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0702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2023年北京市九年级12区二模记叙文阅读汇编一、现代文阅读(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鱼鱼鹰鹰帮李木生三月二日晨。半个月亮在南天悬着,犹如老天正侧着一只耳朵,谛听微山湖的动静。山庄村的鹰帮出发了。不大的铁壳机动船,拽着七八只小溜子,每只小溜子上都有一个六十岁上下的渔民,或蹲或站着。小溜子的两舷支着四五排横木,横木上站着鱼鹰。鱼鹰们大多缩着脖,将头向后插进翅腋里,犹如没精打采的家鸭,只是光滑的羽毛黑里泛着亮闪闪的宝石蓝,小小的眼睛则冒着绿莹莹剑般的寒光。而那些六十岁上下的渔民们,个个戴着或黑或灰的棉线无檐帽,仍然或蹲或站

2、,缩脖抄手,和船舷上的鱼鹰一起与湖融为一体。终于停船,解缆。小溜子上的“老者”们各自拿出一把青黄的苦江草,在湖水里浸浸,一只一只为鱼鹰们扎好了嗦(sii)子久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各只小溜上的“老者”们,全都麻利地脱去身上的羽绒服,挥起长长的竹竿,将鱼鹰尽皆赶进绿宝石般的湖水里。随即,“哨哨嘀嘀呦呦呦呦”,吆喝与呼叫,骤然爆破!静悄悄的湖刹那惊醒。十分钟左右,百十只鱼鹰们就已迫不及待地跃起,收身,箭一般射进水里。此人彼出间,鱼鹰们的大嘴与伸缩力极强的嗦子里,便会鼓鼓囊囊着捉到鱼。逢到大些的,鱼尾就会在鱼鹰的嘴巴上甩动着、摇晃着,还带着湿淋淋的湖水。原本又又老的汉子们,早已成为意气风发的英雄。双手

3、握桨,膀臂肌肉突起,身子前倾,昂俯有致,一划一收间,像极飞翔时的俯冲。或从船舷顺手牵鹰,或抄起竿头缠有网兜的长竿,迅速将鹰捞到船上,一手掰开鹰嘴,一手轻搦(nu6)鹰嗦,三两条小鱼或一条七八两的半大鱼就会吐进船舱里。鹰,争相入水叼鱼;人,东奔西突地抢鱼。“嘀嘀啼嘀呦呦呦呦”,此起彼伏。最是两三只鱼鹰头挤在一处,在水里疾行,一定是一条大鱼被它们缠住。四五斤,八九斤,有时竟有二三十斤的大鱼。鱼大劲便大,在水中更是让力道放大数倍,而竟能一条一条败在体重只有六七斤的鱼鹰喙(huI)下。这时,我才后悔将其当成家鸭的念头。鱼鹰也是鹰。鱼鹰更是鹰!它们.鱼鹰也有滥竽充数者,或者也有累的时候,以为伙在鹰群里,

4、偷会懒也能蒙混过关。这些在风浪里穿行了半个世纪的人们,哪一个不是眼观六路?总会有船与警告的叫声一起冲向偷懒者,甚至船未到,已经抄起竹竿投掷标枪般将竹竿掷于偷懒者身旁。竹竿先是空中飞行,“嗖嗖”有声;而后会在水中穿行,“哧溜溜”犹如响箭。常常是“哧溜溜”的声音未尽,偷懒者已经奋力扎入水里,重新投入捕鱼的行列。只有鹰帮的帮主、六十四岁的屈庆金,独驾一只小溜子,似乎超然于这种热火朝天之外。他快捷而匀速地摇着船桨,在鱼鹰与众小溜的外圈转悠,满脸的皱纹每一道好像都是一只眼睛,能够看穿湖下的一切:哪里有鱼,哪里的鱼多。向哪里转移,什么时间转移,全看他与他摇的那只小溜子。等到下午一时许短暂的休息,“畸畸畸畸

5、呦呦呦呦”,吆喝与呼叫,已在五个小时里持续不歇。开始时的兴奋与搏击,还好理解。而这种持续生命力的强大释放,暗暗震撼了我。我记下了这些鹰户:屈庆纯六十一岁,李居连六十二岁,熊光和五十八岁,李喜云六十六岁不仅下午还要继续上午一样的强力劳动,明天,后天更是日复一日,从农历的十月直至来年的农历二月,五个月里不停不歇。屈帮主不无忧伤地告诉我们,等到他们真正老了,微山湖上的鹰帮也就绝迹了。满脸纵横着皱纹的屈帮主说:“苦不怕,最焦心的是每年都要闲上六七个月(天一热,鱼活跃了,鹰就逮不住鱼了)。闲的这些日子里,全靠买鱼来喂,小青年谁还愿意干这个营生?”等到鹰累透了,人再撵也撵不动它们的时候,也就是这些六十岁上

