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XX市科技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重大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强科技”引领支撑“强工业”“强县域”,以“2+4”产业链培育提升为抓手,突出补短板、破瓶颈、建机制,依托扎实的工业地盘、丰沃的科技优势,立足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通过持续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搭建创新平台,推进科技交流与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持续释放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作用日益凸显,
2、“科创之城”正在成为XX的城市新名片。一、基本情况(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体系日趋完善。XX市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聚焦破除制约科技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先后出台XX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XX市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开展科技领域政策、办法等立改废释工作,相继出台了XX市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XX市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与运行管理办法XX市工业特派员管理办法XX市强科技行动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从体制、机制上完善
3、了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管理的全链条政策体系,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二)厚植科技创新生态,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提升。XX市通过系统推进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市企科技合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工作,区域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升。据最新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在全省第3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均排在全省第4位,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58、05%,居全省第2位。2021年企业承担实施国家科技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争取省级及以上各类资金1960万元。通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
4、计划,2022年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76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达58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23家。近年来,我市累计推荐“大国工匠”“省领军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专家人才398人,全力打造了一支推进科研创新、引领科技进步的创新性科技人才队伍。(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创新平台建设量质齐升。全市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电池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各1
5、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4家,XX市高效节水研究中心、绿色食品联合研发中心、奶绵羊研究院各1个,建成了西北地区在银及锲合金、膨胀合金、铜及铜合金、金属材料金相检验等方面唯一取得CMA认证的检测平台。2022年9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XX科技支行揭牌成立,我市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2022年10月,XX科技大市场正式启用,我市加快构建“引、育、转、推”于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有了新的引擎。(四)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全市上下围
6、绕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在重点产业上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技术攻关,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2021年XX集团公司获批组建“甘肃省银钻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探索实施科技“揭榜挂帅”项目组织形式,累计实施市级科技“揭榜挂帅”项目4项。积极推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同XX理工大学开展了“车用低温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成果产业化”,同XX大学开展了“2吨/年氯化氢有机溶液项目”“乙烘废硫酸净化处理小试实验研究”“高次氯酸钠含量废水洁净化处理实验项目”,同西北农林大学开展了“奶绵羊围产期疾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等项目合作。强化创新资源集聚,“象基金属材料实验室”“奶牛体外胚胎生产重点实验室”“化工环
7、保联合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安全实验室”“粉体工程研发校企实验室”“国家牧草体系XX试验站”等研发平台相继组建。(五)激发大众创新活力,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45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27件,位居全省第三位。全市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甘肃省专利奖16项,获得授权国际专利1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际商标8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2463件。认定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家国家优势企业、4家甘肃省优势企业、8家XX市优势企业、2家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14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1人被评为全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XX区国
