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32409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49 大小:31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9页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岳霖先生》教学案2.docx(2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一一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一肚子学问”前文没有说明,在第十三段中作了说明,请同学们齐读第十 三段!教案示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 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2 .初步了解“序言”的写法;3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能力目标: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 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教学重点: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准确把握信息,筛选关键语句。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

2、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 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 .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2 .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 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 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 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播放视频:达尔文与进化论)二、解题:1 .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2 )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3、(3 )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4 )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2 .关于物种起源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 想。3 .关于“导言”。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 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 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三、检查预习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 学事迹。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

4、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 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 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 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 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 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 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 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 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

5、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播放视频:达尔文与物种起 源)四、研习课文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 决。(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明确:(1)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9琐屑:细小而繁多。审慎:周密而谨慎。趋向: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探讨:研究讨论。传布:广泛散布。(也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课首检查用)(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并明确。五、小结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一、二、三题第二课时一、筛选关键语句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

6、句子,它集中地体现了文章的意旨,表示文 章的思路,连缀文章的结构。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集中体现了说 明对象的特征或阐明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来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 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度句显示出文 章的层次推进。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也是关键句。二、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完成对文中信 息的筛选。(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明确:A.物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B.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榔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 哪一种看法?(

7、以下三种看法由幻灯片打出。)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 来的。“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是 不合理的。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 件。明确:是要证明第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 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榔 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 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 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项;对于第项,学生只 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

8、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3)按要求筛选文中语句。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教师要明确: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个明确 的了解。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 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作者的两点认识: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 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三、根据课文中提供的信息,口头对达尔文作一个整体的评价。引导:第一段的关键语句,从“远航”(1831)到“现在”(1859年),其间

9、 “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 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 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 苦钻研及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第二段的关键句有“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 “一般 结论,几乎和我们完全相同”(这是指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 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可以 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三段的关键句有指出书本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

10、说明今后的打 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 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的精神。第四段关键句有:“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 的科学态度。第五段关键句有:“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 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第六段关键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 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七段,关键句有“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 “我深 信” “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 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概括:教

11、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1 .长期考察2.实事求是3.谦逊审慎4.决不轻率5.亲身实践6.不避缺陷7.亳不动摇。四、课堂小结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而且通过对作者说 明性导言的阅读,学会了如何发现关键语句,懂得了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 文章的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阅读实践。五、布置作业1 .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 这句话?请加以思考。2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 真挚感情的方法。2 .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

12、色。教学重点和难点1 .着重了解文中所抒发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感慨。2 .背诵全文。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过程O第一课时一、题解与作家作品要求学生看注解,教师补充: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 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 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归有光自幼苦读,九岁能属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 年,八次会试不第。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他的学生很多,称他 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

13、,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但有他自己的 特色。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 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 .教师范读,正音。补充注音:2 .补充注释:(1)不能得日:得到阳光。(2)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听得到。(3)日过午已昏:屋里光线昏暗。(4)庭阶寂寂:少有人迹。(5)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6)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7)相为应答:为她做出回答。(8)何竟日默默在此

14、:整天。3.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串行答疑,对共性问题课 堂上加以讲解。三、布置作业1 .熟读课文。2 .课后练习二、三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 .订正课后练习二、三。2 .请学生朗读课文,为背诵做准备。二、讲读课文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提问: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 而又阴暗的?明确: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容,容纳;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写破漏:“尘泥渗确, 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写阴暗;“北 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教师点拨: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

15、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 案,顾视无可置者” 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上东也漏,西也漏,每次搬动书 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提问: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教师点拨: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 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他的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 好地方,以便进 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提问: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明确:变得不漏、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庭 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桅,“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

16、 光彩。提问:在这样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回 答,而让大家反复朗读下面几句来加深体会。这几句是:“借书满架,僵仰啸 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 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读后由教师讲解。)“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 歌”,见课文注释、,这是就字面意思解释。其实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 读书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静静地 独自端坐着”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虑书中的问题,有更大收获。提问:“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

