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外科术后的护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外科术后的护理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皮肤外科术后的护理技术一、一般护理(一)床头交接(I)按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进行床头交接。(2)责任护士核对患者姓名、腕带、病志、患者用物等。(3)检查患者意识状态、全身皮肤情况、术区敷料、引流管、输液等。(二)卧位护理(1)根据麻醉方式及手术部位,按医嘱采取适当体位。(2)全麻、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颈部手术,应用软枕垫高患者肩部,使头略后仰。(3)局部麻醉的患者,根据手术部位采取舒适体位,胸腹部手术,取半卧位,双膝下垫软枕使双膝微屈,利于放松腹部肌肉;头面部手术,取头高足低位;四肢手术应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手术部位的肿胀。(4)协助
2、患者翻身、更换体位时,应检查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三)饮食护理(1)局麻术后即可给予普食,忌辛辣腥发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全麻患者术后6h无恶心、呕吐者,排气后遵医嘱给予软质饮食,未排气者应禁食、禁水。(2)鼓励患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辛辣腥发刺激性食物。(3)口周、下颌部手术的患者术后给予流质饮食,需限制咀嚼和吞咽动作,必要时用吸管或注射器注入流食,避免污染切口,保持口腔清洁。(四)心理护理术后应经常巡视患者,认真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护士应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对于有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对于疼痛的患者
3、应指导患者放松,转移注意力,采用非药物疗法止痛,如音乐疗法等。(五)术后访视术后13d内,护士进行患者术后访视,征求患者的意见,改进护理工作。二、病情观察(一)生命体征(1)全麻术后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使用、装置吸氧至病情平稳。危重及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每30分钟观察并记录1次生命体征,病情平稳后,每12h观察记录1次。(2)根据手术部位及麻醉方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意识、患肢的感觉及血运等。术后3天,每日4次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如有发热,应继续监测直至体温恢复正常后3天。(3)较大手术或小儿的整形手术,一般在术后48h内,体温达38。C左右即术后热,以后逐渐恢复正常,若体温H38.5,按
4、高热护理,做好护理记录。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时擦干汗液,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着凉。(二)术区观察(1)观察引流管情况,导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扭曲、脱落、打折等,并持续低负压吸引;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并详细记录,一般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若切口周围发红、引流增多、体温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切口有无红肿、压痛、感染、裂开等,敷料包扎有无过紧、过松、移位,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皮瓣转移的患者,应观察皮瓣血液供应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3)会阴部有埋置物者,应观察埋置物有无排斥反应,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切口周围皮
5、肤有无破溃、出血、异味等,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4)术后疼痛剧烈者,应及时检查切口情况。如疼痛剧烈伴有局部肿胀、皮下瘀血或瘀斑、切口有鲜红色渗血,有可能继发性出血或血肿形成,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疼痛敏感者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物。(三)术后活动(1)协助患者(下肢手术者除外)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及畸形;促进切口愈合,预防血栓性静脉炎,减轻疼痛;促进肠蠕动,预防腹胀及胀气,防止便秘等。(2)术后以主动活动为主,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少到多,活动时不可做不利于组织愈合的动作。整形者,要坚持佩戴支撑物。三、健康教育(1)保持愉悦的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有助于疾病恢复。(2)减少出入公共场所,避免抵抗力低下而诱发感染。(3)切口拆线后应保持清洁、干燥,活动时局部张力不宜过大,避免碰撞、牵拉,防止切口裂开,形成增生性瘢痕,应注意保温、防晒;1周后可淋浴。(4)出院后按要求坚持术后功能锻炼,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正常。(5)出院后需用药者,应遵医嘱使用,用药后有异常应立即停药,及时来院就诊。(6)根据病情,遵医嘱按时复诊。恶性肿瘤36个月复诊;鼻整形术1个月复诊;脂肪填充3个月复诊;其他手术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或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