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4001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2024年).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工程技术大学202X年土木类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评估得分指标编号指标名称评估方式指标分值评估分值评估说明1培养目标不评分0.0001.1目标定位不评分0.0001.1.1培养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办学宗旨,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体现专创融合O定性评分2.002.00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本专业的职业需求;培养目标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宗旨相匹配;培养目标体现专创融合。1.2目标内涵不评分0.0001.2.1培养目标表述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达成,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定性评分2.002.00培养目标表述明确具体

2、,可衡量、可达成;培养目标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内涵,并有课程模块支撑;培养目标适岗性强,能反映学生毕业5年后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1.3目标评价不评分0.0001.3.1有定期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机制,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教师、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定性评分2.002.00定期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形成了有效运行的机制;评价结果运用及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必要修订;目标评价过程体现多主体参与,评价和修订过程涵盖教师、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行业等利益相

3、关方。2毕业要求不评分0.0002.1品德修养不评分0.0002.1.1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性评分2.002.00毕业要求有效支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够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形成可教、可学、可评的指标点;有毕业要求落实、达成评价机制。2.2学科知识不评分0.0002.2.1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定性评分2.002.00毕业要求有效支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够在人才培养业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全过程中分解落实,形成可教、可学、可评的指标点;有毕业要求落实、达

4、成评价机制。2.3能力发展不评分0.0002.3.1具有批判性思辩和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国际视野。定性评分2.002.00毕业要求有效支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够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形成可教、可学、可评的指标点;有毕业要求落实、达成评价机制。2.4学习发展不评分0.0002.4.1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定性评分2.002.00毕业要求有效支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够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形成可教、可学、可评的指标点;有毕业要求落实、达成评价机制。3课程

5、教学与合作实践不评分0.0003.1课程体系不评分0.0003.1.1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结构比例合理,符合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及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定性/定量评分2.002.00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结构比例合理,符合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及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3.1.2设置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融入专业最新前沿进展,适应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对应“四新”建设,体现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专创融合的课程。定性评分2.002.00设置多门(5门)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课程;多门(5门)融入专业最新前沿进展与成果的课程;设置多门(5门)适应新科技革命

6、、新经济发展,对应“四新”建设的课程;设置多门(5门)体现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置多门(5门)体现专创融合的课程。3.1.3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性评分2.002.00设置合理的课程模块(课程模块划分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毕业要求形成有效支撑;形成了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机制,运行通畅并有效果;课程体系评价和修订体现多主体参与,涵盖教师、家长、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3.2课程建设不评分0.0003.2.1课程教学大纲的完备、科学、规范。定性评分2.002.00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完备性好,大纲内容都能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

7、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内容板块;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是完全依据毕业要求制定的,并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都能有效支撑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目标都能够有效支撑毕业要求;课程教学大纲体例规范性好,教学设计理念先进,教学内容准确、科学。3.2.2课程思政建设有成效。定性/定量评分3.OO1.00课程思政建设有制度,有行动,也有一定的成效。只是疫情原因,校级示范课2022年才获批。3.2.3教材选用审核机制健全,管理规范定性/定量评分2.002.00教材选用、管理制度完备,且绝大部分教材为近几年的国家级、XX省级教材。3.2.4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加强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8、定量评分2.002.00每学年教师通过自建或引进网络课程资源,用于本专业课程教学占本专业年度开课(不含公共课数)的比例达到相应要求。3.2.5本专业XX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建设情况定量评分3.001.80本专业课程土木工程制图和钢筋混凝土短柱偏心受压破坏虚拟仿真实验均是2022年6月获区级一流课程(因系统录入限制问题,录入为2018年)。3.3实践教学不评分0.0003.3.1实践教学体系完整,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设置符合国家标准定量评分2.001.91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225%。实验开出率100%o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一定比例,质量较好。3.3.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合理

9、性及质量定量评分2.001.00本专业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250%。3.3.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配备定量评分1.000.87教师人均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有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3.4协同育人不评分0.0003.4.1开拓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建共享资源有成效定性评分2.002.00建立了校企、校地、校所、校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机制和管理制度;建有校企联合实验室4个等人才培养平台;行业企业能对专业办学或人才培养提供包含经费、设备、人员等各类资源支持。4师资

