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32842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柴胡汤治疗瘟疫病的研究综述1诸论:周易与小柴胡汤张延生周易,中医分少阳症与少阳病,仅从字面对比来看,病字与症字的结构比划就不一样,那么从卦象上来看有什么区别呢?他把“少阳”二字配出卦,属坎水,入肾经,与血液循环有关,其卦为小畜,从卦象看为风热,内里寒凉。再把“少阳症”,三字配成卦,有湿的成分,是脾胃的事。其卦为家人,从卦象显示外惹风热,内里湿热。再把“少阳病,三字配卦,出兑卦。卦象表现出入肺经,肺主皮毛,内有胀气,外表则寒热往来。仅从字面起卦,卦象就不仅区分了三者的不同,而且显示了各自的内外表现,少阳、少阳症、少阳病,三者名字不同,而用小柴胡汤全能治。为什么呢?他又把“小柴胡汤”四字起卦,得

2、同人卦。仅“同人”这一卦名就表现出小柴胡汤能广泛配合,而从卦象上看,它既可抑制外面的风,又可抵销里面的热,所以应用范围很广。小柴胡汤见之于伤寒论,而伤寒论便是先说寒,后说热,再说往来。从这几步起卦,不仅看到了卦象确实能反映本质,而且确实看到中医理论来源于周易,其遣字用辞已与卦象结合成了一个严丝合缝的整体。柯小刚:小柴胡汤、周易一贲卦用小柴胡汤结合贲卦来讲讲文质彬彬,然后,我们再把它们结合起来,思考今天的中医在古今中西之变中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贲卦的卦象是离下艮上,也就是“山下有火,贲”:O从这个卦象图,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刚柔交错的局面。根据彖传的意思,这个卦是从泰卦变过来的,也就是说,贲卦的

3、刚柔交错局面是在泰卦天地气交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中间结果,就好象少阳病是在伤寒六经传变过程中,因为太阳证未及时解除,热郁表里之间形成的一个中间结果。具体而言,彖传“柔来而文刚”,是说泰卦的坤之六二跑下来居于下卦乾的中间,这样就使下卦形成了离的局面;又说“分刚上而文柔”,是说乾的九二既然被上面下来的阴爻占据了位置,它就跑到上面去,但是没有占据上卦的中间,而是居于上位,成为上九,这样就使上卦形成了艮。离是火,艮是止,离下艮上就好象热郁少阳,发汗发不出,清下下不来。造成这个胶着局面的主要原因要归之于下体乾卦的阳气上升过程中,乾的九二跑到上面去,上冲发越得太过,冲过了中位,跑到了最上面,形成了艮止,就把离

4、火郁在中间,出出不去,下下不来,使得阴阳二气的升降从交泰局面变成了郁结状态。这就好像少阳枢机不利,胆火过亢,热郁表里之间,寒热往来,胁肋苦满。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的话,伤寒论的治法是禁汗禁吐禁下,只能和解,所以是用小柴胡汤主之。用周易的话说,就是只能用文明而有节制的方法,通过信访和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刚性的刑罚。可以设想,如果少阳胆火没有过亢,持守中道的话,那么泰卦下体的九二在向上升发过程中就不会跑到最上面去了,而是处在上体坤卦的中央。如果是那样的话,上面就会形成一个坎卦的局面。这样一来,加上下面的离卦,就是一个水火既济的局面,那就善莫大焉了。所以,贲卦局面的形成主要在于一阳升发太过形成艮止的

5、问题,犹如少阳证的形成主要在于少阳相火过亢形成枢机不利的问题。所以,总结说来,周易贲卦与伤寒少阳病的互证大体有这么几条:“刚柔交错”:寒热往来也,非表非里也,寒热并用也。“文明以止”:禁汗禁吐禁下也。“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和解少阳、调和肝脾也。“柔来而文刚”:芍药当六二也(指四逆散的芍药),阳中之阴也。“分刚上而文柔”:柴胡当上九也,阴中之阳也。肝体阴而用阳,贲六二上九之义也。那么,这与“文质彬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贲卦的卦德大义了。序卦传说“贲者饰也”,也就是文蔽装饰的意思。贲卦用事的时候,正是文明礼乐达到繁盛的极点,并开始由盛极而转向衰落的时候,就好象伤寒论的三阳病传变到少阳的

6、时候,就开始向三阴病传变了。所以,贲卦的最后一个爻就是“上九白贲”,饰极反素,文疲复质,所以,“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贲卦的极度繁荣后面紧跟着就是层层剥尽繁华的剥卦(坤下艮上,山剥为平地之象)。那么,贲卦的文明鼎盛又是怎么来的呢?它又是从上一个周期的盛极而衰、质而渐文逐渐发展而来的。前面说到彖传认为贲卦局面的形成是泰卦地天气交的一个结果。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呢?序卦传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解释: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

