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35130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建设、说专业、说课、说课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央财政支持需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营销及策划专业建设方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二O年十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营销及策划专业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El录一、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一)专业建设现状1(二)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二、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3(一)专业建设目标3(二)人才培养目标3(三)“校企匹配、工学结合、二元互动释义4三、专业建设内容5(一)推进校企对接5(二)探索系统培养7(三)强化实践育人7(四)转变培养方式H(五)师资团队建设12(六)实施第三方评价14(七)体制机制建设和特色资源建设14四、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改革举措16(一)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拟

2、采取的办法16(一)改革举措16五、保障措施17(一)组织保障17(一)人员保障17(三)经费保障17(四)政策保障18(五)质量控制18六、绩效考核指标18七、专业建设预算23营销及策划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郭湘如(雪岩贸易学院副院长)专业建设项目组成员:余敏,江友农、迟红刚、陈海龙、王伟浩、朱元华、孙利、何衡、唐国银、郭影、吴元君、蔡立炉、胡善珍、胡戴新(以上为本院教师)。张明军(安徽日源环保能源集团董事长)梁华平(安徽省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周迅(安徽策划协会秘书长)汪光玉(JAC商用车网络管理、企划部经理)于朝阳(合肥宝龙四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池州正威中华芯都半导体产业园总

3、裁)杜佐岭(中衡公估董事长)童长远(合肥红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祖娟(沃尔玛望江路店人力资源部经理)徐庆松(安徽省总商会法律处长、安徽省工商联人力资源市场总经理)一、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营销及策划专业创建于1989年,最初的专业名称为“采购及推销,1991年经论证改为市场营销专业,2002年,在经过校内外专家、学者、用人单位代表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改造为营销及策划专业。我院隶属于安徽省供销社,而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的稳步推进,供销合作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行业支撑

4、。近年来,本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以此为契机,积极参及“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先后为安徽省供销社开展了包括咨询、培训、策划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服务,既在安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又在服务供销合作事业过程中增强了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为营销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一)专业建设现状在主办单位安徽省供销合作社的领导下、在安徽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学院领导班子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安徽省高等第一批省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点(2008);2.安徽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10):3

5、.安徽省级示范实训中心(2010);4.安徽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5.中国市场学会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6.中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中心(CMC)安徽分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2010年);7.承接安徽省经济及信息化委员会专项资助安徽省创业辅导培训中心项目;8.建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9.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位省级教学名师、2位教授、2位省级专业带头人):10.初步建成了从课程层次到专业层次,并集成到岗位层次的技能训练体系;11构建了涵盖多个行业、多种业态的校内外实训、实习资源平台;12.承担省部级教研、科研课题11项;13.出版了11部不同层次的高职规

6、划、推荐教材;14.建成校内的4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5注册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融学生实习、教师实战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合肥茂源企业营销策划公司,近年来为社会提供了多项咨询服务;16.发起的“营销策划大赛发展成为省级专业大赛项目。(一)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随着产业渗透度的加深、产业覆盖面的延伸,现有的专业课程教师数量上显得不足,层次上有待提高。2.行业相关实习实训室不足,制约了专业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目前已建和在建的营销及策划实训室群、营销及策划实训中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训教学,但及服务产业的需求相比尚有距离。二、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结合追踪本专业

7、毕业生职业成长轨迹,对营销策划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结合我院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提出并实践了校企匹配、工学结合、二元互动的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立足本专业,面向多行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资源平台,借助多层次、立体化的实习实训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系列方法及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对学生的考核由学校及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实训的内容及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匹配;实训、考核环境及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一体化;学生在校期间,顶岗实习实训时间超过半年。最终,实现本专业毕业生求职竞争力、职业成长潜力

8、的提升。(一)专业建设目标在省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国家和本省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和重点发展领域,加强及重点产业领域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使其服务国家和本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持续提高、不断增强。(一)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制造业改造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现代农业,特别是安徽优质、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销售及其支持、客户服务、策划等)、生活性服务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培养下得去、

9、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复合型营销及策划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本专业服务国家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来源之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本专业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按职业阶梯整合课程设计;实施课程小型化、多样化的改革;基于工作岗位及业务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及优化;基于基地业务实习,编写了校企共用的实训教材;开展营销市场课程标准建设(2010年,中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中心安徽分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跨院校、跨专业辅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训体系建设及改革;基于精品课程群的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建设;核心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基于“可

