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路径探讨与思考 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路径探讨与思考 参考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路径探讨与思考参考资料国有企业应加强资产管理,促使国有资产价值得以提升,进而加大生产经营规模,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但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加以分析解决。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内涵及目标(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内涵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指国有企业按照国家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的要求,推进其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及监督等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以促进国有企业资产良好运作,防止国有企业资产产生损失,最终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价值得以提升的管理活动。(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国有企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受法律保护,国有企业应当保护其资产安全。因此,国有企业应通过搭
2、建完整的资产管理组织架构、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保护国有资产安全,进而提升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国有企业通过科学配置、有效使用、规范处置及严格监督其资产,保护国有资产安全,进而提升国有企业资产价值。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基础环境有待改善1 .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部分国有企业是成立时间比较久的老国企,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大多保留传统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国企资产管理制度主要是照搬同类企业或相关行业的资产管理制度,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脱节,导致在制度建立方面不完善,实际执行时才发现不科学、不适用。二是随着我国社
3、会、经济、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不断变革发展,国家相关政策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但一些国企仍沿用过去的资产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在管理上有漏洞存在,导致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与国家相关政策偏离,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2 .资产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权责划分不明确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组织架构松懈、随意,资产管理人员的权责始终无法落实到位。例如:在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国有资产是采用某几个部门(如财务、采购、业务等部门)合作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易出现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推诿扯皮,严重时候还会出现坏账、资产损毁等问题,最终难以找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尤其是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的国有企业,易导致分工不
4、明确、不合理,具体工作落实难,出现有的工作多人共同负责,而有的工作又没人跟进,进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3 .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为了提升资产管理质量,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在利用信息化技术,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也大多局限于与财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没有真正扩展到相关业务部门,进而导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无法实现资产信息实时共享,沟通不畅,同时也加大了资产监督环节的工作难度。(二)国有资产配置不科学部分国有企业对资产配置的管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但对于资产配置工作,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没有严格把控资产配置流程,资产由使用部门直接购置,每个部门出于各自的使用目的而开展的资产购置工作太过盲目
5、,购置行为既没有统筹企业整体资产配置情况,也没有考虑到企业预算管理目标,随之而来的是资产浪费和闲置问题。(三)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处置不规范部分国有企业对资产的利用率都不高,存在浪费现象。例如:少数国企并没有真正重视国有资产的实际使用率,随之而来的资产闲置问题间接导致国有资产收益损失,就更难做到提升国有资产使用价值了。还有少数国企设法将闲置资产进行盘活,以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但也大多停留在租赁等方式上,方法比较单一,进而导致国有资产价值提升的幅度不大。另外,部分老国企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国有资产处置工作中掺杂的人为因素较多、处置工作较随意。(四)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不到位目前,部分国有企
6、业对资产管理各方面的监督控制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首先,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相关的内控机制薄弱,存在漏洞。第一,财务人员对资产管理的审核监督大都停留在财务制度合规性方面,企业内控制度合规性方面的监督还没跟上。例如有的国企财务部对预算内的、超预算的以及预算外的资产报销审核流程都一样,只考虑票据齐全与否,根本没有结合预算管理进行把控。这就造成资产管理脱离预算管理,将会产生国有资产浪费和损失。第二,没有单独设立内审部门,内审监控力度小。例如有的国企把内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内或是安排财务部的一些人员从事内审工作,这就造成内审监督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独立监管的作用。其次,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完
7、善。例如一些国有企业虽然把资产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奖惩机制挂钩,但涉及资产管理方面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或制订得不科学、不全面,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从根本上管控到资产管理工作,无法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准。还存在一些国有企业甚至没有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这就导致资产管理工作的执行与考核相脱节,不利于调动职工资产管理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内部管控。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一)改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环境1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应制订和完善资产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包括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监督方面的制度。首先,对于国有资产配置方面的管理制度,应将企业经过可行性研究分
