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人工智能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人工智能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模板(仅供参考)2022年美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负责人:联系电话:工作邮箱:学校名称:通信地址:申请时间:二。二二年六月制填表说明1 .申报资格:(1)全日制本科高校在职教师或在校学生;(2)原则上不接受之前已获得过同类项目资助的重复 申报。2 .有关项目内容、具体要求和说明请参考项目申报指南。3 .项目负责人填写的内容由所在单位负责审核,所填内 容必须真实、可靠。4 .申请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并手写签名,报送所在高校 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并盖章后,将扫描文件上传到项目 平台 (http
2、:/cxhz. hep. com. cn) o项 目 概 况项目名称基于校企合作的计算机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类型 (单选)口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回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口师资培训项目口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口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起止年月2022. 6-2023.6项 S 负 责 人姓名性别男出生年月职务/职称副院长/副教授最终学位博士所在学校及院系邮政编码电话教学研究 工作情况 (限3项)起止时间项目名称项目级别2019-2021校企协同项目案例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省部级2017-2020计算机软件基础课类课程项目嵌入式教学改 革与实践省部
3、级2019-2020数据结构一流课程校级项目成员(不 含项 目负 责人)姓名职称主要任务签名副教授专业模块设计与实施讲师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相关背景和基础介绍一相关背景近年来,我国对计算机专业类人才需求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总的趋势来 看,无论是江苏本省还是全国层面,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始终呈增长趋势。加快 发展产学研合作,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实用性的综合型人才是专 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实现计算机相关产业集群和专业的对接,构建一个 支撑经济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载体是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技术方向更新快和实践应用能力要求高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大特
4、点和 难点,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构建面向应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校企合作机 制,将学生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总体来说,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1)结合前沿新技术。目前,IT产业发展迅速,软件开发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很 快,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跟随热点技术,相关课程设置及时跟随当前主流,才能实 现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接轨。(2)增加实践内容。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我校目前正在向应用性学 校转型,本专业应与企业进行嵌入式培养,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动 手能力。(3)强化模块培养理念。由于当前软件开发技术存在JAvA方向、C#方向、大数据 方向等,因而
5、专业培养应该在模块中体现特色,立足于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通过模 块,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培养学生对某方向的专、精能力。(4)注重课程改革创新。结合OBE理念等先进理念,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基础, 注重课堂项目培养,强化多种灵活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5)强化院内专业整合。立足我院各专业实力,打破专业隔阂,打通专业间平 台,在课程设置、教学创新等方面实现与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协作。 二、项目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自2007年开始尝试引入企业实训模式,2011获批江苏省 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近年来,学院以工程教育认证核心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学习产 出,通过构建质量评价机制对
6、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持续改进,逐步优化课程 体系,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专业已 经初步形成了校企课程共建、资源共建的教学模式L人员保障。项目组成员由学院教学院长、系主任、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组成,成员具有丰 富的教学经验,此前已经成立“软件基础类课程”项目嵌入式教学改革团队,由教学 院长担任团队负责人,团队成员由资深主讲教师(多名课程改革负责人)组成,同时, 为了进一步引入企业项目制教学模式,项目组邀请5名企业优秀讲师参与到团队,对 课程设计等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此外,为了有效评价教学改革效果,团队设立绩效 评估小组,通过实施内部评价考核,确保项目
7、各项工作按照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进行 建设。2.制度保障。近年来,学院积极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对应用型专业建设给予必要的财务和 人员支持,支持开展引进校企合作资源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项目的特色和亮点项目围绕计算机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偏弱的问题,结合淮阴师范学院计科学院专业 办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对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 革。项目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突破传统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以学生未 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适合本专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的基 于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培养专业知识扎实、 专业技能过
8、硬的计算机产业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该项目特色和亮点包 括:1 .基于企业需求构建以核心基础课程为“主体”,以项目案例实训和课程综合设计 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课程体系。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参照相关职业资格 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采用“大平台、小模块”的总体框架理念,对课程体系进 行重组。依据专业定位和行业需求,以能力为导向,构建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课程 体系,通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逐渐通过形成一系列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合理的核心技 能课程群。2 .构建多模块技术方向课程群,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计科学院现有4个计算机类本