10、回溯机制的教学手段创新等。这些教学改革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打破教材、课程之间的隔阂及游离,使学生面对的不是一门门孤立的理论知识,而是直接切入工作岗位及业务流程,促使其初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以提高毕业生所学及就业所用之间的匹配度,缩短毕业生从专业到行业、岗位的距离,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三)校企匹配、工学结合、二元互动释义1.校企匹配:由学校和企业单位两个主体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实现资源、运行模式、“产品质量的全面衔接,以实现以需定教”的高职办学理念,并遵循基于高职特征及工作流程的“六匹配原则:培养目标及企业需求匹配、教学模式及工学匹配、教学方法及行动匹配、课程设置

11、及职业匹配、课程内容及岗位匹配、理论传授及操作示范匹配。2.工学结合: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旨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将在校内学习及在企业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行动计划。3.二元互动: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的特点及优势,通过校企的双向介入,互相配合,互相交融,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及在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下的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实现一身二任即在校是学生身份参及各种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在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及企业的实际工作。校企双方通过市场通道按照市场规律去发挥各自的特长,

12、实现产学资源的互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三、专业建设内容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未来五年安徽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我省产业升级的条件更加有利;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我省得到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显著增强。针对以上机遇,提升本专业服务国家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来源之一,为解决我省发展中不平衡、不

13、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一)推进校企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引入相关行业、典型企业,深度参及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及重点产业领域中的重点行业、典型企业合作,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加大及典型企业合作开发核心专业课程和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力度,嵌入岗位资格证书教学内容,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内容及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契合度进一步提高.1.结合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方向,开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应用性人才需求结构及变化趋势调研。以此为基础,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及优化举

14、措。2.针对人才需求调研结果,适当增加来自典型行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所占比例,并且进一步优化成员结构,使该机构对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更具针对性。3.以己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省、院级精品课程为主要依托,从课程到专业多个层次,加深校企合作,开发实践性课程及教材,并逐步建设教学资源库。目前己初步编写出基于实训基地企业实务的“太阳能产品经销商促销指南、面向组织需求的OA产品销售指南、面向经销商及组织客户的蓝蓝饮用水零售商促销指南等课程及教材。这样的教材,及实习岗位的真实业务相结合,具备企业、行业特色以及实用性。4.据人才培养规律及企业生产经营节奏特点,探索两者结合的最佳方式及时机,

15、开展多段式教学组织。目前,本专业已经实现“实训模拟+商业体验+商业认知+商业实践+顶岗实习”分段式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并及实习、实训企业实现较好匹配,下一步将对该模式的管理模式、考核方法等做一步研究。5.课程、课堂对接未来工作岗位。目前,本专业课部分教师在理论、实践课程授课及教学组织、课程考核过程中,能做到营造企业化的课堂氛围,以企业考核员工的标准要求和考核学生,把专业课程对学生的要求转化成未来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下一步,将对该模式进行总结和推广,同时结合分段式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把课堂延伸到企业工作现场,通过工学交替实践课程、课堂及工作岗位的对接。图1对接岗位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6.加强毕业

16、生“企业人”气质培养。在培养学生工作方法、职业技能方面,各院校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特色,但作为商贸类、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毕业生绝大多数要进入企业工作。快速适应企业环境,理解企业文化及价值观,学习及领导、同事、客户相处,是许多学生面临的新的困境,即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从心理上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本专业也面临相似的问题,表现在业务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毕业后频繁跳槽,或是对商业风险的认知不足,或是难以面对工作业绩压力,或是无法正确规划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等。对此,本专业将结合我院开展的五阶段五主题”素质教育(即本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前五个学期,将结合专业理论及实训教学,系统开展爱心教育、形象教育、责任教

17、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使培养的营销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校企合作,针对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业背景,在校期间即开始训练学生“企业人”气质,使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工作环境,提升情商和社会适应能力。7.构建多元化考证体系。首先,证书类型多元化,营销类、策划类证书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其次,证书来源多元化,除教育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国际合作的证书之外,跨校跨专业辅修证书也将会引入;第三,根据本专业学生性别比例(女生较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入辅助女性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相关证书,如会计、文秘、办公自动化等。(二)探索系统培养以学校前期研究成果和目前本专业的实践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探索营