6、下的人收工的时辰。夕阳枕着不高的独山,静静地落着。明天,这片静悄悄的湖上,还会响起激动人心的“嘀嘀嘀嘴呦呦呦呦”。(2013年民生散文选本,有删改)微山湖:位于山东,是我国北方最大淡水湖。小溜子:指小船。(3)嗦子:鸟类食道下部用来储存食物的器官,像袋子。搦:持,握。喙:鸟兽的嘴。1 .文章主要描写了以山庄村鹰帮为代表的渔民一日劳动的几个场景:(每空不超过20字)(1)前往途中,鱼鹰和渔民们与湖融为一体。(2)劳动即将开始,。(3)劳动最激烈时,o有时,O(4)劳动结束,鱼鹰累了,渔民也收工了。2 .阅读全文,在第自然段横线处补写句子,并简要阐述如此补写的理由。3 .有同学想以这篇文章为例,为

7、其他同学介绍快速阅读散文的方法。请从以下角度中选择其一提出建议,并结合该文内容作简要说明。角度1:高频出现的词句,如文中吆喝。角度2:描写优美或内涵丰富的句子。角度3:鲜明的人物。(2023.北京西城.统考二模)阅读门缝里看戏,完成下面小题。门缝里看戏卞毓方那年头,我五岁半。此前不久,祖父带我到剧场看了一出京戏失空斩。几年后我才知道,这出戏演的是三国演义的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当时却懵懵懂懂:三国人物为啥长成、穿成那个模样?讲话为啥是那个腔调?平常为啥在街上看不见他们?难道他们是单独住在一个叫三国的地方一切都云里雾里,稀里糊涂。心头痒痒,觉得太玄妙、太神秘。很想再看一次。那是另一个世界,灯光灿亮

8、,景色辉煌,人物相貌堂堂,气宇轩昂,一动一静、一言一语都像是在仙境,绝不是我们所在的人间。祖父啥时再看戏呢,天晓得。我是小孩子脾气,上午栽树,下午就想吃果子。戏票分二等,我记住了,最便宜的是五分钱。是日午前,天朗气清,母亲在屋后小洋河的码头洗衣服。我站在后面哼:“我要五分钱,我想看戏。”母亲摸摸口袋,又缩回手,不同意。不给我就不走,一直站着磨。母亲是疼我的,每当我和大姐、二姐闹别扭,母亲不问青红皂白,总是站在我这一边。这天,母亲洗完衣服,却头也不回,径自走了。断念,知道这戏票是买不成了。午后,我到底不死心,又一个人跑去剧场。剧场在小镇的中心,正门朝北,有人查票。转来转去,转到西南门。那是扇木门

9、,右侧有道竖形的裂缝,约一拄长,中间像被小刀挖过,有拇指宽,状如一只狭长的细眼,我踮起脚,还是够不着,看来是比我高的孩子干的。剧场南边临河,我去河浜搜索了一圈,捡得几块半截砖头。转回去,门眼已被一个大孩子占领,也许那洞就是他挖的。无奈,只得在一旁干站。他故意激我,大呼好看。我让他讲讲怎么好看。他说,两个女的站在台上,穿的衣服好看,头上插的簪子好看,一扭一摆好看,后面的布景也好看。他没文化,我已经在私塾读了一年,刚才在正门,看到海报上写的是盐城淮剧团,演的是西厢记o好不容易等到他大发慈悲,把门眼让给我,垫好豉头,站上去,勉强够到,闭上左眼,拿右眼对着,却是一片漆黑门里有人挡着。难怪那大孩子放弃,

10、他看不到了。好无奈。身后喊喊喳喳,来了两个女的。年纪大些的,比我母亲年轻,短发,圆脸,蓝洋布旗袍;年纪小些的,比我二姐大,长辫,瓜子脸,粉红衫。柴禾堆南边有块空地,两人摆开架势,一比一画,开始对唱。我不懂唱词,但觉曲调婉转,声情并茂。后来恍然,她们唱的是淮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位女子唱罢梁祝,又唱了几首歌曲,然后,像完成了一次街头演出,击掌庆贺,兴高采烈地离开。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都觉得她俩是受老天指派的,特意前来为我一人表演,以安抚我反复受挫、濒于绝望后的失落。过了一段时光,中秋节,私塾放假,那日下午,我又去了剧场,老地方,仍是西南门。谢天谢地,门眼还在,也没有旁人,我随身带了两块泥砖,垫

11、着正好。这回是建湖淮剧团,剧目是秦香莲。因为缝隙太窄,角度又偏,只能看到半个戏台,人物面对观众,于我仅是个侧影。俗话说“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是说把人看小了,或者扁平化了。我倒不这么认为,反而觉得更聚焦,更诡秘。往小了说,有点像把两掌并拢,从掌缝里瞧风景;往大了说,仿佛从两壁夹峙的缝隙觑探蓝天。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你要是没经历过,就很难理解什么叫山阻水隔的世外桃源,什么叫让人叹为观止的“一线天”。干扰也有,中途有一位观众,大概是后排的,蹭到了门前,正好遮住我的视线。我比前番来得机灵,清了清嗓子,奶声奶气地求人家:“大叔,让开一点好吗?”门里的人听到我的话,回头瞟了一下,立

