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浔阳区第一中学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市浔阳区第一中学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允许,请勿外传!九江市潺阳区第一中学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西某某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09年10月目录第1章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报告编写的依据及研究范围21.3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4 结论与建议41.5 建议6第2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72.1 项目建设背景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3章功能定位及需求分析153.1 功能定位153.2 需求分析16第4章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234.1 地理位置234.2 建设区域概况234.3 校址现状及建设条件分析26第5章项目建设方案295.1 指导思想与原则295.2 项目建设目标305.3 项目总体规划3
2、15.4 项目建设方案与规模35第6章公用工程方案506.1 道路工程506.2 给排水工程526.3 消防工程586.4 空调与通风工程626.5 供电、照明与防雷工程626.6 停车场676.7 广播、通信网络工程676.8 燃气工程766.9 绿化工程766.10 公用工程的工程量77第7章项目招标和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87.1 项目招标787.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9第8章环保、消防及节水、节能818.1 环境质量标准818.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818.3 施工期、运营期的环保工作828.4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38.5 节水848.6 节能84第9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869.1
3、组织机构869.2 人力资源配置86第10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8810.1 投资估算8810.2 资金筹措及及使用计划96第11章社会评价9711.1 项目效益分析9711.2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0011.3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10111.4 社会评价结论103九江市潺阳区第一中学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总论1.1 项目职项目名称:九江市潺阳区第一中学承办单位:九江市第一中学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选址九江市涪阳区香蜜北的莲塘尾。建议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92400m2(生均30.8平方米),扣除道路、绿化面积1255211实际净用地面积为79848m2.本项目规划办学规模为60个班,在校生人数
4、3000人,教职工400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90534.6m2(生均30.18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1536.6m2,设有行政综合楼、普通教学楼、实验楼、电教中心、图书信息中心、社科文艺中心、食堂、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有兼大型集会功能的体育馆和其它附属用房、游泳池、40Onl标准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和校内道路及绿化用地等。本项目的容积率为0.86,建筑密度为22%,绿化率为48.1%(按净用地面积计算)。本项目工程建设的投资包括了与建筑工程相关的设备(如给排水消防设备、供电照明、综合布线、通风设备等工程设备),但不包括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电化教学设备、教学课桌椅、电脑等)、
5、办公及会议室设备、空调、厨房、太阳能设备等方面的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5107万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27296万元,市政配套工程投资7811万元。资金来源为:市财政拨款14043万元,区财政拨款21064万元。1.2 报告编写的依据及研究范围1.2.1 报告编写的依据(1)九江市发改局关于九江市潺阳区第一中学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深发改2008590号);(2)国家教委关于评估验收100O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教基199517号)(内附示范性普通评估验收标准);(3)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西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制度的通知(试行)(粤教督200214号);(4)江西省教育
6、厅关于启动“1521”工程建设示范性普通的通知(粤教督200219号);(5)江西省普通新课程样本学校装备标准(试行)2008年8月;(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7)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8)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江西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验收方案(试行,2008年5月);(9)九江市渭阳区红领中学项目建议书。1.2.2 研究范围本报告研究范围包括:九江市潺阳区第一中学校区建设项目的背景、必要性、校址选择、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公用配套设施、环保、绿化、建设进度计划、招投标计划、投资估算和社会效益分析等。1.3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
7、标表1-1九江市潺阳区第一中学项目建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1J-项目内容单位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D2924002净用地面积m2798483总建筑面积m290534.64容积率0.865生均用地面积m230.86生均建筑面积m230.187建筑用地面积m2203038建筑密度%22.09绿化面积ID23837510绿化率%48.111用水量m3/d121412总用电容量kVA3025变压器容量13投资总额万元3510714区财政拨款万元2106415市财政拨款万元1404316建设期月1617办学规模(教学班)班6018教职工定员人40019学生人数人300020正常年净财政拨款收入万元47
8、8121正常年学费收入万元91122正常年支出万元569223正常年收支结余万元01.4 结论与建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强劲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关键领域。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普九”完成,高校扩招,江西省已清醒地认识到阶段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建设示范性普通,实现普通教育发展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是摆在基础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九江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教育发展与城市