18、销及策划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目前,已经及安徽合肥金融学校实现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训方案及教学计划,实现中、高职教育贯通,为中职学生职业成长提供多一种选择。下一个阶段,将对前期工作的成效进行追踪调查和总结提升。(三)强化实践育人加大校中厂建设力度,增加2-3个重点行业、典型企业、新兴业态的营销策划体验站,为专业能力培养、职业态度养成,提供真实多样化的职场氛围的体验基地;新建和扩建4-5个分散在企业的实习基地,开展系统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习得过程及未来工作过程进一步紧密结合,强化实践育人。1.充实、完善、加强营销及策划实训室群的功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其功能,使之具备模拟

19、多种情境下开展销售业务的功能,把理论教学中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程序化的操作技能,通过演示及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为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创造更好的情境,为毕业生树立良好的求职信心奠定基础。图2实现资源共享的营销及策划实训室群图3实现系统化实训的营销及策划实训室群第一创业工作室第二创业工作室第三创业工作室指导教师办公室文 件 资 料 柜部署无线网络长工作台(公共休息讨论区,创意中心)匚小型会议桌匚投 影 幕 布 和A 板图4创业实训室(第三实训室,待建)平面结构简图表1创业实训室设备及资金预算港名女珠新曷刑乌重价(元)(方)说日日台式计算4台联想348813952学生、教服务器1台DellTMC-?J

20、*T1168886888该服务器匚匚士笔记本电1台ThinkPad44994499教师培由H点1IGnn仕衿投影仪1套EPSONEB-X736993699估价Ul旦2谷1ArnnLAnAk/八激光一体机1台LenovoM312016191619打印、扫描、复印由旺相I台KnRn估侨空谓1台F5000估侨小型会议1.套10001000估价文件柜2个200400估价合全额,aQ2C7柄价止柚互联网接入、办公软件、杀毒软件、商业数据库、办公桌椅、装修图5营销及策划岗位技能实训室(第四实训室,待建)平面结构简图表2营销及策划岗位技能实训室设备及资金预算袒2忍秋新&刑乌重侨(三)金篇i(W.日日台式计算

21、1台联想34883488教师用机投影仪1套EPSON36993699估价kLM占士1人r/-.笔记本电10台ThinkPad449944990学生用机小圆桌椅10套3003000每个桌子文件柜2个200400估价KJ二国1ZA匚Crkncnnn什/人ch,工LrI1么匚八办公桌椅4套4001600估价,用七口4r.力1Zr口LCCA一人-PAFF31心口LCC4-/人音、视频采1套待定暂无报价Ka727无线互联网接入、办公软件、杀毒软件、装修等暂未计入总价,计预期实训室群建成之后,可以实现实训室之间网络互联,音、视频等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内容涵盖核心业务环节和整体业务流程,通过再现真实业务流程,

22、呈现给学生立体化的营销视野,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2.整合资源,建设营销及策划综合实训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集推销技能、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等实践性教学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中心,面向全校7个专业,开设近18门课程的140多个实训项目。本实训中心以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按照互利双赢、校企共建、资源整合,课堂及市场双向延伸的原则建设,同时兼备部分服务社会的功能。预期建成后结构如图6所示:图6营销及策划综合实训中心结构规划图(含已建和拟建部分)其中,作为学生由模拟操作到实战操作的中间环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销策划体验站),其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并

23、拟新建2-3个营销策划体验站。在已经建成和待建的营销体验中心基础上,结合企业的销售工作过程,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即经过体验中心的产品、企业、行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安排部分学生,在实训室经过模拟销售工作流程之后,将其安排到企业顶岗12个学期。使之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在企业的使用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及知识储备以及进一步的努力方向。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13个校外稳固的、涵盖多种业态、多种产业领域的实践基地,其中3家兼具实践性教学及就业、创业基地功能,并得到团省委授牌。及此同时,这些基地还为本专业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案例和实践项目,成为本专业开展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

24、重要的项目来源之一。下一步,将在现有的合作企业基础上,逐步将其改造建设成为兼容实习、实训、体验中心,使其成为学生积累行业、产品知识及营销实践惯例的平台。这些平台上的实践课教师由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组成。4.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大纲。从2005级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以来,本专业就着手制定、修订实训、实习大纲。在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的前提下,现在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实践性教学大纲。时间、接受实训的单位、地点、实训内容、实训报告、实训总结、指导教师的组成及职责、考核指标、考核方法、指导教师的指导总结等方面的内容均在大纲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四)转变培养方式在本专业已有校级、省级营销策划技