8、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项目高分通过考核。“永昌胡萝卜”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书,实现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突破。XX集团跃居世界500强第336位,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全国人大代表杨艳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发的锲基高温合金带材已向航空领域供货,我市成为省级创新型城市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六)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XX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之一。我市新能源产业率先在全省建成了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以新能源、装备制造、电池材料及储能为重点,培育新能源千亿产业链,积极打造“一基地两区一中心”(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
9、创建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就地消纳示范区,建设河西走廊新能源调峰中心)。其中,风光电产业可开发总规模约1500万千瓦,已建成光伏产业园3个,引入风光电23家。风、光电场共建成并网规模235、7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6、7%,新能源已成为XX电网第一大电源;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以大型工程机械、风光电装备制造、电气设备、医疗制药装备为主,其他装备制造业为辅,建成大型工程机械设备、风光电装备制造、电气设备装备制造产业链。企业已实现风电装备整机组装、叶片生产、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能够开发、生产高性能太阳能选择性真空镀膜、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等产品。全市现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2家,20XX
10、年实现产值11、13亿元;全市共有储能电池制造及电池材料生产企业2家,20XX年实现产值0.5亿元。二、存在主要问题(一)科技创新意识亟待加强。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缺乏前瞻性、战略性考量,对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怕担风险,不敢创新;有的企业认为能力有限,加之疫情环境因素影响,不愿创新;有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动性不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拥有量较低。(二)科技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力度还不够,科
11、技创新建设运行投入主要依靠依托单位,资金来源单一,用于基础研究的政府引导性资金不足、项目不多。技术市场还不够活跃,科研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丰富。(三)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健全。围绕产业链布局建设高层次研发平台还不足,创新链同产业链融合还不够,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不紧密,资金使用持续性不强,技术沉淀时间不足,已建平台在产品、企业、产业的服务能力上依旧薄弱,创新平台技术扩散能力不强,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加速成果转化作用不明显,依托企业组建的创新平台开放程度不高,对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四)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我市(XX公司&中小企业,市&县区)拥有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等科技创新资源大部分集中在XX集团公
12、司,县、区财政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企业体量不足全省的4%。研究资源和研究空间有限,共享省内外科技资源难度大、成本高,吸引科技资源的能力不足,对引领新时期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的支撑不够。(五)科技人才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没有大院大所,现仅有一所高职院校,人才数量不多、底子薄;在全市现有科技人员中,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偏小,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筑巢引凤”人才引进上的力度还不是很强,引进和留住人才上还较为困难。三、意见建议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
13、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创造增量价值,而非短期的存量竞争。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永恒的主题。区域性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增强需要众多科技创新企业组成的产业群去支撑。科技增量的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离不开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创造和贡献。基于以上考量,分别对科研人才、研发平台和科研产业三个层次为架构,针对性
14、地开展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构建我市科技创新多元一体生态链。(一)以人才为首要竞争力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用好的政策吸引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善用人才是国之大者也是企业创新根本。一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机构为引擎,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有效融合,构建协调联动、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二是鼓励企业成立专职研发团队,或与高校、科研院所成立联合研发团队,
15、围绕技术、产品、工艺升级,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共同解决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存在的技术难题。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科技评价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配套更具吸引力的科研薪酬体系和研发绩效评价体系。四是配套解决高端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就业、福利待遇等留住人才的后续瓶颈问题,让人才安心、家人放心,切实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和留在XX奉献科研的感情,让真正推动企业产生重大科研效益的高端人才能够安心扎根我市。(二)以创新研发平台为载体加快产业布局转型。聚焦“2+4”产业发展和现实需求,统筹整合创
16、新资源,集中力量加快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上,将布局建设高层次研发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同产业链深度融合。一是继续加大对现有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支持现有平台提档升级,加强同省科技厅衔接,通过厅市会商机制,积极争取建立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创新联合体。二是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发中心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站、科研流动站等方式来培养人才,合作院校既可以是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大学,也可以是与我市产业链高度契合的大专技校,让职业院校深度参与产业创新全流程,降低研发成本和资源消耗,助力企业快速实现科研、产能与效益的转换。三