12、马移开了。是日我看完全场,尽兴而归O是日我一步三跳,心花怒放。我怒放的心花中有一朵是:哪天我挣了钱,要买头排的票,把他们剧场的戏挨个看完;如果钱有富余,就买好多张票,送给那些穷人的孩子。半个世纪后,我历尽沧桑,风尘仆仆还乡。像武陵人重访桃花源,我去探望那座老剧场。是它,就是它。它还屹立在那里。外形虽然苍老,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功能完好,不时还有演出。我大喜过望,向陪同的朋友提出想看一场淮戏。这是乡愁,另一种生命的盐分。朋友积极安排,钱嘛,自然不用我掏。我掏的是热泪没有人知道,此刻,我又变回了那个丛门缝里看戏的小男孩。(有删改)4 .文中作者记述了自己小时候看戏的儿次经历和心理变化。请根据文意,补

13、全下面的梳理概括。之前跟祖父在剧场看失空斩,懵懵懂懂,但又感觉神秘玄妙。再次去剧场碰运气,连从门缝里看西厢记也没实现,O碰巧在剧场外听了两位女子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感到些安慰。,快乐满足。5 .文中画横线处在语言表达上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意进行品析。6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结尾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蕴含了“我”的哪些情感。(2023.北京朝阳.二模)阅读梅岭之恋,完成下面小题。梅岭之恋想念梅岭已久。最早的想念,始于5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读过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后。梅岭,便幻化成我向往的意象。梅岭古道,特别是梅岭关楼那面巨石上雕刻的“梅岭”两个红色大字,如一面旌旗,常会浮现在眼前,随风猎猎飘动。四年前,我

14、曾经由梅岭山脚隧道去江西。只见隧道这边密布阴云,风雨大作,隧道另一端却阳光灿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此刻我脑中不禁浮现一句古诗“八面风来山镇定”,梅岭阅尽春秋,淡然自若。今年初冬,我终于登上了梅岭。山间阴云四合,岭南漫山草木的绿色,显得格外深沉浓郁,不似江南烟雨中的草木那般水嫩轻浮。梅岭是一部大书,而非一首小诗。登梅岭,不像登别处的山,你不是来游玩观赏风景的,而是来参拜历史和英雄的。出现在眼前的古道,让我一步跌入前朝那种鹅卵石铺就的斑驳古道,虽然经过了整修,却依然存有古迹古风,千年风雨的侵袭所留下的悠久岁月的皱褶,是历史镌刻下的印迹。【甲】这条蜿蜒向上的古道,仿佛可以一直通向天上,也可以通向历

15、史的深处。这条古道.如一部宏大的乐章,乐章中的华彩部分,就是梅岭的关楼。慢慢地爬,不要着急一下子就看到关楼。心里忽然有点儿像晚年的音乐家柏辽兹,千里迢迢赶去见年轻时的恋人一般,虽然明知她已经苍老,却依然心里充满激动,充满期待,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却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在幽幽古道中前行,仿若在历史长河中穿行,梅岭的英雄走入脑海。梅岭英雄,最早的一位要数唐代的张九龄。如果不是他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古道,我们便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与历史邂逅。位于大庾岭的梅岭,界分广东和江西,它海拔不高,却地势险峻,以那时的条件开凿这样一条山道,可以想象有多么艰难。清代诗人杭世骏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

16、迈禹功。”当年就是因为这条古道,南北交通才得以连接,可谓“沉沉一线穿南北”。苏东坡也应该算作梅岭的一位英雄。他当年一路被贬,就是过梅岭到惠州的。再贬至海南,十几年后,好不容易等到大赦,又是要过梅岭回到中原的。尽管来时明明知道“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人回”,却依然为梅岭留下明艳照人的诗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红雨煮黄梅。苏东坡算是一位悲剧式苍凉的英雄。对于我,梅岭英雄的代言,是陈毅。他为梅岭留下的梅岭三章,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那时陈毅在这里打游击,被围20余天,写下了这三首绝命诗,表明自己献身革命的决心当年的陈毅,才只有36岁。他的诗写得确实好,尤其是第二首:“南国烽烟正十年,此

17、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还是中学生的我读得热血沸腾,觉得只有这样的诗才配得上这样的山,觉得这样的山才配得上这样的诗,这样的山真的是英雄的山。走到半山腰,我看到一块巨石上刻着梅岭三章,用的是陈毅的手书。面对这巨大的诗碑,我站立良久,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惭愧的是如今的我已两鬓斑白,旧日的热血情怀与昂扬诗情还剩下多少呢?不仅是我自己,后死诸君,是否还在一往无前的那样“多努力”?我想起了放翁的诗句:“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顿时心羞面涩。终于爬到了山顶,梅岭关楼就在眼前,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那么亲切,又那么肃然。【乙】关楼是用一块块巨大的岩石垒成的,漫长时光的剥蚀

18、和打磨,使之光滑如镜,呈现出沉稳的苍黑色。有的石缝里长出青苔,湿泄而清新。抬头仰望,天色阴沉,山色蓊郁,幽深莫测。往下望去,古道沉默,静若处子,又好像随时可以动如脱兔,腾空跃起。关楼南面的门额上有“岭南第一关”,两旁有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关楼北面门额上的“南粤雄关”,特别是巨石上雕刻的“梅岭”两个红色大字,光彩照人。这一切,我中学时代在画片上都见过,如今真的呈现在眼前时,我的青春记忆一下子复活了。遗憾的是,古道两旁的梅花没有盛开,但是转念一想,没有漫山梅花盛开的鲜艳色彩,还多了一点历史积淀下来的底色。也正因此,沉郁的山色能和苍黑色的关楼融为一体,连“梅岭”那两个红色大字,也愈发显