25、能竞赛的基础上,开展任务导向的专业核心技能之一的销售技能竞赛,使任务驱动的专业能力教、学具有真实的业务载体,打破课程之间的边界,按照真实工作流程要求,开展教学,真正实现培养方式的转变。1.加强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参及度。目前本专业学生所参及的各类竞赛(院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和收获不能仅仅属于参赛的少数同学。比赛的宣传、选拔、队员培训,参赛作品的展示等都能影响到更多的同学,指导教师也水平也得到提升。下一步,一方面将加大参赛力度,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及外界交流,另一方面,探讨使参赛收益最大化的途径和方法。2.积极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

26、学、考模式。教学设计上改原来的按理论章节推进为按工作流程任务驱动,通过一系列任务使学生完成对理论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对于适合于实践性考核的课程和科目,有系统地推进考试方式改革,同时探讨多门课程联合考核,打破课程之间界限,以考促学。3.推进数字化教学。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和计算机网络,构建网上课堂,这即是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体现,更是校企匹配、工学交替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提出的要求。因为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下,有可能要打破现有高职六个学期的学制,或是打破班级建制,给学生随时学、随地学(课堂学、宿舍学、家中学、工作现场学)的多元化选择,这及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产生冲突。数字化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冲

27、突。(五)师资团队建设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高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及水平。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本专业目前已有的核心课程专任教师,大多具备双师素质、“双栖能力。随着本专业行业渗透度的加深、产业触及面的延伸,数量上限的不足、层次上有待提高。将通过人才引进、赴职教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进修和及企业合作项目及课题的方式,促进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提升其行业影响力。表3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取得双师资格实训指导教师年龄人数职称人数学历人数1810W35岁8教授2硕士以上936456副教授6本科9岁4555岁4讲师9助教1主要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资格行业分布分别为:国际项目管理

28、师、高级策划师、营销师、经济师、职业经理人、农产品经纪人等。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具有参及企业营销管理、市场开拓、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岗位继续教育、接受政府委托培训的课程开发及培训的能力。(1)在使用中培养。按照学院的双基双挂”工程要求,根据基地企业的工作安排,让他们在企业兼职、或是作为顾问、或是为企业提供项目咨询服务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深入企业、了解实践、懂得业务、指导学生创造条件。(2)稳步推进“双师型”向“双栖型”转变。对于核心课程专任教师,在其高质量完成教学、教研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联办、领办企业,使其经营管理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得到持续提升,促成更多的专业课教师,由双师型”

29、稳步向双牺型的发展,为专业技能培养提供持久的师资资源保障。(3)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今后,将进一步加大访问学者、出国考察学习、交流等方面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4)以多种形式,加大对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目前,学院已经制定了针对教研、教学改革、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对获得立项的教研、科研、教学改革项目,给及最低不少于1:1的配套经费支持。学院专门拔出经费支持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投资控股注册成立了合肥茂源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核心骨干教师等带头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2.兼职教师队

30、伍建设本专业来自合作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目前已有9位,且所在企业的行业影响力较高。但覆盖的行业、业态和承担的教学内容尚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发展的要求。为此,将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延聘更多的兼职教师加以解决,并逐步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3.教学团队合作及激励机制建设专兼职教师紧密合作、分工有序、梯队结构合理化是保证教学团队充满活力的基础。为此,将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专兼结合师资队伍的合作及激励机制,以实现更加富有成效的团队合作目标。(六)实施第三方评价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指标体系,使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据可依、有度可测。1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本专业目前已经初步构建了基于企业、学生、学校

31、、政府四方利益需求、包括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框架。下一步将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充实、完善。2.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指标体系将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总结、提炼出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资源条件保障体系框架。3.实施第三方质量评价建立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和有关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及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善、深化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七)体制机制建设和特色资源建设1.实习保障机制建设(1)加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力度。为此,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需要对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安全建立保

