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考核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考核办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考核办法为落实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本着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原则,突出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目标与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我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结合我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如下考核办法。一、考核原则和依据(一)基本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坚持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
2、康水平。遵循规律,守正创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服务支持体系创新,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三全育人,协调联动。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心理育人,充分发挥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家庭和学校育人合力,构建集教育、咨询、预警、服务、干预、处置于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分类推进,综合施策。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
3、问题。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点堵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解决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综合能力。(二)考核依据2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教体艺(2023)1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教基函12023)6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重点事项清单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苏教基函(2023)6号)等文件精神。二、考核对象和考核内容(一)考核对象全县各公民办中小学校、职业学校。(二)考核内容1 .政策落实。全
4、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县级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定要求,积极推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 .组织领导。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党政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3 .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等方面的规章制度。4 .队伍建设。推进“全员导师制”,配齐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学生心理委员、学校心理健康安全员;畅通教师发展渠道、推动心理健康科研。5 .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落实。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结合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 .心理
5、健康监测。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规范量表选用、监测实施和结果运用,做好心理健康摸排和危机干预。7 .基础设施配置与使用。设立标准化的心理辅导室,常态化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档案建设等工作。提升在校师生及家长对校内外心理求助热线、专科医院等信息知晓率。8,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军费保障。学校应将所需经费纳入预算,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三、考核细则(一)政策落实1.落实上级部门发布的心理健康工作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关爱工作。逐
6、条逐项落实,确保工作实效。(二)组织领导2 .工作专班每学期专题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专班会议不少于2次,每周将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行政例会必讲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会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3 ,每学期面向全体教师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会议不少于两次2次,定期分析研究并推动工作落实。(三)规章制度建立4 .实行心理健康关爱校长负责制,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5命健康关爱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5 .建立“全员导师制”工作制度,对教师担任成长导师的服务内容、方式、频次、保障等进行明确。6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考核激励、追责问责等工作
7、机制。7 .落实学校责任督学定期入校制度。每学期责任督学进校园参与学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不少于1次、随机听取心理健康课不少于1节次。8 .完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规章制度。(四)队伍建设9 .实施“全员导师制: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做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1)设立结对成长导师。重点为单亲、离异、留守、随迁家庭学生,有先天性疾病、体质异常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压力大的学生,每人选配1名有爱心有经验、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作为成长导师,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6(2)设立心理健康安全员。在学校保安、宿管、食堂等后勤工作岗位中,配备有责任
8、心、有爱心的人员为心理健康安全员每个岗位至少1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安全员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等主题培训。(3)设立心理委员。自小学四年级起配备学生心理委员,每班不少于2名(男、女生各1名),定期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帮助心理委员更好发挥朋辈帮扶职责。10 .配齐配好教师。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按1:100O师生比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按1:500师生比人数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或由具有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其他教师转任。IL畅通教师发展渠道。(1)加强培养培训
9、。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职工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学期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培训不少于2次。(2)推动心理健康教科研。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年级或校级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培养并推选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级心理健康优质课和基本功大赛;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设立课题或项目,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鼓励将心理健康科研成果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等领域,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3)保障教师待遇。保证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
10、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五)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落实12 .保证课堂教学。建立校长负责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管理机制,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牵头,班主任参与集体备课,各年级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教案与课件等。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并列入课程表,确保所有班级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不得以班会课、体育健康课代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情绪调节、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主题,纳入主题班团队会和团日活动,每学期参与不少于2次。813 .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心理健康周/月、学生心理社团、心理橱窗、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
11、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14 .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或提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每学期不少于1次。15 .做好家校合作。(1)开设“家长课堂”,每学期针对家长至少开展2次专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课或讲座,引导家长掌握正确教养方式和基本的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处理技能。(2)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2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长会的必讲内容,常态化支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3)组织教师常态化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心理状况。16 .开展好“倾听一刻钟”活动。要全面实行“倾听一刻钟”