17、是通过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助力企业建设中试实验室、共享实验室、通用实验室等产学研转化平台,帮助创新企业、省内院校等将不成熟的技术转化为可以促进产业提升的应用技术。例如,可以针对银铜钻深加工、新能源、菜草畜等产业补贴建设共享实验室,相关产业的企业都可以共享使用此实验室,以此减少企业研发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不同企业的交流,同时还能增强企业对于我市产业链的契合度和共同抗风险能力。(三)以整体科研产能生态链为目标带动转型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在24产业上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技术攻关,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构建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项目实施的精准性和导向性,对列为省级科技
18、重大专项的项目进行市级配套支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培育形成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二是按照科技型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计划,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申报知识产权,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和重新认定的跟踪辅导指导工作,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同时,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中遴选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强化协同创新,创新科技合作机制,加快融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拓宽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引进外国专家智力,建立产学研用紧密关系,推进一批高新
19、技术成果来我市落地转化。深入推进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强同XX集团公司在科技攻关、创新平台建设、高企申报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提升区域创新协同发展能力。四是增强中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及研发方面所需法律、财务等方面配套服务,通过配套服务的生态构造帮助企业解决后顾之忧,补齐短板,安心研发。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搭建双创孵化载体、双创促投中心、专利中介平台、科创交流空间以及法律、税务、财务、金融等商业服务中心等多元化形式,助力企业更好的通过研发获益,为产业发展赋能。包含商业银行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疫后复苏2023年商业银行运行展望报告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
20、商业银行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疫后复苏之年。在宏观政策环境整体向好和中国经济稳健复苏的环境下,预计银行业仍能维持利润增长趋势不变,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且预期进一步向好。商业银行要纵深推进战略业务布局,持续加大对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服务新兴行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中国经济加快复苏,银行机遇和挑战并存2023年,国际环境依然“风高浪急”,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乌克兰危机有向长期化演进的趋势,和谈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预计欧洲经济仍将受此拖累。美国通胀可能高位回落,美联储激进加息已经接近尾声。发达国家紧缩政策将削弱增长动力,发展中国家的复苏步伐也将受到全球流动
21、性收紧的限制。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有望改善,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恢复。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力支持经济恢复。2023年中国经济稳健复苏,宏观政策将为商业银行带来四大业务机遇:一是宏观政策发力稳增长带来的业务机遇。政府债券承销及投资等存在机遇,如加大国债配置、地方债承销等;用好结构性政策工具品种创设和额度增加的窗口期,申请低成本资金,优化资产结构。二是消费复苏与房地产市场企稳带来的业务机遇。消费逐渐复苏背景下,做大消费金融业务面临较好机遇;房地产行业存在并购金融、部分恢复较快城市房贷等机遇。三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带来的优化业务结构机遇。构建现代化基建带来中长期资产业务机遇;新动能、
22、绿色低碳成长及民营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资产结构调整机遇。四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多方面业务机遇。深化对外开放带来跨境金融业务机遇;深化注册制改革及内外部条件边际改善背景下,资本市场回暖带来财富管理业务机遇;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过程中,包括并购贷款、债转股、重组上市等投行业务机会较多。商业银行同时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2022年LPR下调对贷款定价的影响将在2023年初集中释放,未来政策利率继续下行,息差收窄压力不小。二是近两年受疫情压制,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较快,随着疫情防控放宽、居民扩大消费,居民储蓄存款增速将快速下行,负债增长面临压力。三是乌克兰危机持续演进,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带来的制裁合
23、规风险压力仍然不小。二、利润增速略有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展望2023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弱复苏”的态势,银行业经营并不轻松,但宏观政策环境整体向好预期下,银行业仍能维持利润增长趋势不变,银行间内部分化加剧。(一)经营状况平稳,利润增长略有下降2022年受经济增长偏弱、疫情反复、停贷事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上市银行整体经营承压,营业收入增速持续下滑,拨备覆盖进一步反哺利润,预计上市银行全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3%、8、1%左右。2023年整体宏观政策环境向好,预计上市银行全年净利润增速可能维持在6%8虬1、净利润稳步增长,增速略有下降2023年,经济预期将有所好转。一是经济增长可
24、能呈现复苏态势,但银行业优质资产争夺依然较为激烈;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提效,在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导向下,预计2023年财政预算与2022年基本持平;三是货币政策在经济未显现牢固恢复势头前,延续宽信用基调,如果疫情反复导致复苏不畅,继续降准降息的空间依旧存在;四是监管政策环境相对温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释放利润进行内源性资本补充的意愿进一步增强。综合来看,预计上市银行全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8虬其中,营业收入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速有所改善,同比增长5、0%左右。生息资产增长略有放缓、非利息收入恢复正增长,分别贡献净利润增长13、0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净息差受重定价影响进