19、得夺目(取材于肖复兴同名文章)7 .行走于梅岭古道,作者想起了对梅岭有重要意义的英雄人物。请阅读第段,说说他们有哪些与梅岭相关的英雄事迹。8 .作者认为“梅岭是一部大书,而非一首小诗”。阅读全文,你对“大书”有哪些理解。9 .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分别是对梅岭古道和关楼的描写。请任选一句,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品析。10 .学校文学社编写的散文集有下面三个专题,本文归入哪个专题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甲】且行且思【乙】寻梦之旅【丙】历史记忆(2023北京海淀.二模)阅读童年野趣留乡愁,完成下面小题。童年野趣留乡愁所谓乡愁,应该是以童年的记忆为主吧,而记忆的组成一定有野趣、苦涩和艰

20、辛,也一定有快乐!我出生在草原上一个半农半牧的家庭里。那个年代,贫穷的家庭养不起一张吃闲饭的嘴,哪怕他才十来岁。我渐渐学会了农牧民要做的大多数活儿,比如放马放牛,放猪放羊,扶犁耕地,崎马驾车。面对众多的活儿,我唯一能做的是靠自己的智慧选择最不苦和好玩的活儿,而且我成功了今天看来,我那时的选择实在是聪明。每年暑期,正是塞北作物收割的季节,拔麦子、割筱麦、挖土豆都是苦力活儿,这时又是一年四季最热的季节。为了逃脱这些苦力活儿,同时为了过崎马的疮、好玩的瘾,我和另一个同伴就去说服队长,把放马放牛的活儿给我们。队长可能觉得两个娃娃可以顶替两个大人很划算,也就答应了。所以,从八九岁起,我就开始了断断续续地

21、在暑期放马、放牛的童年生活。当了牛马僧,第一好处就是自己可以选定一匹坐骑,没有坐骑追赶不上其他的牛马。坐骑的背上要捆扎一条羊毛擀的毡子。一是当马鞍用,使骑马的人尽量舒适;二是下雨挡雨,天冷防寒。还要有一根鞭子,鞭子是由鞭杆和鞭梢组成的。鞭杆材质要好,还要打磨光滑:鞭梢是牛皮拧成的,上粗下细,有长有短。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打得响、打得疼,鞭子的末梢还要接上一种更细更结实的“道梢”。我八九岁时就会挥动长鞭,而且打得清脆响亮。放牧,鞭子摔不响,似乎也压不住阵,因此,每次出场,都要把鞭子摔得震天响。回来也要脆生生地摔几下,让人们知道:我回来了。骑马对一个草原的男人来讲,是必修的科目。我们小孩子驯马是从来不

22、需要什么鞍、鞋等装备的。我们只需有个缰绳,就个高台一跃而上,信马由缰。尤其是几个小伙伴相约比赛,那真是策马扬鞭,四蹄生风,好不威武,真有草原英雄的感觉。因为人小分量轻,腿短夹不住,经常会从马背上摔下来,也因为没有鞍籍等羁绊,人会掉得利索,不会被马拖行而受伤。我是屡掉屡骑,骑到屁股出血,不能坐行,只能躺着。这对一个想学会崎马的人是必须的历练,否则是成不了骑手的。这也是童年最深的记忆之一,最大的快乐之一。放牧之余,我们经常在草丛里、河沿边、崖缝中寻鸟窝和捡鸟蛋。那时生态好,鸟类多,常有不期之遇。我遇到过的鸟窝最多的有十几枚蛋呢!也遇到过已经出壳的小鸟,待在窝里睡觉,听见响动便会一挺一挺地爬起来,张

23、开红红的嘴,等待食物。也遇到过正在孵化的。而我们寻找的是还没来得及孵化的。怎么辨认孵化没孵化?你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一枚鸟蛋,手搭凉棚,冲着太阳,闭一只眼观察。如果里面发黑了,那就一定是孵化有日了。如果是清澈的,那就很幸运,遇上了没有孵化的,也就可以美美地解个馋了。进入秋季,牛马的活儿逐渐多了起来。白天,牛马吃草的时间基本被“工作”挤占,晚上赶着牛马吃夜草就成了必须。我十岁多一点儿就独自一人在夜间放过牧。有一次,把牛马赶到坡上后下起了雨,我就裹了雨毡在一个地垄里躲起来,没想到太困了,居然睡着了。天快亮我醒来时,发现身边没有一匹牛马。可以想见我急成什么样子。好在先辈智慧地发明了给爱偷跑的牛马戴上

24、一个铃铛的土法。夜深人静,声音分外响亮。我静静地听了一会儿,便轻松地循声找到了我的牛马。夜间放牧,难免遇到难挨的饿肚子的情况。我们会潜进菜园子。其实,那时的菜园子也只有萝卜、白菜、土豆等。土豆是不可以生吃的。我们会捡来干透的牛粪,用火柴点燃,再把土豆放进去,熟后不但可以充饥,那味道也比今日裹了味精的烧烤好得多。嘴里回味着土豆的香气,腹中是熨帖的满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岛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这是描写草原最美的歌,是我童年唯一会唱的歌,也是常常把我带入无边想象的一首歌。在轻风吹拂、绿草如茵、小河蜿蜒、百鸟飞翔的无