12、行动计划,让每个学生每天与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9(六)心理健康监测17 .做好心理摸排与干预工作(1)开展心理测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用好开学重要时段,开展全体学生(小学四年级以上)心理健康测评,每学年不少于1次,科学运用心理测评结果,建立“一人一档”全覆盖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健全测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止信息泄露。(2)开展排查工作。一是根据测评筛出预警学生,结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家长日常观察,对预警学生进行二次研判;二是学校通过谈心谈话、行为观察、家访等方式深入排查身体、心理、行为、家庭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形成重点关爱人员清单,建档并开展分级关
13、爱工作,做好过程性资料收集和隐私保护。(3)健全预警体系。完善预警体系,建立“学校一年级一班级“三级预警网络,并根据不同程度,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做到危机干预“一生一策”,加强预警和干预工作。对超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范畴的学生,进行家校联系,及时转介;对缺乏家庭系统支持且面临困难需要关爱的学生,及时向属地街道、社区反馈、备案。健全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休学、复学机制工。(七)基础设施配置与使用18 .学校必须设立标准化的心理辅导室,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健全辅导室值班、各功能室使用、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19 .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群体公布心理辅导室位置、校内外心理求助电话、信箱等信息,确保知晓率达100
14、%。20 .辅导室周开放时长不少于10小时,常态化开展个体或团体辅导工作,完善预约、面谈、追踪和反馈等过程性资料。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单独建档。遵循保密原则。(八)经费投入21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四、考核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在县委教育工委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县教育局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办公室工作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每学期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15、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一次考核,学期结束前15天。考核领导小组研究并确定考核结果后公布。五、考核结果运用两学期考核总分即为各学校年度最终考核得分,与学校、校长评优评先考核挂钩。各学段最终考核得分排名后三位、职业学校排名末位的学校,取消下一学年省市县各级心理健康类评优评先资格。学校若存在因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予以一票否决,年度考核判定为不合格并严肃问责。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2023年11月13日12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考核表年月日考核项考核内容分值得分(一)政策落实1落实上级部门发布的心理健康工作任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全面部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6、和生命关爱工作。逐条逐项落实,确保工作实效。(此条目根据二至七项落实情况综合评定打分)10(二)组织领导2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学生突出心理问题防治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每学期专题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专班会议不少于2次。及时研究并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会必议、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每周将心理健工作作为行政例会必讲议题。63每学期面向全体教师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会议不少于两次2次,定期分析研究并推动工作落实。5(三)规章制度建立4实行心理健康关爱校长负责制,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35建立“全员导师制”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对教师担
17、任成长导师的服务内容、方式、频次、保障等进行明确。26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考核激励、追责问责等工作机制。27落实学校责任督学定期入校制度。每学期责任督学进校园参与学校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不少于1次、随机听取心理健康课不少于1节次。28完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规章制度(如心理联络员制度等)。2(四)队伍建设9设立结对成长导师。重点为单亲、离异、留守、随迁家庭学生,有先天性疾病、体质异常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压力大的学生,每人选配1名有爱心有经验、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作为成长导师,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6设立心理健康安全员。在学校保安、宿管、食堂等后
18、勤工作岗位中,配备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员为心理健康安全员,每个岗位至少1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安全员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等主题培训。4设立心理委员。自小学四年级起配备学生心理委员,每班不少于2名(男、女生各1名),定期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帮助心理委员更好发挥朋辈帮扶职责。410配齐配好教师。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按照1:IO(M)师生比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按1:500师生比人数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Il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教职工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学期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培训不少于2次。3每学
19、期开展年级或校级的公开课或观摩课不少于2次;培养并推选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级心理健康优质课和基本功大赛;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设立课题或项目,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研究。鼓励将心理健康科研成果应用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等领域,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2保证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2(五)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落实12建立校长负责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管理机制,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牵头,班主任参与集体备课,各年级有完整的教学计划
20、、教案与课件等。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并列入课程表,确保所有班级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不得以班会课、体育健康课代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情绪调节、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主题,纳入主题班团队会和团日活动,每学期参与不少于2次。513通过心理健康周/月、学生心理社团、心理橱窗、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314各学科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或提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每学期不少于1次。115开设“家长课堂”,每学期针对家长开展专题心
21、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课或讲座不少于2次,引导家长掌握正确教养方式和基本的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处理技能。2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2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长会的必讲内容,常态化支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2组织教师常杰化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心理状况。216开展好“倾听一刻钟行动,让每个学生每天与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有实施计划、方案、每季度总结1次。217开展心理测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用好开学重要时段,开展全体学生(小学四年级4心理健康监测以上)心理健康测评,每学年不少于1次,科学运用心理测评结果,建立“一人一档”全覆盖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健全
22、测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止信息泄露。开展排查工作。一是根据测评筛出预警学生,结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家长日常观察,对预警学生进行二次研判;二是学校通过谈心谈话、行为观察、家访等方式深入排查身体、心理、行为、家庭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形成重点关爱人员清单,建档并开展分级关爱工作,做好过程性资料收集和隐私保护。4健全预警体系。完善预警体系,建立“学校一年级一班级三级预警网络,并根据不同程度,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做到危机干预“一生一策”,加强预警和干预工作。对超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范畴的学生,进行家校联系,及时转介;对缺乏家庭系统支持且面临困难需要关爱的学生,及时向属地街道、社区反馈、备案。健全学生
23、因心理健康问题休学、复学机制。4(七)基础设施配置与使用18设立标准化的心理辅导室,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健全辅导室值班、各功能室使用、档案建设与管理制度。319面向全体师生、家长群体公布心理辅导室位置、校内外心理求助电话、信箱等信息,确保知晓率达100%。320辅导室周开放时长不少于10小时,常态化开展个体或团体辅导工作,完善预约、面谈、追踪和反馈等过程性资料。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单独建档。遵循保密原则。4(八)经费投入21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合计I(X)注:每学期考核1次,两学期考核总分为各学校年度最终考核得分。一学年内学校如有发生威胁学生心理、生命健康安全事件,不予排名,考核等次直接判定为不合格。负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