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集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集合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集合5篇第一篇: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西柏坡一一河北省平山县一个极普通的山村。然而,它却记录了我们党和国家最不平凡的历史。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作为办公地址,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极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
2、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来到期盼已久的西柏坡,心里无比的喜悦!抬头一望,一座十几米高的丰碑,上面用金色镭金字体刻了“西柏坡”三个大字。一种静穆而自豪的情绪便油然而生。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了毛泽东
3、、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国家领导人的故居,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矮小,简朴,外墙抹了一层白灰,深色木板门,经典的“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里的墙面上有着发黄的墙泥。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坑坑洼洼的留下了岁月和历史的痕迹,然而摆放着的却是依然整齐的、极简单的书桌和床铺,陈列着的仍是领导人们依然音容笑貌的照片和载满了勇气和智慧的手稿。也就是在六十多前年,我们的领导人就是在这样的地方简陋的农家小院,穿着朴素的军装,吃着粗茶淡饭,做着让中华民族值得永远骄傲和铭记的事情。他们的风范和伟大,在这样一种平凡和朴素中默默流露,却让我们更强烈的被他们的勇气、魄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4、。他们的艰苦奋斗,他们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绝对不是口头说一说,搞一个宣传,那样的艰苦的年代,这是需要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啊!这是一种正义的力量,一种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实际行动,是对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是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像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接受过多少生活的历练,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风吹雨打,一直享受着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我深深知道,我们现在与未来其实是被赋予和承载了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无限的希望的。除了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肩上承担的更多地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荒废人生,游戏人
5、间,我们的所作所为最起码应该对得起老一辈革命家吃的苦、受的累、流的血、甚至是付出的生命。凝结在西柏坡精神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老一辈革命家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亲身实践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好好的珍惜,充分发扬和利用。参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京的汽车,回头展望,源沱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远说不完的故事。群山无言,翠柏无语,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印证:西柏坡永远保存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绵延着一条领袖与人共苦的红线,离开了西柏坡,我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
6、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
7、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干部,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尤其重要。通过
8、这次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大胆教研教改,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为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保驾
9、护航。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
10、习、学习、再学习。时常都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和思维来思考、分析、处理、解决问题。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看一次展览,听一次介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感触和感动,而且,重要和可贵的是我们可以把这样一种感悟和收获转变为实际行动,并持久地坚持下去。并且,用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革命史诗教育、鼓励、鞭策我们的下一代。要让他们:头脑里面始终保留一根永不松
11、懈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的弦,时时刻刻衡量和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实际行动承担起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任;时时刻刻明白,不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荆棘、曲折、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断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用睿智理性的眼光看待我们所取得成绩,不保守、不冒进,以长远的眼光引领祖国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学会团结,学会宽容,学会奉献,学会用真诚、热情的心去对待世界,对待周围的人们;只要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轰轰烈烈地干振兴祖国的伟大事业,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和平
12、年代,我们没有机会驰骋疆场,但是我们却希望永远远离这样的机会。在今天,也许正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以一种平凡而不平庸的方式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二篇: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党在中国革命的最关键时刻是如何力挽狂澜,取得最后的胜利,2018年4月18日,市委党校组织我们第15期中青班学员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踏寻红色足迹,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洗礼。在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感人的历史图片,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让大家深受触动,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共产