25、垠草原上,白日里,我经常躺在草地上,头枕双手,看灌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飘过。看着看着,会把自己想象成孙悟空,威风凛凛作福花果山,腾云驾雾大闹蟠桃园;夜晚间,又总爱靠在大石旁或敖包下,裹紧雨毡,托着下巴,盯住月亮,想象嫦娥如何广袖长舒,何时重回人间。蓝天和大地,虽然人的生命须臾不能离开,但我从来没有像童年时那样亲近过。放牧其实是孤独和寂寞的,你可能一天也找不到一个说话的对象。而过于孤独寂寞,就有可能把你变成一个有“怪癖”的人。就在那些年,我产生了观察蚂蚁劳动的爱好。我把那些大大小小的黑蚂蚁、白蚂蚁、红蚂蚁一律称作黑兵、白兵、红兵,看它们如何从洞中用嘴含出一粒粒土,整齐有序地垒在洞口;看它们如何协作

26、,将一只比自己大几十倍的昆虫从很远处搬到“家”门口;看它们如何保护晶莹剔透的、白色的、繁衍生命的蛋;看它们如何在大雨来临前,将自己的“家门”(洞口)堵得严严实实。看这些仿佛看一部彩色电影,入戏深时甚至亲自参与动手帮忙,忘了牛马信的职责。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痴迷啊!前两年,妻子赶时髦,花了不菲的钱买了一些野外用的帐篷等,多次动员我去和朋友们野营,我愣是一次没去。妻子问我原委,我告诉她:我从小夜间放牛放马,八九岁就裹个雨毡在山坡上、树林里过夜,遇到过蛇,遇到过狐狸,遇到最多的是我十分讨厌的老鼠,担惊受怕的阴影至今折磨着我。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头,还让我花钱去受“二茬罪”,坚决不干。妻子听后大笑。

27、是的,生活已经告诉我们,有人终其一生努力挣脱的事,有人会花大量的钱财和精力去追逐。同一件事,对有的人是无奈,而对有的人则是浪漫。我受到的最深刻的童年教育就是充满野趣的生活。有苦涩,有艰辛,当然也有快乐。这快乐同样来自为了生存的拼搏和挣扎,来自童年的野趣。如果把这快乐比作荒漠草原上稀少而珍贵的雨水,那么童年的艰辛、苦涩就是撒向植物的有机肥,尽管味道不佳,但对植物的茁壮生长大有益处。童年的野趣留乡愁。留住乡愁,就留住了一份珍贵的记忆,而珍贵的记忆会不知不觉地发酵成一缕光芒和智慧!(取材于侯志明同名散文)11 .文章记叙了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成长经历。阅读文章,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童年经历心理选坐骑,挥

28、鞭子骑马,屡摔屡骑快乐、不服输喜悦夜间放牧,睡着了,醒后找到了丢失的牛马;庆幸唱歌,躺在草原上看天,驰骋想象陶醉观察蚂蚁劳动痴迷、忘乎所以12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这篇文章生动鲜活,充满情趣。请以第段为例,分析运用描写、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好处。13 .作者在第段中写道:“今天看来,我那时的选择实在是聪明。”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阅读淮草地,完成下面小题。淮草地村子的西南地,长着成片成片的淮草。据老人讲,这块地冬旱夏涝,不适合种庄稼。生产队一合计,种庄稼不行,干脆种淮草算了。我那时不清楚这种蓬勃生长的植物为啥叫淮草。长大后,才知道我们这里属于淮河流

29、域,或许这是它得名的缘由吧。可淮河流域生长的草多了去了,却唯独它叫淮草?后来,查阅资料得知,它的学名叫黄背草,最适合造纸和盖屋。但如何得名,仍不甚了了。小时候,我们这里住的都是茅草房。虽叫茅草房,上面盖的却是这种淮草,而不是柔弱的茅草。茅草房建筑用材虽然简陋,建造起来其实并不简单:地基用石头白灰粗沙垒就,墙壁用富含淮草根的土坯砌成,山梁用扒钉咬紧的原木搭架,盖上高粱秸秆织成的长席,平铺一层厚厚的淮草,房屋四角坐上小青瓦,这才大功告成。这些建材中,最易得的,就是淮草。淮草是最体贴百姓辛苦的,它不娇嫩、不做作。春风刚刚拂过,嫩黄色的长叶子就从干枯的一墩墩的淮草根处探出头来,渐渐变成翠绿,深绿。布谷

30、鸟鸣叫的时候,淮草已长到齐腰深,葱葱郁郁。夏日,雨后,我们这些孩子往往会结伴前往淮草地。一踏入它的领地,淮草立刻把我们紧紧地包裹。刚才成群的小伙伴,转瞬失去了踪影。淮草,铺天盖地向我涌来。我既兴奋,又害怕,漫无目的地在草丛里穿行。一只螳螂“扑棱棱”地飞到脸上,打得我生疼,我“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小伙伴们马上围拢过来,我立即止住哭声,随着小伙伴,冲入草海。我们可不是贪玩,而是为了采摘淮草地赐予我们的美味蘑菇和地软。密密的淮草地里可是有蛇的,那是有毒的土斑蛇。为了防止被它咬伤,我们通常拿着树枝,一边敲打一边前行。寻到淮草较为稀疏的地方,我们便四散开来,寻找白白嫩嫩的蘑菇。鹿菇喜欢和我们捉迷藏,它们