7、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这就是说,从上一个周期的末尾否卦开始,历经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历史又开始聚气,闹革命,建国,搞建设,文治武功,礼乐刑政,文明教化,逐渐达到盛极而衰的转戾点,也就是贲卦。贲之后就是剥,这个发展周期也就结束了。不过,“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从复卦开始,又逐渐从质朴开始走向文明繁华,直到最后,再一次经历盛极而衰、文极返质的过程,开启新一轮的文质相

8、复。这种文质相复的历史观点,就是从易经的思想来的。2孔子所谓“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就含有这方面的意思。在礼运里面,孔子感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上古圣王之治,就是有感于春秋时代周文的过度繁华,特别需要上古的质朴来矫偏;另一方面,他又说“齐一变而至于鲁,鲁一变而至于道”(雍也),则又是希望当时的春秋霸主能脱尽蛮夷的质野,回到周文的大道。总之,犹如内经里主张阴平阳秘”的黄帝和岐伯,孔子既不主张片面的质,也不赞赏片面的文。只有“文质彬彬”,朴实而不简陋,文明而不虚矫,礼乐出于自然,吠亩通于庙堂,才是君子之国,华夏之邦。2刘力红:少阳枢病小柴胡汤少阳主枢,负责调节开

9、合,如果开合没有问题,你很难发现枢机的毛病。我们看一看三阳篇,太阳篇占179条,阳明的篇幅也不少,而少阳则仅仅十来条。是不是少阳不重要呢?绝对不是!少阳主枢,关乎太阳、阳明的开合,怎么会不重要呢?这个篇幅上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少阳枢机的病变很多都体现在太阳和阳明篇里面。比如小柴胡汤大家都公认它是少阳病的主方,可是小柴胡汤在少阳病篇的运用只有一次,而其他大量的运用是在太阳和阳明病篇。枢机主管开合,因而枢机的病变往往也要从开合上看。这是枢机病变的一个特色。前面讲伤寒和杂病概念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世间上的疾病,如果从发热与非发热这个角度去划分,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伤寒,一类就是杂病。那么

10、,现在我们从开合的角度讲,世间的疾病也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开的问题,一个是合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体的生理主要就靠这个阴阳的升降出入。升降出入正常,一切都正常;而一旦升降出入异常,一切相关的疾病就会发生。那么,升降出入靠什么把持呢?就靠这个开合。开合统百病。所以,从这个层面去思维,我们把天下的疾病分开合两类,应该是如理如法的。依着上面的这个思路再深入一步,我们又发现,开合的作用是由枢机的转动来维系的。因此,调节枢机便能调节开合,调节开合便能调节升降出入。所以,枢机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历史上有许多医家善用柴胡剂,一个是小柴胡调阳枢,一个是四逆散调阴枢。利用柴胡剂加减化裁

11、,通治临床各科的疾病。比如北京中医学院已故元老陈慎吾先生,现尚健在的四川乐山名医江尔逊都是善用柴胡剂者。历史上往往将这些善用柴胡剂的医家称为柴胡派,善用一个方,就能成就一个派,这真是不简单的事。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为什么柴胡剂的化裁能够治疗这么多的疾病?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枢机的特别作用。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少阳篇只有十条条文,就以为它不重要,应该考虑到枢机的特殊性。枢机影响到开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太阳里,枢机影响到合的一面,它的病变就表现在阳明里。所以,临床上见到许多太阳、阳明的病变,你从本经去治,效果不理想,这个时候如果调一调枢,往往就迎刃而解。3南环瑾大师:小柴胡汤一四季邪气与瘟病现

12、在你们呢?对不起啊,家庭富有一点开冷气睡觉,贪凉快;尤其年轻人,夫妻也好,情人也好,开冷气做爱,只有四个字“包死无疑”。但是你当时不觉得。我常常碰到有些人,一看就晓得,这是伤寒,不得了的,很容易碰上,这就谈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所以春天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拉肚子。“夏伤于暑,秋为疹疟,秋伤于湿,上逆为软,发为痿厥。”夏天受暑热,秋天病疟。秋天受湿,湿气向上走,咳嗽不停止,因为肺气受害了,“发为痿厥”,手脚没有力气,筋骨都松懈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另外还有讲“冬不藏精,春必温病”。这句话在哪里我忘记了,过去曾背过的。冬天过分受凉,冷了没有穿衣服,冬寒进去了,到春天患温病

13、。讲到春天的温病,两三年前我们还在香港,听到那个什么SARS(非典)。我就笑,我们这位市长也懂,我说那是温病啊!温病只要小柴胡汤就行了。我讲了以后,北京传开了,上海同北京小柴胡汤买不到了,贵得不得了。那个时候我不认识这个吕老板,认识他我就发一笔财了。所以就是这个道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年四季气候的影响会伤到我们的五脏,尤其现在加上科学的设备,冷气,我再三强调要特别特别小心。所以这里建筑的时候我跟建筑师讲,要想一个办法,使空调有冷暖的调控,但是开冷气没有感觉。现在大概做到了,还没有做好。将来建筑科学还要进步,千万不能贪凉。你们将来开冷气啊、电风扇啊,乱开是不得了的

