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ppt(9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放射卫生防护监测 与评价,介 绍 内 容 一.常见的监测方法;二.放射卫生标准;三.各种场所放射防护监测与评 价;,监 测 方 法 分类:1、按监测对象分为:(1)放射工作场所监测(2)环境监测(3)个人剂量监测(4)流出物监测,2、按监测目的和作用分为:(1)常规监测(2)操作监测(3)特殊监测,(1)工作场所外照射的监测1、在交付使用时2、重大维修以后3、一定周期内目的:查明周围辐射场剂量的分布 情况,断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 求。,注意事项:(1)对很短时间内的射线测量(如拍片),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2)对辐射场变化较大,无法预测的工作场所,设置一个监测报警系统。,(3)在开始测量前,
2、检查电池的电压是否正常,调好仪器零点,由最大量程逐渐改变量程范围,直到出现读数为止。对表头仪表,指针的满刻度值的1/2左右读数误差最小。(4)选择辐射剂量检测仪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果评价:剂量当量率最高的一点为标准,(2)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监测:监测对象:下列人员(1)操作、使用放射性物质;(2)从事放射性粉尘工作;监测部位:(1)皮肤暴露部分;(2)工作服、手套、鞋、帽;(3)实验室的地板,墙壁、实验台面,门窗把手处;(4)对控制区或监测区进出的物件;,(5)对密封放射源进行泄漏检查;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注意事项:直接测量:(1)不能太快移动探头(15cm/s);
3、(2)尽量不要把探头靠近污染表面;(3)测量射线时,探头距表面 0.5cm;测量射线时,探头距表面 5cm。,间接测量:适用:(1)不便直接计量的表面;(2)监测表面附近有其他放射源干扰;方法:用棉花、滤纸或滤布在50或100cm2面积范围干拭或湿拭,然后在探测仪上测量;湿拭:将拭料在水、酒精或三氯乙烷等低有机脱脂剂中沾湿;,密封源的泄漏检查方法:用浸泡法具体方法:(1)将源浸没在低浓度的洗涤剂中;(2)在5050C条件下保持4小时;(3)移去源,取浸泡液蒸干后测量放射性;评价:活度18Bq,表明源无泄漏。,表面污染测量结果评价:将表面污染测量结果与放射防护标准导出限值联系起来比较(电离辐射防
4、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附录中有相应的限值要求)。如果工作场所的污染经常保持在导出限值以下,说明一般清洁标准通常足够高的。反之,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清除污染。,(3)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目的:评价工作人员可能吸入放射性物质的上限;适用:操作大量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车间、实验室;方法:(1)用空气取样器采集样品;(2)在合适的放射性测量仪测量;(3)求出单位体积放射性活度。,注意事项:(1)位置:工作人员经常停留;代表工作人员呼吸带的地方。(2)必要时使用个人空气取样器。,结果评价:用放射防护基本标准正确评价(1)年剂量限值;(2)年摄入量限值;(3)导出空气浓度;,2外
5、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指对工作人员佩带的剂量计进行的测量。目的:()确定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工作场所条件;(3)提供事故照射的剂量;,个人剂量计类型:(1)胶片个人剂量计;(2)辐射致荧光玻璃个人剂量计;(3)核乳胶快中子个人剂量计;(4)固体径迹中子个人剂量计;(5)热释光个人剂量计;(6)袖珍照射量计;,热释光监测方法:(1)剂量计使用前准备剂量计选择:根据现场辐射种类,能量范围选择合适剂量计。如:剂量计、中子和复合剂量计。监测周期确定:一般为2-3个月左右;,剂量计佩带位置:躯干剂量计:人体胸前,表示全身剂量;局部剂量计:头部、手部、足部等部位,表示局部剂量。元件分散性筛
6、选:(1)直接测量磷光体粉末:几乎无分散性;(2)把磷光体粉未装在玻璃管或压成片状及其它形状。分散性较大;(需对元件按不同灵敏度进行分组使用),元件退火:使用前,须经退火炉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由实验确定)。目的:清除元件的前本底和重复使用的剩余剂量,提高测量精度。测量条件选择:把最佳的预热时间、预热温度和测量时间、测量温度及升温周期选定出来。方法:用标准源照射一组剂量计,在剂量测读仪任选一高压情况下,测量一支剂量计发光强度随着加热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发光曲线)。然后分别测量两支经预热温度、预热时间处理和经预热温度、预热时间、测量温度和测量时处理剂量计的发光曲线,比较三条发光曲线
7、,经几次实验。,校准:测读仪在使用前顺经校准。方法:用标准源照射两组剂量计,一组照射lR,另一组照10mR。然后进行测量,调整高压,使读数平均值等于lR,lR校准完毕后再测10mR。调整“本底”拨码开关使读数平均值等于10mR,大、小剂量的校准可反复进行几次,校准完毕后记下标准光源读数,高压值和“本底”拨码开关的位置。,剂量计的刻度:刻度是指通过实验给出剂量计的响应与待测辐射量的关系。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2)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先后测量工作人佩带的剂量计和本底剂量值,两个测量剂量值之差为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所受的剂量。,评价方法:(1)当剂量监测结果低于年剂量当量限值时,个人剂量监测结
8、果可直接用作年剂量当量来评价。(2)当剂量监测值等于或大于年剂量当量时,按评价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3环境监测目的:(1)检验环境辐射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2)评价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辐射水平是否有变化和变化的趋势;(3)评价控制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设施的效能;(4)估算环境中的辐射性物质对公众的剂量;,(5)评价环境质量。类型:(1)运行前的调查:只需要环境辐射本底的调查。(2)运行时的监测:辐射;、污染水平;空气放射性污染;水、土壤和代表性生物样品中关键核素的分析。,方法:(1)辐射和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就地监测方法。(2)水、土壤和生物样的核素分析:现场采样,在实验放化处理,用低本
