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9588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早在内经中,祖国医学对耳鼻咽喉的解剖、生理就有所认识、描述和论述,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而日趋丰富,但资料较零散而欠于完整。第一节耳的解剖及功能一 .耳的解剖及部位名称耳的别称很多。如称皓、月奄、月周。玉篇:“皓,胡老切,耳也”;“月奄,于检切,音掩,耳也”;“月周,之酉切,音帚,耳也。”又称颜大。如灵枢.根结:“阳明根起于历兑,结于颖大。颖大者,耳也。”又称窗笼。灵枢.卫气:“窗笼者,耳也。”黄帝内经太素卷10:“以耳为身窗舍故曰窗笼也。”又称听会。明.朱棣普济方.身形:“耳为听会,肾之官。”耳可分为三部分,即耳郭、耳窍、耳骨。1 .耳郭:与解剖学同。素问气府论

2、:“手太阳脉气所发者耳郭上各一。”耳郭俗称耳朵,别称耳轮、耳壳。又称耳间。灵枢论疾诊尺:“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挈痛。”按部位不同,耳郭有耳门、耳弦、耳折、耳垂、耳根之分。耳门:位于耳窍口之前的小瓣,即解剖学之耳屏。又称蔽。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又称菌页。说文解字:菌页一曰耳门。”又称膳。玉篇:“膳,耳门也。”耳门亦指耳窍口,即解剖学之外耳道口。辞源:“耳门,外听道口。”耳弦:指耳郭的边缘部分,即解剖学之耳轮。清.郑梅涧重楼玉钥:“肥珠子斯疾耳弦生。”别称耳边。明.窦梦麟疮疡经验全书:“发耳,其疮生于耳边。”耳垂:同解剖学,指耳郭下部的下垂部分,无软骨。又称引垂。灵枢.五阅五使:“引垂居

3、外”,即耳垂向下向外,明显开豁。又称耳珠。明.楼英医学纲目:“耳聋而鸣,或痛或痒,或盯耳,听会主之,穴在耳珠前陷中。”又称耳坠。重楼玉钥:“两耳坠上浮肿如核。”又称耳垂珠。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根脚咽喉常发者,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七壮。”(4)耳根:指耳周根部。明.薛己外科枢要.论耳疮:“文选姚海山,耳根赤肿”。别称耳本。黄帝内经太素.九针:“耳间青脉,附足少阳脉契脉,一名资脉,在耳本。”耳折:即耳根与头皮相连处之折缝。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后疽生耳折间。”别称耳后缝。清.祁坤外科大成.耳部:“耳镀者生耳后缝间。”其下部凹陷,称耳后陷,素问气府论:“足少阳脉气所发者耳后陷中各一。”2

4、 .耳窍:与解剖学之内耳、中耳、外耳道之部分相当。寓意草:“耳窍窒塞不清”,指中耳或内耳疾病;外科大成:“耳窍内有虫见”,指外耳道。根据部位结构不同,耳窍有耳道、耳膜、耳底、听户、皮膜包裹真水之分,其内藏司听之神,上通于脑,内通顽颗。耳道:即解剖学之外耳道。王德鉴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耳拜是指发生于耳道的拜肿”。别称耳孔。石室秘录:”将此药尽抹入耳孔内”。又称气窍。普济方.身形:“气窍不通,盯聆为聋。”耳底:泛指耳窍的深处,主要包括外耳道内段、鼓膜、鼓室。冷庐医话卷4:“铜挖刺通耳底,流血不止。”耳膜:即解剖学之鼓膜。医学衷中参西录:“然耳聋之证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其不可治者,耳膜破也.亦称

5、膈膜。寓意草:“肾气上入耳际,亦为膈膜所蔽,不能越于耳外”。皮膜包裹真水:血证论卷6:“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其形如珠,皮膜包裹真水。若真水破而耳立聋。有为大声所震而耳聋者皮膜破也。”听户:指中耳或内耳。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所谓聋者,由水衰火实,热郁于上,而使听户玄府壅塞,神气不得通泄也。”范永生注:“听户,泛指耳内传导声音的通道。”亦称听宫。血证论卷6:“肾与心交,假道于心腑小肠之脉,以入耳中,名曰听宫,为司听之神所居。”3 .耳骨:耳中及耳周围的骨性结构,包括中耳的听小骨、内耳的骨迷路,以及颍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四版教材):“脓耳邪毒炽盛,或治疗不当,邪毒久蕴,侵蚀耳骨