14、。“四时之气,更伤五脏”,要自己保养,就是刚才提到过的。4免疫力与正气存内中医治病现在还提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至今历时多少年一再证明,有一些人是有特殊的抵抗力的,对于疾病可以不发病或者发病症状轻微,或者发病后从此不再发病,这就是免疫的作用,而本质还是正气,是对外来邪气的抵抗能力。免疫力是西方传播的词汇,在陈朱波先生免疫史话:免疫(immunity)一词的由来一文中国讲到:immunity(免疫)”这个术语来源于拉丁文“Immunitas和immmis,它们最初是“豁免”的意思。在古罗马时期,它们被用于描述免除兵疫或者赋税;到了中世纪,它们被用于描述教堂和教堂所属人员无需受当地政府管辖的特权。安

15、托瓦内特斯泰特勒(AntoinetteStettler)在她的综述感染和防御的概念史(HistoryofConceptsofInfectionandDefense)中提到了这个术语最早应用于医学领域是在14世纪,当时迪奥尼休斯科勒(DionysiusColle)曾写到uEquibusDeigratiaegoimmunisevasiv,意思就是他在当时鼠疫流行时没有受到感染。但是实际上很早之前,罗马诗人卢坎(MarCUSAnnaeusLucanus)(公元39-65年)就在他的著名的拉丁文史诗法沙利亚(PharSalia)中使用了“immunes”这个术语,用于描述北非的普塞利(Psylli)部

16、落对于毒蛇咬伤的耐受。在那之后,这个术语会偶然出现,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19世纪,爱德华詹纳(EdWardJenner)的天花疫苗接种方法被广泛采纳后,这个术语才开始被大量使用o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免疫(immunity)这个术语才被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罗伯特科赫(RobertKoCh)、埃利梅契尼柯夫(EIieMetChnikoff)、冯贝林(VOnBehring)保罗埃利希(PaUlEhrlich)等科学家广泛的使用。但是早在“免疫”这一术语广泛使用之前,人们就已经描述了获得性免疫的现象,当然准确阐述这一现象则是在1500年后的20世纪。实际上,从

17、西方找发源不如从中文中找,免疫是汉语,也是中医的词汇,其本身是什么意思呢?河北名医曹东义先生研究认为,免疫力这个词,源于古老的中医,被西医吸收之后,改造成了一个现代词语。甲骨文之中有“御疫”的占卜,为的是避免患流行性的传染病,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才能达到防疫、御疫的效果。“疫”这个字,源于徭役、劳役,那是当时普通人不能推脱的义务,它和传染病流行一样非常普遍。为了防疫、御疫,古人经常用艾草、松枝之类的植物药,来“燎于室”,约等于现在的消毒措施。除此之外,每个人还有很多避免得传染病的措施,灵枢九宫八风说:“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看看,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

18、免疫的最初意思竟然中西相同,免除徭役。个人没有考证,总觉得不是这么一个意思。近代以来,中医开始丧失了话语权,因为西方医学兴起之后开始有了话语权,而中国人失去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得到了西方的重新认定和翻译,翻译的过程中中医丢掉了很多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心,不再是中医的心脏,也不是西方的heart,而是把祖先的东西统一起来,如果当初翻译为“哈他”,也就没有如此的烦恼了。所以,今天很多人说中医连解剖都没有,实际上是不懂,当下全面的认识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中医的认识。这就好比邻居家把你家的东西借走了,很久也不还,慢慢的这东西就觉得是邻居的一样,自己去要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免疫和疫苗也是如此,真正挖掘这个词

19、汇的意思,并不是来源于古罗马的时代,很早就有。只是我们没有书籍去研究这个问题,也没有学者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曾经在八九十年代刮起西方的风,写文章写论文不引用西方文献就好像不是论文一般,网上到处的心灵鸡汤也喜欢西方的故事,如此这般慢慢的就丧失了语言权利。比如疫苗。中国人走在前列,在与疾病斗争中,人们发现很多传染病特别是出痘,可以人工免疫。古代中医大力推行免疫种痘术,也就是把病人的痘疮痂,经过适当处理,变成疫苗,分干苗法、湿苗法、熟苗法、痘痂法、痘衣法等,明清时期开始大面积推广接种,并且在清代传到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后来英国的玛丽夫人,把人痘疫苗引进到英国,由琴纳改良成更安全的牛痘疫苗,再传到法

20、国巴斯德生产出更多疾病的疫苗,人类才在近现代逐渐消灭了天花,控制住了很多传染病的流行(曹东义瘟疫当前,需要正确认识“免疫力”)。那个时候,中国走在前列,中医走前列,骄傲不?几百年后,我们这个时代的什么技术可以说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呢?是中医还是西医呢?目前说起来的只能还是中医。只可惜后边不争气,闭关锁国,不敢接受新鲜事物,对西方科学技术一概排斥,也夜郎自大,吃下了苦果。此后的几百年中国在清政府的统治下,科学技术没有发展。想一想,如果当显微镜刚发现就引进中国作为医学家的工具来使用,中国科学历史、医学历史是不是会改写呢?那个时候人们治疗结核病就以结核杆菌的杀灭为目标,那么中国的免疫力又该提升多少呢?