9、科专业均已实现校企合作嵌入式培养,实践课程体系 分为集中实践和素质拓展两部分,主要是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目前每个专业 的培养方案都设置了 4个短期实训和1个综合实训I,实训方案依据行业动态适时进行调 整。经过多年实践摸索,本专业已基本建立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引入企业实训模 式,推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Java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为试 点,利用电子教室在实验室进行课程教学,讲练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 编程能力普遍提高。3 .构建课程教学和学科竞赛指导团队,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加大 实践环节在培养体系的比重,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于校
10、企合作机制将行业和 企业实战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实施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 精神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由企业参与分析论证适合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主动学习,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多元混合式教学方法, 真正提升学生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加大校企融合力度,培养校企协同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组织专任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 承担软件服务外包任务、到企业进修、参加企业和行业技能培训等。充分利用合作企业 的优势资源和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广泛聘请企业教师参与日常和实践环节活动。由专 职教师和企业工程
11、师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的选题、指导、考核和实训等环节。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将主要围绕以下建设目标展开工作。(1)依托校企合作机制,梳理计算机类专业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群,构建专业教育 课程主线,注重专业教育和专业引导。计算机类专业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群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石,在构建专业课程主线的 过程中必须了解本专业适合的工作岗位情况,培养职业意识、确立学习目标、准确职业 定位并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同时,也要通过基础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发展前景, 树立信心;引入行业标准,与行业动态发展人才需求相结合;专业教育形式多样化。包 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小学期项目训练实践、企业实习等。(2)优化实践类课程结构,形成
12、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体,以实训和课程设计为两 翼课程体系。围绕培养目标,重新评审各门必修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增加部分课程的 课时,减少甚至砍掉部分必修课程。同时继续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让学生把学到的理 论知识企业级的项目化开发的实验方式演练为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基本的团队开发环境 和开发与协作流程。此外,继续加强校外训练基地的建设,选择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 的IT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学生在实习基地深刻感受实际的工程项目气氛,熟悉 软件团队开发过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发 现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目的性。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通过学生 反
13、馈等手段动态掌握企业实训效果。(3)依托核心课程体系形成多元技术方向模块课程群。技术模块课程群必须注重与学科核心基础课程和案例化实践实训的有效衔接,基于 学生学习兴趣、行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模块课程。衔接课程群负责人对学生 课程学习、实践实训设置等进行合理安排。(4)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程群和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指教学中突出职业情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重在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培养职业技能,通过行业真实案例和真实情景 模拟加强教学的效果。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一、建设内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校
14、企合 作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强化实践工作能力,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业教学 团队的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培养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技 术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理论以及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行政等单 位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一线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定位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 机理论素质前提下,偏重工程实践及应用,重点是培养实际编程、软硬件维护、行业专 门工具软件的使用技巧等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语言表达、专业技术基础、信息技术 知识面、实践能力和就业时的适应能力,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 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
15、、通专结合的人才。注重培养学 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坚持“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讲授学习方法 的重要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获取知识的可持续性。专业课程体系是学生整体知识体系构建和基本工程能力提升的基础。课程体系必须 强化实践环节构成,通过多种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最 终实现学生系统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逐步培养和提升。为了提升学校计算机类专业人 才培养质量,项目组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多元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改革目标,首先 构建计算机类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然后围绕平台组建核心课程配套的项目案例 实训和课程综合设计实践,进而形成“一体两翼”专业
16、核心课程体系;最后形成多元 技术模块课程群是指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每一个专业设有3至5个课程方向模块供学生 选择,模块设置涵盖专业技术热点方向,模块设有课程群负责人,由校企双方合作实施 教学。多课程模块建设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学习,提升技术实践创新能力和 就业竞争力。二、实施路径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促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一专多能” 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毕业时能够在某一行业达到直接上岗的专业技能水平,这需要学 生在毕业前能够得到大量的实践训练和项目参与,并能够在四年级到特定的校外实训基 地或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岗位实训。学生在第四学期已充分了解本专业各培养方向后自主 选择
