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PPP项目设计理念及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PPP项目设计理念及思路.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PPP项目设计理念及思路1.设计理念本工程遵循“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并结合A市地域特点及管廊示范作用的特殊属性,提出“和谐、智慧、示范、高效”的设计理念,建立一个安全、集约、试点型的综合管廊。(1)和谐:结合本工程现实情况,体现因地制宜概念,展现A市特色综合管廊风采1)与自然条件相和谐:考虑当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气候、水文特征、抗震性,建立适应性强、专属性强的综合管廊。2)与整体规划相和谐:考虑管廊在整个规划体系的作用,遵循管廊专项规划,建立规划承接性强的综合管廊。3)与周边环境相和谐:考虑工程建设完整性,保证管廊自身、管廊与地下空间、地上建、
2、构筑物、自然景观相和谐。建立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综合管廊。4)与现状资源相和谐:考虑管廊实施对现状管线、道路、河流等现状资源的影响,减少对现状资源的破坏,建立节约型综合管廊。(2)智慧:结合管廊的实用性、示范性,采用新型技术,展现智慧化管廊风采。1)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系统平台,提供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工程完整生命周期的全方位城市建设解决方案,服务对象涵盖规划、设计、建设、监理、业主单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协同平台。2)智慧化的事件趋势分析技术、故障应急处理策略及地下管线的智慧化运营管理,对于异常情况远程进行分析及处理,对于运营提出策略与要求。3)采用三维驱动引擎平台在规划、设计、施
3、工、运营中直观展现地下综合管网位置信息及部署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信息,可以通过三维平台对现场所有的控制和探测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调用。4)大数据存储系统收集管廊、管线历史、设备、采购、安装以及运行的海量数据,为智慧化分析提供基础大数据。(3)示范:依托于多思路、多功能的设计想法,展现A市示范管廊风采。1)针对城市管廊技术的示范研究。A市为B省的省会,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总额和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2015)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A市高铁新城地处A市东南门户,北至浏阳河机场高速、东至黄兴大道、南至湘府东路、西至京珠高速公路
4、,总用地面积约为46.91平方公里,规划为国际化商务区、大型公司区域总部基地、现代服务业聚集高地和高品质的住宅区,旨在打造一个集城市住宅、消费、文化、娱乐、生态休闲中心于一体的A“第七区”。片区定位于中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B省3+5城市群的中心、A市最主要的城市副中心,现代服务业的集聚高地,目标是建立一个优美宜居、功能凸显、辐射力强、成长度高的中南区域中心。基于上述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城市规模扩大对市政设施的负荷需求,尤其是各种市政管线,应积极寻求集约化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运营方式,推动高铁新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实现持续发展。A市建设管廊
5、对B省,乃至整个中南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指导作用,可以在全国管廊建设范围内进行推广。2)针对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同步实施的示范研究。由于近两年全国各地暴雨频发,从暴雨强度上,从降雨历时上均有较大程度的变化,构建海绵城市源头消减洪峰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为解决城市拉链路,提高市政管道抗灾性的综合管廊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探索,如何协调综合管廊与构建海绵城市的共同发展意义重大,本工程在海绵城市方面也有体现,因此,本工程对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同步实施起到示范性指导作用。(4)高效:采用先进的软件,提高设计与运营管理的效率。1) BlM技术的应用。本工程将BIM与综合管廊相结合,利用BIM软件功能,实现对
6、综合管廊的设计优化、施工进度控制及后期的运维管理,建立快速、合理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的体系。2)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本工程拟将GIS与BIM结合,利用地理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完成综合管廊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并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最终建立综合管廊数字化管理平台。2.设计
7、思路及技术路线(1)设计思路A市的综合管廊设计综合考虑地域特点、片区定位、地质条件、建设进度、资金保障以及各种内外部干扰制约因素,以创新的设计理念为前导,科学规划作为前提,在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一体化规划设计,以丰富的工程实施经验配合先进的规划设计技术与工具,研究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构建和谐、智慧、示范、高效的现代化绿色市政综合管廊系统。1)总体思路:考虑A市地下设施现状提出系统化方案A市高铁新城及老城区区域的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项目,管廊布局采用新区、老城相结合方式。老城区集中了大部分老旧管网,新城区大量新建管线亟待敷设。A市地下管线总体解决方案中,老城区管网结合地下空间综合改造等