21、今天,中医要大大方方的使用显微镜,实际上从古到今的中医发展,中医已经接近了科学研究的一般套路,但是却遗憾的被西方枪炮打乱了。可以想象在中医独大的情况下,那个时候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西方医学,并改造西方医学,该用的设备用,做X光,做手术,看显微镜,那么以中医为主导的医生群体就会促生新的医学体系,这种以中医为主的体系就是现代我们所期望的中国医学模式。遗憾的问题是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古人也认为结核病就是一种跨虫但没有看到,吴又可在瘟疫论中认为传染病是因为天地有一种杂气,但是几百年后才有了显微镜,才有了世界人都熟悉的巴斯德等。后来的历史是人们记住了伦琴、记住了巴斯德,而忘掉了张仲景、忘掉了吴又可,甚至在新

22、文化运动时候中国的一切元素包括汉字、中医等都要忘掉了。这个代价很大,一方面全面的西化,一方面丢掉了自己。这样也就从国家层面将中医探索之路彻底的封闭了,这一封闭就到了将近被虐死的边缘,从而也就打上了一种符号:所有的科学都是西医的。中医只能是过去的时代,别发展了。过去是馒头,就只能是馒头,蒸包子不行,烤面包也不行。你说行也不行,大棒伺候。这样的压制本来是不公平的,但遗憾的是中医内部的一些声音却随声附和,因为中医需要骨气,既然不让用,那好我们就把自己描述的完美。近现代很多中医学家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就是脑子里一根筋必须证明我中医很完美,就是比你西医强,这样的论调带有个人和行业英雄主义色彩,起到了鼓舞士

23、气的作用,也正因为此才能够很好的团结了中医去斗争,从而维护了中医血脉的生存。但今天已经不一样了,中医在国家的支持下,已经没有了生存危机,允许中医去开发潜能,继承创新做的更好,这个时候还需要重新回归到清朝闭关锁国时代的中医模式吗?显然不是,这个时期是中医在新时代新科技环境下的新发展。比如新冠疫情,到现在中医并没有明白究竟是瘟疫、寒疫或者温病,还在学者发文章讨论,对于典型症状的把握并不准确,这需要什么思考呢?那就是中医的瘟疫论,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调子,这就说明中医在统一化上还没有做到,但看国家一个推荐方,各地又五花八门各路专家纷纷拿出方子,说明什么?这样的形式很难统一,也就不会拿出一个有效的高效

24、的药物和方剂来。这个时期的中医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医了,需要的是带着中医的思维充分的结合现代化的世界了。中医应该大胆的使用显微镜和各种设备,在使用中找寻中医的理念和方法,探索有效的结合渠道,进而实现中医自己的话语权体系。今非昔比的时代,中医不必低头哈腰起来,面对质疑就心怯就不安,使用现代化设备仿佛就如贼一般,自己的成果非要等待西方或者西医的认可,自己认可自己也是认可,自己看得起自己才是关键,只要百姓喜欢信任支持,就是中医的动力和存在意义,其他的管它么?如今生存的空间已经足够大,现在要思考的是中医做好做不好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医界一些人努力拉车的过程中,还有些人不过是打着中医旗号祸害人间,这样的情况下

25、就是有多少中医的院士教授学者辛勤工作,也抵不上这些人的破坏。至今中医内部管理并不严格,各种乱相依旧有,中药造假的屡禁不止,大方子的有,辨证不准确的有、技术不高的有,等等,这些问题恰恰是需要中医自身解决的问题,不能怪别人。时代有了新变化,中医绝对不能朝后走。只要理论素养有,思维不断,任何的其他技术不过都是工具而已,怕什么呢?会变质么?相反,如果在这个快速发展,又有良好中医发展环境下,不去大胆的接受新鲜事物,那么再退步那可跟不上了。今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过去的时代中医也长期从事抗击结核病的斗争,但是最终没有靠中医药控制其发展,在结核病今天全球共识内,没有中医药的地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

26、的问题。那些如林黛玉一般烟消云散的遗憾,中医人应该去思考。今天新冠肺炎肆虐,中医如果还是坚定的排斥现代科技,那么几年后中医又能拿出什么有效的技术和方药来说明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呢?抱着哪个方子去?拿着哪本经验去?拿着什么药物去呢?历史给了中医新的发展机会,就要毫不留情的抓住。忌讳太多,顾虑太多,失去的就会更多。中医,不能盲目,应该清醒的知道我们有什么,缺少什么,时刻不忘学习,这才是硬道理。当靠1自己就可以对抗取得好疗效的时候,1就是最棒的,就要坚持住,不能丢掉;当靠1自己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就要主动的接触另外的1,取得1+1大于2的效果。如果1+1能够大于单打1的疗效时,1+1就是发展。5、