9、建设同步规划,在发展程度上科学合理地适度超前,力求能满足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需要。按照九江市的规划,沼阳区将建设成为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必须发展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随着涪阳中心区的全面开发,潺阳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及其美好的前景,对潺阳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而言,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中学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是九江市重点中学、江西省一级学校。随着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的不断提高,第一中学在社会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第一中学学位(包括初中学位和学位)的社会需求越来
10、越大。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现有的校舍和占地规模已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只有扩建方能满足社会对第一中学的学位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第一中学学位不足问题,满足沼阳中心城区全面开发建设对教育的需求,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江西省及九江市确定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第一中学初中、分离办学,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初中、学位紧缺的问题,缓解九江市学位紧缺与城市高速发展的矛盾,又能集中资源、师资等优势办好初、,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实施名校发展战略,使第一中学成为在区属同类中学中,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名校。可见,本项目的提出是
11、顺应天时,迎合民意,响应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家和省市等各级政府的号召,发展基础教育,为实现科教兴国、兴市的宏伟目标做贡献。它既适应了九江市城市建设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又配合了涪阳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也符合江西省教育的总体规划要求,对推动城市建设和九江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有良好的社会效益。1.5 建议1、学校拟建地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环境优美。然而周边的山体及山上的植被已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应采取措施做好防洪护坡工程,确保安全。同时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自然景观遭受破坏,水源受到污染。2、本项目建设用地经多方努力于2008年7月9日,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批复的用地方案面积约为
12、77400平方米(方案号:2008-500-066)o此用地面积比九江市制订的“1521”工程方案标准的要求略低了一些。为使项目建设满足国家、江西省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级中学的标准及九江市制订的“1521”工程方案标准的要求,并使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尽快落实地块东面约L5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3、本项目的建设以2010年9月开学为最终目标(工程建设则要在7月底完成),而目前刚开始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建设时间紧。因此,本着项目的特殊性,建议政府各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的前期工作能特事特办,以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从而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第2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
13、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实现“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指出要实现此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普通教育体制和模式,实现普高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率,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创建示范性普通,是国家在“九五”期间提出的教育发展的一个构想。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更为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的进军号角。江西省清醒地认识到“普九”完成,高校扩招,阶段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建设示范性普通,实现普通教育发展规模与效益、
14、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是摆在基础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于是,南粤大地,掀起了建设优质示范性普通的“旋风”!到处无不感受到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为此,省委省政府确定“十五”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是在大中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基本普及教育,全省计划建设200所示范性普通,争取有100所进入全国IOoO所示范性普通行列(简称“1521”工程),扩大优质普通规模,全面提升普通教育的整体水平。今年江西省教育厅先后发出两份通知,对建设示范性普通的条件、要求、督导验收制度做出详细规定。通知要求,申报国家级示范性除达到省一级学校的标准外,还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具有60个以上教学班,在校生达到3000人以上;学校占地面积,大中城市