31、大都散落在杂乱的腐叶周围,不易被我们寻到。这时,找到它全凭运气。有时,正用树枝敲打着淮草,眼前猛然一亮,只见三两朵白嫩嫩的小伞从枯叶间隙静静地探出头来。我不敢声张,悄悄蹲下身子,拨开枯叶,小心翼翼地把两朵小伞拔出,拢在手心,兴奋地对小伙伴们喊道:“瞧,蘑菇,我找到蘑菇了!【甲】小伙伴们马上围拢过来,一起把目光投射到我的小手上。双印不服气地说:“这有什么,我一会儿就会找到比这更大的。”这牛可不是吹的,不大一会儿,他就在这附近采得几个大一圈的蘑菇。此时,我也只有眼羡的份了。旌菇不好找寻,我们就开始采地软菜。这是一种颜色模样都与木耳极为相似的野菜,只不过比木耳薄,比木耳平展一些罢了。它似乎是和雨水相

32、伴而来的,雨水至,它也至。【乙】一簇簇,一丛丛,喜气洋洋地铺在淮草地的表层。我们放下竹篮,伸开双手,成把成把地往竹篮里捧。不多久,每人都是满满的一篮子地软菜。收获满满,但我们是不会就此回家的。把竹篮往淮草地中一【丙】_(A.藏B.丢),我们便奔向淮草地西边的一条浅浅的沟里。这里生长着一种学名叫“白茅”的茅草,它没有淮草高挺的茎叶,叶子却比淮草长得丰茂。不过,这有什么区别我们关注的,是茅草顶上被嫩叶包裹着的“茅烟”下了沟,抽出茅烟,剥开裹着的叶子,露出细细的如棉花糖般的绒芽。含在嘴里,软软的,甜甜的,无比惬意。如果有小铲子,还可以顺着茅草,挖出白白细细的茅草根。这种茅草根,我们叫它甜甜芽。甩掉甜

33、甜芽根须上带的土块,在手心里捋两下,就急急地塞进嘴里,猛嚼几口,甘甜无比。这滋味,可比啃玉米秆强多了。看看天快晌午,我们结伴回家。晚上,美美地吃着凉拌的地软菜,品着鲜香的蘑菇汤,真是至高无上的享受。(取材于徐世奎的同名文章)14 .作品内容紧紧围绕淮草地展开。作者先写淮草,讲述种植淮草的原因,_,交代把淮草作为建房材料的原因;然后写淮草地,到了夏季,淮草长势旺盛,淮草地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冲入“草海”,在那里采摘蘑菇、O15 .文中【甲】【乙】两句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6 .选出填入文中【丙】处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17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至高无上的

34、享受”的理解。(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阅读川菜未必麻辣烫,完成下面小题。川菜未必麻辣烫现如今,北京的川菜馆可是不少,经营着各种源自巴蜀大地的大菜小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吃店里可以吃到麻辣烫、担担面、酸辣粉,一些颇具影响力的餐厅里也开始流行像水煮鱼、酸菜鱼、毛血旺等风格豪爽粗犷、用料威猛大胆的江湖菜,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粉丝”追捧。提起川菜,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被麻得吐舌头,辣得流眼泪。然而,辣椒是明代才从海外传入中国的。四川人开始食用辣椒的历史更晚,清代嘉庆年间的四川通志里都没有关于辣椒的记载。到了同治年间,吃辣椒的风俗才在巴蜀盛行开来,而辣椒成为川菜离不开的调料则是光绪年间的事情了。早

35、先的川菜里怎么可能有辣椒呢?也许有朋友问了,都没麻辣味了,还能叫川菜吗?其实川菜的口味远不仅是麻辣烫。在北京,有一道既不麻也不辣的川菜佳肴,不仅是曾经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四川饭店”的看家菜,而且至今还经常摆上“北京饭店”和人民大会堂的宴席,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开水白菜。关于“开水白菜”的故事有好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说周恩来总理宴请日本贵宾,席近尾声时端上来这道开水白菜。一位女宾客看见只是一碗清水里面浮着半棵白菜心,觉得肯定寡淡无味,便迟迟没动勺子。周总理几次示意,出于礼貌,女宾拿起小汤匙轻轻舀了一点儿尝了尝。谁知,汤刚入口,那位女宾竟然立刻瞪大双眼惊叫:“哇!太鲜美啦!”于是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

36、地道的川菜很少有山珍海味,但这道开水白菜却足以鲜过山珍海味,真个是清鲜淡雅,香味浓醇,细品起来让人感觉层次无穷。其中的奥秘全在这开水一样的清汤里,不见一星油花,没有半点儿悬浊。现在许多厨师做菜离不开味精、鸡汁一类的提鲜调味品,结果做出的菜百菜一味。这些东西的鲜味没有层次,细品起来单薄得很。而真正的鲜汤却能融合百味,似淡实浓,鲜得有灵性,鲜得悠远而深邃。开水白菜的汤瞧上去清澈透明,淡若清水,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滋味。它是用母鸡、母鸭、火腿、干贝、肘子等上好材料,经过“制汤”“扫汤”“稳汤”等一系列繁琐的工艺,熬制七八个钟头加工出来的,自然是鲜美得让人赞不绝口。汤中的白菜必选最嫩的嫩黄色白菜心,用滚

