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编制大纲(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建设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编制大纲(2023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2I庆幅频脉躺论证酷辅施(2023)重庆市水利局-XX.=刖三本大纲适用于重庆市水利局审批的以下3项行政审批事项技术报告的编制。(1)取水许可审批。(2)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含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国家基本水文监测站上下游建设影响水文监测工程的审批)。注:水工程指为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而在河流上建设的水库、拦河闸坝、引(调、提)水工程、堤防、水电站(含航运水电枢纽工程)等各类工程。仅水工程需进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3)专用水文测站设立、撤销审批。本大纲分为三个篇章,即:取水许可审批对应的水资源论证篇章,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对应
2、的洪水影响评价篇章,专用水文测站设立、撤销审批对应的专用水文站设置论证篇章。在使用本大纲时,对于上述行政审批需要包含的内容,在相关章节标题上以数字上标一表示,其具体内容可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特点及相关技术导则有所取舍。水资源论证价篇章可按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办节约2019206号)进行适当调整。本大纲主要引用了以下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令第496号);(2)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水利部令第43号);(3)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5202014;(4)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论证报
3、告编制导则SL/Z7192015;(5)受工程影响水文测验方法导则SL710-2015;(6)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GB/T35580-2017;(7)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8)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SL/T808-2021);(9)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办节约2019206号);(10)长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印发长江水利委员会行政审批项目水影响论证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长总工(2018)275号)第一篇水资源论证111总论111.1 项目来源11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111.3 编制依据1114
4、工作等级与水平年111.5 水资源论证范围112建设项目概况122.1 建设项目概况122.2 项目与产业政策、有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22.3 生产工艺技术介绍122.4 建设项目取用水情况122.5 项目退水情况12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123.1 基本情况123.2 水资源状况13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33.4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144节水评价144.1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144.2 节水目标与指标评价144.3 规划水平年节水符合性评价154.4 节水措施方案与节水效果评价154.5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155用水合理性分析155.1 用水工艺和技术分析15
5、5.2 用水过程和水量平衡分析165.3 用水水平评价165.4 项目用水量核定166取水水源论证176.1 水源方案比选及合理性分析176.2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176.3 地下水水源论证186.4 矿坑排水水源论证196.5 公共供水取水水源论证196.6 再生水取水水源论证197取水影响论证197.1 对水资源的影响197.2 对水功能区的影响197.3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97.4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198退水影响论证208.1 退水方案208.2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208.3 对水生态的影响218.4 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219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措施219.1 保护措施219.2 管理措
6、施2110结论与建议2210.1 结论2210.2 存在问题及建议2211附件及附图22第二篇洪水影响评价241概述241.1 项目背景24评价依据241.3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241.4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242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情况242.1 自然概况242.2 资源与环境概况252.3 经济社会概况252.4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252.5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252.6 河道开发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63项目基本情况263.1 前期工作情况及必要性论证263.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64水工程规划符合性(规划专题)论证274.1 规划符合性论证274.2 规划专题论证285水文、河道