10、队伍不评分0.0004.1师德师风不评分0.0004.1.1落实师德考核定性评分1.001.00师德考核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合理、可持续;师德考核重视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并能得到有效落实。4.2数量结构不评分0.0004.2.1专业生师比满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定量评分3.000.00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4人(含企业兼职教师2人),其中实验教师5人。但系统未将实验教师归为专任教师,因此统计数据为19人。4.2.2本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和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的占比。定量评分1.001.00系统根据国家质量平台数据自评。4.2.3近三学年本专业专任教师中教授为本科生授

11、课比例100%定量评分1.001.00近三年,理论课、术科课、实验课等课程的授课教授占本专业教授的100%o4.2.4具有行业企业从业背景教师符合专业要求。定量评分1.001.00本专业具有企业、行业从业背景教师比例为63.16%.4.2.5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专业背景对口比例100机定量评分1.001.00教师专业背景对口比例100%o4.3教师水平不评分0.0004.3.1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情况。定量评分2.000.60系统根据国家质量平台数据自评。4.3.2近三年(届)本专业教师获得XX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教材建设奖、教学竞赛奖情况。定量评分2.000.

12、00系统根据国家质量平台数据自评。4.3.3近三年参与指导本专业学生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活动的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定量评分2.002.00参与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活动的教师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大于30%o4.3.4近三年教师主持科研项目及获得科研奖励。定量评分2.002.00科研教师比例为52.94%o4.4教师发展不评分0.0004.4.1专业所在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机构健全,有提升专业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措施。定性评分2.002.00专业所在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机构健全,有规范、完备的工作制度建设;基层教学组织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教改活动

13、,效果明显;有教学团队建设的制度和举措;有提升专业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措施,实施成效显著。4.4.2近三年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组织的教学改革及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定量评分1.000.824.4.3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情况定性评分1.001.00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机制健全,制度建设有效;定期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措施和方法得当;评价结果与所在学院绩效分配和教师奖惩挂钩,评价结果运用科学。5支持条件不评分0.0005.1教学经费不评分0.0005.1.1最近一年教学日常运行经费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不低于平均水平。最近三年专业建设经费充裕,通过争取校

14、级、XX省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专业等立项获得资助经费,以及学校统筹上级拨款用于专业的建设经费。定量评分2.002.00本专业最近一年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为64.43万元,即近一年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为1425.54元,大于1400元;近3自然年专业建设经费为60.11万元,即近三年生均专业建设经费为443.36元,大于200元,并对应给出了他们的分类统计结果、专业建设经费使用明细及使用情况。5.2教学设施不评分0.0005.2.1实验室生均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符合相关专业的国家标准,满足专业教学需求。定量评分2.002.00用于本专业评估的实验室生均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统计

15、信息与2022年“国家质量监测平台”的“表1-7-1本科实验场所”和“表2-6本科实验设备情况”数据关联,统计显示本专业生均实验室面积6.84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大于5000元。5.2.2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符合标准要求,电子图书资料源满足师生需要,且近3年生均年进书量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要求。定量评分1.001.00本专业的生均专业图书量(含电子图书)为173.72,大于80册;近三年生均年进书量(含电子类图书)大于4册,因此,生均专业纸质图书资料册数符合标准要求,电子图书资料源满足师生需要,且近3年生均年进书量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要求。

16、5.3教学资源不评分0.0005.3.1建有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的建设。定量评分2.OO2.00归属于本专业本或本专业课程共享使用的智慧教室8间,大于5间;智能实验室数为2间,即不少于2间,并且数据与2022年“国家质量监测平台”中“表2-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关联。5.3.2建有服务专业课程教学的资源库、案例库(行业企业、中小学教学案例库)。定量评分2.002.00本专业建设有服务专业课程教学的资源库、案例库多个,将其中6个资源库对应的资源建设情况、教学使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展示,这些资源库、案例库能满足本专业课程教学需求,并向学生自主学习开放,同时也促进了推动