15、城区内的学校达到100亩,其他学校达到120亩;建有100O兆主干校园网,计算机数量与在校学生之比为1:10;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达到30%;学校建设硬件与软件并重,硬件以实用为主、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软件建设体现科学教育思想、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成就。九江市作为江西经济发展最快的“特区”,多年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整体办学条件在全省、全国处于先进水平,1994年就基本普及了阶段教育,近几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阶段的比例达98%以上。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的需求,九江市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推进“教育均衡化”,共投入3.2亿元,对51所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
16、进行改造,基本消灭薄弱学校,又筹措两亿元进行义务教育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二是完全中学实行初、分离办学,由此增加1500个优质学位。三是加快建设寄宿制示范,计划在5年内投资12亿元,新建8所标准较高的寄宿制,以示范学校带动一般学校,大力发展优质。四是推行办学质量承诺制,学校就培养目标、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办学特色等内容向社会、家长和学生作出公开承诺,期限3年,由教育行政部门、社区机构、家长代表组成检查评价委员会,每年对学校实施承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除搞好硬件建设外,九江将发展优质的内涵放在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到2009年,建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
17、的教育网络平台、远程教育系统、网上学校和教育信息资源库,大规模开发教学软件,完成教师全员信息化应用培训,建立优质课“虚拟学校”,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率。九江市涪阳区于2002年6月成为江西省教育强区。近年来,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优良,教育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沼阳区是“江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课程改革和课程改革分别从2002年和2008年起开始实施。区属各学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质量优良,在61所公办中小学中已有54所通过等级学校评估(其余7所学校均为新开办学校),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18所、市级学校27所、区级学校8所,占
18、总数的88.5%。按照九江市的规划,涪阳区将建设成为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必须发展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随着潺阳中心区的全面开发,滑阳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及其美好的前景,对涪阳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而言,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贯彻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教兴市”和实现九江“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强劲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九江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战略发展重点,采取重大举措,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教育在现代化建
19、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1994年,市委领导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市”。1996年,九江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2000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象发展高科技那样大力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2011年,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上,黄丽满同志特别强调“力争2008年成为全省教育强市”,把2008年建成教育强市的重大决策写入市委会议决议,列入市委、市政府2008年的工作要点;2008年2月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李鸿忠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建设教育强市”。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
20、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在今年建成省教育强市的基础上,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九江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教育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在发展程度上科学合理地适度超前,力求能满足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需要。在特区建立之初的1982年,市委、市政府就已做出了“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决策;1991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1994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优先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和教育事业重点优先发展,确保财政教育投入优先安排,中小学校用地优先
21、保障(新规划的必须达到等级学校标准),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历届市委、市政府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李鸿忠市长提出“教育是投资而不是开支”的新理念。从2000年起,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年递增15%以上。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全市推行学校标准化和教育均衡化、教育优质化,规划建设8所寄宿制(已建成2所,在建2所,已规划落实用地3所),建设20所国家示范性。在整体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抓好创建省教育强镇、强区工作,夯实教育强市基础。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强镇,各区加大
22、财政性教育投入,近几年各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区财政支出的比例年均达到25%以上;镇一级教育投入比例更大;村一级的办学积极性也十分高涨,有的村提出“宁愿每年少分红,也要出钱办教育”。全市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氛围。到2011年底,全市20个镇中的18个镇被评为省教育强镇,全市6个区均建成省教育强区。九江的教育在数量规模、层次结构、质量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不断稳步发展,成绩显著,获得了江西省第一个“教育强市”的荣誉称号。为使九江教育迈上更高台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2008年7月,九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科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