6、则可产生严重症候,称为脓耳变症。”耳骨按部位不同,又有耳门骨、禁骨、完骨、扶瓢骨之分。耳门骨:又名玉梁骨。位于颍颌关节处,包括颍骨鳞部之额突的前根(构成颍颌关节的上面)。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玉梁骨,即耳门骨,其处上即曲颊,下即颊车,两骨之合钳也。”(2)禁骨:围成外耳道骨性段的骨支架(颍骨鼓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耳内之禁骨有伤,则见血脓水,耳外瘀聚,凝结疼痛,筋结不能舒通,以致头晕眼迷J完骨:指颍骨乳突部。灵枢.骨度:“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别称寿台骨、玉楼骨、耳后高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寿台骨,又称完骨,在耳后接于耳之玉楼骨也。”二 .耳的功能耳的功能有二:司听觉,

7、主平衡。1 .耳司听觉:耳司听觉的功能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反映出来。如甲骨文中听字,象耳听口说之形,表示口与耳机能上的联系。管子.心术上说:“耳目者,视听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司听觉的功能,与心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严氏济生方说:“夫耳者,肾之所候。肾者,精之所藏,肾气实则精气上通,闻五音而聪矣J心主藏神,为君主之官,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皆受心主支配。管子.心术上说:“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心而无与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物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在生理上,其他脏腑经脉生理对耳司听觉亦有关。如肺主宣发,脾主升清,肺

8、脾健旺,气血充沛,上奉于耳,则听觉聪敏。难经.40难说:“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然肾者北方水,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也,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2 .主平衡:中医学并无“平衡”概念,但对人体平衡功能失调症状则早有研究。在内经中认为眩晕之症病位在头、脑、目。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但内经及后世医家也认识到眩晕之作,常与耳鸣、耳聋等症同时并见。

9、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严氏济生方说:“阳虚,风寒入脑,头痛,目眩晕转,如在舟车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声。”仁斋直指方更明确指出邪入于耳,可见眩晕:“厥气搏入于耳,是谓厥聋,必有时见眩晕之症。”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代中医亦已认可“耳主平衡”。耳主平衡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耳为肾之官,肾藏精,精生髓汇于脑。肾精充沛,髓海盈满,则耳得滋养,以司其职。同时也有赖于气血充沛,肝之疏泄条达和各脏腑功能正常。第二节鼻的解剖及功能鼻是五官之一,位居面中,前通外界,后经顽颖通于肺,司呼吸,闻五臭,卫五脏,助发音,为肺之官窍,属肺之所

10、系。一.鼻的解剖及部位名称鼻的别称很多。有称为自。卜辞中有:“贞旨自病。”说文解字:“自,鼻也。”又称天牝。素问.刺法论:“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景岳全书.杂证谟:“天牝,鼻也。鼻受天之气,故曰天牝。又称神庐。黄庭经:“神庐之中,当修治呼吸。”东医宝鉴卷2:“神庐者,鼻也,乃神气出入之门户。”又称玄门或元门。东医宝鉴卷2:“鼻通天气,日玄门。”明.虞按医学正传:“鼻通天气,故日元门。”也可称肺窍。景岳全书:“鼻为肺窍。”鼻可分为四部分,即明堂、鼻窍、鼻窦、鼻骨。3 .明堂: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相当于解剖学之外鼻。别称鼻九。黄帝内经太素.经筋:“鼻中出气之孔谓之鼻也,鼻形谓之孰也。”明

11、堂按部位不同,有山根、鼻尖、鼻梁、鼻翼、鼻孔之分。山根:解剖学之鼻根。位于两目内眦间的低凹部,属鼻梁的上端。东医宝鉴卷1:“印堂之下日山根,即两眼之间。”别称短。素问气厥论:“辛鼻渊。”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安居一作解,又名山根,俗呼鼻梁。”又称下极、王宫。灵枢.五色:“王宫在于下极。”张介宾类经注:“下极,两目之中,心之部也。心为君主,故日王宫。”中西汇通医经精义:“王宫,今名山根。”又称鼻坳、鼻毓。圣济总录.鼻门:“鼻蝴鹿角胶以汤浸软,贴鼻坳上。”三因方:“鼻Iffi用黄胶汤令软,贴鼻瓶中。”鼻尖:同解剖学。丹溪心法:“鼻尖微赤。”又称面王。灵枢.五色:“面王以上者,小肠也。”景岳全书