8、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管线集约化改造;新建区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直埋敷设和综合管廊结合的方式。A市综合管廊优先选择在高铁新城实施,与新城道路同步实施,以新城区的核心区域为中心形成网络化、层次化的综合管廊系统。同时,需考虑到今后老城区建设综合管廊的可能性,在筹划新城管廊时选择合理道路线位向老城区方向延伸,以保证今后老城区相应道路改扩建时管廊建设的可实施性,与新城形成完整的综合管廊体系。在综合管廊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地下管廊周边的制约性因素,例如地下空间、人防等,应以一体化优化设计为总体思路,不仅在设计中充分结合使方案优化,而且需要结合开发建设时序,从工程筹划等施工方案上给予优化。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周边构建
9、筑物在线位、下沉等多方面的影响。2)规划设计原则:兼顾建设成本、开发时序与完善功能的关系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空间功能定位、区域开发强度,合理定位建设标准。从前期决策、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进行详细论证,特别是需要考虑A市作为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管廊建设与运营周期的强制性要求,确定综合管廊总体布局与规模;统筹安排入廊管线与廊外管线,综合管廊与其他地面、地下工程的关系。提出分层次的规划方案,以避让原则和预留控制原则为主导,从而达到辐射最广、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的目标。改善城市现状、促进城市发展并有效控制建设、运营及管理成本。3) 一体化方案:协调综合管廊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提亮管廊和谐的特点综合管廊的建设
10、保证了道路不会因管线维修、扩容而造成的重复开挖,告别“马路拉链”。通过优化综合管廊合理的系统布局和经济美观的结构形式,以达到与环境和谐统一。加强与A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强化综合管廊与城市规划、环境景观、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的功能,为城市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4)平纵断面设计:攻关网络化层次化综合管廊系统设计难点,优化方案,突出综合管廊试点工程示范功效综合管廊示范区的主要选在高铁新城,建设管廊里程合计42.69公里。本次施工图设计管理里程合计25.31公里。采用网络化、层次化综合管廊系统,断面布置满足管线安装敷设和运营维护要求。纳入管线主要以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天然气为主,并因
11、地制宜地纳入排水箱涵等。对网络化层次化综合管廊系统实施中的秉承先进的建设理念,对于交叉口处理,与片区周边管线设施的衔接等问题重点攻关,尝试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与工具优化、校验方案,确保综合管廊试点项目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对于综合管廊推进,起到示范拉动作用。5)优化工艺、结构与岩土设计通过BlM软件多专业协同设计及漫游技术,对于管廊的工艺设计方案优化,使得方案使用更合理,空间更节省。使用有限元分析技术优化结构设计,使用GIS技术优化岩土设计,使得方案更可靠,造价更节省。6)智慧化系统:管廊设计服务于智慧化系统,为智慧化管网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管廊设计不仅需要保证供电、监控、排水、消防、通风
12、、标识等完备的附属系统,更要考虑综合管廊服务于地下管线,是确保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可靠及有效运行。在管廊设计中应把智慧化系统应用考虑在其中。规划设计阶段即采用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平台,提交信息化的设计成果,顺畅的与智慧化平台对接,服务于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营。(2)技术路线1)梳理地方政策、批文、总规、控详规、专项规划及相关施工图等外部资料对于国家及A地方发布的各项政令、批文、法规等进行解读梳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做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年)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文)A市2003-2020年城市总
13、体规划修改(2014年修订)A市高铁新城综合管廊设计研究A市高铁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高铁新城管线综合规划(初步成果)高塘坪路、金桂路、中轴大道、东四线等道路规划设计条件高铁新城给水工程规划高铁新城电力工程规划高铁新城燃气工程规划高铁新城通信工程规划管廊所在道路的施工图、地形图等资料2)现场调研、踏勘检测地下管线及构建筑物3)确定总体规划设计思路4)系统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城市功能、道路布局及管线规划,结合A市城区特色,规划布局网络化、层次化递进建设的综合管廊系统。在适当位置,结合市政服务功能建筑布设控制中心。5)确定管廊断面在系统规划基础上,研究各条道路下综合管廊的各种断面形式。充
14、分考虑入廊管线需求相容性,道路地形地质、周边未入廊管线、地下空间、人防等干涉因素影响。6)确定管廊在道路下布置位置结合管廊断面形式,考虑现状、道路空间、管廊出地面设施位置、施工方案影响等因素,确定管廊布置位置。7)确定管廊竖向布置考虑道路下重力流排水干、支管线以及道路结构层要求,考虑沿路的河道、桥梁等设施,合理的设计管廊纵向布置。8)处理管廊交叉节点交叉节点形式上本项目主要为“十”字型形式,处理方案根据管线情况,将综合管廊上下错开或平面展开,解决管线的交叉处理。采用BIM技术实现各管线协同设计,可以更好的解决交叉节点问题,采用碰撞检查及虚拟漫游技术可以很好的对节点方案进行校验。9)确定管廊引出设计根据被交道路及辐射地块的市政管线规划需求,适当预留,合理设计管线引出方案。已预留发展管廊的原则设计管廊始末端管线引出方案。10)确定管廊附属构筑设施结合道路及管廊主体布置,根据布设原则,合理布设管廊通风口、投料口、出入口等设施。11)土建设计根据工艺方案,确定土建设计标准等级,优化结构方案。根据地质情况,对地基、支护等岩土方案进行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对结构、岩土设计方案优化。12)配备供电、监控、排水、消防、通风、标识等完备的附属系统,构建智慧化监控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