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6549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实施方案到2O25年,民航发展绿色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更加巩固、措施机制更加完善,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现,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低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民航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为全球民航低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实践。一、主要目标到2O25年,民航发展绿色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更加巩固、措施机制更加完善,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现,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低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民航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为全球民航低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实践。到2O35年,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趋于完善,运输航空实现碳中

2、性增长,机场二氧化碳排放逐步进入峰值平台期,绿色民航成为行业对外交往靓丽名片,我国成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重要引领者。二、加快完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绿色民航治理能力,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绿色民航治理体系。健全政策监管体系。夯实工作基础,深入推进绿色民航指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民航能耗与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机制。强化民航减污降碳重大专项监督管理,构建民航局统筹谋划、地区管理局组织协调、监管局日常检查的绿色民航监管机制。加强各级监管机构能力建设,支持采用数字技术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鼓励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专

3、业机构参与监管,将相关费用纳入行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民航行业能耗与排放相关信息公开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监督。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民航绿色发展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修订完善民航各类专业规章标准中与绿色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同步部署绿色民航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推广,加大民航绿色发展标准化工作投入,提升标准质量。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健全绿色民航法规政策采信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机制。加快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基于市场减排机制、到寿飞机拆解等领域标准研制,促进关键技术产业化发展。完善民航碳排放核算核查标准,锻造绿色机场设计施工、运维管理、评价考核等标准长板,加

4、快补齐机场电动车辆设备、塑料污染治理、清洁能源自给、气声环境质量监测溯源、除冰雪废液无害化处理回用等领域标准短板,筑牢行业减污降碳底线。加强民航绿色发展标准实施监督,建立健全标准质量评估和维护更新机制。积极推进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民航绿色发展标准共建和互认领域交流合作。注重学习借鉴国际民航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经验,加强标准国际衔接。健全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民航企业能耗与排放监测机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行政指导、行政约谈、公开通报等措施,督促引导民航企业主动适应绿色发展要求,强化守法合规意识和内部考核激励,加快建立健全能源资源消费台账管理制度,压实绿色发展企业主体责任。

5、鼓励大型民航企业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科学编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开展绿色民航企业树标杆行动,促进企业间对标对表,推广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带动行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提升。鼓励民航企业、行业协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组织开展面向公众的绿色民航科普、体验等公益活动。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推动民航运输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标准互补、政策协同,支撑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鼓励各类资本有序参与绿色民航投资、建设和运行,探索依托行业协会设立低碳民航基金的可行性。鼓励创建更多适应民航绿色发展需求的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设备制造、运营管理、绩效评价、

6、节能改造、碳排放权交易等专业化服务主体。深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鼓励中小机场以及民航院校、医院等单位试点综合能源托管服务。支持基础较好的大型机场集团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提升行业绿色转型专业化水平,带动我国绿色民航管理、技术、装备、服务、标准等“走出去”。大力推动民航循环发展,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引导到寿飞机回收拆解与循环利用等产业有序发展。提升参与全球民航环境治理能力。坚持自主减排行动,承担与我国国情、民航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减排责任。全面参与国际民航可持续发展治理进程,坚持正确义利观,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原则,强化国际法运用,倡导建立广泛参

7、与、自主贡献、各尽所能、互学互鉴的国际民航减排新秩序,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促进义务和权利平衡,展现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装备、低碳能源、绿色服务等领域交流合作,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绿色发展。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支持民航企业、行业协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绿色民航国际交流,共同讲好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故事。三、深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大力推动行业脱碳,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注重市场手段与非市场手段统筹,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推广绿色低碳技

8、术。积极推动民航低碳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民航零碳、负碳技术研发与储备。调整优化机队规模结构,鼓励运输航空公司加快退出高排放老旧飞机,积极选用先进可靠航空脱碳技术装备。有序推动纯电动、油电混动飞机在通航领域应用。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应用取得突破,力争2O25年当年可持续航空燃料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机场建设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积极使用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工艺,加强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加大建筑材料循环利用。鼓励新建机场全面执行绿色智能建筑标准,既有机场建筑设施积极选用先进高效技术设备,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加强机场用电精细化管理,支持采用先进光伏、储能等新技术建设机场区域智能

9、微电网,提高电力柔性负荷,稳步提升机场清洁能源自给、存储和消纳能力。加强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促进无纸化出行效率和便捷度提升,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支持民航公共机构选用先进技术开展建筑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自给水平,加大清洁能源消费,努力打造净零碳民航机关、校园、医院等。提升运营管理效能。加强绿色民航管理机构编制保障和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精细化、精准化、精确化水平。加强政策统筹,建立健全民航建设项目节能和碳排放评估审查机制,推动绿色与机队、投资、时刻、价格、信用、招投标等管理政策协同增效。完善优化航线网络、机场功能布局和协同决策机制,

10、合力配置民航运输资源,促进民航系统性降碳。提升航班运控和机务维修智能化水平,优化运力配置和飞机性能,保障航班低碳飞行。机场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实施全过程碳排放管理,强化机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和碳排放综合评价,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持续推进机场智慧能源监控系统、智慧物流体系等项目建设,以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为牵引,加强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应用,促进机场客货流、能源流、数字信息流适配统一,优化机场用能结构和智能调节能力,健全机场能源管理体系。强化空管支撑保障。持续增强空管部门生态环保意识和保障能力,为提升空域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民航碳排放提供重要支撑。开展空管部门对低碳民航建设贡献评价研究,促进空管效率评

11、价指标管理。推广华北、华东、中南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经验,不断优化空域结构。支持空管部门加快推进流量管理系统建设。加强空管新技术应用和技术融合,不断优化航班尾流间隔和进出港程序。努力增强民航气象精准及时预报能力,减少天气对航班正常影响,促进飞行节油降碳。加强协同融合,努力优化临时航线划设和使用,积极促进国内航线平均非直线系数下降。建立基于市场的民航减排机制。综合考虑国家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和民航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序推动民航基于市场减排机制建设,完善配套法规政策标准,补齐机构能力短板,注重与技术、运行等非市场减排措施协同,促进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助推有关机场率先实现碳达峰。研究实施民航基于市场的

12、减排机制成效评估,做好风险识别和应对。鼓励运输航空企业开发使用航班碳排放计算器等工具,开发自愿碳抵销产品。鼓励行业协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在民航碳市场建设中积极发挥平台支撑作用。积极推动构建“航空+高铁”现代化快速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促进交通运输结构性降碳。四、健全绿色民航供给体系推动民航运输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标准互补、政策协同,支撑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鼓励各类资本有序参与绿色民航投资、建设和运行,探索依托行业协会设立低碳民航基金的可行性。鼓励创建更多适应民航绿色发展需求的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设备制造、运营管理、绩效评价、节能改造、碳排放权交易等专业化服务主体。深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鼓励中小机场以及民航院校、医院等单位试点综合能源托管服务。支持基础较好的大型机场集团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提升行业绿色转型专业化水平,带动我国绿色民航管理、技术、装备、服务、标准等“走出去”。大力推动民航循环发展,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引导到寿飞机回收拆解与循环利用等产业有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