32、障机制。将根据国家、本省的有关规定,在项目资金中加以落实。2)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大纲。从2005级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以来,本专业就着手制定、修订实训、实习大纲。在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的前提下,现在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实践性教学大纲。时间、接受实训的单位、地点、实训内容、实训报告、实训总结、指导教师的组成及职责、考核指标、考核方法、指导教师的指导总结等方面的内容均在大纲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下一步,将对前期的实训成效进行阶段性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3)本专业教师、实训基地项目主管、学生团队组长和班主任组成联合指导及管理协调小组,负责多方位地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指导、协调及管理,以

33、及实习结束后的考核鉴定。下一步,将进一步总结、完善相关规定和制度,使实习实训教学活动有序展开。2.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合作企业用人特点、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刚性的教学内容及弹性的教学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教学、育人管理体制和机制。(1)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创新及合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在学生中引入竞争机制,更多、更好学习、锻炼机会(如好的实训企业、各类大赛参赛机会等)需要学生通过公平竞争来争取。例如在实训时引入企业招聘机制等等。这有利于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对未来工作岗位会更好地适应;另一方面,指在教师队伍中引入竞争机制,优质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通过竞争来获取,这样激励教师,特别是专

34、业课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2)教学计划的实施保证。通过数字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校企匹配的实训教学环节设计,使实践性教学在时间、内容、进程上及教学计划保持一致,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灵活性。3)企业参及教学质量系统评价。传统院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通常是同事互评、学生评价为主,这些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此,本专业己经开始思考、尝试引入企业参及教学质量评价。使评价结果更有真实、准确,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4)保障体系: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营造学习氛围,坚持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组织一系列理论学习,积极讨论、改进和创新理论学习;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和规章,形成有效

35、的奖励及惩罚机制;配合院教学督导组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倡导教师自查、互评,实施教评学、学评教;强化青年教师指导制度,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老教师的自身提高。建立完善的实训实习制度,明确责任、奖优罚劣。3.特色育人资源建设开设系列讲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特色育人资源建设,如创业型企业家讲坛、“职业经理人讲坛、“人力资源经理讲坛、“业务精英讲坛等。积累相应的资料,整理编辑后即可上传到校园网服务器,供学生随时点播、查看。四、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改革举措(一)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拟采取的办法1.加快从坐而论道向干而论道的转变。要使师生更多地参及到市场活动中,需要破除多年来学校

36、教育养成的“坐而论道的惯例,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加快其向“干而论道”的转变。为此,增加师生参及专业实践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效方面的考核指标,并纳入评优评奖指标体系中,以鼓励师生加快从“坐而论道”向“干而论道”的转变。2.建立符合专业发展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随着“课堂及市场的双向延伸”,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及标准势必难以体现新的学习机制极其成果的要求。为此需要改革原来的“结果导向”的考核方式,建立适合专业发展的“兼顾过程及结果”的考核方式及其标准,以促进专业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二)改革举措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课堂及市场的双向延伸。营销策划岗位工作的

37、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必须有相应的实践作为载体。根据市场需求状况、竞争状况制定销售、策划方案,是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基本需求。实施课堂及市场的双向延伸是培养出具有市场敏感性、竞争意识的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为此将在本专业目前已有的分行业实训实习体验站、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扩建、联合建设4-5个服务本省主导产业、典型企业、业态的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性教学基地。使学生多批次、小批量地参及到合适的市场活动中。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二个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能力、对行业的影响能力)。随着课堂及市场双向延伸,势必要有更多、更优质的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专业指导教师。为此,对于校内专任教师,将加大

38、鼓励其参及专业实践的力度,以提高其实践指导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对来自于企业基地的兼职教师,鼓励其积极参及实践教学研究,及校内专任教师开展项目合作、业务创新,并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能力和对行业的影响力。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二个提升(就业能力、创业意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体现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的职业性、岗位性特征。按照“市场大课堂”、课堂小市场的职业活动特点,系统优化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创业意识提升。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学校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财务、人事、教务、学生

39、管理、科研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及、协调一致、各司其职,积极支持项目所在部门、项目负责人开展项目建设。(二)人员保障学校珍惜项目机遇,确保项目实施所需人力资源,在项目所在部门成立团队,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及其检测指标落实到人。(三)经费保障学校严格执行本项目建设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阳光操作、经费使用合理合法。(四)政策保障学校将制定该项目建设的专门配套政策,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和省教育厅、财政厅的项目建设要求。(五)质量控制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中,设立质量监控小组,督促项目按照批准后的项目建设目标,编制项目建设任务书,并督促按照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开展项目建设和检