9、底测量装置测定或用能谱仪分析。,4流出物的监测指对生产、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单位,通过预定途径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液体和气体的监测。是估算公众剂量和环境评价的基础。,(1)气体监测:确定排放气体中放射性核素种类、浓度和年排放总活度。(2)放射性废水监测:排放前,确定排出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种类、浓度和年排放总活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标准的定义: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目的: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批准:由标准化团体批准;,标准的特征:1、目的性: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2、科学性与民主性: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通过各有关方面充分协
10、商。3、必要性 事物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因此有制定标准的必要。,4、重要性 标准的本质是统一,标准的作用就是来源于这种必要的合理的统一规定。5、严肃性 标准有着特定的格式和发布程序;,标准的分级与分类 1、分级(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4)企业标准;,(1)国家标准 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是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2)行业标准(原来称为专业标准或部门标准)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一行业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品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3)地方标准 在国家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
11、市范围内统一的有关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要部门制定。,(4)企业标准 企业内部统一的技术要求,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常常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按法律规定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是指计量法、环境保护法、药品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等。,2、分类(1)强制性标准;(2)推荐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 指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多数为强制性标准,地方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12、,(2)推荐性标准 不涉及人体卫生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非强制性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鼓励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都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另外标准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如按照标准化的对象可以分为:基础标准;工作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等。,国家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分为五个层次1、综合性基础标准;2、行业性基础标准;3、专业性基础标准;4、门类(通用)标准;5、单项(个性)标准。,卫生标准体系(专业标准体系):(1)专业基础标准;(2)门类(通用)标准:作为单项(个性)标准的基础,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如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单项(个性)标准:直接表达一个标准化对象的
13、个性特征的标准,如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等。,放射卫生标准体系(卫生专业中的一个门类或分科):(1)门类(通用)标准;(2)单项(个性)标准;,我国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简介 门类(通用)标准2002年10月发布: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BSS;等效采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IBSS);特点:充分考虑我国近十年来贯彻实施GB870388和GB479284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它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1、基本原则 BSS对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与IBSS是一致的。贯穿于标准之中的这些原则可概括为以下9条:实践的正当性 某种实践给照射个人或社会所带
14、来的利益,大于它所引起的辐射危害;,剂量限值 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剂量不超过规定的剂量限值;防护与安全最优化 保持在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并使所致的剂量不超过规定约束值。(治疗用医学照射除外)干预的运用 通过干预减小引起的辐射照射,干预措施(干预的方式、规模和时期)是最优化的。,源的安全 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加强运行安全、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明确责任获准从事实践的法人应对有关的防护与安全承担主要责任。安全文化素养 鼓励对防护与安全事宜采取深思、探究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并反对固步自封,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纵深防御 将纵深防御措施引入辐射源的设计和运行程序,弥补防护或安全措施中可能发生的失效或失误。