17、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 指声音。再问: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明确:写幽静。进一步问:“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这个问题提出 后估计课堂气氛可能比较活跃,答案也不一定一致,如能引起争辩那就更好。 最后仍由教师归纳讲解。)“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 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一样,以有声反衬“静” 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 胜无声”啊。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 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

18、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 珊”(课文注为“美好的样子”,有的书上解作“形容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 的样子”)之语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 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讲读至此,让学生掩卷而思, 并自由地朗读课文第1段,直到能背出为止。最后集体背诵一遍。)三、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 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作者对项脊轩这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是贯穿全篇 的一条感情线索。这段写喜悦的心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

19、二、讲读课文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提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起 什么作用?明确:由喜而悲,转为怀旧。这句从文章结构上说,承上启下,接梯自 然。2 .学生默读课文第3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明确:共分三层,第一层从“先是”至“凡再变矣。”先泛写项 脊轩外的变化,是可悲事之一。第二层从“家有老姬”到“语未毕,余泣,姬亦泣。”写轩内, 回忆母亲遗事,是可悲事之二第三层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到这一段末,继写轩内,回忆祖母遗 事,是可悲事之三。3 .分析第一层提问: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 状的?明确:写了 “东犬西吠,客逾庖

20、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教师讲解: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 1 3个字,寥寥几笔, 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 To凡,总共;再变,变了两次。4 .分析第二层(1)指名学生朗读(2)教师讲解:作者幼年丧母,有些儿时往事不甚了了,所以借老奶妈之 口道出,自然而真实,亲切而感人。特别是写到母亲关怀儿女,叩门问寒问 暖,“儿寒乎?欲食乎? ”情意缠绵,感人至深。虽仅一言半语,却纯是慈母 心肠。这是一幅多么平常、而又多么动人的生活画面啊!5 .分析第三层(1)找两名同学朗读(一名同学读“大母”的话;另一名同学读其他内容)(2)教师讲解:束发

21、,指童子尚未成年之时。古人在儿童时代把头发束起 来,盘在头顶上。吾儿,我的孩子。若影,你的影子。竟日,整天,即一天到 晚。作者写这个细节,巧妙地写了三个动人的场面。先是叙述祖母来到轩中只 写了一句话,语气亲切而风趣,既表爱怜,又隐含着夸誉,表现了慈爱的长者 对小辈的疼爱。次写祖母关门而去,哺哺自语,话中有些许忧虑,但更多的是 相信,对孙子的功成名就充满着希望。这话没有当着孙子的面讲,更见其期望 殷切,情意真诚。接着写祖母“持一象笏至,进一步表露了她对小辈的期望 和鼓励。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平平常常的几句说话,平平常常的几个个动 作,就把老祖母对孙儿极其疼爱、关怀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足见作者摄

22、取生活细节功力之深。这一段末一句“瞻顾遗 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既是对回忆祖母遗事而言,也是对上一层 回忆母亲遗事而说,结构谨严,感情真挚。6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4段。读后简述:这一段记述一些琐事,写作者为项脊轩能长时期维持原状而感 到欣慰。7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5、6段(即最后两节)。读后讲解: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一段,怀念死去的妻子,是可悲事之 四。提问: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征 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 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

23、何谓阁子 也? ”等等。接着问:请再想一想,写法上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可写之事很多,但只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事情,可见选材之严,取材 之精。“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更是生动,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态,跃然 纸上。继续讲解: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相敬如宾”之类字眼,而伉丽深情 自见。这种写法,是以当年小夫妻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 哀。补写的这一段,就文意看,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 全篇了,不意下文又起波澜,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使文章的余 韵悠然不尽。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盖,伞。提问:写感情,可以明写,也可以暗写。试联系上文举例说明。明确:明写,如第一

