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员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和要求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校学员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和要求探讨.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校学员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和要求探讨公文写作作为政府部门间实施沟通的书面方式,在公务活动中占据了关键位置,起到了协调管理和组织的效果,实现命令的上传下达及对相关部门实施指导。同时也能贯穿在日常工作中,是请示、报告、答复等较为常见的载体,能为政务与事务提供良好的助力。由于其所具有的规定范式与办理程序,具有独特的写作结构与行文特性,直接决定了公文写作的正式性与严谨性。党员具备良好的写作技巧,能为单位和人员实现传递与执行命令的效果,有助于部门间的相互沟通。鉴于此,需要党校党员掌握好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和要求,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提高自身的公文写作水平。一、党校学员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一)庄重。“庄重”顾
2、名思义是指党员在公文写作时要应用一种合乎语法规范的、通俗易懂的书面语言。确保用语庄重严谨,能将国家或组织处理公务时的严正立场与严肃态度体现出来。首先,要使用规范的书面语。党员在写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规范的书面语,把握用词的分寸,确保程度副词的应用准确得当。例如,在收到公文回信时,切勿回复“来信内容看到了”,而要写“X月X日函悉”,以此来突出公文的庄重,避免整篇公文都是大白话、口头语等用语,直接削弱了公文的严谨性,影响到公文的实行。其次,要使用必要的公文用语。以往的公文套话目前多数都已经不使用,但有些必要的公文用语仍需要沿用与掌握,这是为了能更好地表达含义以及能将公文文体的庄重性体现出来。例如
3、,在以往公文中的部署、暂缓、依法判处、力求平稳等这些词语都具有特定的含义,且能被大众所广泛理解,因此发展至今仍在沿用。此外,在选用文言词语时,要确保运用恰当。例如,可以运用“业已查明”来替代“已经或搞清楚了”,通过恰当用语使公文的语言表达更加具有庄重性。(二)平实。公文写作的目的是办实事,并非为了欣赏。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要平实且避免华丽,否则会直接导致公文的主题被冲淡,甚至还会影响到公文发文的效果。这是由于公文本身具有政策性、严肃性和目的性,所以不管是在批复、发通知、下指示、写请示、做总结和订规划等层面上,都要求讲究运用平实的语言,以便能将公文的内容准确地反映出来。实现用语的直截了当,切勿像文
4、学用语一样意在不言中,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鉴于此,公文写作中要多加应用陈述性语言,以此来达到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效果。例如,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全文多数使用了直叙性的语言,语义明确,没有运用过多的辞藻,通俗易懂。并通过分层依次讲述其中的内在关系,一句接连一句,看似随意但逻辑严谨,具有层层递进的效果。从中能看出,在公文写作时要尽量避免运用夸张、双关、反语等手法,在提出的要求、意见、办法中,要讲求实事求是,任何与公文写作相悖的写作方法都要杜绝。(三)准确。“准确”是公文必不可少的重要特点,由于公文是务实的文书,因此要弄清事实才能抓住问题,以便能让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具有针对
5、性。公文的准确性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为了能确保叙事实事求是,公文需要对相关情况、问题等进行客观与真实的反映和表述。其次,公文在遣词造句时要确保能合乎逻辑,保证用语不存在歧义,能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映出来,对相同同义词实施限定,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使人一眼就能知晓其中所要表述的意思。最后,公文在进行表情达意时要直截了当,避免出现含糊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受文单位无法明确文件内容。可见,公文语言的准确性十分重要,特别是要重视汉语语义的确定性、词义精准及词语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例如,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存在着诸多近义词差异较小、但含义却截然不同的现象,以“处分”和“制裁”为例,二者的含义就不相
6、一致。因此,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撰写的要求选用词语,确保公文写作的准确性。还有部分近义词的使用范围具有大小区别,要避免出现大词小用或是小词大用的情况。此外,在进行词语的运用中,写作人员还要注意词义的褒贬色彩,依据实际的写作情况进行词语和词义的运用。(四)简要。公文写作时语言要简要,避免拖泥带水,此为公文的实践性与目的性决定的。一旦公文用语啰唆,会导致公文冗长,在批阅与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公文的效果。而简要并非指文字层面而言,而是要在内容上确保精炼简洁、篇幅短小,单一在文字压缩上下功夫,会导致简而不明、扼而不要的现象。例如,部分公文文字虽简短,但内容抽象且空洞
7、,无法实现务实。因此,我们在撰写公文简要时,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岗位和工作的内容,以及所要撰写的内容,运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将内容精炼地表述出来,确保文字虽少但叙事完备,容易了解和便于执行,从而更好地节省看公文人的时间与精力,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五)得体。在公文写作中语言的运用受限于特定内容与目的、特定对象和条件限制,是为了特定而服务的。因此,在写作时要准确地将客观实际反映出来,以此来达到行文的目的,同时还能促使受文对象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具体而言,我们在撰写公文时,对上级的用词要谦恭诚挚,给下级用词要肯定平和,给平级单位用词则要确保谦敬温和。从内容上而言,政策颁布时,要确保庄重严肃,将严谨性体现