27、谭杰中:柴胡汤的少阳病诠释关于柴胡汤,开始跟同学分辨主证之前,先说明一下教小柴胡汤大概的规划,柴胡汤会教得比较多一些,是因为我想藉着仲景的柴胡汤,把历代的一些柴胡剂都跟同学顺过一遍。这有什么意义呢?这样说好了,中国现在在使用的方剂大概有三万首,三万首方剂之中,柴胡系的方剂占了八千首,所以如果在教柴胡汤的时候,能够把柴胡系的方剂总纲带过一遍的话,等于是帮各位把中医学整个版图中,十五分之四都处理掉了。为什么需要这么做呢?因为张仲景的柴胡汤,尤其是小柴胡汤,提示了后代医家柴胡剂的使用可能性,可是,反过来说,为什么后代的医家,有小柴胡汤不用,要再去创出另外那八千种的柴胡汤?为什么?这一定是因为小柴胡汤

28、,有它不适用的地方。也就是说,小柴胡汤有它的适用范围,在其他的状况下,医家会照实际遇到的状况,创造出更好用的方。比如说: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汤等等学这样一块版图,虽然要来扫一遍时方的柴胡剂,但它也可以反证“经方的柴胡剂在做什么”,这样才比较容易决定在这么大的一个疾病类型中,什么主证要用什么汤,能让我们用得准一点。今天的时间,只能教一些小柴胡汤的绪论,也就是少阳证的部分,只能介绍一小部分的“少阳是什么?”,比较详细的少阳是什么,要等到我们连同难经、黄帝内经,以及孙思邈关于胆.、三焦、肝的一些说法一起整理出来,会比较能引经据典地处理“少阳是什么”这个主题。在众多柴胡剂中,滋阴养血的柴胡剂,其实比较

29、偏当归芍药剂,柴胡只是点缀的,我这次先不会带到;我们这次先带所谓“疏肝解郁”的柴胡剂,我们会从傅青主跟陈士铎的方剂里面,去抓出一个用药规律,等到我们熟悉这些规律以后,读到其他时方的柴胡剂就会很容易理解。在整理柴胡剂的时候,我问了一些人说“我想把这些所有的柴胡剂都比对一遍,这样同学就能比较理解少阳到底是什么”,但有人,比如说我干爹,就告诉我:“当年我在学柴胡剂的时候,我的老师不是这么复杂的教法啊”,他的老师是这么教的:要疏肝、调肝气、疏肝解郁这件事,疏肝的药,不如这样想:如果是肝气不舒畅,呈显在消化轴的,那是四逆散(按:宋本四逆散就是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肝气不舒畅,呈显在血分的毛病的,是加味逍

30、遥散;少阳病,才是小柴胡汤。我听后觉得有道理!因为历代的柴胡剂脱不出这三个范围,就是从四逆散里变化出柴胡疏肝汤、逍遥散变化出其他方,整个柴胡剂的推扩,大概不出这三种路数。而小柴胡汤治的是少阳病,所以历代从不把它列入“保肝药”,少阳病这个东西,跟肝脏没有太多的关系,甚至我们可以说,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调肝保肝,跟这个实质的“肝脏”都不一定有太多的关系。怎么讲呢?因为实质的肝,比如说,脂肪肝,用实脾散,实脾散里面并没有疏肝解郁的药,那是湿阻中焦;实脾散是真武汤底。肝忙不过来、毒性都化解不掉,我们要帮它排毒、让它轻松一点,可能用的是绿豆黄、蜕粉、半夏泻心汤,这里面也不一定有柴胡、芍药。今天

31、说的黄疸病,那总有机会跟肝胆相关了吧?对不起,张仲景把它分类到阳明篇,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造成黄疸的肝胆病变,那是消化轴(阳明区)的事情,搭不到六经传变的“少阳病”。也就是说,从这些疾病在分类上的归属,就可以让我们概略地看出张仲景伤寒论说的“六经传变”是怎样在画分人体功能的区块的,而这,和今日西医的解剖学,是相当不同的视角。即使是和中医领域的五脏论治,也是从不同的基准点架构出来的。所以说,处理实质的肝的时候,很多的东西跟柴胡剂其实一点也搭不到,各有各的打法,所以柴胡剂说是处理肝吗?不一定,实质的肝,有另外的打法的;柴胡剂所活跃的领域是另一个领域。我觉得这个领域很难定义,因为,跟长辈在讨论少阳区块

32、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几乎讲什么都会被修理,比如说,少阳区块包含了胆跟三焦,我说“三焦是不是淋巴?”大人就会说:“不可以说是淋巴,因为很多病,证明它不是淋巴J“那少阳是不是神经?”大人又会说:“不不,不可以说是神经”少阳区块的胆与三焦,因为少阳区块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块,要好好定义它是不容易的事情。说到肝的血分、气分跟柴胡证,还可以再加上神经疾患就是柴胡龙骨牡蛎汤证中拆解出来的一大堆东西,容易被惊吓、恐慌,西医归类到神经的疾病,其实还是有可能从少阳区块去医。首先来看,后代医家说的“疏肝解郁”这件事,跟我们要说的少阳区块,有什么关系?其实足少阳是什么经?是胆经;手少阳,是三焦经。要疏肝解郁,为什么不走厥