12、:“鼻准为面王。”又称鼻头。金匮要略:“鼻头色青。”又称鼻准。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厉风:“鼻准肿赤胀。”又称准头。医学入门卷4:“鼻髓,准头红也。”也称明堂。东医宝鉴卷1:“山根之下曰鼻准,即明堂也。”医门法律卷1:“准头,是为面王,亦曰明堂。”鼻梁:同解剖学。太平圣惠方卷37:“鼻中生息肉,鼻梁起。”又称鼻柱。灵枢.师传:“鼻柱中央起。”医门法律卷1:“下极之下为鼻柱。”又称天柱。简明中医辞典:“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又名鼻梁、天柱。”也称鼻茎。说文解字:“安乳鼻茎也。”辞海:“短,鼻梁。”(4)鼻翼:同解剖学。简明中医辞典:“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孔:解剖学之前鼻孔,左右

13、各一。灵枢.师传:“鼻孔在外,膀胱漏泄。”亦称鼻门。针灸大成卷10:“鼻门青燥渴难禁。”也称鼻窍。灵枢.刺节真邪:“刺邪以手按其两鼻窍而疾偃”。4 .鼻窍:相当于解剖学之鼻腔,包括固有鼻腔和鼻前庭两部分。明医指掌:“鼻窍应知与肺通。”鼻窍位于明堂之内,中空,属清道。鼻窍按部位、结构不同,可分为鼻前庭、鼻腔、鼻隔、中血堂、鼻道、畜门。鼻前庭:同解剖学。中医古代文献无此名称,一般称为鼻中、鼻内、鼻孔内。如外科大成.鼻部:“鼻疮,为鼻孔内干燥发痛而有疮也。”鼻腔:同解剖学,即固有鼻腔。古代中医文献无此名称,一般称为鼻中或鼻内,亦称鼻房。澹轩方:”蜜和绵包纳鼻房。鼻腔内之鼻甲、粘膜,中医合称为肌膜。鼻

14、隔:解剖学之鼻中隔。医学入门卷4:“有痰火冲肺者,鼻隔隐痛。”中血堂:相当于鼻中隔前下方之李特氏区。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血堂,即鼻内下脆骨空虚之处也。若被打扑损伤,血流不止,神气昏迷”。中医大辞典.外科骨伤五官分册:“似指鼻中隔前部李特氏(littles)区。”鼻道:同解剖学。普济方.身形:“邪正相搏,鼻道不通。”又称鼻隧。灵枢.师传:“鼻隧以长,以候大肠。”简明中医辞典:“鼻孔深处称为鼻隧”,“鼻隧,鼻孔深处之通道。”又称鼻管。东垣试效方:“使阳气宗气上升,则鼻管通矣。”畜门:解剖学之后鼻孔。灵枢.营气:“营气之道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顽之窍,究于畜门。”类经注:“畜门,即喉屋上通

15、鼻之窍门也。如评热病论:启玄子有云,气冲突于畜门而出于鼻,即此谓也。”亦指前鼻孔。如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畜门,鼻孔也张志聪注:“畜门,鼻之外窍。”5 .鼻窦:同解剖学。四版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邪热循经上蒸,灼伤鼻窦而为病。”古代中医文献无鼻窦的名称和概念,对常见的鼻窦疾病一鼻渊(化脓性鼻窦炎),一些古代医家并不认为在“鼻,而认为在“脑”,故鼻渊又有称为脑崩、脑漏、沥脑、脑泻等。这种概念的“脑”即指鼻窦。鼻窦亦称窦窍。6 .鼻骨:泛指构成明堂的骨与软骨支架及鼻窦周围之骨,主要有鼻梁骨、嵩柱骨、鼻柱骨、出及骨、眉棱骨。鼻梁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鼻孔之介骨,名曰鼻梁骨。”指构成鼻梁的骨