7、演变及洪水影响分析计算305.1 水文分析计算305.2 河道演变分析305.3 洪水影响分析306洪水影响分析评价316.1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分析316.2 防洪标准符合性分析326.3 防洪及河势影响分析326.4 国家基本水文测站的影响分析326.5 对现有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336.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346.7 对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346.8 洪水影响综合评价347工程建设项目影响防治补救措施357.1 防治补救措施357.2 防治补救措施效果分析367.3 工程量与投资估算368结论与建议369附件及附图36第三篇专用水文测站设置论证381概述381.1 项目背
8、景381.2 论证依据382项目概况382.1 流域概况382.2 水文站网概况383专用水文测站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383.1 设立专用站的必要性383.2 设立专用站的可行性393.3 与其他水文站网规划的关系394项目任务与规模395测验河段选择与测验方法论证395.1 测验河段选择395.2 测验项目设置395.3 测验方式方法及设备配置395.4 报汛通信方式和运行模式395.5 质量控制和制度保障406实施方案设计406.1 基础设施设计406.2 设备配置406.3 管理设计407项目概算408资料的汇交与共享409附件及附图40第一篇水资源论证1总论1.1 项目来源简述项目
9、背景、前期工作概况、委托单位、报告编制单位及编制工作概况等。1.2 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应有针对性的简述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1.3 编制依据列出论证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标准,重要文件和相关协议等。1.4 工作等级与水平年确定工作等级和分类等级,工作等级由分类等级的最高级别确定,分类等级由地取水水源、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确定。工作等级的确定可参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对于水利水电类项目,其工作等级的确定可参考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和开始取水的时间,结合水文条件分析和资料实际情况,确定论证的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1.5 水资源论证范围
10、确定分析范围、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取水影响范围和退水影响范围,并附相应图件。2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概况简要说明项目规模、项目选址、产品、总投资、建设计划和进度安排等。2.2 项目与产业政策、有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分析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的相符性。2.3 生产工艺技术介绍简要说明项目生产设备、装置、生产工艺、工艺路线、产品方案等。2.4 建设项目取用水情况说明建设项目取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取水工程(设施)位置、取水规模、取水过程、取水水质和设计保证率等。说明建设项目主要用水环节采用的工艺、设备、用水量、水质要求及循环回用过程等,明确项目采用的节水措施及配套节水设施,并附项目
11、用水工艺流程图。2.5 项目退水情况说明建设项目退水方案、包括退水地点、退水方式、退水量、退水水质和退水过程等;说明主要用水环节产生的污水量、污染物类型、污水处理的工艺、设备、技术以及污水处理回用情况等。3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3.1 基本情况阐述分析范围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文气象、河流水系、水利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3.2 水资源状况321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简述分析范围内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等。3.2.2水功能水质和变化情况根据水功能区划成果,简述水功能区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水质监测断面分布及监测基本情况,并附水
12、功能区和监测断面图。以水功能区为单元、以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评价河流水质状况、水功能区水质状况、水功能区达标情况。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3.3.1 供水工程与供水量简述分析范围内现状各类供水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蓄水、引水、提水、水电站、调水、再生水回用等工程。3.3.2 用水量、用水水平和用水结构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分析范围内的实际供水量、用水量和需水量,对现状水平年供需平衡状况和开发利用程度、用水水平和用水结构进行分析。3.3.3 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质量状况与供水安全、现有取水工程的利用率、主要行业的用水水平与节水、地下水超采
13、等,有针对性的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3.4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341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及其落实情况简述水资源分配方案、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等落实情况。3.4.2开发利用潜力结合“三条红线”要求,综合考虑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取用水工程的现状和规划情况、已批准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水电开发规划等,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根据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现状,分析区域节水潜力。4节水评价4.1 现状节水水平评价与节水潜力分析分析现状水平年用水量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符性、用水结构的合理性;分析现状实际用水定额与国家相关标准、重庆市用水定额管理指标的符合性