23、九江市今后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任务措施。总的奋斗目标是,在2008年建成教育强市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当时的平均水平。为实现此目标,九江市将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构建起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沟通、配套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健全完备的学习型社会。九江市将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妥善解决非户籍常住就业人口子女入学、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统筹整合资源、搞好教育规划与布局、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重点难点上狠下功夫。展望未来,九江教育将抓住大好机遇,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不断迈进。
24、2.2.2充分发挥第一中学优异的教育资源和名校效应九江市温阳区第一中学建于1981年,原名九江市第三中学。学校位于园岭住宅区内,毗邻九江市政府、九江市图书馆、九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九江大剧院等。位置适中,闹中取静,环境清雅,交通便利。九江市沼阳区第一中学为潺阳区唯一的江西省一级中学、滑阳区重点中学。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第一中学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学校于2011年扩建了石厦分校区,目前全校有6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有部分住宿生),其中34个班,1622人。学校占地面积52041平方米,建筑面积36482平方米,其中石厦分校区占地面积22041平方米,建筑面积14482平方米。由于
25、名校效应,近年来学位需求迅速增加(2008年石厦分校区建成扩招,人数从2011年的973人,增加到2008年的1622人,几乎番了一番),学位紧缺矛盾一直非常突出。刚扩建的石厦分校区用地面积、建筑面积都很有限(生均占地17.3平方米,生均拥有建筑面积12.2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第一中学学位不足问题,满足沼阳中心城区全面开发建设对教育的需求,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江西省及九江市确定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第一中学初中、分离办学,是非常必要的。1、现初、分离办学是国家教育部、江西省确定基础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创办全国千所示范性的必要条件。2、初、分离办学是九江市政
26、府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既定方针,也是潺阳区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是沼阳区建设教育强区的重要战略。3、初、分离办学可以扩大第一中学初中、的办学规模,为九江市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4、初、分离办学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中学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办学效益,为济阳区建立一所示范性的优质。5、初、分离办学有助于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第一中学开展网络环境下创新性教学机制的整体改革实验,进一步提高第一中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一步发挥第一中学在全区乃至全市的示范性作用。6、分离后原址兴建的初中部由于仍属于第一中学初中部,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中学办学经验和管理水平,保证
27、较高的教育质量,同时为第一中学提供优质的生源,使第一中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初、分离办学有利于第一中学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师资保证。总之,逐步实现初、脱钩,既能解决初中、学位紧缺的问题,又能集中资源、师资等优势办好初、,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实施名校发展战略,使第一中学成为在区属同类中学中,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名校。第3章功能定位及需求分析3.1 功能定位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第一中学将建设成为国家素质教育示范高级中学,体现时代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全寄宿高
28、级中学。普高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的最高层次,接受普高教育的学生面临升入大学或是步入社会这两种对人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选择。制定和落实普高发展规划,要坚持有利于普及阶段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进一步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原则。示范的建设重在有特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实现开放办学,学校资源面向社区,面向兄弟学校,使其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社会共享,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办学效益。学校教育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具备现代人应有的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因此,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