8、析后的实际配置需求,依据国有资产配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规定以及企业订立的预算管理目标相结合。例如:制订国有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工程类投资建设等管理工作的规定。其次,应制订国有资产使用方面的管理制度。第一,与财务类相关联的资产使用制度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有资产使用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结合,并考虑企业自身实际状态。例如:制订国有企业资产划分标准与分类、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折旧等管理工作的规定。第二,制定与业务类相关联的资产使用方面的制度,应结合国有资产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规定来制定,同时,针对不同的业务部门,还要结合各业务部门的特点和管理职
9、责来制定。再次,对于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管理制度,应将企业经过可行性研究分析后的实际处置方案,依据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规定等制定。例如:制订国有企业资产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等管理工作的规定。最后,对于国有资产监督方面的管理制度,应把国有资产监督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内部控制规定等结合起来制订。与此同时,还要对照企业订立的预算管理目标,并挂钩绩效考核办法等。监督手段要多样化,避免因监督制度订立不周密,造成国有资产损失。2 .重塑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组织架构国有企业应搭建一个完整的资产管理组织结构框架。把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各方面工作的履职内容按不同层级、不同部门来做相应的
10、规定,保障责任归口落实。促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内部得以强化。首先,企业最高管理层要定位好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目标。然后自上而下地向企业中层、基层推进,并听取相关资产管理部门的反馈。还要结合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订立资产管理任务,促使国有企业资产价值提升,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其次,企业中间管理层要互相协作、充分沟通,避免细节冲突影响整体资产管理工作。例如可通过在国有企业内部单独设立一个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资产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策划、统筹调配。同时,也可以通过资产管理机构,对企业运营各个环节的资产使用情况做出评价、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从企业宏观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摆
11、脱产生资产收益损失的风险,促进国有企业良性发展。最后,企业基层人员要有资产管理的全局意识。例如国有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开展组织讲座等,促进资产管理全局意识的提升。尤其针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相关业务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等还要加强资产管理各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促进知识更新,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收益损失。3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资产管理的各方面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往全面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仅涉及财务部门,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也要跟上。例如,在资产管理实际工作中,可使用条码技术,避免登记信息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也能够通过条码系统快速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关联,做到信息更新准确、及时,提高企业资产管理
12、工作的质量。尤其是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信息等技术,把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便于财务人员对资产进行监控。(二)严格把控国有资产的配置管理国有资产配置讲求科学与合理,国有企业应当把先调剂租赁、后购置的思路引入到资产配置实践工作中。例如可通过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整体管控。针对必须配备的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业务、采购、财务部门进行市场调研,结合企业资金预算情况对比,做出更新、改造或是租入等选择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并按程序报批企业管理层、上级主管部门等,待审议通过后执行。通过统筹调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资产使用部门间资产闲置和资产紧缺的矛盾,避免资产管理与预
13、算管理相脱节,使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三)提高国有企业资产使用效率国有资产使用力求做到物尽其用,国有企业应当把统筹管控、整合调配的思路运用到资产使用管理的过程中。例如国有企业可以由资产管理机构全面管控企业内部资产,通过整合、调配等手段,提高资产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避免资产闲置;也可以通过挖潜增效,进一步盘活国有企业资产,最大限度地缓解资产闲置、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有效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损失,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四)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流程国有企业资产处置工作涉及的面较广,应严肃对待,防止因处置不力产生国有资产收益损失。例如可通过资产管理机构牵头处置工作,先按照企业有关国有资产处
14、置的制度规定,安排业务、财务、内控等部门,以及外部评估机构一起配合完成资产评估工作;再结合资产评估报告对比做出出售或是转让、报废等选择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并按程序报批企业管理层、上级主管部门等,待审议通过后执行,从而能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五)加大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管力度首先,应当加强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加大财务和内审部门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例如: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财务授权审批制度、对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等手段,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控,从中发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漏洞,并向资产管理机构及相关业务部门反馈,进而避免出现国有资产收益损失。内审部门可通过对国
15、有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方面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情况进行过程控制和跟踪分析,披露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帮助国有企业提高风险预判。其次,应当强化国有资产的绩效考核机制。可以通过制订与资产管理工作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促使资产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执行。例如:国有企业可依据具体资产管理工作的内容,形成不同的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同时,考核评价结果按成绩高低分成优秀、合格、不合格等几个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内部监控。总而言之,国有企业为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提升国有企业价值,就必须通过理顺资产管理工作来实现。