14、,评价其现状节水水平。结合建设项目用水水平评价和可能采取的节水措施,进一步分析项目的节水潜力。4.2 节水目标与指标评价从满足区域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管控要求、协调与已有规划确定的节水目标关系等方面,对节水目标进行符合性评价;从水资源条件、现状用水节水水平、水资源供需状况、节水潜力等方面,对节水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结合节水目标要求,对提出的节水指标进行代表性和合理性评价,重点是评价节水指标的先进性。4.3 规划水平年节水符合性评价应结合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方案等节水符合性评价等内容,按照节水要求分析论证取用水必要性、可行性及取用水规模的合理性。4.4 节水措施方案与节水效果评价应按节水
15、目标与指标要求,科学合理的确定制定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内的节水措施方案;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节水措施方案的节水效果进行评价。4.5 节水评价结论与建议应明确提出节水评价的结论和建议;应对节水水平与节水潜力、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取用水必要性与可行性、取用水规模的合理性及节水措施方案的可行性等提出结论性意见;应提出落实节水措施方案、加强用水节水管理、强化节水保障措施等建议。5用水合理性分析5.1 用水工艺和技术分析5.1.1 生产工艺分析分析项目主要用水环节等生产工艺、设备与技术的合理性与先进性。5.1.2 用水工艺分析分析项目用水工艺技术及用水流程的合理性与先进性。5.2 用水过程
16、和水量平衡分析5.2.1 各用水环节用水分析根据项目提出的主要用水环节、工艺、设备、技术,分析主要用水、耗水环节的有关参数、用水量和耗水量等。5.2.2 水量平衡分析对除水利水电工程和城市公共供水工程以外的建设项目,应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并绘制不同季节和全年的水量平衡图。5.2.3 施工期水量平衡分析对水利水电工程和城市公共供水工程以外的建设项目,绘制建设项目施工期的水量平衡图。5.3 用水水平评价5.3.1 用水水平指标计算与比较在水量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建设项目的用水指标,评价本项目用水水平的先进性和合理性。5.3.2 污水处理及回用合理性分析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回用的用水环节和水
17、质水量的要求,评价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合理性。5.4 项目用水量核定核定项目合理的用水量。根据行业先进水平,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水措施,明确项目可节水的用水过程或环节,核算可节省的水量,分别计算取水、用水、耗水、回用水和退水指标,核定项目合理的取用水量。6取水水源论证6.1 水源方案比选及合理性分析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水资源管理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开展多水源方案比选,从各水源取水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取水水源方案。6.2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6.2.1 依据的资料与方案应依据实测的水文资料、调查收集的用水资料。6.2.2 来水量分析应根据相关规范计算来水量,并
18、合理选用。6.2.3 用水量分析现状用水量主要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估算,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应利用已有规划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统计分析的用水指标确定。6.2.4 可供水量分析依据实测水文资料,调查收集的用水资料和已有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成果,计算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水量。直接从河道取水的,应进行频率分析确定设计年径流量和设计枯水位;以水库、湖泊和具有调节性能的工程为水源的,应进行调节计算;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应在地下水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总补给与总排泄量的平衡分析,计算地下水资源量。6.2.5 水资源质量评价利用已有的污染源和水质监测资料,评价取水水源的水质状
19、况,根据项目对水源水质的要求选取评价时段。存在重金属或有毒有机污染时应进行底质污染评价,存在富营养化时应对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针对项目对取水水源水质的要求,开展规划水平年的水源水质预测和水质风险分析。6.2.6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从取水河段的稳定性、取水口位置与现有取水口、排污口的关系及对第三者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取水口的合理性,并给出取水口合理性分析的结论。6.2.7 取水可靠性分析对来水量和用水量的可能变化及其各种组合情况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各种组合方案的供水保证率,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水源水质的影响。6.3 地下水水源论证6.3.1 地质水文条件分析6.3.2 地下水资源量分析6.3.3 地
20、下水可供水量分析6.3.4 开采后的地下水水位预测6.3.5 地下水水质分析6.3.6 取水可靠性分析6.4 矿坑排水水源论证6.5 公共供水取水水源论证6.6 再生水取水水源论证7取水影响论证7.1 对水资源的影响根据取水量和取水过程,分析地表取水对流域或者区域水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的影响。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文情势的影响、对取水水位和最小水深的影响、对河流最小流量的影响、对航运和水能利用的影响等。7.2 对水功能区的影响分析项目取水对水功能区水质的影响。7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取水对水域主要水功能区功能、纳污能力、限制排污管理措施的影响;可能引发水生态问题或者影响区域重要生态