29、“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此外应确立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观念。要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手段,将计算机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方面,这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管理效能,培养创新人才,将会产生划时代的意义。第一中学的建设应高瞻远瞩,规划适度超前,以高投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标准化的校舍场地、配备齐全的功能室、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校园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校园建筑在功能上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30、,又能反映出老校、名校浓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富有特色的、精彩的校园文化,使示范性高级中学不仅在“规范”方面体现其示范作用,而且在个性特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3.2 需求分析目前九江市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齐全。2011年底,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259所,其中幼儿园656所,小学376所,普通中学179所,职业中学8所,(公办中小学337所,8762个教学班,校均规模26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422221人,平均班额48.2人;民办中小学218所,5081个教学班,校均规模23.3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227091人,平均班额44.7人);普通中专学校8所,成人中专学校9所,
31、成人中学10所,工读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日制高校单位10个(含暨南大学九江旅游学院),成人高等学校1所。另外,宝安、龙岗两区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所。正式注册的各类培训机构400家。各类教育结构合理,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2011学年,全市幼儿园在园幼儿123856名,在园幼儿人数近三年共增长20.2%,学前受教育率达98%;小学在校生469684人,近三年增长29.2%;普通初中在校生132933人,近三年共增长40.7%;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97%;初中毕业生有97.4%升入阶段学校。2011年
32、高考升学率达92.7%,2008高考升学率达95.1机2011年,九江市幼儿教育和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如下:(1)3-6岁幼儿入园率:城区95%、农村80%以上。(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3)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4)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5) 阶段入学率:城区95%,农村90%以上。(6)普通升学率达90%以上。(7)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当地水平。2011年,九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60.3万人,其中非户籍学生有39.6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18.6%,占全市义务教育在校生的65.7%;在39.6万人的非户籍学生中,有一
33、半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达到19.69万人。九江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比例严重倒挂,在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九江市力保做到符合就读条件的非户籍学生“想读书,有书读”,“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此,近几年九江市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不断调整和扩大中小学办学规模,每年新建近20所、改造扩建数十所中小学,每年新增学位数万个以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需求。如:2002年新建14所,扩建22所,市、区财政共投资9.9659亿元,新增中小学学位2.871万个;2011年新建19所,扩建17所,市、区财政投资9.9334亿元,新增学位4.07万个。近三年市
34、、区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达到“三个增长”(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九江市、区财政预算内(含附加)教育投入,2000年为29.70亿元,2001年为41.01亿元,2002年为55.00亿元,2011年为64.32亿元,年增长均超过15%。2001-2011年,九江市财政经常性收入总额为819.26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总投入160.33亿元,在校生人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6259元、7227元、8267元,教师年均工资收入分别为38992元、39927元、411
35、01元;学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2541元、2733元、2964元,市、区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均确保了“三个增长”。近几年九江市人口有加速增长的趋势(见图表3-1),从图表可以看出,九江市常住人口的增长势头很快,看11年比江98年增长30的%,而且在九江市的人口组成中,学龄人口和育龄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学位的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据统计,九江市中学生在校人数、招生人数、毕业人数近年增长幅度很大,尤其是招生人数的增长。2011与1998年比,中学生在校人数、招生人数、毕业人数分别增长64.0%、75.0%、和60.8%。据九江市2010年教育目标规划预测,到2010年,
36、九江市常住人口将达到750万、中小学学生总数将达到90万人左右。因此,到2010年,中小学总数将达到711所,需新增156所,需建设用地620万平方米。其中,小学将达到471所,需新建95所;中学达到240所,需新建61所(初中38所,23所,其中每年新建2所寄宿制普通)。目前九江市义务教育阶段能提供的学位约60多万个,离2010年的规划目标尚缺30万个左右。而据有关报道,九江市人口目前已突破100O万,如此上述学位规划已明显不足。可见,九江市中小学教育需求旺盛,供给压力很大,任务相当艰巨。表3-11998-2011年九江市常住人口、人口组成及中学生人数19981999200020012002
37、2011201Itt1998年增长(%)常住人口(万人)358.48379.64394.96405.13432.94468.7630.8中学生在校人数(人)7694982155860099126010699612619064.0中学生招生人数(人)27752297733128634380419894855375.0中学生毕业人数(人)20215236512317924874284243250360.8人口组成(%)0-14岁_1512.512.51312.15-58岁79.982.882.682.28360岁以上5.14.74.94.84.5资料来源:2008年九江统计年鉴199820O3年涿
38、刈市中学生人/境况1500001Y10000011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口小业人教作为九江市中心城区的涪阳区,其教育规模发展更快,高于九江的同期水平。涪阳区中小学生在校人数近三年从2001年的8.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IL8万人,增长了42.2%。第一中学是九江市重点中学,是涪阳区唯一的江西省一级中学,近年办学规模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校人数、招生人数增长很快(见图表3-2),2011比1998年分别增长35.9%和60.7%,不过明显落后于同期九江市的增长率(64.0%和75.0%),但是毕业人数的增长率69.9%却高于九江市增长率(60.8给,这说明第一中学的办