16、和软骨支架,包括解剖学之鼻骨、隔背软骨,以及鼻中隔软骨。又称为梁骨。证治准绳.疡医:“鼻之前为梁骨。”鼻柱骨:简明中医辞典:“鼻柱骨,两鼻孔间之软骨。”即鼻中隔软骨。是鼻梁骨的一部分。又称为天柱骨。笔花医镜卷2:“肾之寒,肾之虚也其症为天柱骨倒。”嵩柱骨:证治准绳.疡医:“(鼻.)梁之端为嵩柱骨。”相当于构成鼻准的大翼软骨。(2出骨,指上颌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目巢其下日出骨骨,出骨骨下接上牙床。”上颌窦位于出骨骨之内。眉棱骨:指额骨之眼眶与眉间的部分。丹溪心法卷4:“眉棱骨痛,眼不可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睛明者其上日眉棱骨”。亦称眉骨。医宗必读:“眉骨作痛”。二.鼻的功能1 .

17、通天气而司呼吸:内经最早提出鼻通天气、司呼吸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洲、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灵枢.口问说:“口鼻者,气之门户也。”仁斋直指方进一步指出:“鼻者,清气出入之道路也,阴阳升降,气血和平,则一呼一吸,荣卫行焉。”盖鼻属肺之系,居肺系之首,其前孔与外界相通,后孔则经顽颗、咽喉与肺相通。因此,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和门户,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如清.庆云阁医学摘粹说:“肺开窍于鼻,宗气所由出入而行呼吸者也。”鼻司呼吸的功能除表现为呼吸之气的通道外,还表现在对呼吸之气的清化作用和调节呼吸之气的温度与湿度方面。如鼻毛可屏弊尘埃,清化吸入气体。素问.

18、宣明论说:“五脏化液,肺为涕。”肺之涕即鼻中津液,能调节呼吸之气湿度。疮疡经验全书卷7说:“鼻居面中,为一身之血运,而鼻孔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临证指南医案说:“头面诸窍皆清阳游行之所。”由于鼻之血运丰富,清阳之气充塞,因此对呼吸之气,特别是对吸入之清气具有温煦、调节其温度的作用。2 .主五臭而知香臭:鼻司嗅觉的功能早在甲骨文中就己反映出来。甲骨文中“臭”字,其上部为鼻形,下部为犬形,以犬之嗅觉最灵,故以此示臭。说明了嗅觉与鼻关系最为密切。内经明确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鼻司嗅觉的功能与肺和心关系最为密切。简明医毂卷5说:“肺开窍于鼻.,肺气清顺,鼻气通利而知香

19、臭。”说明鼻司嗅觉有赖于肺气清顺和鼻气通利。难经.40难说:“心主臭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己,已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此外,鼻司嗅觉亦与其他脏腑和经脉有一定关系。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东垣试效方说:“阳气宗气者,皆胃中升发之气也脾胃生发之气既弱,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也。宜养胃气,升阳气,宗气上升鼻则通利矣。”3 .司清化而御邪毒:素问.刺法论说:黄帝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间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

20、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最早从疫病预防学角度提出了“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的认识。盖百脉朝肺,肺为五脏之华盖,与整体有密切的关系;而鼻为肺之窍,外通天气,乃气体出入之门户,故鼻为人体抗御外邪侵袭的藩篱。三因方说:“肺为五脏华盖,百脉取气于肺;鼻为肺之阊阖,吸引五臭,卫养五脏。”严氏济生方亦说:“夫鼻者,肺之所主,职司清化。鼻御邪毒,保护肺与五脏,也是肺主卫外功能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鼻中津液、肌膜、鼻毛,以及喷嚏对吸入气体的清化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马蔚注:“凡人身之物有属清阳者焉,如涕、唾、气、液之类。”清阳即正气,“正气