21、保护目标的,应开展生态调查和生态需水量计算,专题分析取水对生态、水体富营养化和濒危物种生境的影响;分析对河流生态水量、流量、水位的影响。应绘制影响范围内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取水口和入河排污口分布示意图。7.4 对其它用水户的影响分析取水对其他利益相关方用水权益或其他权益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并估算损失量,提出补救措施与补偿方案的建议。7.4.1 受影响的其他利益相关方取用水状况7.4.2 对其他权益相关方取用水条件的影响7.4.3 对其他权益相关方权益的影响损失估算7.4.4 补救与补偿原则7.4.5 补救措施与补偿方案建议8退水影响论证8.1 退水方案8.1.1 退水系统及组成简述退水系统及组成。
22、8.1.2 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简述退水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规律。8.1.3 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简述退水处理方案和达标情况。有入河排污情况的,应对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当入河排污口存在可能明显增加入河湖污染物总量、可能改变水功能区水质类别、明显影响其他利益相关方合权益、可能存在事故风险等情况时,应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进行专题论证。8.2 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根据退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类型与浓度,分析退水对受纳水域水功能区的功能、纳污能力、水生态、水质、水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根据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提出污染物入河排放量控制要求。8.3 对水生态的影响应
23、根据水域生态保护及管理要求,进一步分析退水对水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8.4 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分析退水对其他利益相关方权益造成的损失和影响。8.4.1 受影响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取用水情况8.4.2 对其他利益相关方权益的影响损失估算8.4.3 补救与补偿原则8.4.4 补救措施与补偿方案建议根据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分析,结合项目已经采取的补救措施,定量估算项目取退水对相关利益方用水权益和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并提出补偿建议。造成的间接影响或潜在长期影响难以定量估算的,应定性说明影响的可能程度和范围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9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措施9.1 保护措施针对项目取水和退水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
24、应的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并根据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9.2 管理措施应当制定取水、用水、退水水量和水质监测方案;建立完善三级计量体系及用水管理体系等。10结论与建议10.1 结论10.1.1 项目用水量及合理性提出项目取用水量及合理性分析。10.1.2 项目的取水方案及水源可靠性简述项目的取水方案,从水量、水质等方面分析取水水源的可靠性。10.1.3 项目的退水方案及可行性简述项目的退水方案,从退水方案分析项目退水可行性。10.1.4 取水和退水影响补救与补偿措施简述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及补偿措施建议。10.2 存在问题及建议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
25、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针对项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措施建议。11附件及附图(1)项目取水综合说明表(2)项目论证委托书(3)有关批复文件(4)流域或区域水系图(5)建设项目位置图(6)水功能区划图(7)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图(8)河流梯级开发方案示意或纵剖面图(9)工程布置图(10)流量频率曲线图(11)项目取水供水线路示意图(12)关于建设项目取水量与本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符合性的说明(由建设项目所在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第二篇洪水影响评价1概述1.1项目背景阐明建设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建设目的、项目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
26、研究等)概况,报告编制单位及编制工作概况等。1.2评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地方有关法规,行政许可有关规定,相关规划文件,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文件及其审查意见、批复文件,其它相关文件、规定等。1.3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说明洪水影响评价、涉及的区域及相关设施等。明确工程河段洪水评价标准。1.4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阐明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所采用的基本资料、分析、计算及试验手段等,简述洪水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2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情况2.1 自然概况简述项目所在江河(湖泊)的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区域地质、河道等自然概况。2.2 资源与环境概况简述工程所在江河(湖泊)资源与环境