16、因此,要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得到科学配置、有效使用、规范处置、严格监督,促使国有资产价值得以提升。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着“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升的重要意义从宏观环境看,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从偏重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加快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高质量发展依然是国企改革的核心主题。国有企业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是落实改革要求、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发展现状看,部分国有企业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资
17、产闲置率较高、资产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有效释放国有资产价值。国有企业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是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举措。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常见的问题分析一是资源分散,规模优势难以体现。大型国有企业大多业务布局多元,沉淀的资产较为丰富,但资产管理主体多,资源分散,标准化程度不高,企业间有效协同不足,难以形成发展合力,规模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二是经营模式较为单一,资产价值挖潜不够。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以简单租赁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投资回报率偏低,资产运营较为低效,资产价值空间未得到充分挖潜。三是数智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亟待提升。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仍依托传统的EXC
18、el表格,资产管理信息无法互联互通,容易形成“数据孤岛”,企业决策层及资产管理部门无法及时全面感知资产经营管理数据动态变化;同时,各业务板块之间、各部门及分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无法高效协同,导致资产信息零散混乱,管理效率不高。四是专业人才匮乏,发展保障体系不健全。大型国有企业大多以投资拉动为主,对于资产管理这类小体量、小现金流的业务,大多重视程度不高,在规划设计、招商运营、资本运作等领域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同时,部分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资产管理持续向好发展缺少后劲。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升的路径研究Ol资源整合、集中
19、管理为解决资源分散、规模优势难以体现的问题,大型国有企业一般加强内部资源整合,通过成立专门资产管理部、资产管理“事业部”、独立“子公司”或“事业部”+“子公司”并存等多种方式统筹推进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灵活选择。02资产盘点、摸清家底资产盘点是资产管理的前提条件。国有企业通过对自身不同类型资产(如土地、写字楼、商业广场、产业园区、仓储物流设施等)进行详细摸底与盘查,掌握各类资产业态及属性(资产名称、位置、面积、土地性质、资源归属方、资源使用方、开发状态等),为进一步推动资产分类管理、分类经营奠定基础。03资产分类、层次分明资产分类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企业各类资产的盘
20、点与梳理,企业需要根据不同资产所处位置、占地/使用面积、产权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开发利用难度等因素综合评估,统筹规划相关资产的开发次序,按照“全局思维、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等原则,明确哪些资产需要优先开发/盘活、哪些资产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资产暂时不适合开发/维持现状,形成清晰的资产分类开发计划,指导企业资产管理提升全过程。04资产开发、精准施策资产开发是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要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资产区位、资产类型、区域规划、发展环境等因素,打造差异化的资产提升精品项目(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社区商业、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酒店、文旅项目、康养项目等),
21、形成标杆示范效应,进而带动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高。如对于距离城区较远、占地规模较大的土地资产,可以探索发展专业化或综合性产业园区;对于地理位置较好、商业氛围浓厚、周边资源齐备的土地资产,可以探索开发社区商业、中高端酒店等业态。05资产经营、提升价值资产经营是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要立足自身资产现状,以“专业化、数智化、平台化”为方向,最大限度挖掘企业资产价值潜力,千方百计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实现增收创效。一是可以通过对存量资产的有序更新和价值再造,在改善硬件设施条件的同时提升经营品质。如对于写字楼资产,可以结合客户个性化需求及增值服务要求,对相关写字楼资产进行差异化改造,提升服务
22、品质,寻求更大利润空间。二是可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及主业布局,增强资产管理与主业发展之间的协同,强化产业发展服务能力。如对于大型能源集团,可依托自身土地优势开展新能源项目合作,推动光伏、储能等新业务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形成对集团主业的反哺与支持。三是通过加强REITS等领域研究,借鉴行业成熟案例,以资产权属清晰、经营品质良好、具备拓展潜力的资产项目为切入点,寻求适合自身实际的资产证券化路径,将流动性较低但是拥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可以流通交易的证券资产,进一步放大企业资产价值。06数智管理、高效运营打造“数字资管系统”,加速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从传统资管模式向产权管理数字化
23、、租赁经营在线化、业务财务一体化、安全管理智能化、动态数据可视化的数字化资管模式转变,借助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高效支撑资管提质增效,加强对资产经营状态的动态监控和经营风险的主动防控,进一步增强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07健全保障、激发活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结合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引进、内部培养等方式,强化企业在资本运作、市场运营、招商开发、品牌策划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夯实人才保障。深化市场化考核激励、人才培养、选用机制,探索职业经理人、超额利润分享、员工持股等市场化的激励手段,为人才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有效激发团队活力。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解放双手、迈开
24、步子”,营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企业领导及经营团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升资产管理能力与水平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通过资源整合、资产盘点、资产分类、资产开发、资产经营、数智管理、健全保障等多措并举,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闭环发展,确保国有资产得到科学配置、高效使用,促使国有资产价值得以提升。国有资产来之不易,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其所有权由国家享有的各种经济资源。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
25、部分,在政府部门履行各项职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各级政府行使国家权利、管理国家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如何管好用好日益庞大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参与人大调研和行政事业性资产审计工作,分析整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资启发借鉴。一、当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审计发现,区内少数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依然薄弱,主体职责落实不够好,意识不够强(管理较为粗放,权属不明、底数不清、闲置浪费、低效使用等现象依然存在。资产管理效能有待进一步发挥。(一)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难