13、主义信念和人生追求,深切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创业、出生入死的伟大情怀,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激情澎湃的历史岁月,充分了解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发展历程,体会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烈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力量,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随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组部旧址等,大家认真聆听了解说员的讲述,仔细观看了留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领导人生活、办公、指挥作战痕迹的文物,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家具简陋,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
14、里,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大家无不为革命先辈在简陋的办公环境、匮乏的生活条件、激烈的斗争状态下,体现出的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赶考精神,团结进取的大无畏精神所激励。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场,你无法想象到,当时并无专用的会场,而会场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火房改造而成的。坐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里,遥想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此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
15、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更应该牢记“两个务必”,这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做到为民所信、为民所靠,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新的那美好天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这里开创。第三篇: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日前,机场党委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大家参观时,细心听,仔细看,有的议论,有的交流,有的抄写革命业绩,大家恨不能把党的这段光辉业绩全部记下来,全部装在脑海
16、中,鼓励自己继续奋斗,为机场的发展贡献力量。对我而言,更是教育深刻,浮想连篇,思绪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
17、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1949年3月,-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还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同时还做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等六条规定,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
18、市的历史性转变中,必须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做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这些要求,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革命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开国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通过参观,在感叹之余赋诗一首:革命圣地西柏坡,决胜千里运帷幄。辽沈淮海平津战,歼灭
19、敌军百万多。七届二中全委会,两个务必广传播。土改运动轰轰烈,全国胜利奏凯歌。第四篇: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周六,我参加了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到西柏坡参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这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活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既是一个组织者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活动。“西柏坡”革命圣地,说它是我的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有些夸张,但它的确是我向往的地方。因为它的特殊地位,我也多次想去看一看。看看革命领袖战斗过的地方。旅游的地方虽然不多,红色旅游的地方也去过一些地方。每一地都有不同的感觉、每一处都有不同的感触,在这里对革命领袖的敬重,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却更加的强烈。西柏坡地域虽小,却成就了建国伟业。从这里,
20、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在方圆仅有几百平方米的地方,座落着十几间的简陋农舍,看似极不起眼的村庄,因为有毛主席党中央的存在,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心。西柏坡的条件设施极其简陋。如果拿它和普通的农家相比没有什么两样,但让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首脑所在地就极不寻常了,几间茅舍即做办公室,又做休息室。办公室里摆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电话、茶具是其工作条件的全部,寝室内一张床几件常用衣物足矣。室内是他们费寝忘食的工作所在,中国土地法大刚出于此,而屋处磨盘旁、楸树下,是他们几位领导商讨军国大事的露天会议室。三大战役的蓝图绘于斯。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强大的国
21、民党反动派的原因何在?其实答案就蕴于此。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所以才明白人民所想,群众所愿,才能众望所归,才能顺应民意,那天下的得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让我感触特别深的还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简陋仍是其特点,重要更是其特色。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六届二中全会的会址座落在中央大院西侧一所白色的较大的房子里,那是中央工委时期的一个大伙房。会场是伙房听起来可笑吧。但它却布置得朴素庄严。主席台是一张普通的长条桌,上面铺着粗线毛毯,主席台上方挂着两面党旗和毛泽东、朱德的照片,两边墙上是八面鲜红的党旗两边是记录的方桌,下面是代表
22、的坐席,除了几张沙发是专门给前线将领们的专设座外,其他座席均是人们自带的座具,没有主次排位,没有前后排名,只是按与会的前后座定。因为时过境迁,讲解员的讲解不能含盖全部,因为本人文笔所限,不能全述全貌。还是让我们看看门口镌刻的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会议作出的6条规定吧:“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我觉得这六条能说明一切。在此,我也想提醒一下我们的党员干部,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些憾颜?感触还很多,不过我从中也发现在这里有些似乎不和谐的地方。一名貌似主席的人的讲话让我感到有些许的不舒服,他们竟用领袖来创收了!还有某位在世的领导的文物也让我看