33、阴肝经就好?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直接走厥阴经的药,也存在啊,比如说当归四逆汤,或者是桂林古本的桂枝当归汤、或者是乌梅丸,这都是直接走厥阴经的药。真正的厥阴经的药,我们可能要教到厥阴篇的时候才认识它,所以到底“什么东西是归到厥阴病?什么东西是归到少阳病?我们可能教了厥阴病再把它搞清楚,而厥阴病有较多东西是关系到实际上的肝。那少阳病呢?它比较好像是胆经的区块、手少阳三焦的区块,当它运行得顺畅的时候,肝气就会比较通畅、肝就会觉得比较舒服,所以它好像是“胆的顺畅度,关系到肝的舒服度”,那这是不是实际上直接关系到肝脏这个脏器?我现在还不敢说它是一个“绝对”,这是一点。不过这一点也是蛮不重要的,因

34、为比较要紧的是,我们要能够定义出什么是少阳?张仲景说的少阳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是比较需要去探讨的。为什么所谓的柴胡剂衍生出来的很多方子,或者说少阳病会那么关系到中国人说的“郁”这个字?少阳病的特征就是人很“郁卒”,到底什么是郁?伤寒论所谓少阳区块的病,究竟是什么东西?我想这必须要扯到:什么是狭义的少阳?什么是功能的少阳?什么是广义的少阳?这三种少阳,可能会让人听起来觉得有点矛盾,好像“它如果是A,就不该是B才对;但我认为,这三种,都对。我现在还没有能够那么清晰地去分辨它们的对错的能力,但至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所认识到的少阳都需要和同学分析一下。首先,我觉得最标准的少阳,还是要用内经来说,内经说的少

35、阳其实是很单纯的,就是足少阳胆经啦。足少阳胆经从头到脚这样绕人的侧边区域,这个少阳胆经经过的穴道,管到的东西,会让人觉得它是“人体最三八的一条经”,就是它经过的重要穴位,是超级没有节操的,八婆,好像一个爱八卦的人,每家都要去串个门子,它经过人体所有平常不太对话的重要脏器,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是人体的八卦(gossip)之经。这条很三八的经,它有什么作为?而人体的手少阳三焦这个东西,因为足少阳胆经本身就像个爱打听消息的人,如果这个人觉得打听得还不够透澈,不过瘾,他可能就会去找一家针孔偷拍公司来帮忙,人体的针孔偷拍公司,就是我们这个三焦系统。三焦,在中国人的观点里,用一个最模糊的认识来说,像是人体里

36、面有一个很大的腑,这个腑是什么?是贯串人体所有五脏六腑,形成一个能量的网,好像是把所有的五脏六腑都关在一个笼子里;好像“五脏六腑是结在三焦这棵树干上的果实”一样的这种感觉。至于三焦是肉体的存在还是灵魂的存在?这个是有争议的,我们姑且不论。所以足少阳胆经就发现:“手少阳三焦这个东西,很好用!它每一家都有经过,我要知道什么事,它都会告诉我!”所以足少阳胆经跟手少阳三焦经就会有紧密的联系。经方中医的世界里,称三焦为足少阳胆经的什么?叫“少阳游部”,足少阳胆经在各处装设的分店、监视器。所以所谓的足少阳“经”病,临床上往往同时就等于手少阳三焦“腑”病。就是如果我们说三焦是一个腑的话,足少阳经的病跟三焦腑

37、病,多半是一起发生的。所以,即使张仲景的六经传变,指的是足六经,我们在定义它的时候,有时候也要连手六经也一起算进去。从这个角度来看,什么样的病叫做手少阳三焦腑病?狭义的少阳狭义的三焦,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这个东西,是挖水沟的官、它会挖出水道,那,这就是淋巴嘛。“三焦是淋巴”是最形而下,也最不稳妥的一个说法。因为少阳胆经经过人的身体侧面,如果把颜料打进人的淋巴系统里面,会发现这些颜料全都堆在身体侧面的这个地方,也就是身体侧面的这个区块,是淋巴最容易走的地方。而往往少阳经病,是可以伴随着这些地方的淋巴不通的,所以我在临床上,看到一个人淋巴结一坨坨肿出来,小柴胡汤

38、一帖下去马上就好,所以我一直以为小柴胡汤是清淋巴的药,但这件事情上,我的认知其实可能是错误的,后来就有学过西医的人来纠正我,他说:“拜托,淋巴这种东西它自己是不会发炎的,淋巴会结块,那一定是别的地方在发炎J也就是说,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小柴胡汤一下去,淋巴就扫干净,清三焦就是清淋巴”,可是事实上人的淋巴不一定有什么可扫干净的,是血液在发炎,淋巴才会结块,所以小柴胡汤在这个事情来讲,可能其实是扫血液,不是扫淋巴。它说不定是把其他东西打得很干净,“淋巴打得很干净”只是结果之一。所以,以结果论,就会觉得淋巴就是手少阳,但这个说法,其实还是有争议的。当然,时方柴胡清肝汤之类的方子,治疗淋结小坨的“瘦猴”