25、一步下降,对净利润增长带来5、3个百分点的负面效应;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计提力度减弱,预计减值损失对利润增长贡献5、6个百分点。2、生息资产增长略有放缓,零售信贷投放逐步修复2023年,上市银行规模扩张速度或略有下降,预计同比增长11%;在高基数基础上,2023年银行业资产规模同比增速略有回落。从资源摆布来看,信贷将是支撑规模扩张的最重要因素,贷款在总资产中占比将继续提升。信贷结构方面,在外需回落、内需发力的背景下,随着地产企稳、消费回暖,零售信贷投放预计将逐步修复;政策大力支持的基建和制造业仍将是资产扩张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在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快发展。3、净息差重定
26、价压力释放后企稳,负债成本压降缓解压力2023年上市银行净息差将下降8BP,较2022年降幅收敛。从资产端来看,一方面重定价是息差的主要拖累因素,将集中在一季度体现。实体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和居民信贷需求偏弱,不排除进一步调降LPR的可能,但空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考虑到监管强调中长期贷款投放,预计伴随基建发力、居民按揭信贷需求逐步回暖,上市银行贷款结构亦有优化空间,将对冲部分利率下行影响。负债端,存款利率定价改革机制推行,高息存款规模压降、2022年两次降准及多次存款利率调降,银行负债成本刚性压力将有所缓解,为息差提供正向支撑。4、非息收入恢复增长,改善幅度总体有限2023年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恢
27、复增长,但改善幅度总体有限,预计增长0.73%左右。由于2022年消费需求疲弱、股市调整等带来低基数效应,2023年在市场回暖、疫情优化等预期下,消费、银行卡、结算业务能够加快边际改善,改善幅度取决于经济增长修复程度;随着资本市场好转,代理基金、财富管理等业务将有望加快恢复性增长。同时,债市利率中枢可能略有上行,投资收益及其他非息收入对非息收入增长的贡献可能有限。5、拨备计提力度仍然较轻,信用成本进一步下降2023年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将总体保持稳定,且预期进一步向好。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稳地产政策持续推进,同时存量风险不断出清,预计新增拨备计提有望减少。信用成本有望进一步稳中有降。考虑到
28、当前行业拨备水平处于高位,拨备反哺利润的现象仍将延续,预计2023年拨备压力较小,信用成本进一步下降,降低0.11个百分点。(一)资产负债结构回归本源,存贷款利率趋于下行1、资产规模增速小幅回落,贷款占比继续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小幅加快,9月末贷款占比为57、6%,较2021年末提高0.06个百分点。展望2023年,宏观政策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保持总体稳定,但在高基数影响下增速或略有回落。由于政策引导将金融服务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贷款占比有望继续维持高位,或小幅上升至58%左右,非信贷资产占比或将降至42%左右。2、重点领域贷款持续增长,贷
29、款利率稳中有降一是个人贷款占比企稳回升。截至2022年6月末,上市银行个人贷款占比下降至39、7%,较2021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和经济形势改善,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增长将有所恢复。政策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个人住房贷款将保持平稳增长,上市银行个人贷款占比或将回升至40%左右。二是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等领域贷款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以来,银行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等领域贷款占比稳步提升。展望2023年,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继续发力,并加大对制造业、普惠小微、绿色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投放力度。三是贷款利率仍趋于下行。2022年9
30、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4%,较2021年末下降0.42个百分点。展望2023年,货币政策着力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让利实体经济,同时,部分存量按揭贷款利率迎来重定价,预计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小幅下降10个BP左右。3、存款占比稳中有升,存款成本压力缓解一是存款占比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9月末,上市银行存款在负债中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4、7%,较2021年末增加0.86个百分点。2023年,上市银行贷款规模仍将稳步增长,有助于提升存款派生能力,加之疫情冲击下居民储蓄意愿攀升,预计存款占比将稳步提升至75%左右,同业负债占比可能继续小幅下降。二是活期存款占比小幅反弹。截至2022年6月末,上市银行
31、活期存款占比为45、0%,较2021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展望2023年,经济活跃度回暖将带动居民和企业投资及消费意愿提升,存款定期化水平会趋于下降,但长期趋势仍在,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占比有望小幅反弹至45、6%左右。三是存款成本小幅下降。2022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为2、14%,较2021年小幅上升0.01个百分点。展望2023年,银行面临存款成本较为刚性、存款期限定期化等制约,但随着存款报价机制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存款业务到期重定价,将有助于推进银行平均负债成本下降2个BP左右。(三)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部分重点领域风险仍需关注2022年,银行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有效防范
32、和化解金融风险,持续增厚经营发展的风险缓冲垫。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6%,较2021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比增加8、55个百分点至205、54%o预计2023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持续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小幅上涨,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7%以内的平稳水平。2023年中国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为银行业稳健经营和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适宜环境。企业经营状况逐步好转有助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定。但部分领域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仍需加以关注。1、部分财务状况较差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仍有违约风险2023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近9亿元,一季度是高峰。尽管近一段时间稳定房地产政
