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9465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析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审计机关重要的政治责任。后疫情时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审计机关应全力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从重大政策落实、公共资金运用、经济责任履行等不同维度,发现问题并通过审计报告、审计信息等方式呈现审计成果,以督促整改存在问题、移送问题线索、推动完善制度等方式,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审计机关应在原有审计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调整思路,找准审计切入点。本文结合福州市审计局近年来的探索实践,研究分析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一、聚焦主责主业是审计工作

2、的立身之本(一)坚持将落实党的领导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审计机关必须坚持在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扫描、审视和研究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把党中央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加强审计监督的具体举措,即党中央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审计监督就关注什么、跟进什么,以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审计工作。当前,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政策,福州市审计局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迅速响应,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出台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组织专项审计,为恢复经济发展秩序贡献审计力量。(二

3、)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重点专项资金加强审计监督后疫情时代,重大政策措施是否有效落实,财政资金使用是否充分发挥了效益,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审计监督需站在全局高度,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重点专项资金,加强审计监督。一是聚焦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围绕中小企业扶持、优化营商环境、金融、税收等政策措施,关注各地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和实际效果,分析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矛盾和堵点痛点,推动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深化改革,促进重大政策落地见效。二是重点关注专项资金审计,着眼于各类专项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发现其在筹集、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纠偏,确保资金使用管理真实合理、有序高效。2020

4、年,福州市减免企业社保费69亿元,发放企业稳岗补贴22亿元,对防疫企业及受疫情影响企业新增贷款3457.3亿元,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在这一背景下,福州市审计局重点组织对减税降费、扶持中小企业、金融贴息扶持等政策措施落实和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开展跟踪审计,抽查近400家单位360多个项目,促进整改落实金额2亿多元,推动政令畅通。(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开展民生项目资金审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福州市审计局以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全力保障打通国家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如围绕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检查就业补助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围绕社会保障

5、兜底政策落实,检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检查耕种生产、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推动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促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民生领域不断加大审计力度,组织实施就业、养老、社保基金、乡村振兴等项目审计,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其中,开展促进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促进盘活闲置资金100o多万元,助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实施乡村振兴政策资金审计,促进整改落实问题资金近4300万元,有力推动决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四)创新审计工作机制提升审计质效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审计机关要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审计工作向

6、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组织方式科学统筹的现代审计方式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福州市审计局主抓以下工作:一是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创新“1+N”统筹组织模式,制定关于改进完善财政审计统筹实施方式等措施,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从人员和组织方式两个层面提高协同作战合力,推动全市审计形成“一盘棋”,实现审计成果共享。二是突出科技强审。依托联网审计中心平台,推进数字化审计工作模式,通过线上分析精准锁定范围,严格线下延伸取证核实,避免对相关医疗部门和企业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据测算,疫情发生前后的2019年和2020年,福州市审计局在审计人员数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审计业务工作强度分别达到94.28%、93

7、.34%;分20年较2019年审计查出违规金额增长8.61%、非金额计量问题数增长11.61%。审计组织方式的优化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有效减少了疫情对审计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极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效果。二、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足(一)审计重点不够突出当前,部分审计机关还未充分认识后疫情时代审计监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以往审计监督的不同,没有真正剖析后疫情时代对审计履职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前要实现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目标,审计项目计划、重点内容和组织方式等需要如何转型适应。审计监督重点还不够突出,前期审计调查不够深入,没有做好总体规划,审计实施路径不够明确,审计工作成

8、效也打了折扣。(二)审计资源统筹整合不到位目前,各地审计机关审计资源整合不到位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审计组织方式还不够科学优化,影响后疫情时代审计职能发挥。主要表现在:审计项目计划编制不够优化,重复进点”现象时有发生;组织方式的统筹、成果的运用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上下级审计机关间联动不够顺畅,部分项目仍沿用传统单个审计项目模式开展,作战合力未能充分发挥,成果共享效果不太理想;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矛盾较突出,影响了审计全覆盖的进程。(三)科技支撑有待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大数据审计技术的运用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数字赋能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短板。一是信息化基础