39、还是蛮有效的,我说,三焦“等于淋巴”会讲得太武断,但若说三焦“涵括淋巴”,说不定是可以的。如果小柴胡汤果真是淋巴药的话,那淋巴癌它应该会很好用,因为它力道很大,可是淋巴癌用小柴胡汤,并不见得好用,所以我们知道专门的淋巴药,跟“经方的柴胡剂”可能还是有一线之隔。至于说慢性的淋巴肿,那有可能是虚劳的建中汤证,不是柴胡汤证。经方之中,代表性的清三焦的药是柴胡汤,补三焦的药,是辅行诀里的黄耆建中汤(不能说是伤寒杂病论的,这两个黄耆建中汤是不一样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黄耆建中汤,张仲景绝不允许黄耆出头,黄耆的量放得很少,可是辅行诀里它的黄耆是放得很多的。)我们从辅行诀来看一下古代汤液经法的结构,这个结构看

40、起来很美,怎么说呢?古方的世界里,我们说小阳旦汤是什么?就是今天的桂枝汤,它的药味是桂、芍、草、姜、枣,辅行诀里的小阴旦汤是什么?是苓、芍、草、姜、枣,所以桂枝,一个温开的药,跟黄苓一个凉性的药,行成一个对照。桂枝汤治疗的,是表面受到风邪;黄苓汤治疗的,是里面有风邪、会肚子绞痛的热性下利。如果桂枝汤在辅行诀里面再加一味饴糖,就是麦芽糖,它叫做正阳旦汤,这样的结构很像小建中汤,不过小建中汤的芍药有加倍,加饴糖的正阳旦汤,芍药不加倍,但意思是类似的,效果也差不多。大阳旦汤跟大阴旦汤呢?正阳旦汤上面呢,如果芍药乘以二,有饴糖、再加黄耆五两之多,这个叫大阳旦汤,可能这就是古方世界真正的黄耆建中汤,黄耆

41、放到五两这么多。如果是小阴旦汤,加上柴胡八两、半夏半碗,这就是大阴旦汤,也就是后来的小柴胡汤加芍药,所以张仲景的小柴胡汤,在古方的世界叫做大阴旦汤。以实际疗效来讲,大阳旦汤是最补三焦的,大阴旦汤是最清三焦的这样的一个对比。颈部的“淋巴”结块,要一下子就把它拔掉,小柴胡汤可以用,但是小柴胡汤有没有办法把它医到好?通常没有办法,要用补药,建中汤之类,或是柴胡剂再搭补肾药,才能把它医到好,就是体质上的问题要建中汤才能调节,小柴胡汤只是把它清干净,但是虚劳的人就是淋巴很容易堆东西的人,所以要先改善他虚劳的体质。既然“三焦药”的柴胡汤或者是建中汤,都或多或少地对今日解剖学说的“淋巴”有作用;而且,柴胡汤

42、或建中汤所调节到的所谓“免疫机能”,也和淋巴的运作有高度的重叠性。乍看之下,好像三焦就是淋巴了?但是,如果我们回到中医的视角,却又会发现:中医说的“三焦”或是“少阳”的运作,仍有很多东西是“淋巴”所不能包含的。也就是说,如果以淋巴当做基准点来谈三焦的话,或许是一个不够完整的基准点。比如说,前面在教真武汤的时候,有带到过一点少阴病,那时候我说,扁桃腺发炎,常常是少阴区块虚了,从少阴治。当时是因为我们班上大部分都是大人,所以这样讲。其实呢,扁桃腺发炎,有另外一个类型,就是少阳病,如果这个扁桃腺发炎,是发生在“小孩子”身上的时候,就要看有没有少阳主证或是建中汤主证。怎么说呢?日本人在使用经方的医案里

43、面,有提到一种“腺性病体质”,就是小孩子三天两头扁桃腺发炎、喉咙痛,这样的一种体质。日本的医生会去看这个小孩,是不是虚劳的体质,是的话就会开建中汤,或者是看有没有柴胡证,有的话就开小柴胡汤,然后就可以让这个小孩,变成一个不太会扁桃腺发炎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小孩子身上的扁桃腺发炎,好像不一定要算到“少阴”去?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状态。之前有认识的学中医的朋友说,他的老师年轻的时候,扁桃腺很会发炎,后来吃了夏枯草煮鸡蛋,就都不发了。我这朋友三十来岁,也照着这么吃,结果,感冒时,扁桃腺,照烂不误。其实,像这一类的方子,就是典型的“儿童与青少年专用”的方剂,过了三十岁,就很没效;过了三十五岁,再吃,就几