37、烫的清汤从顶上慢慢浇淋。菜心经热汤这么一淋,渐渐地像花瓣一样散开了,再继续浇,直到菜心完全熟软。最后把白菜放入汤碗,缓缓加进新的清汤,娇嫩的白菜漂在透亮的汤里,如一朵绽放的花朵,蕴含了诗意般的韵味。整个制作过程中,烹调者的心境必须平和舒缓,才能达到这令人惊艳的效果,而这种心境也融入菜里,一并传递给食客。开水白菜,多么朴实的名号!白菜本是俗物,若真叫个“高汤白菜”,反而显得不搭调了。这道菜在北京的声誉甚至超过了四川。烹饪是艺术,自然也就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扬弃,发展,新生。回过头来再说说“四川饭店”,这家店原本在西单附近的一个很气派的四合院儿里。20世纪50年代,经周总理批准并亲自命名,由郭沫若先

38、生题写牌匾。五六十年代,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曾到此品尝过川菜。改革开放后,“四川饭店”更是接待过无数的各国政要。这里的饭菜可谓是地道的川菜,连主副食原料都由四川专供,干烧锻鱼、樟茶肉、豆渣鸭脯、炒豌豆尖、宜宾糟蛋等特色菜肴,都令食客赞不绝口。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紧挨着“四川饭店”,午餐经常是去“四川饭店”附属的小吃店吃担担面。还依稀记得那里的担担面不算很辣,上面浇一层浓香的猪肉臊子。大约是由于放了一种青灰色、切成细末的川冬菜的缘故,使得那份特有的鲜美难以形容。前些日子去了两家当下颇有名气的川菜馆子,也特意点了碗担担面,可吃起来除了死辣就再没什么感觉了。问及服务员:“这面里怎么没放川冬菜呢?”服务员

39、回答:“冬菜?担担面里放的是榨菜,没听说放冬菜的。”也许是因为我至今怀念上学时吃的担担面,以至于“除却巫山不是云”。口味的记忆属于触觉记忆,大凡对触觉的记忆都相当持久,相当顽固。有时我心里琢磨,如果川菜简单到只放几根辣椒加把花椒外带一勺榨菜这么简单,恐怕也就进不了四大菜系了。现在一些川菜馆子的菜没有川味儿,还有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原因,就是地道的川菜用的盐应该是自贡产的井盐,而不是超市里买来的海盐。盐,才是一切味道的基础。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未必每个食客都懂。(取材于崔岱远的文章)18 .“味”是本文的核心,作者写到了“口味”“百味”“韵味”。请你任选其中一“味”,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川菜的特

40、点。19 .第段着力描写了开水白菜的美味。请从本段中任选一句,简要分析其妙处。20 .文中第段引用了元稹的诗句“除却巫山不是云”,诗句的原意是“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引用这句诗想要表达什么意思。21 .文章以“北京的川菜馆可是不少“开头,以“现在一些川菜馆子的菜没有川味儿“结尾,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023.北京平谷.统考二模)阅读缝隙,完成下面小题。缝隙朱以撒这条蜿蜒的老街还在翻修,处在半完成状态。完成了的那部分已经租出,挂起招牌做生意,从洞开的大门和里边的摆设,可以知晓他们都在经营一些什么,咖啡、甜点、沉香、山区土特产,便觉得没有必要走进

41、去。那些等待翻新的还是大门紧闭,两扇大门早已褪色,加上常年润含春雨又迎来秋风,甚至难以紧闭。神秘被捂在里面,碰巧的是旧日门板上有裂缝,有人就凑近裂缝往里边打量,一眼看到过去。缝隙的出现,赐予了这样的机会。很多次,我在临写敦煌残经时,想到了那个已经空空荡荡的藏经洞。当时里边堆放了那么多的经卷,只是门面用泥皮糊死了。时间过去,没有谁走过时会想到里面有这么多宝贝风沙吹老了时日,也吹走了这个密室外观曾经有过的人工痕迹。如果不是后来的自然干裂,让人从缝隙中我:探到内部,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许许多多传奇。说起来我也是缝隙的受益者,经卷走出密室,散佚到世界各地,也来到书法家的案前,让人狂喜。我挑选了一部分合我情

42、调的经卷,终日临写我学习书法的路径,由于遇上了这些残经而得到改变。它们都是真迹,比挂在王羲之名下的那些作品可靠多了。夜深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这些无名氏的墨迹远比碑刻要真切的温度和呼吸,是一道裂缝释放了它们。许多的过往起始都是封闭的,时日把曾经知晓它们的人送走,史册也语焉不详,让后来人止步。经不起时日的鞭打冲刷,一些物品终于见到了天日,不再成为秘密。与秘密相逢,就获得了与众不同的认知、识见。但前提是,先找到隐藏在寻常中的那一道裂缝吧。晋太元中武陵的捕鱼者算得上好运气,他幸运地发现了一道透出光亮的小口,由此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旅程。在桃花源里,捕鱼者受到了各家轮流的宴请,享受了最真诚的款待。当然,桃