23、了颇有微辞。还是让我引用黄震老将军的一句话吧:“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席教导我们要把进京赶考的试卷答好。其实答案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五篇:党员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我不止一次去过西柏坡,因为我就居住在石家庄。近日又到西柏坡参观学习,我对西柏坡的印象太深了。致所以人们仰慕西柏坡,是因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这个平山县百十来户的普通小山村,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
24、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我怀着对“老革命家”的好奇与崇敬,坐着会议提供的大巴车,约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就到了向往已久的西柏坡。如今的西柏坡不仅仅是“新中国”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共产党人(两个务必)的旗帜。这里也是新中国颁布土地大法的所在地。进入西柏坡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
25、东等五位伟人庄严的雕塑铜像。再眺望柏坡岭的青松翠柏,环视四周,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水库,往水库西面仰望过去,是云霄连绵的太行山脉。实际上西柏坡是在群山怀抱之中,易守难攻,进可直插华北平原,退可坚守太行群山,其山地的险要令人会想到从井岗山、遵义、延安到西柏坡这一黎明的曙光一一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沿坡而下走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它由一圈白色的围墙围着,静立其中的一座座低矮的素墙灰瓦土坯房、小土窑式的厢舍横屋以及古老的磨盘石碾、防空洞都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些农家小院分别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间间简陋朴实;转行至一座不高的土坯大屋里,内中排着破旧整齐的桌椅,它就是著名
26、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旧址。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曾在此描绘,对中国共产党人“约法三章”的两个“务必”告诫在此发出;再行至那一座土坯长型农舍中,那里排放着的三张大桌,它就是指挥百万大军的军委司、政、后勤机关,目睹着旧址中残旧的床床凳凳、桌桌椅椅、油灯电话等生活办公用具真令人简直不敢相信,它就是主人身居陋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步出旧居大院,踏入依山而建的展览大厅,从那一幅幅历史的照片、图片、战役图以及那土枪、土炮、战利品、模拟战场等一系列实物的生动介绍,会使你置身其境中的心灵被强烈震撼而心潮难平,令你感觉到大厅里似乎隐约回荡着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隆隆炮响,又像听到
27、过去翻身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时的朗朗笑声,仿佛看到了西柏坡山坳中所点燃的黎明曙光。走出展览馆大厅,一块巨型的石碑映入眼帘,上面铭刻着:“西柏坡是毛主席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一一周恩来”。看到这,西柏坡饱醮浓墨写下的壮丽辉煌一页,其与新中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作用令你萦思阵阵,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从心底佩服毛泽东等历史伟人的战略眼光和雄才大略。走进西柏坡,我们走进的是对历史坎坷和辉煌的缅怀,走出西柏坡,会令人从内心深处凝成沉重的忧患情结。社会风气让人担忧打土豪分田地的激情燃烧岁月离我们越来越久远,土地又从国家的手中变相卖到开发商手
28、中,据为私有,房价越来越高,谁之过?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为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败亡的生存法则,那么“两个务必”就是保证生存所必须保持的优良作风。有人可能会说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不能同日而语。但我想,在与时俱进中至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较多不平衡,目前世界经济面临危机,当今社会有些矛盾还较突出,尤其是权力运行的行政管理机制成本过高,噪音过大,浪费严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选择有利于我国相对平衡、公平公正、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民主文明的发展方式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面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如果忽略优良的作风,我们就不可能严谨机制运行,容易陷入胜而骄,骄而奢,奢而贪,贪而腐,腐而亡的泽
29、地之中。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优良的作风,它是一种文明的思想文化、政治资源,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注重好作风建设,严格自律自身行为,切实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才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好更快走向成功付出一份贡献。在新世纪的今天,物欲横流,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因此,目前,我们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两个务必在今天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新的指导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对个人而言,西柏坡精神代表着:1.抓住机遇,敢于胜利的精神。机遇是事物在运动和展开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和条件,要敏锐地捕捉和利用机遇,科学大胆地作出抉择和行动。2 .不骄不躁,毫不松懈的精神。骄
30、做自满、不求进取历来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西柏坡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断地反骄破满,一鼓作气,一往无前。我们必须树立信心,勇往直前,决不能为暂时的成绩所陶醉,被一时的困难所吓退,要努力克服怀疑观望、犹豫不决、无所作为等倾向。3 .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表面上看来,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似乎渐渐被享乐主义、彰显自我所代替。报纸、杂志,变着法的教人们如何享受生活、如何将吃喝玩乐的奢侈享受发挥到极致。艰苦奋斗被部分人视为过时的理论而抛诸脑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艰苦奋斗”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但艰苦风斗精神队今天
31、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艰苦奋斗不只代表着在物质上的节约,它更加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努力进取。每个年代、每个青年人都需要的精神。即便是从物质的角度讲,奢侈风刮过之后,人们才发现,简约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谛丁节约是永远不过时的理论,而对物质的过度消耗只能使人变成废物,变成浪费社会财富的垃圾。要知道,人类的进步是因为人类能够创造财富而不是消费财富。4,善于学习,迎接挑战的精神。一个人要想站在时代和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5,团结互助,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含的意义是和西柏坡精神一致的,那就是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