44、乎没什么可期待的了。我们可以说儿童是“稚阳之体”,一个在发展中的人体,他的成长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很多问题可以从少阳治;但是一旦已经不再使用这个区域,扁桃腺发炎就是从少阴治了,在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身上可能会看得到这个现象。所以这个儿童腺性病的体质,就会变成走三焦的药,或者建中汤,或者柴胡汤,这样可以体现出少阳的两个面的治法的这件事情。为什么说小孩子活在少阳区块呢?又为什么这件事情就又和“淋巴”脱开了呢?这是一个等一下我们再说明的话题。但说完了狭义的少阳,在进入广义的少阳之前,我们要先讲一个中间的东西,叫做“功能的少阳”。功能的少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至于广义的少阳为什么稚阳之体会活在少阳

45、区块这个我们等一下再讲。功能的少阳一.四逆散(柴芍枳草汤)的功能少阳,在讲广义的少阳之前要先讲功能的少阳。什么叫做功能的少阳?就是如果用西医的角度来寻找中国人所谓的少阳,找这个少阳区块,足少阳胆经的病,人会郁闷,会失调,或者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证里讲的,胆气不降,所以消化不良,常常叹气;或者黄帝内经讲的,少阳有病,人会喜欢叹气、不讲话这些所谓的郁闷,这个“郁”字,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以这样说,如果用西医的眼光来找人体的少阳,中国人说的少阳是西医里的什么东西?就是人体内脏的,自律性的也就是不能用意志控制的神经跟内分泌的这一区块,怎么说呢?近代的西医发现了,其实人体消化系统的许多脏器,都会分泌一种激素

46、,去告诉另一个脏器“我的状况现在是怎么样”,也就是说,脏器与脏器之间,是会相互沟通的。那么这个沟通,如果是用神经的话,我们说它们是在打电话;如果是用激素的话,我们说是寄信,就是脏器之间是会互相寄信的。这样的一整套人体内脏互相沟通的机能,是西医所认识的领域里,中国人所说的少阳。如果这个机能有问题的时候,人会怎么样?他的内脏会失调,怎么样失调?这个内脏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下面一个内脏不知道该做什么好,或者是两者做的事刚好冲突到,所以一个人可能就“吃了饭就这里痛那里痛”,那他到了西医院去检查,什么病都没有,可是他就是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这里闷痛、那里闷痛的,身体的自我沟通的机能有问题,所以会这样子

47、。比如说,半夏泻心汤证,虽然这也不是真的少阳,但它说的心下痞,是什么东西?用西医来解释的话,他们会这么说,他们说人体的胃的胃酸,它是很酸的,所以从胃部要到十二指肠里面的食物,其实是很酸的,Ph值是在3.5左右的,非常酸,我们的胃酸要流下去,经过十二指肠这一段的时候,我们的胰脏、肝脏都会分泌一些东西进来,让这些食物回复到7.5左右的酸磴值,也就是说一开始从胃到十二指肠,是很酸很酸的,过了十二指肠以后,它会变成微磴性,不然一直流下去,就把肠子烧坏了。那么如果这个人的肝不好,肝不好就来不及分泌一些东西,让这些酸性的东西变磴性,这个时候这个区域就会分泌一种内分泌素,去抑制胃的运作,也就是说,当它觉得它

48、忙不过来了,它就会叫胃不要分泌胃酸,因为这里已经忙不过来了,于是胃就忽然间停止分泌胃酸了,可是,胃里还有没消化完的东西啊,于是这时候,这个人就会觉得胃闷闷、胀胀的,胃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所以这个人就会在吃饭后一小时左右,觉得胃闷胀、不舒服,所以这是人体内部,讯息互相传导造成的结果。这个要怎么医?治脾胃吗?不是的,这时候如果吃半夏泻心汤,以西医的观点来讲,就是让肝比较舒服一点,因为肝是一个一旦它舒服了,自我疗愈能力很好的脏,所以让它舒服了,让它分泌出它该分泌的东西了,人就舒服了,所以说半夏泻心汤以西医的角度讲,不一定是治脾胃,而是一个帮助肝脏比较舒服的药。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人的内脏是会互相传达讯

49、息的,当这个传达讯息的过程变得很混乱的时候,内脏就会开始失调。这种状况发生的时候,我们说柴胡汤这个药方的功能,是帮一个人“调畅气机”,让这个人身体的气,能够舒畅、不要郁闷。其实“郁闷”,我觉得以西医的“人体自我沟通系统”来讲,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一般说一个人气郁不舒畅、吃东西就浑身到处不舒服,几乎就是一个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可以医得不错,或是这个方剂衍生出的类似的方剂。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在干什么?我们之前教枳实的时候教过“提垂汤”对不对?还有在张仲景的治疗妇人的方子里,有一个方子叫做枳实芍药散,一个妇人生完小孩之后,肚子绞痛,怎么办?肚子绞痛,经方一律是用芍药对不对?因为芍药可以让收紧的平滑肌放松,那消化道的脏器是平滑肌、子宫也是平滑肌,所以都可以放松。可是为什么妇女月经痛,可以用小建中汤,而妇女产后腹痛,就要用枳实芍药散呢?这是因为产后的人,子宫要收缩成原来的状态的,用了芍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