21、存内,邪不可干。”而鼻之喷嚏,亦能使邪毒“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正如理渝骈文所说:“经云: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注云,嚏也。张鼻泄之,使邪从外出也。按邪在皮毛则嚏,故嚏可以散表。”“雾露之邪为清邪,从鼻而入于阳,可以嚏出之。”鼻司清化御邪毒的功能主要与肺及脏腑阳气有关。4 .为气道而助发音:声音出于声门,但必须经过声门以上之气道、空窍,包括会厌、咽、喉、舌、腭、齿、唇及鼻的共鸣与调节作用才能形成正常而清晰的语言。第三节咽喉的解剖及功能咽喉位居体内。咽,前通于口,下连于胃,为食道,属胃之所系;喉,上通于鼻,下连于肺,为气道,属肺之所系。一.咽喉的解剖及部位名称咽,别称咽路。灵枢五味:“咸入于胃血与

22、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绝,绝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又称咽系。三因方卷16:“咽肿则不能吞,干则不能咽,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烙伤,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又称食喉。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俗名食喉。”亦名谷喉。澹寮方:“咽接食管以通胃,故以致咽物;喉通五脏以系肺,故以候气。气喉、谷喉,皎然明白。”喉,亦称气喉。中医古代文献对咽与喉的认识,特别是部位名称,不如解剖学那样明确。咽可指喉,喉亦可指咽,其称谓常较混乱。张氏医通卷8说:“咽喉二窍同出一脱,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主出而不纳;咽系柔空,接胃本,为饮食之路,主纳而不出。”为统

23、一认识,现根据古代文献并结合解剖学的划分,将咽喉分为四个部分,即:顽颤、喉关、咽门、喉咙。其中,咽门属咽,顽颗与喉咙属喉,喉关既属咽,也属喉。1 .顽颖:相当于解剖学之鼻咽部,属喉的范畴。灵枢.忧恚无言:“顽颖者,分气之所泄也。”黄帝内经太素:“喉咙上孔名顽。”别称喉题。类经.针刺类:“顽,颈也;顽颖,即颈中之喉颗颖前有窍,息通于鼻,故为分气之所泄。”又称喉屋。类经卷8:“畜门,即喉屋上通鼻之窍门也。”2 .喉关:广义者相当于口咽部;狭义者相当于咽峡。亦称喉口。诸病源候论卷12:“喉口生疮。”万病回春:“治乳蛾喉痹上为细末,吹入喉口即愈。”亦称会厌。医学正传卷5:“其会厌之两旁肿者,俗谓之乳蛾

24、,难治。”亦称咽门、喉道。外科正宗卷2:“又有喉痈、喉痹、乳蛾、上腭痈等症,虽肿而咽门半塞半开。其病虽凶,而喉道又宽又肿,此皆标病,虽重无妨。”又称喉头。重楼玉钥:“夺食风,此症或在喉头上腭及舌根左右生一血泡或数小泡。”又称咽关。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上腭及咽关小爆”。悬雍垂:同解剖学。灵枢.忧恚无言:“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又称悬壅。亦作悬痈或悬膺。诸病源候论卷30:“悬壅为音声之关也。”太平圣惠方:“夫悬痈者,为音声之关也。”疡科通玄:“夫锁喉疮者注于悬膺之侧闭塞咽喉生肿痛。”又称帝中,亦作帝钟或蒂中。世医得效方:“帝中风,喉间帝中长肿,有长数寸者。”又称蒂丁。医学心悟:“凡使刀针,不可

25、误伤蒂丁,损则不救。”又称小舌。简明中医辞典:“小舌即悬壅垂。”又称喉花。尤氏喉科:“以喉花即为蒂中。”亦称帝珠、咙花。喉旁:即喉关之两旁。张氏医通卷8:“又有两块结于喉旁,甚则大如鸡卵。”医学心悟:“喉瘤生于喉旁。”咽前柱、咽后柱咽前柱相当于腭舌弓;咽后柱相当于腭咽弓。咽后柱之后的索状纵行隆起,称喉间红筋,相当于咽侧索。喉核:即腭扁桃体。中医喉科学(二版教材):“乳蛾发病部位在咽喉部两侧的喉核处。”关前、关后:即喉关之前、喉关之后。喉关以咽前柱和咽后柱为界,分为关前与关后。咽前柱之前称关前或关外,咽后柱之后称关后或关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乳蛾关前易治关后凶。”喉底:即咽后壁。简明中医