24、段里的“珊珊可爱”,第2段末的“令人长号不自 禁”等;暗写,如第2段里的“某所,而母立于兹”和本段的“今已亭亭如盖 矣”等。暗写的好处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继续讲解:这个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睹物思人,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 慨,使读者回味不尽,对项脊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8 .集体朗读课文第2、3、4、5、6段。小结:以上6段是第二部分,写可悲事,着重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遗 事,绘形绘声,颇能打动读者之心。三、课文总结: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 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 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

25、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 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 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 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 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 物的神情、仪态。四、布置作业1. 课后练习题一。2. 背诵全文。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懂

26、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过程O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Ig鹊 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 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 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 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 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阐述这个道理的。二、简介庄子并解题庄子名

27、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 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 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 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 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 治。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 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 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

28、先也。”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 式,讨论了 “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 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三、课文诵读1 .初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禊渚崖之间,不辩牛 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 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 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 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唉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

29、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 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 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 o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 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 然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范读,学生齐读)“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 出,语速适中。“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 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

30、非至于子之门,则 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 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 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2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1)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提问:河伯

31、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 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 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 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 发出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 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 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2

32、)学生齐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全文的主旨是什么?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分析,交流心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 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 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 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

33、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黄河的宽 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 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甲:秋水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 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 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学生乙:学习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 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 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 会有所发展。学生丙: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为学生更应该懂得山外有山,

34、天外 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认识也极为深刻。本文虽短小,却寓 有哲理,河伯面对海神的那番感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今我睹子之难 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的自责与忧虑 给予我们以深刻地启示:为了祖国的腾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更 应该开拓视野,勇于创新,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攀登高峰,创造辉 煌。3.三读课文,结合板书,尝试背诵。(给学生58分钟时间,背诵课文,然后指名学生背诵,学生齐背诵)四、文言文知识积累(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

35、“辨”,辨别,区别)(2)古今异义词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 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3)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 美景)(4) 一词多义(5)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 判断)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长见笑于

36、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 为”认为是”觉得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 “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6)出自本文的成语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 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五

37、、小结秋水这篇课文仅节选了庄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们同样领 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巧妙,妙趣横生的特点。不仅如 此,还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只有开拓视野,不断创 新,才能有所提高,顺应时代的潮流。六、板书设计秋水教案示例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教学过程O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文则

38、汪洋辟 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 叹”“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学生回答)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引入课文二、简介庄子并解题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 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 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 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 然。在

39、政治上主张无为而 治。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 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 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 式,讨论了 “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 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三、课文分析1 .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字词读音及断句)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 .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前预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合作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讨论、明确,在此基础上,小组推荐展示12 名学生的卡片。教师提示重点知识点,师生共同讨

40、论,归纳其用法及意义。(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2)古今异义词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 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3)词类活用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 美景)(4) 一词多义(5)句式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 判断)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

41、词“己”作宾语前置。)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 为“认为是” ”觉得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 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6)出自本文的成语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

42、,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 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4.学生齐读课文,研读讨论(1)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组内讨论,分组承担问题,班级交流)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篇课文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 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 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全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 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

43、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 后自叹不如。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点拨: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 下欣然自喜的。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 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们什么?点拨: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点拨: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点拨: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 满,就难免贻笑大方。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

44、有什么特点?点拨: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像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 善用对比。四、小结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神若对话的 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 海神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 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 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五、板书设计秋水教案点评: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本教案的学习重点落实在理 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 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上。本教案特色在于

45、学生活动充分,教师在教学 过程O中只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另外,本教案的讨论问题设置的细致贴近课 文文字,值得教师借鉴。【教学目的】L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 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教学重点】体会诗境之美。【教学难点】意境的营造。【教学方法】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教学道具】幻灯【教学时间】月 日星期第节高二(一)、(二)班共课时【教学过程O 一新课导入在前几课里,我们介绍并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 法,这节课我接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共同研究、探讨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一一 再别

46、康桥,体会其意境之美。二阅读资料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埔,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 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 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 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 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 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潼等创办现代评论周 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其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 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 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 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 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 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 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 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