17、科研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5.3.3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数符合相关专业的国家标准、认证标准或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定量评分2.002.00本专业近三学年在使用的校外实践基地有12个,大于5个;并且,它与国家质量监测平台数据中表2-4校内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中地点为校外近3年当年接纳学生总数不为0的基地数关联。6质量保障不评分0.0006.1质量体系不评分0.0006.1.1建立校、院、专业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备。定性评分1.001.00校、院、专业三级联合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院两级均发布了详细的包含所有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颁布的各级

18、质量保障标准都做到了科学、合理,对应的评价策略也很多元化,很好地保证了本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6.2监控评估不评分0.0006.2.1对各教学环节质量实施全程监控与常态化评价。定性评分1.001.00除严格贯彻执行学校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外,本专业教研室以产出为导向,定期对毕业生、在校生、教师、企业行业专家以及用人单位等方面进行调研,按照制定的评价周期对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以及毕业达成进行评价,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构建了专业建设持续改进跟踪反馈机制,形成校外、校内和课内的三层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6.2.2近三学年专业教师课程教学学生评教情况。定量评分1.

19、001.00近三学年专业教师课程教学学生评教优秀率达95.5%o6.2.3专业自我评估及外部评价机制常态化。定性评分1.001.00经过专业自我评估及外部评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培养质量好,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2020-2022年就业率分别为85.56%、91.35%、83.33%,就业岗位质量高。继续深造比例分别占13.67%;18.26%、28.95%o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良好,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道德素养、敬业精神、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文化素养都较为满意。6.3持续改进不评分0.0006.3.1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

20、制。定性评分2.002.00根据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与用人单位及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多元社会评价机制;木工程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流向多为珠三角、XX、长三角地区,其余则分布在云南、四川、北京,湖南等地;就业行业性质分布方面,多为施工、设计技术型人员与教育行业人员。专业学生就业的行业性质与专业契合度较高,9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在于专业相关的行业内就业,继续深造学生逐年增加,从这方面来说,我专业培养学生符合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也符合社会需求。6.3.2有效使用校内外评价分析结果,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定性评分2.002.00通过校内外多种途径采集教学质量监测

21、与评价信息,并及时的反馈全体老师,很好的督促了老师不断地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跟用人单位保持联系,请他们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及对未来的用人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7学生发展不评分0.0007.1生源情况不评分0.0007.1.1本专业近三年的第一志愿录取率定量评分1.000.21根据国家质量平台数据评分。7.2指导服务不评分0.0007.2.1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定性评分1.001.00常态化为学生提供思政教育、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业导师、新生导师配备到位,指导内容、指导过程等形成制度监督;学业领导班子和全体专业老师

22、全员参与学生指导服务工作,落实三全育人制度建设。7.2.2学生学业预警制度建设及实施。定性评分1.001.00建立了校、院、班级、学生等多级联动的学业监测机制,定期开展学业预警;体现学业预警与指导帮扶结合。7.3发展成效不评分0.0007.3.1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定量评分1.001.00近三年的初次就业率为92.24%o7.3.2近三学年毕业生升学率。定量评分1.001.002016级总人数117人,升学人数16人;2017级总人数115人,升学人数21人;2018级总人数114人,升学人数33人。近三年升学率约为20.2%7.3.3近三年参与XX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比例

23、。定量评分3.001.21近三年参与XX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人数占专业学生总数(2016级-2021级)的比例为13.47%o7.3.4近三年参加XX省级及以上各类专业竞赛获奖。定量评分3.003.00当年参加国家级各类专业竞赛获奖8项。当年参加XX省级各类专业竞赛获奖39项。7.3.5近三年用人单位反馈和第三方评价。定量评分1.001.00从近三届毕业生中随机抽取50个毕业生,按照要求的方式统一开展用人单位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100%。8优势特色不评分0.0008.1专业优势不评分0.0008.1.1获得XX省级及以上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定量评分4.000.00本专业近10年未获得XX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8.2专业特色不评分0.0008.2.1专业建设有举措和成效,具有独特性、示范性、引领性定性评分6.005.40土木工程与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交叉融合;专业建设突出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检测技术等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