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5206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 .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县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围绕明责定责、扩权赋能、强筋壮骨三要素,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强力推进抓乡促村工作,赋能乡村振兴。明责定责,做到“抓”有方向。打造县级“新引擎”。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将“抓乡促村”细化为32项具体任务、100条推进措施,纳入基层党建绩效管理,作为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出台职责任务指导目录,明确县委书记履行职责事项7项,乡镇党委书记履行职责事项5项、村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事项4项,构建起“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制定乡级“责任单”o根据“抓村必先抓乡、强村必先强乡”工作

2、思路,严格落实乡镇党委工作运行规则,健全人岗相适班子成员分工机制和报备制度,规范细化“三重一大”事项,重点对乡镇党委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序和责任追究等进行细化明确,确保乡镇党委知规懂规、依规运行。画好村级“规划图”。以实施村常职干部“三诺三评双结合”任期目标管理机制为统揽,由村党组织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经济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服务等5个方面,按照每月、每季度、每年、每五年为时间节点,明确村级“五大振兴”目标任务,量化村集体经济增长率、回引培育优秀农民工人数、组织群众文体活动次数等27小项振兴目标,确保干有方向、比有目标。扩权赋能,做到“促”有措施。权力下放添活力。健全县委统筹、乡村配合、部门协同机制

3、,制定下放乡镇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动态管理办法,按照基础权力共同定、特色权力乡镇定、权力边界依法定的原则,“两上两下”优先下放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权力事项43项,明确62个领域乡镇承担主体责任、47个领域乡镇承担配合责任,同步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让乡村“腰杆”更硬、底气更足。机构下沉聚合力。完善乡镇机构分级管、派驻机构属地管、同类机构统一管的管理体系,一类乡镇保留“九办五中心”、三类乡镇保留“七办四中心”,基层组织架构总体一致、上下贯通;针对派驻机构“管得住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住”问题,赋予乡镇日常管理权、任免建议权、考核决定权;构建镇村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2129名村(

4、社区)常职干部全部担任民事代办员,群众不出镇就能办成事。编制下调挖潜力。出台行政编制动态管理办法,严格“领导职数对应编制+基本编制+机动编制”管理模式,推动乡镇行政编制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各乡镇纳入“动态编制池”编制达30%o探索“县管乡用”“县管校用”机制,水利、广电等4个领域、67个派驻站所、354名编制一沉到底,与乡镇事业编制整合使用,177所乡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一核定到督学责任区。强筋壮骨,做到“创”有成效。坚持强村先强镇。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十项措施,重点提拔35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干部担任乡镇领导干部,从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4名优

5、秀人才到乡镇任职,33个乡镇“五方面人员”全覆盖配备。目前,乡镇领导班子中具有专业素养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干部占比分别提升至30.2%、83.8%o坚持富民先富村。健全“村呼乡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乡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乡村,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乡村,仅2022年全县就有58.09%的中央衔接资金1117万元、52.46%的省级衔接资金7700余万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启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拟用3年时间“跳起摸高”,实现全县27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占比72.85%o坚持减压先鼓劲。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控制“一票否决”事项,探索根据不同类型乡

6、村特点实行差异化考核,分类制定乡镇干部考核评价和村(社区)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增强考核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落实公务员、事业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向乡镇倾斜和从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人员)等要求,为乡村干部晋升拓展空间,推动基层干部愿意留在乡村、扎根乡村。经验材料:“六位一体”书写强边固防新篇章近年来,*旗立足边疆地区实际,深入贯彻落实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的“五边行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组建“党政军警民企”联合党支部,打造边疆基层“党建红色长廊”亮丽风景线,让党的旗帜在祖国北疆高高飘扬。一、背景起因*旗是*自治区20个边境少数民族旗

7、县之一,守护着195.25公里中蒙边境线,少数民族占全旗总人口的26%。近年来,随着退牧转移政策和草原奖补政策深入实施,很大一部分牧民已经离开牧区进城生活,但还有2100户牧民(老弱病残牧民占56%)散落在2.1万平方公里的牧区,平均10平方公里仅有1户牧民。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牧民普遍存在的学习难、交流难、办事难、购物难、致富难等“五难”问题。加之牧区驻地企业多、外来人口流动频繁,边境地区的社会维稳压力增大。针对这些问题,创造性开展“党政军警民企”联创联建工作,建立了以抵边苏木镇党委、政府为轴心,驻地边防连队、边防派出所、边境嘎查、驻地企业共筑共建的非建制性联合党支部,打造边疆地区红色堡

