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的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的说明.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1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的说明为了加强本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发展、服务管理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品质,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市政府组织起草了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立法的必要性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
2、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必要通过立法进一步推进和落实深圳公园城市建设,高品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二是完善我市公园事业发展法治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公园立法,我市亦未对公园进行专项立法,公园建设和管理等工作虽然可以适用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园林条例(以下简称园林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绿化条例等法规的部分内容,但仍存在着法律适用方面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且公园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缺
3、乏整体性。此外,服务功能是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园林条例的内容更侧重于园林的建设与管理,较少涉及公园的服务功能,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市公园事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加强立法,构建与我市公园发展相适应的公园法治保障体系。三是推动我市公园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市是典型的低山、丘陵、滨海城市,山水林田湖草海自然资源要素齐全,在大力发展经济和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的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公园绿地事业的发展。2005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全市约50%的陆域面积划入生态空间进行严格管控,随后又将24%的重要生境划为自然保护地,有效保障了城市生态安全,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构建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和“自然郊野
4、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型公园126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8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87%,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二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推动我市“千园之城”高质量发展。二、主要内容条例(草案)共六章四十八条,包括总则、规划和建设、保护和发展、服务和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一)构建公园分类分级体系一是以“自然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分类为基础,构建我市内外一体、层级清晰、类型多样、管理严明的公园体系。对公园进行分类
5、、分级并纳入公园名录管理,优化各类公园布局;二是公园名录、类别和等级的确定、调整由市公园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拟定,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二)规范公园规划建设流程一是要求公园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应当符合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根据已批准实施的规划,按照程序划定公园管理范围线;二是明确以公园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和法定图则为编制依据的公园详细规划应当公开征求意见后,由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批准实施;三是各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公园土地的整治工作,整治完成后移交给市、区公园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四是由公园管理机构负责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的设计方案,市、区公园主管部门按照有关
6、规定提出审查意见后,向社会公示。(三)强化公园生态保护一是将公园管理范围线内的绿地纳入城市绿线保护,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公园用地需求的同时兼顾城市规划发展需要;二是严格规范公园用地占用程序,规定不得擅自占用公园用地,占用公园用地应当征求市、区公园主管部门意见;三是严格控制公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明确开发利用公园地下空间应当符合地下空间相关规划并征求市、区公园主管部门意见;四是明确公园管理机构可以采取访客限额管理和预约等措施加强对公园内典型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动物繁殖栖息地、珍稀植物生长繁衍地等区域的管理。(四)提高公园服务管理水平一是规定公园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园实
7、际情况,以优质服务游人为基本宗旨制定公园游园须知,并报市、区公园主管部门备案;二是要求公园管理机构在划定活动区域时应当根据公园有关规划,并结合公园主要功能合理安排活动区域,进一步满足公众对于公园功能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压实公园管理机构安全管理职责,明确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与辖区公安机关、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立治安联控机制,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维护,强化车辆入园、活动举办等安全管理;四是鼓励公园管理机构根据公园实际情况购买公众责任险,进一步保障游人安全。(五)建立公园事业发展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一是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规定“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技术创新、公益捐赠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支持公园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拓宽公众参与公园管理的渠道,提升公园的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使公园更富有活力、更贴近民生;二是在规划建设层面规定“鼓励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文化设施多层次、多维度连通融合,与绿道、碧道等慢行系统及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设施相衔接,增强公园与周边系统的连通性和可达性,促进城园融合”,推动公园城市全面开放融合,形成均好可达、城园融合的空间格局;三是规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依法进入公园配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提供公园配套服务,形成多元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