26、辞典:“喉关以内名关内,有喉底(咽后壁)”喉底肌膜表面常见有颗粒状隆起,称小凛,即淋巴滤泡,亦称喉间红筋、气子。3 .咽门:相当于解剖学之喉咽部。灵枢.肠胃:“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4 .喉咙:广义者,泛指咽喉各部位;狭义者,相当于解剖学之喉部。按其上下部位,可分为会厌与声户两部分。喉咙,别称喉门。三因方卷16:“五脏久咳则声嘶,嘶者喉破也,非咽门病。咽肿则不能吞,干则不能咽与喉门自别。”断病提纲:“马喉风痹喉门主。”又称喉窍。景岳全书卷28:“一女子喉窍紧涩,息难出入。”又称喉脱。张氏医通卷8:“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逆入喉皖,遂呛而咳矣。”会厌:同解剖学。黄帝内经太素.肠胃

27、:“会厌,舌后喉咙上,出气入鼻口之孔,上有肉厌盖孔,开阖气之出入也。”儒门事亲卷1:“会厌与喉,上下以司开阖,食下则吸而掩,气上则呼而出。是以舌抵上腭,则会厌能闭其咽矣。”别称吸门。难经44难:“会厌为吸门。”声户:相当于解剖学之声门区。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四版教材):“慢喉瘩发音时可见声户闭合不全。”亦称咽门。备急千金要方卷12:“咽门破而声嘶。”亦称吸门。儒门事亲卷1:“会厌之下为吸门。”解剖学之声门下区,中医无相应名称,仍属喉咙的范畴。.咽喉的功能1 .咽司吞咽,为饮食水谷输入之道:灵枢.胀论说:“咽喉小肠者,传送也。”太平圣惠方卷36说:“咽者,咽也,空可咽物,又谓之噬,主通利水谷,胃气

28、之道路,故为胃之系。”咽前通口腔,下接食管,通于胃腑。饮食经口腔的摄入、咀嚼,送入咽部,再经咽的吞咽作用,才能输入食管到达胃腑。故医贯.内经十二官说:“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津关也。”生理上,咽司吞咽的功能主要与脾胃有关。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脾胃健,才能升降出入,咽的吞咽功能正常。2 .喉司开阖,为气息出入之道:太平圣惠方卷35说:“喉咙者,空虚也,言其中空虚,可以通于气息,呼吸出入,主肺气之流通,故为肺之系。”喉上通口鼻7下通于肺,中段又属食道。呼吸时,声户与会厌开阖通于气息,完成肺司呼吸的功能;而进食时,会厌闭阖,遮盖喉咙上口,以免食物误入喉咙或气

29、管,起到保护作用。故医贯.内经十二官说:“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道,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张开,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逆入喉脱,遂呛而咳矣。”3 .喉主发音:发音及言语之形成,是诸发音器官及多脏腑协同作用的结果。喉咙内有声户,是发音的主要器官,声音的频率及音色与声户形态结构有关,不同音色的声音又与口、齿、唇、舌、咽喉、鼻腔等各辅助器官(共鸣器官)的形态结构有关。灵枢.忧恚无言说:“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初步说明了多器官共

30、同作用产生声音、言语的关系。生理上,声音的强弱与肺脾肾的关系较为密切,而声音的有无与心肝关系较为密切。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仁斋直指方说:“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声音由气而发,肺为气之主,声户受肺气的推动而产生声音;脾为生气之源,肾为气之根,肺气的盛衰与脾肾精气的亏盈密切相关。脾肾精气充实,则肺气旺而声音宏亮。心主神志,支配人体的意识活动,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管子.水地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五脏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故心为声音之主。肝主疏泄,维系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而咽喉为气机升降之要道;又肝主筋,而声户属筋肌之体,肝气条达,气机升降得宜,筋有所主,则发声功能正常。4 .咽喉为抗御外邪之关隘:叶天士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犯肺者,侵犯肺系也。咽喉为肺胃之所系。六淫、疫病之邪循口鼻而入,往往首先犯于咽喉,特别是喉关。故喉关是抗御邪毒的藩篱。简明中医辞典说:“喉关是抗拒病邪由口鼻而入的关隘。”这一作用主要反映为代脏受邪,但与脏腑功能的强弱有关,特别是与肺脾肾有关。如脏腑功能衰退,邪毒久滞咽喉,则有可能成为进一步产生脏腑病变的根源(病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