9、建设滞后。“金审工程”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但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硬件设备还不能满足需要,尚未建立审计数据中心、大数据审计平台等。二是数据采集不完整。目前,财务数据采集已基本常态化,但仍有部分被审计单位对提供业务数据存在顾虑,部分存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数据采集较为困难,且多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不够、口径不一致。三是大数据审计技术创新有待加强。被审计单位业务范围和数据不断延展,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型和功能模块的建立需不断更新。(四)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审计工作要实现更大价值、发挥更大作用,审计人员就必须更新理念、理顺思路、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技术手段。目前,审计人员能力与工作要求仍然存在

10、一定差距。一是审计项目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外延,要求审计人员除财经知识外,还需掌握环境科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以解决审计在复杂环境下遇到的问题。二是审计理念思路和技术手段需不断更新,如研究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宏观政策分析研究能力,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大数据、具备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方法的能力等。三、后疫情时代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审计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审计工作要找准职责定位,坚定不移将党的领导贯穿落实到审计工作全方位各环节。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紧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级党委工作安排,及时研究重大事项、部署审计工作,强化总体布局

11、、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推动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自觉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大局,结合实际创新工作、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的常态化“经济体检”功能。同时,提升审计工作的政治性和前瞻性,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以及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二)从宏观视角关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审计监督要服务保障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工作置于国际国内大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研究和把握,强化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立足审计全覆盖,坚持把揭示查处问题和深化改革、完善管理

12、统一起来,深层次、多角度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一是加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以推进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为切入点,深入揭示相关政策落实、工作履职和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政策措施“最先一公里”顺利起步,“最后一公里”切实落地。二是加大对专项资金绩效监督力度。围绕资金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效益性,重点关注财政直达资金、政府专项债券等分配、下达和使用情况,加强全链条分析、全流程跟踪,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部门予以重点关注,尤其要加大财政、债务、金融、环保等领域的风险揭示和预警分析力度,善于发现和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

13、提出相关审计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三)探索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审计指标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工作的重点也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拓展到全覆盖审计,迫切需要构建一套通用的审计指标体系,以适应现代化审计发展需要。审计指标体系应当以科学可行、系统全面、突出重点为原则,以审计目标为指引,合理选取评价和问题指标,通过指标客观反映审计事项、预判风险。一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宏观层面,建立一套基础性、可通用的审计指标体系;微观层面,在通用审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等“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指标。二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设立财务收支、经营绩效等可被量

14、化的指标,也要设立定性指标,二者相结合反映审计事项全貌。三是理论科学与现实可行相结合。选取和设计指标时,既要有前沿的理论研究作为参考,又不能脱离审计工作实际而成为“空中楼阁二(四)建立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后疫情时代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机制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审计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一是顶层设计引领。抓牢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统筹考虑审计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将不同类型审计项目以最科学、最高效的融合方式安排实施,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二是组织实施统筹。重点从“人员”和“组织”两个方面着手,打破上下级审计机关和处室界限,打破原有审计项目“单打独斗”模式,以“同级审”、政策跟踪审计和经济责任审

15、计等为基本点,联动其他专题专项审计。三是大数据审计突破。搭建联网数字化审计平台和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加大统筹归集审计数据资源力度,建立动态数据库,加强非现场大数据审计与现场审计的资源配合和协调衔接,推动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得到更深层次的应用。(五)增强审计监督整体合力以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成果共享为目标,推进审计机关与行业主管部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效能督查等多元协同共享交流渠道。一是建立监督协作机制。建立从计划制定、项目实施到成果运用全过程互动协调和同向发力机制,与相关部门加大协作配合,争取人员力量、智力保障和技术支持,对审计结果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处理,提升审计监督合力。二是建

16、立成果共享机制。完善成果信息库,定期沟通和归集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发现的问题及成果,实现审计成果共享和动态管理,形成高质量审计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六)健全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审计查出问题“应改尽改”、审计提出建议“应纳尽纳”、审计揭示风险隐患“应防尽防”是审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因此,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加大审计整改落实力度。一是定期向党委、人大、政府等汇报审计整改工作情况,争取重视和支持,督促落实整改责任制,把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深化改革统筹起来,做到举一反三、长效防病。二是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构建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整改、审计机关跟踪检查、效能督查考核问责的工作格局,推进整改信息化建设,建立整改台账,形成工作闭环。定期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促进真整改、快整改。三是健全完善联合督查机制。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整改联合督查机制,对重大项目资金和屡审屡犯问题加大督查力度,形成整改合力,推动彻底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