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02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动脉穿刺采血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2024感染【临床表现】1 .穿刺部位皮肤有红、肿、热、痛,严重者有脓肿形成,个别患者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高热。2 .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预防措施】1 .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遵守操作规程。若怀疑有污染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 .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避免在已出现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情况的部位穿刺。3 .采血后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处理措施】已发生感染者,除对因处理以外,还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二、皮下血肿【临床表现】1 .穿刺点周围皮肤苍白、毛孔增大,皮下肿大,边界清楚。2 .严重者穿刺点周围皮肤青紫,肿块边界不清,水肿加剧。3 .患
2、者局部疼痛、灼热、活动受限。【预防措施】1 .加强穿刺技能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缓慢进针,防止穿破动脉后壁,引起出血。2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增加对动脉的损伤,造成出血不止。3 .若压迫止血无效时可以加压包扎,穿刺成功后局部加压止血5-10分钟;或用小沙袋压迫止血15分钟左右,直到不出血为止;凝血机制障碍者及老年人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4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处理措施】1 .血肿发生48小时内,可采用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2 .48小时后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也可采用烤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3 .给予50%的硫
3、酸镁湿敷,使血肿消退,疼痛减轻。4 .可内服或外用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消除血肿。5 .如血肿较轻,应观察肿胀范围有无扩展,若肿胀局限,不影响血流时,可暂不行特殊处理;若肿胀加剧应立即按压穿刺点并同时用硫酸镁湿敷。三、假性动脉瘤形成【临床表现】1 .危重病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每天需要多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部分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穿刺处进入周围组织面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假性动脉瘤是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2 .假性血管瘤易活动,血管表浅、管壁薄、突出皮肤表面。3 .局部肿块并伴膨胀性搏动,肿块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若按压肿块近侧
4、动脉,可见肿块缩小,且紧张度减低并停止搏动。【预防措施】1 .避免在同一部重复穿刺,以免局部瘢痕形成后,使血管壁弹性降低而出血。2 .做好宣教工作行动脉穿刺后可采用温度为60-70。C的湿毛巾局部热敷,每天1次,时间为20升钟,防止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处理措施】1 .若有小的足背动脉瘤成,应嘱患者穿宽松的软鞋,以防瘤体受摩擦,引起破裂出血。2 .若假性动脉瘤较大且影响功能时,可采用手术直接修补,效果较好。四、误刺神经【临床表现】穿刺时患者若出现肢体麻木或剧烈疼痛,提示有可能刺到周围神经。【预防措施】护士加强个人业务素质,熟悉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血管的走行及深度。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刺激。
5、【处理措施】应立即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穿刺。五、动脉痉挛【临床表现】血管痉挛时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可出现麻木、发冷、苍白等缺血症状,而局部无大出血或张力性血肿现象,长时间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栓塞。【预防措施】1 .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其放松。2 .热敷局部血管。【处理措施】1 .若出现动脉痉挛,但穿刺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可暂停抽血,待血流量渐进增加后,再行抽血。2 .若穿刺未成功,则拔针暂停穿刺,待痉挛解除后再行动脉穿刺。六、血栓形成【临床表现】1 .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股动脉穿刺时。2 .患者主诉穿刺端肢体疼痛、无力。查体可见穿刺端皮肤青紫或苍白,皮温下降,穿刺远端
6、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预防措施】1 .避免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2 .拔针后,压迫穿刺点的力度要适中,应做到穿刺处既不渗血,血流又保持通畅;压迫时以指腹仍感到有动脉搏动为宜。【处理措施】若有血栓形成,行尿激酶溶栓治疗。七、穿刺处大出血【临床表现】穿刺针孔处有大量的血液流出;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预防措施】穿刺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并嘱患者勿过早活动穿刺肢体。【处理措施】1 .如患者出现穿刺口大出血,立即让患者平躺于床上,护士戴无菌手套,用无菌敷料将明胶海绵按压在穿刺点处,直到不出血为止。2 .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连医嘱输入血制品。八、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表现】因穿刺针管径较
7、粗,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极易造成动脉皮口出血不止,而深动脉位于骨筋膜室内,大量出血使室内容积增加、压力增大,从而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系列病理改变。1 .疼痛:早期因穿刺部位和损伤程度不同而各有差异,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甚至出现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但当筋膜间室内压力进一步上升,感觉神经纤维缺血、缺氧麻痹时,疼痛反而减退或消失。2 .肿胀及压痛:肢体发凉,皮肤发亮,有光泽,张力增高,肌肉变硬,局部广泛压痛;被动牵拉受累区远端肢体时,产生剧烈疼痛。3 .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表现为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预防措施】1 .尽量避免反复穿刺位置较深的动脉。2 .选择合适的
8、穿刺针,管径太粗者易造成血管损伤出血。3 .拔针后一定要确切加压直到确认无出血为止。4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动脉穿刺。【处理措施】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手术包括彻底切开减压、血肿清除及血管修复,有神经损伤或粘连者应一并修复,如能早期诊断及处理,预后较好。九、穿刺失败【临床表现】动脉穿刺时回抽无鲜红的血液。【预防措施】1 ,心理护理,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以取得配合;同时护士应进行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以良好的心态进行操作。2 .熟悉动脉穿刺血管的解剖位置,掌握血管的走行及深度。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术。3 .正确对待特殊的采血对象(1)对血液呈高凝状态的患者,确认穿刺成功后迅速回抽血液,以防血液凝固而阻塞针头,造成穿刺失败。(2)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宜选择足背动脉采血。(3)对心律不齐、循环差、血压低的患者,宜选择股动脉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处理措施】确定针头没有在动脉内,应立即拔针,重新更换针头另选动脉进行采血,不能来回多次进针或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