43、花源中人也通过捕鱼者张开的双唇,打探到了外界的一些秘密。捕鱼者离开时,桃花源中人对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即“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捕鱼者是一个善于分享秘密的人,他觉得有责任把秘密首先传达给太守。接下来就是寻找秘密的入口。这个人口已经不见了,连同周围的环境都陌生之至,寻找宣告失败。我一直在想,陶渊明以云淡风轻的笔法描写了桃花源的美感,主旨还是要人守住那道裂开的口子不能守之以一,就难以让人信服。朱熹曾经评说:“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贿。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如此说,陶渊明就是君子自守的人物,而其他晋宋人物,则是守不住的两面人。我第一次见到桃胶是

44、在乡下,这里桃树千万,桃林连属无端,坚硬的桃胶恍如琥珀、玛瑙那般晶莹,抓一把放入盘中,声响如大珠小珠,甚是悦耳。文人笔下喻此为桃花泪,是时光把泪水凝固了。而当口舌触及一碗温度适宜的桃胶时,它柔中含韧舒展开来的弹性,足以称之美味,总是会欣赏一番,再细细品尝。追溯它的由来,则是从伤口开始的。兀立不移的万千桃树,没有哪一棵是表皮严实无损的,很像人的皮肤,总要在生存的不易中,因人为或天时,被扯开一道道口子,溢出不少汁液来。在我的记忆中,严冬是人的表皮最易开裂的时段,那时在工地、田野劳作的人,对此毫无办法,静等裂开,那时的教科书赞美这样的手和脚是开裂成就了美好生活。桃胶不断地从桃树伤口的缝隙中涌出,接触

45、空气,成为胶状,为桃树的所有者不断收取,加工成坚硬之物。相比于桃胶,桃花要风雅浪漫多了。曾有人将朵朵桃花寄送给远方的友人,被津津乐道,以为是名士风度的延续。在我看来,桃花是虚的,便于托寄情性,也便于浮想联翩,想到唐伯虎和桃花庵,李香君和桃花扇,真是妙不自寻。而如果寄一箱桃子、一袋桃胶,那真是难言风雅风雅之举似乎都是轻盈的、灵性的,甚至是虚无缥缈的,让人无从一握手中。这也使人感受到一棵树的多重功用,用于实的,用于虚的,用于精神的,用于口腹的。每个学期上课,我都会想几个题目,让研究生去写,然后抽空每篇看过这当然是一种私趣。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说单薄得很,他不知你,你不知他,通过文章,境探其中的主旨和

46、表达,究竟有哪一些差异,也是很有意思的。我总是强调,我写故我在,如果不用文字表达出来,还真不知道一个人如何想,想如何,正是写作罄露了他们的才华和情性,或者点缀了一些奇诡和荒唐,这些都是我所乐意把玩的。正是从一些语言的缝隙里,我察觉到文思无定居然如此没有哪两个人的笔端是相似的,客气浮辞的、深婉不迫的、循途守辙的、纵横自喜的,应有尽有,读毕不禁无端生慨。善于操作的人,总是以大量地调遣史料为快慰。科技手段使人便捷地将史料填纳于文章之内,使我见到古贤人这般说、那般说,独不见这位学生如何说他被史料的烟云遮蔽,使我找不到他了。这常是我阅读的一个疑问为何不以自己的话语言说?邻家的金银器皿的确气派得很,瓦缶瓷

47、杯虽不起眼,还有裂痕,却是自家物色,理应珍惜。这个道理却不是都能明白的。每到午后,怀安桥下就陆续集中了各路的水果商,各自经营来路不一的水果。刀剑披挂的榴糙尽管一副凛然不可侵的相貌,还是被不少人围着。我猜,是它微微裂开的缝隙,那飘出来的独特的果香把人招引过来。不买也罢,这浓郁的气味真的让人迷醉。有时,在自我表现上,人还不如一枚榴植。有一则旧事是如此展开的弘一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弘一坐在一张藤椅上,藤椅柔韧,老师坐上去会更舒适。弘一没有马上坐下,而是先摇晃了几下藤椅,方才缓缓落座。后来又去了一次,仍然是这个摇晃的动作。弘一回答了丰子恺的疑问这张藤椅旧了,藤条间有许多缝隙,会有一些虫蚁,如果贸然坐下就把它们挤压了。一般人和不一般人的差别不一定都是宏大的,反而是在一些细微处,譬如细细的缝隙,也填充了一个人丰富的悲悯。有些人刻意为之,那就辛苦;有些人自然为之,成为一种自觉。一个人要走多远,才可以关注到藤椅中的缝隙?时日匆匆,我们对于屑屑者已经缺乏察觉的细心了,而对于大,我们的兴致要高昂得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赠送我的宣纸形制大起来了,我把笔濡墨挥洒的作品也大起来了。其实,书法家的内心都很清楚一一大未必佳,但巨大是可以引人注目的。如果我用巴掌大的花笺写一幅小楷,那真会像汪洋中的溺水之人,顷刻被淹没,无处找寻。想想晋宋时期的那些简札,小得不得了,却精彩之至,是有真性情在里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