33、策密集出台,但在住房销售尚未见明显回暖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仍不可忽视。头部房企因获得融资支持较多或已过危险期,地处三四线城市、财务状况较差的中小房企,若没有外部支持,违约风险较高。2、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集中情况下部分城投企业存在违约风险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地方政府狭义负债率在65%左右,预计广义债务率超过250%,整体偿债压力较大。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到期规模约3、6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中西部、东北地区财力一般省份的城投企业及相关联国有企业,存在较大违约风险;若爆发实质性大面积违约,还可能导致当地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3、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应加以警惕从以往出现的中小金融机构被接
34、管事件可以看出,部分非上市的中小商业银行存在公司治理缺陷、业务高度集中、同业业务激进扩张、信用风险抬升等问题。未来随着监管多渠道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优质中小银行资本实力,中小银行间的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无法适应新环境的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将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应有所关注。4、双碳转型中的风险需有所关注从“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来看,煤炭开采、煤电生产等行业将面临市场萎缩风险,企业面临减产及转型压力;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建筑等能源消费领域需通过技术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积极谋求电气化转型。高碳行业内无力承担绿色低碳转型成本的企业将面临经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下降和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部分企
35、业偿债能力受到冲击,信用风险值得关注。三、深入推进业务转型,精耕细作强化服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商业银行应持续优化战略业务布局,积极促进扩大内需和共同富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农村、外贸、科技、养老、新市民等重点客群,加快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迈入精细化发展阶段随着扩大内需和共同富裕战略的协同实施,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将释放强大需求,为商业银行零售转型打下坚实的市场根基。1、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商业银行的零售转型卓有成效,大部分国有大行和股
36、份行零售业务的营收、利润贡献占全行半壁江山。但2022年受宏观经济疲弱、疫情冲击、地产风险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放缓,财富管理中收增长乏力。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未来发展展望未来,随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将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一是以客户为中心,构建精细化服务体系。商业银行将进一步“以客户为中心”经营,从“增量获取”转向“存量深耕”,围绕自身优势做好客户经营策略。同时,选取潜在价值的客群重点突破。二是强化线上渠道服务,打造开放平台生态。银行将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一致的渠道体验,借助开放平台引入外部生态,构建G
37、BC三端场景闭环,触达更多的零售客群。三是打通大财富全链条,推动服务能力下沉。未来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多元,需要推动“大财富一大资管一大投行“全链条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丰富产品体系和服务质量,扩大财富管理的客户服务外延。四是强化消费信贷普惠性,提升覆盖面和可得性。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可以优化消费金融渠道,提升服务效率和风控能力。同时,有效降低消费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拓宽用户范围。五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模式转变。银行将构建统一企业级架构,打造敏捷前台、智慧中台、高效后台。此外,进一步赋能内部经营管理,借助利润中心、敏捷组织等形式,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党的
38、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开展乡村振兴业务是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商业银行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主要集中在升级改造农村惠农金融服务点,提升普惠金融便捷性;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丰富线上创新产品;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提升涉农业务经营质效;打造系列农村生态场景,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等几个方面。未来随着金融科技应用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拓展,涉农金融服务体验会进一步提升,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加强产品创新,丰富产品体系,提供多元化服务一方面,重点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和涉农重点客群需求,依托核心企业、交易平台/链、总部机构、数据平台等,加快打造更加完备的线上化、场景化产品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
39、细化(如按行业、领域)线上标准化产品种类和区域特色场景,提高各细分领域、重点区域的客户覆盖面。2、加强数据对接和数据平台建设,强化数据赋能一方面,商业银行将进一步扩大关键数据覆盖,提高模型精准度。加强企业、保险等数据对接,加快积累客户行为、偏好类数据,提高模型精准度。另一方面,在引入积累数据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将更加注重数据库的共享,数据的充分发掘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农村地区的能力和金融服务的渗透率。3、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提高风险控制和信贷投放能力未来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持续完善和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改进业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式,实现更为有效的精准风控和
40、信贷额度投放。此外,商业银行也将加强抵押品创新,适当拓宽抵押品范围。(三)商业银行积极创新外贸客群拓展模式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新变化,内外贸融合进程不断加快,极大拓宽了进出口客群的市场空间。展望未来,商业银行需实现,四个强化,以有效拓展外贸进出口客群:1、强化创新协同,优化产品集成创新强化管理部门协同创新,开发和集成外贸客群产品库,加大客户基础、结算量等要求,引导基层经营单位“做流量”,推动贸易金融回归服务贸易和实体经济。2、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提升外英客群服务能力强化监管政策沟通,通过定期审核、外贸客群白名单
