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全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全文)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一类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婴幼儿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尚未成熟,且生长发育迅速,摄入食物的量和种类随年龄增加不断变化,加之家长喂养过度或喂养不当等因素,婴幼儿容易出现反流、溢乳、恶心、呕吐、反刍、腹泻、腹胀、便秘、肠绞痛等消化道症状,其中绝大部分被认为是生理性或功能性问题。上述消化道症状是婴幼儿就诊的常见原因,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也给家长带来精神困扰及经济负担。西班牙及意大利研究发现轻度胃肠道功能紊乱在婴幼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7.8%和54.9%,其表现包括肠绞痛、反流
2、、腹泻、便秘。我国上海市闵行区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病率为38%o王硕等对我国15个城市4202例112月龄婴儿调查发现33.6%的婴儿有胃肠道问题,其中溢乳、过度哭闹、排稀便、排便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14.4%、1.7%.23.0%、8.5%罗马IV标准明确了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包括婴儿反流、反刍综合征、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婴儿绞痛、功能性腹泻、婴儿排便困难及功能性便秘,但不能完全解释婴幼儿消化功能紊乱的所有表现,并且由于婴幼儿无法正确表达餐后饱胀、疼痛等症状,不完全适用于罗马IV标准中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标准。因此,本共识提出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概念。2020年8月中
3、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消化学组召开首次会议,提出制定共识的必要性,并进行文献的检索、筛选及评价,随后设计了12个关于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调查问卷,邀请国内18名儿童消化中西医专家参与投票,若投票得票数75%则推荐,根据投票结果制定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诊断共识草案。2021年5月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组织70多名专家通过线上及线下讨论,对草案进行多次修订,最终达成共识意见。一、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定义为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食欲下降,暧气、腹胀、肛门排气增多,干呕或呕吐,反复哭闹或腹痛,排
4、便异常(排便次数或排便量增多、粪便不成形、粪便见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较平时增多、粪便伴有酸臭味、粪便干结、排便次数2次/周并无排便障碍)为主要表现,经过适当的医疗评估,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二、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婴幼J助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诊断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03岁患儿出现以下5项症状中1项或以上且每个症状都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2)经过适当的医疗评估,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1 .食欲下降:定义为排除全身性和消化道器质性疾病,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甚至拒食。诊断标准需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1)食量减少所需正常量的1/2以上,持续2周
5、或以上,每周出现2d或以上;(2)排除器质性疾病、精神因素及药物性因素的影响;(3)食欲下降期间身高、体重未见明显增长。食欲下降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食欲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胃肠功能疲劳,胃肠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氐。2 .暧气、腹胀、肛门排气增多:暧气指胃中气体上逆至咽喉所发出的声响。诊断标准为反复出现暖气,持续2周或以上,每周出现2d或以上,每天出现2次或以上。腹胀指由于胃肠道积气导致的腹部膨隆。诊断标准需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1)反复腹胀,持续2周或以上,每周出现2d或以上;(2)腹胀多于餐后明显,可伴暧气及肛门排气增多,暖气及
6、肛门排气后腹胀可缓解;(3)腹胀经适当评估,无法用其他疾病来解释。腹胀可由胃肠腔积气、腹腔积液、腹部巨大实性W物或腹肌无力等原因引起。婴幼儿腹胀以胃肠腔胀气多见,排除机械性及麻痹性肠梗阻等器质性病变,需考虑胃肠运动障碍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肛门排气增多:诊断标准为反复出现肛门排气较平时增多,持续2周或以上,每周出现2d或以上,每天出现2次或以上。3 .干呕或呕吐:干呕是指一种对食物反感或食后即想呕吐的动作。呕吐是指胃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反复出现持续2周或以上,每周2d或以上,每天出现2次或以上,不存在自行诱导的干呕,经过适当评估
7、,干呕无法用其他疾病来完全解释。(2)反复出现持续2周或以上,每周2d或以上,每天2次或以上,不存在自行诱导的呕吐,无呕血、误吸、呼吸暂停、生长迟缓、喂养或吞咽困难、姿态异常,经过适当评估,呕吐无法用其他疾病来完全解释。引起婴幼儿呕吐的原因常见的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器质性梗阻、胃食管反流病、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急性中毒等,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考虑婴幼J助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可能。另外,需注意排除喂养不当或强迫喂养等原因引起的呕吐。4 .反复哭闹或腹痛: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表现为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的哭闹(无法表述腹痛的婴幼儿),
8、监护人难以阻止和安抚但无生长迟缓、发热或其他疾病的睁;反复出现持续2周或以上,每周2d或以上,每天2次或以上;(2)表现为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可表述腹痛的幼儿),但无生长迟缓、发热或其他疾病的证据,反复出现持续2周或以上,每周2d或以上,每天2次或以上。5 .排便异常: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1)满足以下中1条:排便次数或排便量较平时增多(6月龄以上婴幼儿排便次数4次/d,6月龄婴儿排便量较平时增多)且粪便不成形,表现为稀烂便或糊状便;粪便见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较平时增多,或伴酸臭味;粪便干结(Bristol粪便分类法中第一型及第二型),排便次数2次/周,无排便障碍。(2)持续
9、时间2周以上,每周出现2d或以上。(3)如果热量摄入充足,不会出现生长迟缓。(4)排除器质性疾病及药物性因素的影响。正常婴儿在新生儿期排便次数有很大的差异,为112次,平均为4次,并随年龄增加而减少,1-12月龄及14岁儿童平均排便次数分别为1.8次和1.7次。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的定义为每日排稀便或水样便至少3次,或排泄频率高于个体正常状态。我国03岁婴幼儿的一项研究认为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之一,患病率为8.4%本共识是根据我国部分中西医儿科专家经验,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而成,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还需相关临床研究验证。本共识只提出了婴幼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定义和诊断,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我国中西医结合优势,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研发安全、有效和经济药物,为患儿解除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