39、学质量高于九江市同期的平均水平,但办学规模的扩大却受到一定的制约,落后于九江市同期平均水平。表3-21998-2011年第一中学学生人数1998199920002001200220112011比1998年增长(%)中学生在校人数(人)716908100693694397335.9中学生招生人数(人)24733237728328839760.7中学生毕业人数(人)22422821930128438069.6资料来源:第一中学提供150010005001998-2003红岭中学高中部学生人数情况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口 毕业人数综上所述,近三年,九江市和沼阳区的中小学的在
40、校人数的增长率都在40%左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以及现代化教育进程的推进,九江市未来几年对学位需求,尤其是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必将很大,学位供给相对不足,供需矛盾仍将存在。拟建的第一中学,计划在九江全市招生,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需求,缓解九江市城市高速发展与学位紧缺的矛盾。第4章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4.1iSfi三拟建的第一中学位于九江市潺阳区西北部禾镰坑水库山坳内。学校东临近期拟建的福龙路和香蜜湖路,南临北环大道,从北环大道下穿通过安托山九路与侨香路及莲花西路相接。学校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西北三侧为塘朗山山脉,南侧为禾镰坑水库,环境十分优雅。42建设区域概况九江是中国南部海滨
41、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江西省南部,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九江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九江是中国江西省省辖市,国家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九江经济特区在其辖区内。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2011年末,常住人口557.41万人,比上年增加10.50%o户籍人口150.93万人;暂住人口406.48万人,占73%。下辖6个行政区,有30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372个居民委员会。罗湖区、潺阳区、南山区、盐田区位于经济特区内,宝安区、龙岗区位于经济特区外。
42、涪阳区位处经济特区中心地带,是九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东起第一路与罗湖区毗邻;西至华侨城与南山区接壤;北靠笔架山、莲花山与宝安区相连;南濒九江河、九江湾与香港元朗隔水相望。全区面积78.04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85个居委会。截至2011年全区总人口达88.5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5.6万人,暂住人口52.98万人。九江市潺阳区于2002年6月成为江西省教育强区。近年来,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优良,教育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全区教育规模发展迅速,2002年,全区共有中小学68所,其中小学46所(公办41所
43、,国有民办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中学19所(公办17所、国有民办2所)。小学生约55500人,其中公办学校约53300人,国有民办学校约2200人;中学生约27500人(9000人、初中18500人),其中公办学校约25100人,国有民办学校2400人。公办学校共有教职员工4646人(中学2061人,小学2585人),其中专任教师4329人。另有代课教师723人,退休教职员工582人。此外,全区还有简易民办中小学17所(己发简易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或临时许可证),在校学生16800多人;幼儿园105所(公办19所、民办86所),在园幼儿约23100人,其中公办园约6500人,民办园约166
44、00人;电大分校1所(归区委党校管理);教师培训中心1个(归区委党校管理);成人教育机构约80个。全区各学校(指公办学校,下同)师资力量一流,通过面向全国招调优秀教师和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以及“绿色通道”引进高级人才和特殊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优选工程、优育工程、名师工程),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编的4329名专任教师中,平均年龄约38岁;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有45人;中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3%,高级教师职称达34%;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7%,高级教师以上职称达73%;大大超过了省级标准。一支年富力强、学历高、职称高、骨干多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全区各学校
45、办学条件一流,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程度高。学校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完善,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种功能室齐全,校园环境做到绿化、净化、美化、文化,育人氛围浓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建有“潺阳区教育网站”及相关软件应用中心。教育系统办公网覆盖全部学校。各学校都建成校园网和软件制作室,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探索和研究,开展由中央电教馆单独为涪阳区立项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全区所有学校都承担了子课题的研究。继续优化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到2008年底实现全区各中小学一线教师人手一台办公备课电脑,每所小学配齐2个网络教室,每所中学配齐
46、3个网络教室。启动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年计划,不断提升全体师生的信息化素养。目前,全区有“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所、“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6所、“九江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8所。 4 3校址现状及建设条件分析1 .校址现状本项目区内现有永鹰高尔夫球练习场,属临时性建筑;周围还有九江市第二劳动教养所干警生活区,往山上有通往公安局射击场和禾镰坑墓园的山路。2 .交通条件项目区内由于没有通往北环路的道路,因此,项目建设地现状交通不便,但是,随着项目的实施,交通状况将得到全面改观。项目区距市中心约有5公里,南与北环路、侨香路、莲花西路相连;东与香蜜湖路及拟建连接涪阳至龙华的福龙路相接,东南侧建有北环香蜜立交。3 .公用工程供应条件本项目的供水、排水、燃气供应均通过连接市政管网解决,能够满足学校日常教学和生活的需要;电力供应通过与供电部门签订供电协议解决,另备有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的应急之用。通信传输和宽带网的连接通过同电信部门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