40、查,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符合建设目标要求。六、绩效考核指标项目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实施建设目标调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人才需求结构变化趋势,提升校企合作的内涵,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时间2011.10-2012.122013.01-2013.06建设内容L成立调研小组,制订具体调查计划;2.开展资料收集;3.成立第五届营销及策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4.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企业,招开企业座谈会。1.召开典型代表企业人士研讨、座谈;2.完成调研活动。3.招开毕业生座谈会,追踪典型毕业生职业成长轨迹;4.及其他院校展开交流,学习成功经验;5.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新形式下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指

41、林1.调研小组成员名单;2.调研资料集;3.五届营销及策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相关资料;4.座谈会会议记录。1.相关会议记录;2.调研报告及结论;3研究论文发表。预算2.72.3责任人郭湘如、胡戴新、余敏郭湘如、胡戴新、余敏项目2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建设目标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特别是实践性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建设时间2011.10-2012.122013.01-2013.06建设内容1拟定2部校企合作教材开发计划;2.力争建成1门国家级(或水平)的精品课程;3.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4.校企合作,拟定“分段式实践性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并试运行;5.推进多元化职业技能证

42、书。1.开发1-2部校企合作特色教材;2.优化精品课程;3.数字化资源库内容不断丰富;4.系统总结前期成果,撰写论文。考核指标1拟定合作开发教材大纲:2.力争建成精品课程;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上线;4.分段式实践性教学模式开始运行;5.学生考证的多元化程度提高。1.出版特色教材1-2部;2.数字化教学资源得到补充;3.相关论文发表。预算藏2215责任人迟红刚,朱元华,郭影迟红刚,朱元华,郭影项目3现代信息技术及数字化资源建设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建设,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和影响面,支撑多阶段式的实践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建设时间2011.10-2012.122013.01-2013.06建设内

43、容1.建设数字化教学软、硬件平台;2.网上课堂试运行:3.部分课程资源上网。1.核心专业课程进入数字化教学平台;2平台前、后台进入常规化运作。考恰实现数字化教学平台试运行。1.学生凭密码可以登录网上课堂,展开学习和及授课教师交流;2.教师可通过网上课堂展开日常教学*3.数尊化教辅资源上线运行。4.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基本完成数字化转换。预算穹2014责任人江友农,王伟浩,蔡立炉江友农,王伟浩,蔡立炉项目4校企合作制度及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建设目标建成成熟的校企合作的运作机制,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建设时间201i.10-2012,122013.01-2013.06建设内容1.企业参及教学质量评价;2

44、.构建教学管理机制中的竞争机葡;3.校企合作,典型工作岗位技能整合为小型项目,通过任务驱动,引入课堂教学。1.前期成果在多类型企业展开试点,不断修订,成为可推广成果:2.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3.总结,撰写论文,争取申报相关省级课题1项。考核1.构建企业参考教学质量评价的机制;2.使用竞争机制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分配;3.典型岗位技能的项目化工程开始启动。L成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2.相关指标体系初步上线,第三方质量评价系统开始运作;3.相关论文发表。4.力争申报相关省级课题1项。预算1811责任人朱元华,孙利,吴元君朱元华,孙利,吴元君项目5师资队伍及服务能

45、力建设建设目标通过培训师资队伍,使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高,满足教学的需求。建设时间2011.10-2012.122013.01-2013.06建设内容1.派遣2名骨干教师出国考查学习;2.现有骨干教师在职培训2-3名;3.教材及实训教材出版资助。4.专项科研经费支持。5.展并及企业交流。1派遣2名骨干教师出国考查学习;2.现有骨干教师在职培训2-3名;3.教材及实训教材出版资助。4.专项科研经费支持。5.展并及企业交流;6.建成兼职教师信息库。考核1.达到相应考查、培训目标;2.出版1部(实训)教材;3.申报省级课题(或研究项目)1项;4.相关交流成果、记录。1达到相应考查、培训目标;2.出版1部(实训)教材;3.申报省级课题(或研究项目)1项;4.相关交流成果、记录。5.兼职教师信息库建成。预算3024责任人郭湘如,胡善珍,唐国银郭湘如,胡善珍,唐国银项目6实习实训条件改善建设目标本项目确保实践性教学资源及平台能被充分、合理、高效地使用。建设时间2011.10-2012.122013.01-2013.06建设内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