15、安全措施 通过完善的营运管理和良好的工程实践、质量保证、人员培训与资格审查、安全评价以及持续不断的经验反馈等确保防护与安全。,2、BSS内容构成与结构内容的构成 BSS的内容由11章正文和9个附录构成。结构 采取“整体覆盖,层层深入”的“嵌入”式结构方式。标准的规定性内容基本上分为四个层次:,(1)第1层次为一般要求,是覆盖标准的整个适用范围的;(2)第2层次是主要要求,是分别针对实践和干预的;(3)第3层次是针对各主要适用对象的详细要求;(4)第4层次是附录,给出了有关的限值和指导水平,以及术语的定义。,我国现行放射卫生防护专项标准单项(个性)标准 近百项,分为(1)与放射性疾病诊断有关;4
16、2 项(2)与放射卫生防护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共29 项(3)放射卫生防护标准;88 项(4)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13 项一、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共58 项(GBZ)二、国家标准,共21 项),2004-2007年 发布的放射卫生标准一览表,GBZ/T 163-2004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 应医学随访规范GBZ/T 164-2004 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 医学监督规定GBZ 162-2004 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及处理 原则GBZ 161-2004 医用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 全标准GBZ 165-2005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 生防护标准,GBZ 166-2005 职业性皮肤放
17、射性污染个人 监测规范GBZ 167-2005 放射性污染的物料解控和场 址开放的基本要求GBZ 168-2005 X、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 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3-2006 核与放射事故干预及医学处 理原则GBZ 114-2006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放射源 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17-2006 工业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 护标准GBZ 119-2006 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 准GBZ 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 准GBZ 122-2006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放射防 护标准GBZ 123-2006 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 标准,GBZ/T 154-200
18、6 两种粒度放射性气溶胶 年摄入量限值GBZ 174-2006 含发光涂料仪表放射卫生 防护标准GBZ 175-2006 射线工业CT 放射卫生防 护标准GBZ 176-2006 医用诊断X 射线个人防护 材料及用品标准GBZ 177-2006 便携式X 射线检查系统放 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78-2006 低能射线粒子源植入治疗 的放射卫生防护与质量控制 检测规范GBZ 179-2006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T 180-2006 医用X 射线CT 机房的辐 射屏蔽规范GBZ/T 181-200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 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2-2006 室内氡
19、及其衰变产物测量 规范,GBZ/T 183-2006 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 单位GBZ/T 184-2006 医用诊断X 射线防护玻璃 板标准WS 262-2006 后装 源治疗的患者防护与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T 263-2006 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 影像质量检测与评价规范GBZ 169-2006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 和要求,GBZ/T 170-2006 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 与准备GBZ/T 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 与准备GBZ/T 172-2006 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 重建方法GBZ 186-2007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 测规范GBZ 1
20、87-2007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 量控制检测规范,GBZ 102-2007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03-2007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GBZ 190-2007 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GBZ/T 191-2007 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各种场所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1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的检测 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1)普通医用X射线机;(2)牙科X射线机;(3)X射线碎石定位机;(4)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5)移动式X射线机;(6)乳腺X射线机。,检测的依据:1、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 Z130-200