41、客户、线上动态风险监测等措施,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健全专人审批制度,充分考虑贸易融资等业务的自偿性,提高纯信用贷款线下审批通过率。3、强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和集约化,优化外贸客户旅程按照数字化经营需要对商业银行生产系统进行梳理优化,完善生产系统存在的传统线下模式与线上经营不适配的环节;将客户经理在客户营销、尽职调查以及必要的贷后实施职责以外的操作性事务进行集中化处理,实现“前台专注营销一一后台集中操作“;在经营单位设置客群调查团队和客户体验团队,及时根据客户反馈信息优化产品及业务流程。4、强化数据资产积累,实现数字化一体化经营强化外部平台合作,充分运用大数据中心、银税互动平台、信易
42、贷等外部数据信息,采集中小企业日常支付、结算、转账流水、物流、电子商务、税收、工商注册与变更、司法等信息,加快数据资产积累,培育数字化时代的新优势;加大金融科技人员配置力度,提升系统开发能力。(四)商业银行聚焦重点推进科技金融发展2022年,商业银行不断完善科技金融组织架构体系,加大专营机构向分行延伸的力度;借助综合经营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债券+贷款”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下,科技金融业务延续了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态势。1、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将聚焦三大重点一是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重点满足相关企业的中长期融资需求。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
43、色化发展,支持重点行业转型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在科技创新的应用层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聚焦区域科技创新,依托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等科技创新较为活跃的区域,优化配置金融资源,以当地产业园区为重点发展科技金融业务。三是聚焦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继续推动研发贷、人才贷等专属产品创新,优化授信风险管理流程,导入综合性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做精做强。2、商业银行科技金融管理体系将更加完善一是继续构建责权利统一的专业展业体系,继续尝试配套支持方面的差异化政策,更好统筹科技金融业务发展资源,形成业务发展的制度支撑。二是持续优化科技金融领域投贷联动业务机制,通
44、过风险投资对企业进行初步筛选,以投资业务强化授信业务风险管控,发现一批有增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为企业成熟后的全面合作打下基础。三是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业务风险防控体系,顺应信息数字化应用趋势,加大金融科技手段应用重点优化科技型企业风险管理工具。四是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业务发展支持体系,持续加快推动行业分析平台建设,重点打造知识库、案例库、数据库和外部专家库。(五)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均具有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的特点,2022年养老理财试点实现了开门红。2023年是我国个人养老金承上启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个人养老金
45、理财有望成为未来个人养老金融体系中的核心业务,也是未来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一是个人养老金理财生态体系将逐步完善。有关养老理财的上位法或将提上议事日程,投资者教育也将深入工厂、企业、社区、高校等,个人养老金理财市场迎来新的机遇。二是个人养老金理财的客户重心将继续下沉。个人养老金账户正式启动后,商业银行需要持续耕耘广大长尾客户,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养老产品设计也要更加注重普惠性,让利于民,操作简化,体现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三是产品的长期性稳健回报是渐进过程。在资管新规背景下,养老理财产品存在“破净”的可能性,原有的投资策略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在“控风险”与“保收益”间谋求平衡。养老理财长
46、期投资与价值回报的机制建设需要时间,对于不同期限的产品应明确产品定位、差异化对标客户。四是理财子公司个人养老金理财团队建设步伐将加快。个人养老金理财的产品设计目标、管理策略、资产端投资、考核周期都与一般理财产品不同,需要专业团队来营运。中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必须打造“全资产、全策略”的资产配置能力。(六)商业银行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客户经营闭环1、全渠道融合的闭环服务是商业银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客户经营重心所在当前银行业客户线上化趋势明显,对线下渠道的服务要求也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将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和完善高质量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客户经营闭环,全渠道全流程有效服务客户,重点要畅通两个交
47、互闭环。一是“客户一线上/线下渠道一系统平台的业务和数据交互闭环;二是线上渠道一线下渠道在各链路节点的业务和数据交互闭环。2、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客户经营闭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方面,闭环一存在以下问题:很多商业银行除手机银行外,其他线上渠道尚未建立跟踪反馈机制,手机银行渠道只反馈金融信息,不反馈客户的页面浏览、点击、停留时长等非金融行为信息。另一方面,闭环二存在以下问题:线下渠道对客户营销后的跟踪和反馈主要由总分支行经营管理人员线下收集整理,存在与线上渠道未能打通、标准化程度和经营效率偏低等问题。3、商业银行将持续完善零售业务线上线下客户经营闭环一是加快建设其他线上渠道的跟
48、踪反馈机制。通过其他线上渠道与手机银行融合以及各渠道搭建跟踪反馈机制,打造业务和数据交互闭环。二是在自有线上渠道及第三方合作平台上建立和取得客户浏览、点击、停留时间等行为数据指标进行持续跟踪反馈,精准客户画像。三是搭建线下渠道客户行为的线上化跟踪反馈通道,规范建立一线人员操作上报、总分行的管理监控以及后台跟进优化的一整套机制流程,与线上平台系统对接应用,形成全渠道无断点、少堵点的客户经营的业务和数据交互闭环。(七)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随着消费金融监管日趋规范,行业生态更加健全,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将迎来新机遇。1、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概述截至2021年底,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为7530亿元,贷款余额为7106亿元。头部效应突出,31家消费金融公司仅有招联消金、兴业消金、马上消费金融三大头部公司净利润超过5亿元。消费金融公司股东以银行为主,占比87、1%,其中11家为银行控股。具有国有大行股东背景的有3家,分别为建信消金、中银消金、中邮消金。2、商业银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重要意义一是拓展下沉客群,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消费金融公司以小额、分散、信用类的信贷业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