介与于其他大众传媒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参考答案:网络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