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青山不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青山不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能说出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2 .抓住文中关键句,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 .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理解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出奇迹的。体悟老人的精神品质,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理解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巩固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方法。教学流程:一、默读课文,感知老人创造的奇迹1.前后勾连,导入新课。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可爱的,也是脆弱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2、,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老人,一位默默守护巍巍青山的老人。课文题目叫青山不老。4 .揭示课题,明确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样的课文我们还是按照编者的学习提示来学(出示略读导语)。读一读,提出几个要求?5 .默读课文,发现奇迹。默读全文,圈画有关句子,再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第4小节: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指名朗读,理解词语:防风林带林网(出示图片,直观感受)再读句子,说说奇迹体现在什么方面。(重点关注句子中的数字。)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要用上这些数字?准确的数据更体现出奇迹
3、的真实性。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保护环境”。只有一个地球用事实说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本课则叙写了一位山野老农十五年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赞美在保护环境过程中彰显出的生命意义。入课要重视单元的整体性,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如单元导语中所言,“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J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时要紧扣学习提示,把握重点展开学习任务。学生找到关键句后,要引导细细体会,关注句子中数字的作用,加深对“奇迹”的感知。二、走进文本,感受老人植树护林的艰辛1.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 1)个人自读,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这样的奇迹的?在文中做好圈划批注。2 2)小组
4、内交流,组长整理:从几个方面说明创造奇迹的条件艰苦?3 .分享与交流:(1)从两个方面介绍创造奇迹的条件一一大环境、小环境(2)读懂“大环境”,了解晋西北环境之恶劣。出示晋西北地形图,读第2节第2句,用一个词形容当地环境一一恶劣。在县志里有一句话记载了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出示,指名读,你读懂这段文字了吗?(抓住“逆”擎”二字说出句意。)(3)读懂“小环境”,体会老人坚守的孤独。读读文字,圈出有关数字,你读到了什么?(六十五岁、八十一岁、七位、五人、一人)。从六十五岁至八十一岁,经历15个年头,从当初的七位老人到如今的独自一人,这样的小环境可以用什么词形容?(孤单、孤独)4 .想象练笔。出示第2
5、、3小节第一句话:“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这是作者知道老人生活的大小环境,想象一下,作者有什么不知道的?小练笔:“我不知道OO(仿照课文句式,写上一段话,可以围绕恶劣气候摧毁了幼苗、上山进沟植树的艰辛、晚上一人独居的寂寞、生病的无助等展开想象。)5 .小结:无论大环境多么恶劣,小环境多么孤独,进沟上山植树如何艰苦,老者都甘愿把自己奉献给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J(学生齐读这句话,并说说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是对大环境与小环境的理解,目的在于体会老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苦、孤身一人的寂寞
6、,始终执着地投身于植树造林工作的可贵品质。抓住文本表达的特点,从两个“我知道”展开去,以“我不知道”为突破,想象老人植树之艰难,与环境之恶劣形成鲜明对比。三、对比阅读,感悟奇迹背后的震撼1.这是一篇人物采访记,所谓采访,不仅要问、要听,还要看,还要思考。如果说老人所处的大小环境更多是听来的,那作者来到这个山沟又看到了什么?(窗外参天的杨柳与山沟里如臂如股的杨柳。)2 .指名读一读第1节、第5节。谁能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悟,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概括?(绿意盎然、绿波荡漾)3 .作者为何要写这两段所见?与文中大小环境描写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对老人奇迹的具体描写,十五年来老
7、人孤身一人植树护林,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环境之恶劣与今日山沟树木之苍翠形成强烈对比,让人内心感到震撼。4 .对比引读:我知道这条沟所处的大环境一一如今,窗夕I;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一现在啊,院外杨树柳树一一十五年啊,绿化了一一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关注文体意识。这是一篇人物采访记,要引导学生从采访角度看作者是如何摄取材料的,采访既要有访谈,也要观察,还要有自己的看法。这一板块重点写了作者看到的,既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这是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也是对表达的体悟。四、认识老人,感颂“青山不老”的精神1.这是一篇人物采访,作者是梁衡。梁衡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是人民日报副
8、总编辑。一篇人物采访,既要写出所见,记录所闻,还要表明观点。课文中哪个地方就直接发表了作者的观点呢?2 .理解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是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J紧扣关键词理解: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另一种东西指什么?是什么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3 .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说说“不会老的”是什么?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青山不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只要坚持植树造林,这青山就会一直流传下来,青山常在,青山常绿。第二层意思,这永存的不仅仅只有这些绿树这片青山,还有老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9、这种的精神会一代代传承下去。“青山不老”正是这篇文章的文眼。4 .读完课文,有没有人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出示原文。(原文的最后第二小节:老人姓高,名富。)文章在选作课文是有改动,把人物名字删去了。你觉得这个人名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作为人物专访,人名肯定不可少,否则就会失去其真实性。选作课文,作为一篇散文,这位老人已经作为植树造林的象征,不再是一个个体。5 .拓展阅读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一一马永顺吕梁“植树英雄”传一一乔建平设计意图:人物采访的核心在于人物的品质揭示,一般来说这种揭示都是通过作者的观点表达出来的。深入品悟这些关键的词句,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青山不老”是这位
10、山野老农身上折射出的闪亮品质,是整篇文章的思想精髓。在教学中,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作为铺垫,去体会”自己的价值”“另一种东西“,再把握其“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精神。这种学习支架的设计,能减缓学习坡度,“不会老的是什么”的追问,使学生能真正触摸到文章的主旨。“这位老人是谁?”这关于人名的考证也是对文章主旨的深化。2019年11月14日,语文名师高子阳在“第一语文”微信公众号撰文青山不老中的老人叫什么?,引起了我的好奇。网上搜索“青山不老”原文,呈现的大多还是入选的课文,没有具体的人名。在百度百科在“阅读感悟”栏目中说,老人名叫代喜增,是一位劳动模范,直隶宝纸(今属天津)人。偶见几个用于学生阅读练习的网站里有原文,原文最后一节:“老人姓高,名富。为了确证,笔者翻阅自己2013年购买的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人民艺术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P53-55)发现该书收录了本文,原文最后第二小节写有一句:“老人姓高,名富。”人名的探究,既尊重了梁衡的原作,又突出人物采访的真实性。同时,对于网络与参考资料的误读也是一种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