8、垒、红色哨所,打通服务牧民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开创党政军警民企合力强边固防新局面。二、主要做法联合支部推行支部一起建、组织生活一起过、群众工作一起做、维稳要事一起抓、民生大事一起办,将“党政军警民企”各方面边境阵地建设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做好基层党建、巩固边防、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切实推动守土、固疆、安民作用有效发挥。(三)群众工作“联做”。在联合党支部各主体中成立群众工作站,联合党支部成员深入牧户,研究分析社情民意,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在国道331、335公路建过程中,联合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组织相关嘎查党支部,乌力吉派出所、镇司法所、国道331、335公路建设项目部负责人和镇综治

9、、信访维稳、安检、环保、交通、草监等部门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围绕联合党支部创建工作、国道331、335公路建设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保护生态环境、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取土用水、社会治安、工程队与牧民关系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党政军警民企”联合党支部创建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工作。(四)维稳要事“联抓”。以党支部为三级网格、嘎查为二级网格、镇为一级网格,利用网络媒介、流动哨所、宣传栏等宣传手段,对网格内群众实现宣传全覆盖,发挥出“村村是哨所、家家是堡垒、人人是哨兵”的群防群控作用,形成“党委统领、政府推动、军队带头、警方助力、全民参与、企业保障”的强边固防合力。密切配

10、合守土固边行动,严肃查处乱采乱挖灰蓉、锁阳等野生名贵药材、偷猎野生动物等行为,全面做好草原火灾防控工作,共同保护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组建干部为主的防汛预警工作组和苏木镇机关、派出所、边防武警、嘎查防汛小组为主的防汛救灾组,众志成城,为生命坚守,携手并肩在防汛救灾中。今年来,成功救援20多批次48人,救出皮卡车3辆、大巴车1辆、运输车1辆、小车5辆,实施医疗救助10人,劝返车辆500余台、人员600余人。(五)民生大事“联办”。邀请军警部队和有关部门,开展政策解答、事项代办、免费义诊、金融信贷等针对性服务,把工作做到牧民“心坎儿上”,营造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利用危房改造、美丽乡村、一事一议

11、、兴边富民等惠牧项目资金,通过结对帮扶,带动嘎查牧民脱贫致富,引领产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旗境内各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广袤的乌拉特草原上团结群众、严防死守,坚决防止疫情在边境地区传播和扩散。由于边境地区商品种类匮乏、居民交通不便,各边境派出所依托“强边固防直通车”及时为边境辖区300多户牧民送去了生产生活物资,扎实促进警民联系,有效助力全民抗疫。截至目前,边境派出所发动“直通车”累计行程15000余公里,走访辖区群众382户2200余人次,代购、代送生产生活用品价值36万余元,慰问防疫药品价值16000余元,转运防疫物资600余箱。三、取得的成效(一)筑牢了基层党建的“桥头堡”。联合党支部

12、将基层党委、驻地边防连队、边防派出所、边境嘎查支部、驻地企业、党员中心户、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在为牧民群众提供日常服务帮助的同时,更将党的政策方针宣讲到草原深处、将党的工作开展到每一块土地、将党政军警民企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二)唱响了民族团结的“主旋律”。联合党支部的开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加大了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力度,大力传承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文化,加强了党员干部、部队官兵、边防民警与各民族群众的联系与交流,提高了党员干部求真务实、服务牧民群众的意识,在全旗营造了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三)织密了边疆稳定的“防护网”。联合党支部通过把人力、物力、财力有效聚集,集中式投向牧区,即解决了牧民生产生活问题,又实现了军政警民联建联创,解决了军警民防控网逐渐缩小,边境牧区维稳压力陡增的难题,构筑起了齐抓共管、合力保障的绿色屏障。工作中,累计帮助牧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725件,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21起。(四)拓宽了牧民群众的“致富路”。联合党支部把党建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保护生态、传承民族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的行动统一起来,有效解决了基层行政成本高、管理服务不到位、牧民增收致富难等问题,有力推动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