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题民主生活会检视剖析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专题民主生活会检视剖析材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专题民主生活会检视剖析材料根据中央,省委和*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学习讲话、研讨交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征询意见、谈心交心、自我反思等方式,对照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6个方面深入剖析自身不足和工作短板,进一步认清了问题差距、理清了整改方向。下面,由我做个检视剖析。一、存在问题和具体表现为把这次年度民主生活会开好,积极与班子成员交流,消除了大家“查浅了怕这次过不了关、查深了怕今后难以过关”“批轻了影响集体、批重了影响自己”等思想顾虑,校正了认识误区。通过自己查、领导指、群众提和
2、谈心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对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查找,共收集意见建议18条。(一)在理论学习方面。一是在“学懂”上有差距。我虽然能够积极通过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但是学习还不够全面、深入,学习只浮在表面,学习方法单一,精力不够集中,常常以工作忙、没时间为借口放松了学习要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理解还不够。二是在“弄通”上有差距。作为*,虽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学习和研读,但*,且初次接触*,对*管理工作了解相对较少,平时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三
3、是在“做实”上有差距。由于*特点,*主要依赖*,开展工作更多的是拼人缘、靠积累、凭经验;对标*、*,在创新*、推动*度、*等方面做得还不够,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结合不够紧密;解决老旧遗留问题、重大问题时,思维不够开阔,招数办法还不多,没有体现新思路。(二)在思想政治方面。一是政治敏锐性不强。在政治立场上是坚定的,但对一些政治敏感性、坚定性很强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讲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实际问题,对社会上一些错误言论辨别力不强,对社会上、网络上出现的一些错误言论,不能及时给予制止,对歪风邪气斗争不够。二是贯彻执行不到位。对一些重要工作、重大事件,缺乏主动性、预见性,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决策部署
4、时,对标执行不够到位、不够精准,安排部署的多,缺乏抓落实的实招,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严,特别是在落实中碰到困难时,积极主动协调、想办法克服的少。三是大局观念不够强。没有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对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性、整体性把握不准,有时片面地、过分地强调民主,忽视集中领导的主导地位。研究讨论问题、发表意见事先沟通少,容易出现因意见不一致产生矛盾、影响团结;有时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不善于提出见解,多数是“没意见”,议事决策民主氛围不浓。(三)在能力本领方面。一是聚焦重点抓落实的狠劲韧劲不够。在解决*、*/开发新的经济增点以及解决*,*、*,*,*等方面上推进不够快,力度还不够大,硬的措施和实的招
5、数不够多。二是自我约束不严。自觉接受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的标准还不够高,没有自觉用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严格要求自已,规范自己方行,存在被动接受监督多,主动接受监督少,“八小时内”接受监督多,“八小时外”接受监督少的现象。三是创新精神还有待加强。*提出争取“*”的要求的还有差距,带领班子在积极挖潜增效、提高创收能力上力度还不够大、办法还不够多、措施还不够明显。在*问题上下功夫、使气力气还不够足。在解决制约*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上办法还不够灵活,人才流失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对*发展排忧解难思谋不够多、想得不够远。(四)在担当作为方面。一是工作标杆还有待提
6、高。在任务重、压力大的时候,首先想到是怎么样尽快完成工作任务,存在着“以应付求过关”的想法,工作计划做的不够及时和周密,不能很好的指导工作,工作完成后思考总结不到位,导致工作成效不明显。只求过的去,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把握。二是创新精神还有待加强。在具体工作中,开展工作的方式创新不够,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虽然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但是没有新意,对*经济运行和管理存在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手段单一,来*时间较短,对*日常经营和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三是主动作为不够。在具体工作中,开展工作的方式过于保守,力度上不够,思路创新不够。对于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按部就班,没有新意,不能
7、够做到创造性的完成工作。特别是安全维稳、服务保障等工作方面,下的功夫不够。(五)在工作作风方面。一是宗旨意识不牢固。在抓工作、谋发展时,考虑短期效益多,急于出成绩、走捷径,站在群众立场思考少,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够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不够多,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不够全面准确。二是走访调研不深入。有的时候下基层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对基层情况掌握不透、不深,缺乏求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尤其是深入后勤保障部门调研不够,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不及时、不全面,存在“隔着玻璃看”的现象。三是服务群众意识还需加强。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不够,存在重布置安排,重提要求,检查指导落实不够
8、,虽然能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同员工谈心谈话,但对实际情况调查研究思考不多。今年*、*,改建了*、*,但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六)在廉洁自律方面。一是“一岗双责”落实不够。作为领导班子一员,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肯定首先做到,但在工作和生活中,认为只要自己洁身自好就行了,对*进行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自觉性主动性不强,没有做到持之以恒,也缺少督促检查和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干部监管存在宽松软。对干部监管尤其是“八小时以外”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少数党员干部自律差,上班“网购”、玩游戏、串岗聊天等现象没有完全杜绝。三是成本管理方式方法比较局限。成本管
9、理没有很好的从*、*、*纳入成本管理工作中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管理,受地域环境影响,*能耗成本在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水平上还缺乏有效措施,在调动员工参与意识和出台激励机制上还缺乏新思路。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一)理想信念动摇。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理论学习上不系统、不彻底,没有学深学透党的创新理论,认真解决好政绩观、权力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进而导致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衰减、享乐主义抬头,久而久之,在自我反思、自我除垢上做得不彻底,自觉不自觉地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二)党性锤炼不够。在严格党性锻炼上所下的力气不够多,为人民服务宗旨观和艰苦奋斗
10、精神有所淡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足,不能时时以党章党纪警省自己,不能经常以先辈先进激励自己,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导致自我要求有所松懈。(三)宗旨意识错位。官本位思想有所滋生,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有所弱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下基层调研听汇报的多,直接联系群众的少,服务群众的意识和主动性有所下降。对“为了谁”、“依靠谁”、手中权力“谁赋予”等基本问题缺乏清醒认识,考虑群众利益和全局利益少。(四)担当精神不强。存在工作上“求稳”、观念上“求守”、心理上“求躲”等思想,以及“不求有政绩,但求无过失”的懒政心理,干事创业的激情不高,开拓进