8、出来;报喜时则是要采用热情欢快的词语;从形式上而言,公告、通告需要登报、张贴等,在语言运用上要确保深入浅出。由此可见,在进行公文写作时,往往会受限于对象、场合的制约,需要写作人员准确把握好尺度,做到得体用语。(六)生动。“生动”指的是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能客观地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将公文写作中鲜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一篇优秀的公文之所以能达到行文目的,是因为其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而艺术感染力与写作人员在其中渗透的情感色彩和语言运用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要选用含义具体且富有形象感的词语。在丰富的含义词汇中,有部分词语的含义较为具体且形象,运用这些词语能达到引发人们联想和具体感受的效果,使内容传递
9、更加生动鲜明。例如,在进行这段话的写作中:“火更大了,烟子弥漫着房间,通红的火舌快要舔着楼板了。“这里将火舌”比喻成火焰”“火苗”等,能让语言的表达更具有生命力,通过一个“舔”字,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火势之大。其次,要选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性词语,讲究形式美。语言是表达语言的工具,因此不应该是消极与被动地为内容服务,而是应该要对语言起到反拨的作用。且对细节的描写上也要准确勾勒,通过声、色、音响的渲染,让形象更具有鲜明性和立体感,更好地将其生命力展现出来。二、党校学员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一)精准领会领导意图。在公文写作时,要依据领导安排的文稿起草任务,将要做的事情仔细思考与想象:领导是什么身份、最想要
10、表达什么、材料适合与什么场合讲话、面向的对象是谁等,尤其是在讲话稿上,要结合领导的实际出发,这是由于撰写出来的文稿评判满意与否的标准是领导,这也是唯一的标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站在领导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才能做好领导的“代言人同时,还要挖掘出领导未能表达的意图,才能抓好写作的主题和重占Wo通常而言,领导讲话的想法是散落于各种会议之中的,尤其是即兴发挥的地方,更能将领导的风格展现出来。因此,需要公文写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善于留意和细心观察、收集与领导相关的观点,将其运用于公文写作中,从而更好地贴近领导的意图。例如,在撰写起稿时,要将领导的意图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相融合,与党中央在
11、政治高度上保持一致性。且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切勿采用生搬硬套模式。(二)做到“三个突出,首先,在公文写作过程中,要确保将主题凸显出来。公文具有主题才能涵盖整篇内容,达到快速突出写作意图的特点。而在主题下面还要有次主题,以此来烘托主题,实现传达公文的效果。其次,是要突出重点。一篇优秀的公文要具有重点,此重点即为公文的核心。例如,在写作经验交流材料时,公文写作的重点应该是“为什么让你交流发言的缘由“,深刻把握好此重点,能为工作起到良好的升华作用。最后,要做到公文结构的突出。公文结构要具有层次清晰和逻辑感,在其顺序上,可以依据时间顺序、先后顺序,还可以依据重要程度实施划分。(三)
12、把握三个要素。首先,是公文中的义理观点。此观点要确保正确且具有充分的论据,以此来让公文具有灵魂,能达到说明和解决问题的效果。通过此种形式能让受众更加明确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过于注重辞藻的华丽只会导致观点难以展现,无法提高办事效率。例如,我们在撰写一份报告时,切勿将其写成长篇大论的报告文学形式,且不需要将报告中的人物活动情况、思想情感写的细腻,也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在撰写中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将意图表达清楚即可。其次,要有所考据,此为公文的载体。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是写好公文的关键,材料需要真实,才能让材料与观点达到相互呼应和联系,将其中的观点淋漓尽致地展现。最后,要具有辞章,此为公文的形式。正确
13、运用语言是公文中最为基本的要求,一旦无法正确使用语言,即便再好的构思和策划,也无法写出一篇优秀的公文。(四)处理三个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公文需要具有良好的内容与良好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内容需要依托表现形式。例如,在撰写公文时,不能片面地追求公文的形式,也不能只单一地追求内容形式,而是需要兼顾两者,才能撰写出优秀的公文。其次,要处理好深入与浅出的关系。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具有四种境界,深入浅出是其中最高的境界,也是难以实现的境界。因此,在撰写公文时,需要正确把握此形式,探究公文写作中的深入浅出,从而写出更多优秀的公文。最后,要处理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公文写作有接受者也有输出者,通过良好的沟通使二者都能统一理想和厘清各自的思路,从而才能创作出满意的公文。三、结语综上所述,党校学员在公文写作时,要通过多看、多写,并要注重公文写作中的语言特点和要求,让自身的公文写作水平得以提升,从而更好地确保公文写作的质量,提升公文的实效性及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