21、2);3、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检测项目:(1)球管防护检测;(2)荧光屏透视防护平面剂量检测;(3)摄影机防护平面剂量检测;(4)控制室和X射线机房防护检测;(5)X射线机质量检测;,检测方法:(1)球管防护检测 遮光器全开,球管出线口用不小于4mm的铅遮避。透视:在最高管电压和对应的电流条件下,在离球管焦点1m的球面上测量。摄影:同上。,(2)荧光屏透视机防护检测 用监测仪在有模拟散射体时,按立、卧位式分别在GBZ130-2002规定的测试平面上检测。模拟散射体可以用约30cm塑料水桶,水位高度为约40cm(带影像增强器为20cm)的水替代。(或采用水
22、箱体模,外尺寸:250 mm250 mm150 mm,用有机玻璃制作)。,管电压为70KV(峰值),管电流3mA(带影像增强器为1mA);荧光屏的照野应在模体之内;台屏距250mm。对荧光式直接透视的放射工作人员位的性腺、胸部、眼晶体、手部的剂量进行巡测。,(3)摄影防护剂量检测。测量条件:模拟散射体,同上所述,也可以使用Victoreen模体。测量条件:用80KV,曝光量不低于60mAs。测量:按GBZ130-2002规定的位置进行测量。,(4)机房防护检测管压、曝光量设定:实际应用的最大管压值和实际工作电流;模体a.victoreen 6607体模、6608头模。b.模拟散射体可用约30c
23、m塑料水桶,水位,高度为约40cm(带影像增强器为20cm)的水替代。,测量位置:a.观察窗:四周、中央、边框、工作人员操作位;b.机房门:中缝、两侧的5cm和1m处,高度 1m;c.机房窗:高度1m,距窗外1m处;d.机房楼上、下:机房上、下房间(如果有),距离地面1m处。,结果与评价(1)球管防护性能检测普通X射线机球管漏射线的空气照射量2.5810-5 C Kg-1 h-1(100mR/h);牙科X射线机球管漏射线的空气照射量6.4510-6 C Kg-1 h-1(25mR/h)。,(2)荧光屏式透视机防护平面剂量检测立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照射量率1.2910-6 C Kg-1
24、h-1(5mR/h);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照射量率3.8710-6 C Kg-1 h-1(15mR/h)。,(3)机房防护性能检测遵从防护的最优化原则:(1)放射工作人员不应超过下述剂量限值: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 20 mSv;任何一年中有效剂量50 mSv;眼晶体的当量剂量每年150 mSv;手、脚及皮肤的当量剂量每年500 mSv。,(2)公众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不应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量,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 mSv;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 mSv。,2非医用X射线
25、装置的检测包括:(1)X射线工业探伤机;(2)X射线衍射仪;(3)X射线荧光分析仪;(4)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检测的依据:1、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T1502002);3、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GBZ 1152002);4、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27-2002);5、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 143-2002);,检测项目:(1)工业X射线探伤机:室内;野外;(2)安全检查防护剂量检测;(3)其他非医用X射线机防护剂量检测;,检测方法:(1)工业X射线探伤机室内
26、:A.对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巡测;B.无顶或薄顶探伤室,向上照射时,应巡测距离探伤室墙不同距离处的辐射水平;,C.探伤室门外5cm和1m处,离地面高度为1m处,测门的左、中、右侧3个点,每点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D.探伤室墙外或邻室墙外5cm和1m处,离地面高度为1m处,每个墙面至少测2个点,每点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E.控制室内操作位置。F.人员经常活动的位置。,室外:A.确定重点检测方向(根据野外X射线的照射方向、散射特点);B.进行剂量水平的巡测,确定控制区和监督区的位置;C.对野外作业工作人员的屏蔽位置,以及可能有非作业人员停留和活动的位置检测;,(2)安全检查防护剂量检测机场、车站等X射
27、线安检装置A.在正常运作情况下;B.对工作人员位及最近的安检通道;C.高度为1m处;货柜车检查装置A.控制室及射线装置相邻工作室内;B.工作人员停留位置;,C.装置外邻近人行道及货柜车安检室外门1m处;D.离地面高度为1m高度位。(3)其他非医用X射线机防护剂量检测A.工作人员操作位;B.误操作时可能受到照射的空间位置;C.工作人员或公众可能受到照射的地点;,结果与评价(1)工业X射线探伤机:室内探伤:A.操作室5uGy/h;B.外环境0.1uGy/h。野外探伤:A.控制区的辐射水平40uGy/h;,B.监督区(亦称管理区)的辐射水平4uGy/h;C.非限制区4uGy/h;D.外环境0.1uG
28、y/h;安检装置和其余X射线装置:A.操作室5uGy/h;B.公众0.1uGy/h。,3核医学室检测检测依据:(1)操作开放性放射物质辐射防护规定(GB 11930-89);(2)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3)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120-2002);,检测项目(1)外照射剂量;(2)表面污染;(3)负压;(4)气载污染;,检测方法(1)外照射剂量测量位置:高活区人员停留、操作位置;贮源室和废物贮存室内外;治疗病人病房内外;显影室内;分装室工作位;注射室内外和侯诊室;,测量方法:在远离辐射区,测量环境本底剂量;用、剂量仪在核医学科各区内巡测(距地表
29、m高处);每点测量三次,取平均值。(2)表面污染位置:工作服及工作人员手部。实验室、病床、洗涤室、给药间、分,装室、候诊室等内部的工作台、洗手池、地板、墙壁等。方法:污染仪预热约20分钟,检查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在菜单中选择所要测量的核素,测得仪器本底计数;将表面污染仪于待测表面上方0.52cm处,每点三次计数,取其平均值;,必要时按仪器说明书,对测量结果进行效率校正或单位换算。在强场中测量时,需按说明书对测量结果校正。,(3)负压气体流向:由低活区向高活区,使高活 区保持一定的负压。设计时:在高活区内安装排风设备,如 手套箱、通风橱等。要求:通风橱口处的风速,不小于 1m/s。,(4)空气污染采样仪:便携式小流量空气采样仪;样品:气溶胶;采样头高度:呼吸带位置;测量仪器:低本底、测量装置液闪仪;,结果与评价(1)外照剂量:非限制区0.1uGy/h;工作人员年剂量20mGy/a;(2)气载污染:小于相应核素的导出空气 活度;(3)表面污染:小于表面污染导出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