27、概况。资源概况主要包括水土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内容;环境概况主要包括自然与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少数民族聚居地等环境敏感因素的分布情况;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功能区分布情况等。2.3 经济社会概况简述涉水建设项目所在江河(湖泊)、行政区划、土地利用、人口与主要经济指标、交通运输条件等经济社会概况。2.4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M简述评价范围内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包括堤防、水库、涵闸、泵站、安全建设、排水、灌溉等水利(防洪)工程的位置、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水位、功能、特点及运用要求等基本情况。其它设施情况包括桥梁、码头、港口、取水、排水、航道整治等设施的位置、规模、设计标
28、准、设计水位、功能、特点及运用要求等基本情况。2.5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应简述与防洪评价有关的水利规划审批情况、与项目相关的内容及实施安排,包括以下方面:(1)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规划、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和河道划界成果等;(2)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规划要求;(3)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规划实施情况;(4)建设项目运用期内因规划实施引起的防洪形势、标准等变化情况。2.6 河道开发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简述河道开发治理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项目基本情况3.1 前期工作情况及必要性论证婚简述经主管部门审定的项目的必要性,应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过程和主要成果审查、审
29、批情况等。3.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3.2.1 项目建设条件简述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特性、水文测站分布及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区域地质内容、场区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主要地层岩性以及地震基本烈度等)、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交叉建设物及相关场址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结论;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建议。322项目设计主要成果简述经主管部门审定的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开发任务、建设规模、工程等级(别)及设计标准、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注明工程主要控制点坐标)、运行调度与管理方案、施工布置、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补偿,与区内已有及规划防洪、排水、灌溉工程、安全建设等工程的相互关系和连接
30、方式、与区26内其它水工程交叉衔接形式。3.2.3 涉河建设方案基本情况涉河建设方案主要包括总体布置、结构型式、与河道堤防的连接方式、与其它水利工程交叉或连接方式、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及建筑设施情况等。施工期涉河建筑物的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布置、施工交通组织、主要施工方法、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施工工期安排、施工期度汛方案等。4水工程规划符合性(规划专题)论证按不同规划条件进行规划符合性论证或规划专题论证。4规划符合性论证水工程所在江河的流域综合规划已经批准的,且流域综合规划对本项目任务、规模、工程等级要求明确的,应按流域综合规划要求重点就项目建设任务、规模、场址、运行调度与管理方案、设计标准等符
31、合性进行分析。4.1.1 流域综合规划审批情况和主要内容说明水工程所在流域综合规划主要内容,审批情况及主要结论。主要包括:江河规划水平年、规划目标及任务,规划确定的水工程任务、规模及特征指标、场址等。4.1.2 所在河段开发治理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调查分析水工程所在河段开发治理与保护现状及主要问题。主要包括防洪与治涝、河道整治、供水与灌溉、水力发电、航运、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流域管理等。4.1.3 建设任务和规模符合性分析论证水工程建设任务和规模与综合规划的符合性。水工程建设任务或规模与综合规划相比发生调整的,应论证建设任务或规模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4.1.4 建设场址和运
32、行调度与管理方案合理性分析论证水工程建设场址与综合规划的符合性。水工程建设场址与综合规划发生调整的,应分析建设场址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应根据规划拟定的综合利用要求和水工程的任务、目标,分析水工程运行调度与管理方案的合理性。4.1.5 建设标准符合性应分析论证水工程建设标准和等级符合GB50201.SL252及其他有关技术和管理规定的要求。4.2规划专题论证针对以下5类情况,应进行水工程建设规划专题论证。(1)水工程所在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本节简称流域综合规划)已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技术审查,且流域综合规划对本项目任务、规模、工程等级要求明确。(2)流域综合规划已通过技术审查,相应水工程列入流域综合
