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读后感.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2279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读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读后感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北京大学苏力教授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一书可谓是必读之经典。曾几何时,我也曾端坐于大学图书馆,手捧此书,畅想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美好愿景。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2年的初夏,我离开校园考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不久又背起行囊奔赴基层锻炼,希冀贡献自己微薄的专业所学,为脚下的乡野大地播下一颗法治的种子。村里决策议事:法治思维要培养,正当程序要习惯“人来得差不多了,可以开会了”“还不行,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代表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成人员参加才可以召开”面对我一次又一次“引经据典”和“据理力争”,村干

2、部和参会代表的态度也逐渐从最初“何必这样”的困惑和不解,悄然转变为“就得这样”的理解与支持。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多重因素,当下我国基层仍然是法治国家建设较为薄弱的一环。在恪守“依法决策”“正当程序”的同时,也往往会面临着“自缚手脚”甚至“脱离实际”的质疑与诘难。然而,基层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但这末梢并非无足轻重的边角毫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唯有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规范乡村干部群众的行为,才能让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成为乡村治理的习惯和自觉。讲好普法课堂:宣传形式

3、沾“土气”,内容语言接“地气”给村民讲法律,内容很关键。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倘若移植照搬大学里学术讲座的模式,必将“牛头不对马嘴”,导致“言者受累、听者受罪”的“双输”局面。对村民而言,洋洋洒洒的法律条款过于艰涩繁琐,因此怎么讲、讲什么就显得至关重要。为难之际,我想到了村里的乡贤调解团队,便向她们请教村里常见的矛盾纠纷有哪些,村民日常最关切的法律问题是哪些。一番畅谈之后,我心里便多了几分信心和底气,决定多讲一讲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民间借贷、婚姻继承关系等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与此同时,为增添几分“地气”,我也融入了不少发生在本村或邻村的现实案例。在试讲得到村干部们的认可后一

4、一“民法典进乡村:典亮乡村美好生活”正式出炉。宣讲当天,村里的文化礼堂座无虚席,为我今后探索更接地气的宣讲模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信心和勇气。村民咨询求助:专业所长善作为,为民情怀须厚植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成效显著,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农村,面对各类矛盾纠纷,越来越多的村民尝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由此导致村民对于公共法律服务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储备,以及聘请律师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绝大多数村民即便想“以法维权”也是“有心无力”。有鉴于此,我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村书记助理职责,通过驻村坐班日、电话通讯、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接过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工伤事故补偿等多项“案源”。在一次次为来访村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答疑服务中,虽收获了不少感谢及好评,却也更不敢有丝毫懈怠,只为让自己担得起村民们那一份份珍贵的信任。“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为身在基层的青年干部指明了前进方向。唯有厚植为民情怀,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脚下的乡土才会因我们的“来过”而有些许的“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