17、,确定后在第五学期进行“定向强化”。每位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其它两个方向的 基本技能,在毕业时虽不能完全胜任各个相关领域,但已具备该领域所需的专业基本技 能,经过短期培训或自主学习可以达到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项目预期成果1、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施方案2、完成至少两门课程的在线教学资源建设。3、项目实施总结1份5、组建校企联合课程教学团队2个项目实施计划坚持以“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产学相结合,能力与素养并重”的人才培 养理念,在分析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依据IT企业工作流程,通过对典型工作 任务分析,确定需要完成的具体实操内容,进而重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建设要推行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18、”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通过工作任务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也必须做相应的改革。制定主要教学 环节质量控制办法,加强过程监督与考评,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 段;建立完善社会需求、质量跟踪、课堂效果三项调研的制度;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 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和机制,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责、权、利。课程建设遵循“知识+能力+素质” 一体化人才培养理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院人才培养框架体系为依托,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来构建能力达成和知识体 系。课程建设以业阶梯式能力培养模型为指导(如图1所示),
19、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 能力: 基础应用能力:扎实的知识点实践能力;工具使用能力;自学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应用多门技术能够开发小型项目;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思 想;通过引导,逐步具备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设计能力:系统分析、设计、构建能力;工程推理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团队开发及沟通协作能力;抗压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新技术探索能力;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图1阶梯式能力成长模型具体举措包括:1)课程设置上采用“大平台,小模块”模式。“大平台”是通过开设计算机类通 用公共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既可以为后续 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0、,又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提供理论知识储备,使学生更具发 展潜力。“小模块”即按照行业企业岗位设置专业方向,围绕“职业特定技能”培养不 同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2)教学方法上引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形成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四主”教学体系。“项目导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 开的教学活动。它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实践促理论;学生有独 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 成果展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学生能自主发现知识的不足和 提高发现问
21、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项目统领整个学科体系,教师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 相对独立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 几个知识点,相关知识点的集合形成每门课程。“项目导引,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经历4个阶段:第一是项目的确定。教师根据 培养目标和定位选定项目,明确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搜集必要的资料和素材,写出 总体指导方案。第二是项目分解。教师将项目分解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每个任务包含一 个或几个知识点,经过与学生的充分讨论,明确每个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写出任务 指导书。第三是任务实施。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依据培养方向将学生分组,由学生主 导进行组内人员分工,明确每
22、个学生的职责,以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在此阶段中, 教师可进行集中授课、分别指导、跟踪检查、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第四是 成果讲评。任务完成后,学生要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设计原理,自评技术优点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接受教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提交“任务说明书3)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练、做”四位一体,以“做”为主,“学、练”结 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校期间熟练掌 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组建一个局域网;设计一个小型网站;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4)加大“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设置课程群负责人制,负责人协调团队教 师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项
23、目建设,通过安排社会需求调研、企业挂职进修、承担 社会服务外包项目方式,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拓展能力和专业建设 指导水平。具体阶段安排包括:1)项目调研(2022.52022.7):厘清课程之间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市场对软件 开发人员职业能力需求,定位课程体系框架。2)课程总体设计(2022.72022.9):校企双方讨论制定课程授课总体设计,明 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制定课程建设总体设计思路。3)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2022.92023.4):校企双方讨论确定企业项目资源, 基于嵌入式教学模式进行项目案例内容遴选设计,制订授课标准和计划,完成考核评价 机制制定工作。4)项目结
24、题(2023.5):总结各门课程实施情况、撰写结题报告。经费使用规划项目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L项目组课题调研所需差旅费用等1万元2 .课程资源建设费用2. 5万元3 .组织骨干教师参与研讨、学习、培训等1万元4 .编写案例化教学材料费用0. 5万元知识产权申明若立项审批通过,本人郑重承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抄 袭行为,凡涉及到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解或已获得著 作人认可。项目负责人:申请日期:申请人所在单位意见: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鼓励学院和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和探索。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实践实训实验室可以满足教学改革要求;昆山美丽软件科技有 限公司具有丰富的软件项目开发能力与经验,目前已有大量的应用软件开发项目,可以 为课程建设提供真实的项目案例,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加盖高校校级主管部门公章)签字: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