33、规划但具体任务或规模不明确。(3)流域防洪规划已批准但流域综合规划尚未批准。(4)流域综合规划尚未审查、批准。(5)流域综合规划已通过技术审查,相应水工程未列入流域综合规划。4.2.1 流域综合规划审批情况和主要内容简述流域综合规划审批情况和规划水平年、规划目标、任务以及与本工程建设相关规划意见等主要规划成果。简述水工程所在行政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审批情况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综合利用和防治水害等规划审批情况和主要规划成果。4.2.2 所在河段开发治理与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分析水工程所在河段开发治理与保护现状及主要问题。主要包括防洪与治涝、河道整治、供水与灌溉、水力发电、航运、水资源保
34、护、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流域管理等。4.2.3 建设的必要性对于流域综合规划尚未审查批准、或相应水工程未列入流域综合规划的情况,应按照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要求,结合水工程特点,论证水工程建设必要性。4.2.4 建设任务和规模合理性分析建设方案确定的水工程任务、规模的合理性。4.2.5 建设场址和运行调度与管理方案合理性根据水工程综合利用要求,分析水工程场址、运行调度与管理方案的合理性。4.2.6 建设标准符合性分析论证水工程建设等级和标准符合SL252、GB50201及其他有关技术和管理规定的要求。5水文、河道演变及洪水影响分析计算5.1 水文分析计算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内容应包
35、括:资料的审查与分析;资料的插补和延长;采用的计算方法、公式、有关参数的选取及其依据;不同频率设计流量及设计水位的计算成果;成果的合理性分析。5.2 河道演变分析主要介绍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与特点,分析其近期河床的冲淤特性和河势变化情况,明确河床演变的主要特点、规律和原因,对河道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历史演变过程应利用已有分析成果,简述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特点;河道近期演变分析应根据有关实测资料,分析河段内深泓、洲滩、汉道、岸线等平面变化、断面变化及河床冲淤特性等;河道演变趋势分析应根据历史、近期河道演变情况,结合水利规划实施安排,对河道将来的演变趋势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包括河道的
36、平面变化、断面变化、河床冲淤变化等。5.3 洪水影响分析(1)壅水分析对占用河道断面,影响洪水下泄的其它涉水建设项目,应进行壅水计算,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相关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壅水较高和壅水范围较大的应开展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2)冲刷与淤积分析对河道的冲淤变化可能产生影响的涉水项目,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规范推荐的经验公式结合实测资料,进行河势影响分析计算。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可能影响河道冲淤变化的项目,还应进行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3)河势影响分析涉水建设项目工程规模较大或对河势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数学模型计
37、算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4)其它分析对可能影响已有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已有水利工程的稳定复核计算。6洪水影响分析评价6.1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分析(1)项目与所在江河(湖泊)有关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规划等水利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项目是否符合有关水法规及规划的要求与整治目标。(2)分析项目对有关水利规划的实施是否产生不利的影响,是否会增加规划实施的难度。(3)分析项目是否符合洪水调度安排、满足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要求。6.2 防洪标准符合性分析(1)根据涉水建设项目设计所采用的洪水标准、结构型式及工程布置,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
38、所在河段的防洪标准及有关技术要求,分析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利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2)分析涉水建设项目运行期和施工期的设防标准是否满足现状及规划要求,并对其所采用的防洪、排水措施是否适当进行分析评价。6.3 防洪及河势影响分析(1)项目对河道行洪影响分析:根据壅水计算或试验结果,分析对河道行洪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施工方案占用河道过水断面的项目,还需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及工期安排,分析施工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2题目对河势影响分析:对河势稳定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数学模型计算或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成果,综合分析项目对河势的影响,主要内容应包括分析项目实施后总体流态和工程影响区域局部
39、流态的变化趋势、是否会引起分汉河段各汉道分流比与分沙比的变化、对总体河势和局部河势有无明显的不利影响等。对河势稳定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根据河道演变分析成果或类比分析作定性评价。6.4 国家基本水文测站的影响分析(1)评价对象根据水文站网现状、考虑数学模型的计算范围,选定进行评价的水文测站,并对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测验河段概况、主要测验设施设备、现有测验方案及整编方法进行描述。(2)对测验设施的影响现有测验设施包括测站生产业务用房、测验河段基础设施、水位观测设施、降水观测设施、流量测验设施、泥沙测验设施等进行影响分析。(3)对测验项目的影响按照受影响测站开展的测验项目逐一进行影响分析,包括测验