26、以确保资产保值增效。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由财政拨款购建,资产的形成是免费的,而管理权、使用权却由各单位所有。因此部分单位对于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的责任意识、效益意识、约束意识就比较淡薄。意识的缺失必将带来思想的松懈、行动的迟钝。有的“重钱轻物”,“占有等同所有“思想根深蒂固;有的只重视购置,不重视管理和监督;有的购置随意,积压浪费;有的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相脱节;有的责任不落实、丢失无人问;还有的底数不清,资产漏记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仅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漏记时有发生,基础设施、文物、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的价值统计更是步履艰难。(二)基础工作不扎实,难以做到相互匹配。主要表现在:一是
27、配置数量超标。如某些单位未考虑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内实有人数等客观条件,超数量标准配置台式计算机、便携计算机、碎纸机、照相机和办公桌等。二是配置单价超标。如部分单位超单价标准配置台式电脑、碎纸机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已停用设备家具长期积压不处置。主要表现在己超过规定可更新年限多年、且不能继续使用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办公家具长期积压,不处置下账。四是己拆除的房产不处置下账。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的房屋、建筑物为配合旧城改造已拆除多年仍在账面反映,造成账实不符。五是国资系统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如某些单位账面资产发生变化,未在国资管理系统中增加或核销相应的资产卡片,造成“账卡不符”。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资
28、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未实现共享。(三)部分资产权属不明,难以做到应登尽登。主要表现在:一是已使用在建工程长期不转固定资产。一类是采用代建制,单位财务报表不反映基建账套资产的情况,仍放在代建单位账上无人理会。由于长期不转固,国资年报少反映资产。第二类是单位财务报表已反映在建工程但未办理转固手续的情况。这类资产虽然已经编入国资报表,但反映的资产类别不准确,且在建工程账面金额小于竣工财务决算金额,造成国资报表少反映资产。二是权属为街道的社区用房管理不规范,国有权益体现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某街道为社区购置办公用房,权属登记为街道,未登记固定资产账。某社区的办公用房,权属登记为街道,却在社区账套核算管理
29、,未在街道本级账面反映,未纳入国资部门监管。三是转隶资产管理缺位。主要表现在某些学校已停办或撤销,原单位部分固定资产已调入其他单位使用,但未办理固定资产划转和接收手续,国有资产管理缺位,存在流失风险。(四)系统信息无法共享,资产分配难以做到公平合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形成主要是财政预算分配的结果,预算管理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每个行政事业单位都应该确定一个与其履行工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相适应的人员和资产配置标准,为预算安排提供依据。2017年省财政厅出台了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按人数、面积等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
30、设备及家具配置标准,为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标准关注的是普遍性难以兼顾特殊性,仍存在部分盲区。另外,部门预算安排与单位存量资产关注度较低,资产增量与存量不对接。相关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偏重于控制支出,对其现有资产存量关注较少;在部门预算执行中偏重于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数额执行情况,更难以对资产存量实行全面的管理。如对去年疫情期间从方舱医院、隔离点撤回来的医疗设备、医用物资等资产,其分配基本是由会议商定,无暇去关注使用单位的存量,公平合理受到挑战。二、改进对策及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基础工
31、作不规范、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监督机制不到位等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和落实。(一)提升政治站位,为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提供思想动力。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己越来越受到各级人大和政府的重视。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武汉市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国有资产报告工作进行明确和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重资金轻实物”错误认识,进一步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增强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资部门
32、应认真压实责任,组织相关部门推进存量公共基础设施登记入账工作,并常态化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将单位控制的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以及单位受托管理的资产及时、准确登记入账,确保国有资产信息全面完整。(二)落实管理责任,为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础工作提供有效支撑。以坚决贯彻国务院2021年出台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契机,认真做好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工作。加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管理,及时处理资产盘盈、盘亏、资金挂账和在建工程转固等事项。准确完整登记资产卡片信息,定期清查盘点,及时对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执法必
33、严,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对检查出来的典型问题报呈有关领导批准,公开曝光,通报批评。(三)理清资产权属,为全口径、全覆盖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提供动态轨迹。实现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清晰、配置科学合理、使用充分有效、资产安全完整的目标,对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财政部门、国资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建立全口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台账和数据库,督促各单位对权证不全等问题资产逐项分析原因,理清归属,分类施策,限时入账,尽快解决权证不全、权属不清问
34、题,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清晰,配置合理,效益最大。(四)加强信息共享,为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财务核算等系统提供无缝衔接。促进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尽快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信息化轨道,是建立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资产管理体制的迫切需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管理系统数据不共享造成。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以预算管理为中心,遵循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将资产配置管理职能嵌入到预算管理流程中,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细化、动态的资产信息,防止资产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切实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又要消除“信息孤岛”,促进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通过合理设置预警系统等办法,做到账、卡、物一致,全面完整反映各类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等基本情况。推动国有资产更好发挥效益、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