11、取劲头不足,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强,自我要求有所放松,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热情不够,不愿意去思考如何打破常规和开拓创新,工作落实靠老套路,应付工作检查务虚功较多。当工作任务重、阻力大、困难多时,畏首畏尾、优柔寡断,难有作为、难有建树,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办事。(五)自律意识不严。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缺乏高标准,有时还存在惯性思维,思想上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忽略了有关纪律要求,特别是对一些未纳入明文规定的纪律规矩,既没有精准把握,也没有印刻于心,造成对一些歪风陋习缺乏应有的“免疫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经过梳理检查,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召开以来我个人、家庭、亲属没有被组织约谈、函询、
12、诫勉谈话和问责等情况,本人重大事项能按规定如实向组织汇报,到目前为止所涉及个人重大事项与向上级组织部门报告事项一致,不存在少报、瞒报、漏报等问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无办企业情况,配偶子女无房产投资及违反公务用车等情况。三、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自学的强度和深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坚持真学、真信、真用,学出真忠诚、真信仰、真情怀、真担当,坚决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进一步严守党的纪律。坚持与党同心同德,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
13、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遵守党章、践行誓言。坚持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向同行,坚决维护党的权威,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有关制度和组织程序,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按照党章中入党誓言认真履行,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以*”的工作理念,破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回避、不护短,自觉向不良风气作斗争,认真对待自己去留进退等问题,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四是进一步肃作风纪律。坚持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从严规范自身行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等,确保政令畅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但要坚持
14、廉洁工作作风,还要深入员工一线,多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用实践落实工作,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五是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的决策部署,对重点工作要以“马上就办”、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高效高质抓落实。加强分管工作领域各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调查研究与分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党课讲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奋进前行力量同志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要求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实践伟力,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廖续精神血脉,让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新时代科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理论
15、蕴涵与廖续路径,探究其“从何而来”“内涵是何”“弘扬路径何在”的逻辑理路,对于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永葆奋进前行力量为题,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无产阶级建何种党、如何建党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提供了基本原则,为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理论渊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
16、生以及取得百年重大历史成就的强大精神力量。“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原点,以“实践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哲学旨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扎根中国土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先进分子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惊天伟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恩格斯说,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面对各种迫害和驱逐,为追求真理,马克思从未停止过革命斗争
17、。“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唯心史观认为绝对观念、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决定历史走向。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创造出中华民族的惊天伟业,彰显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二)历史境遇: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探索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特殊的历史境遇,其萌发于近代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不懈探索。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探索。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对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列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科学的改革方案,以失败告终。在不废除封建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封建地主阶
18、级发起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在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下,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各种社会思潮提出的救国方案都没有成功。“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具有与生俱来的远大理想、担当精神、革命精神与奉献精神,呈现出较以往政党不同的信仰信念、革命气质与斗争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与挽救民族危亡的不懈探索具有历史逻辑的必然性。伟大建党精神源自近
19、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源自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理想。在近代国家歧路彷徨、人民翘首怅望的历史境遇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伟大的建党精神,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带领人民坚毅前行,扭转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命运。(三)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忠孝节义、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赋予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血脉,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文化之根。“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土壤。从老子、孔子到孙中山先生,中国历史上无数先进人物都曾希望“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能
20、够实现。礼记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描述未来理想社会,康有为的大同书为大同世界进行规划设计,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蕴含着对世界大同的追求。可见,“中国民族和它的优秀传统中本来早就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提供了文化滋养。“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和担当精神的继承。爱国主义和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早期革命先驱建党救国的原动力。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李大钊用爱国主义唤醒人民的反帝意识,喊出了“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的警言;毛泽东用担当精神呼吁广大学子救国救民,喊出了“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