40、工作环境、测验方案、资料整编方法,确定该站水位观测、流量测验、泥沙测验等受工程影响的程度等级,综合提出测站受影响等级。(4)根据施工特点,从水位、流量等测验项目,开展施工期对测站影响分析。6.5 对现有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分析项目建设(施工期及运行期)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各类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安全和运行所带来的影响。(1)根据工程影响范围内堤防或护岸工程近岸流速的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堤脚或岸坡冲刷的影响、对已建护岸工程稳定的影响。(2)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除分析近岸流速外,还应分析流向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堤脚或岸坡冲刷的影响、对已建护岸工程稳定
41、的影响。(3)对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渗透稳定复核、结构安全复核、抗滑稳定安全复核等计算结果,进行影响分析。(4)对可能影响现有引水、排水设施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分析项目建设对引水、排水的影响。(5)水库工程,应简述经审定的库岸稳定分析计算方法和成果并进行分析;对建设项目的渣场,进行自身稳定性和可能对河道行洪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库区防护工程,应分析有无浸没影响,以及浸没影响的范围和程度。(6)对其它水利设施的影响分析。6.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对跨堤、临堤以及需临时占用防汛抢险道路或与防汛抢险道路交叉,应分别按照施工期和运行期进行防汛抢险影响影响分析。6.7
42、对第三者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的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是否影响第三者的合法水事权益。6.8 洪水影响综合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河段的防洪任务与防洪要求、防洪工程与河道整治工程布局及其它国民经济设施的分布情况等,以及河道演变分析成果、洪水影响评价计算或试验研究结果,对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进行综合评价。7工程建设项目影响防治补救措施7.1 防治补救措施建设项目影响的防治补救措施的设计深度应达到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要求,补救措施应纳入项目设计中。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1)对水利规划的实施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总体布置方案、有关设计、施
43、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补救措施。(2)对河道河势、防洪水位、行洪能力、行洪安全、引排能力、现有堤防、护岸工程安全、防汛抢险、工程管理、其它水利工程及运用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并提出有关的补救措施。(3)对库岸稳定、渣场稳定、河道行洪、浸没有较大影响的水库工程,应对其布置、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调整意见,提出有关补救措施。(4)对防洪工程安全和安全建设设施运行、防洪、河势、排水、灌溉,防汛抢险与水上救生、围堤、工程管理等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对项目总体布置、设计方案、建设规模、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优
44、化调整措施。(5)对水文监测有影响的,应按照测站受影响程度等级和测站水流特性,分析论证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明确补偿方式及投资。包括测验基础设施补救方案和测验项目补救方案(水位、降水、流量、泥沙、报汛通信等)。如需异地迁站重建,需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7)其它影响补救措施,包括对第三者的合法水事权益影响的补救措施等。(8)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工期优化调整、监测、管理、监督、防汛抢险预案编制、防洪保安措施等。7.2 防治补救措施效果分析对确定的补救措施进行洪水影响分析,以确定补救措施的合理性。7.3 工程量与投资估算根据提出的减轻或消除洪水影响的补救措施,估算工程量和相应的投资,落实资金来源。8
45、结论与建议总结归纳洪水影响的主要结论,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规划符合性论证(或专题论证)的主要结论。(2)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结论。(3)须采取的减轻或消除洪水影响的措施。(4)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关建议。9附件及附图(1)项目特性表(2)所在流域(河段)水系、规划方案、水文站网等图纸(3)建设项目工程最新设计报告(含图纸)(4)洪水影响评价、计算图纸(5)规划及项目相关批准(审查)文件(6)业主相关承诺函、委托书以及利益相关方协调材料(7)减轻或消除洪水影响措施的单项设计图纸(8)建设项目与所在流域已有涉河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图第三篇专用水文测站设置论证1概述1.l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应阐明项目名称、申报单位、所在地理位置、总体建设规模、建设目的、项目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等)概况,论证报告编制单位及编制工作概况等。1.2论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地方有关法规,行政许可有关规定,相关规划文件,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文件及其审查意见、批复文件,其它相关文件、规定等。2项目概况2.1 流域概况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区域地质、河流水系、泥沙特征等自然概况。2.2 水文站网概况简述项目附近现有水文站网以及站网规划情况。3专用水文测站设置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