21、学子”的倡议。中共二大明确了党的最低纲领,将爱国主义和担当精神熔铸在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弘扬。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舍生取义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大义面前舍生忘死的价值选择。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舍生取义、自强不息”思想的影响下,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丰碑。“忠孝节义、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提供了文化基因。左传中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忠孝节义要求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他人至公无私。“对党忠诚”是对古代忠孝节义的继
22、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本思想。尚书中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经典论述;老子主张“以百姓之心为心”;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相似的内涵,孕育出“不负人民”建党精神的形成。(四)实践基础:革命先驱的建党实践伟大建党精神萌芽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彻底最先导的人”,他通过写理论文章、授课演讲、参与思想论战等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介绍给青年学生,为北京乃至全中国进步青年学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重要贡献。1920年3月,李大钊与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
23、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中有老师、学生、工人、记者等不同职业人员,同时“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超越了地域的界限,遍及20多个省市。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立其基,导其先河”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根深深扎入中国土壤打下了基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李大钊还领导青年学生筹办工人夜校,组建工人俱乐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岁末年初,李大钊接待了来自苏俄的伊万诺夫、维经斯基等人,在谈话中涉及准备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等内容。伟大建党精神开始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酝酿建党的实践,始于李大钊护送陈独秀前往天津的途中,两
24、人约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留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到达上海后,陈独秀积极发动组织工人群众,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注重提高工人的觉悟和教育水平。1920年5月1日,为纪念五一劳动节,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参加游行集会,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纪念活动。在这次纪念活动中,北京长辛店工会宣告成立,为建党初期掀起工人运动高潮奠定了基础。1920年6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初名为“社会革命党”,8月正式命名为“共产党”。1920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践行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之约。
25、伟大建党精神初步形成于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奋斗目标,选出党的一大中央局,中共中央领导机构正式建立。“党纲”“信仰”“初心”“使命”“组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正式成立。党的一大没有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党的最低纲领,也没有制定出党的章程,因而还需继续努力才能完成建党伟业。伟大建党精神最终形成于中共二大的召开。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弥补了中共一大的两大欠缺。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和党的第一部章程的制定,标志着建党最终完成。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指明了
26、方向,发挥着举旗定向的重大作用。党的第一部章程确立了党的建立和建设的根本方针,为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在酝酿,初具雏形、正式成立,最终在完成建党伟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一)理论引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持真理”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马克思主义科学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坚守理想”既包括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包括坚守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
27、未来理想社会“自由人联合体”中J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指明了方向。中共二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特别说明的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分阶段分步骤完成,要正确处理好最高理想与阶段性目标关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统一于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面对各种风险考验,从未放弃过对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坚守。实践已表明,坚守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披荆斩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精神动力。真理具有科学性,需要每时每刻地坚持
28、;理想具有崇高性,需要持之以恒地坚守。中国共产党人在真理和理想的鼓舞下,带领人民排除万难,经受住了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二)践行指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初心”是指做某件事情的最初本心,呈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观精神状态。“践行初心”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行动指向,是中国共产党对“我是谁”“我从何处来”的身份认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毛泽东深谙共产党宣言的精髓要义与价值旨归。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百年来,中
29、国共产党“践行初心”的历史实践,体现在挽救民族危亡、谋求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在政治层面上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不畏艰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推动人民群众全面发展。“使命”是指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认清“向何处去”的精神依托。“铁肩担道义”是中国共产党“担当使命”的生动写照。建党先驱李大钊从少年起,就“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曾明确提出“中华民族之复活”的奋斗目标。为挽救民族危亡,谋救国之良策,李大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明确提出在中国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主张。李大钊认为只有在中国建立俄国式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族的命运才会发生彻底的改变。李达通过对巴黎公社和俄国革命进行比较分析后指出,要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实行革命,必须有一个共产党从中指导”。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卑躬屈膝中“站起来”,从一穷二白中“富起来”,从世界竞争中“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