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心理学之父”冯特“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界定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一)人际关系1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关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2 .“人际关系”作为专有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的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二)人际关系心理学1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探讨人际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2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莱维
2、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3 .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心理成分中,(情感因素)最为重要。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理论任务:尽快中国化,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一摄取一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林崇德,俞国良)(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
3、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最终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调整人际关系;3.不断改善人际关系;4.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第二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社会关系:1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亦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2 .社会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广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二是狭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3 .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二、社会关系网络层次1 .生产关系;2.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3.心理关系。三、人际关系和社
4、会关系的关系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2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制社会关系中产生的;(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3 .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4 .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四、研究人际关系的必要性。1.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5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6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7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1 .良
5、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注意一接触一融合2 .人际关系的恶化:冷漠一疏远一终止二、不同年龄段人际关系的特点:1.童年期人际关系特点:(O-12岁)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儿童的人际关系以垂直型为主。与学前期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是父母。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对发展平行型人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3 .少年期人际关系特点:(12-15岁)少年“成人感”出现。(1)获得权利和尊重的需要;(2)强烈的独立和自主需要;(3)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友谊的需要。4 .青年早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5-18岁)广泛性、自主性、异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的特点。5 .成年期人际关系的特点:(18岁以后)表现在家庭和职业中
6、,表现形式是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日本学者古烟和孝把“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作为社会心理学专著的书名。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美国心理学史专家墨菲在实验心理学一书中引用艾宾浩斯的一名言:“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来说明实验心理学的历史,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一、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1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接触、交往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一方面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2 .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
7、关系中个体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于1951年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1)圆形传递。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优点是能够全体成员的土气,调动积极性,产生满意感,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缺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慢,正确性差,领导者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2)轮式传递。以一个成员为中心,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能发挥作用,正确性高。成员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群体士气低。(3)链式传递。信息一个接着一个传递。解决问题速度快,领导效能显著,正确性高,成员士气低,成员反应是被动作出的。4 4)Y式传递。链式传递,工作效率高
8、,速度快,抑制了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总之,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交往模式;要发挥个性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取圆形传递的交往模式。5 .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研究。存在四种模式:(1)单纯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递给最终的接受者。传递速度快,容量大,容易发生信息失真。(2)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给朋友或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信息大、渠道宽、速度快,受个人情绪影响大,容易产生消极影响。(3)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传递信息,传递面积广,信息量大,受机遇影响大,交往的主体不能发挥作用。影响积极性发挥。(4)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递
9、给所有与他接触的人。传递速度快,面积广,不可靠,谣言就是这样产生的。6 .美国,戴尔,研究表明: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结合效果最好,口头交往效果次之,书面交际效果最差。二、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1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至于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认为人类最小、最稳定的群体是两个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形态:相互正关系、相互负关系、混和关系。2 .苏联心理学家什瓦列娃对人际选择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群体形成的最初阶段,人际选择是以直接的情绪色彩为特征的。3 .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三、人际关系中交往
10、积极性的经典实验。(一)霍桑实验概述20世纪20年代,侧重分析人们生产活动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代表人物是原籍澳大利来,后移居美国的梅奥。1927-1932在美国霍桑工厂做的系列实验,也叫霍桑实验。1 .照明实验。电话交换机厂,一组改善照明条件,一组条件不变。结果产量仍在提高。说明劳动条件没有人际关系重要。2 .福利实验。先增加福利条件,后双取消福利条件,结果劳动生产率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说明,人际关系的好坏比福利改善更加重要。3 .群体实验。工人内部不成文的规定,使群体成员心情愉悦,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说明良好人
11、际关系比物质利益重要。4 .态度调查。管理者良好的人际关系比人为的措施更为有力。(二)霍桑实验结论:表明:人们在工作中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的是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讲:1 .人是社会的人。影响人际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 .除了正式群体外,企业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三)笔者的看法:对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不完整。实验方法上缺乏客观性和一致性。在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偏见,主要
12、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又影响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第二节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一、人际交往理论(一)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高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的奠基人。这个理论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受行为主义启,米德提出了刺激一符号的意义一反应,显然,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象征:就是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展现出现的活生生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和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
13、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二)场合交往论:建立在康波和斯尼格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三)自我呈现论:又称自我表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管理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自我呈现也可叫做印象管理。自我呈现论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研究者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的观点。主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四)社会交换理论:是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提出者是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是(互动理论)取向的一种观点。社会交换理论中选择比较水平的值取决于交往关系中(所获得的结果)。(五)T组理论二、人际反应特质理论人际反应物质:心理学家在个体人格形成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1 .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
14、学家舒茨。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感情的需要。2 .心理学家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把人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1)逊顺型。其特征是“朝向他人”。这种类型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总想的是你喜欢我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再采取行动。被动的。(2)进取型。其特征是“对抗他人”。交往中总想窥探对方力量大小,或有什么用处,从面采取对策。自我中心主义表现。(3)分离型。特征是“疏离他人”。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自命清高,易造成内心空虚,孤独的心境。逊顺型的人多从事与人接触类型的职业。进取型的人多从事商业、金融、法律、科研工作。分离型的人多从
15、事艺术方面工作。三、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海德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理论期望理论:弗罗姆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M=EV公平理论:亚当斯探讨个人页献与报酬如何平衡的理论(一)需要理论。1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45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分为五个层次: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50年出版的激励与个性专著中,又分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主要观点如下:(1)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2)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就会出现较高
16、层次需要;(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由低级到高级;(4)每个人都有七种需要,不同时期不同年龄表现出来的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2 .ERG理论。奥德弗ERG需要分三个层次:生理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成员发展需要(G).3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兰。认为人的生理需要满足后,还有权力需要、友谊需要和成就需要。(二)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海德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到了归因理论。归因理论主要涉及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的有关内容。归因:是通过观察外部行为来推断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归因理
17、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工)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2)根据行为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作出合理推论;(3)根据过去某一行为预测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的行为。这三点归纳为一点,就是研究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的协调性。1.海德的通俗心理学。4 .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三)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要点如下:1.当个休内心有某种需要,现实也有这种需要的可能性时,个体的积极性最高。5 .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效价的乘积。激励水平M=期望值E*效价VM=EV6 .影响激励的因素除个体的期望与效价外,还有关联性、报酬、能力、个人选择的特定行为
18、。(四)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来的。这个理论旨在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第三节苏联的人际关系理论一、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群体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理论是彼得罗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为了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剖析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实质。人际关系就其结构分为三层:1 .第一层,(表层)表现为个人在人际活动中情绪上的好感与反感,群体的相容性与协调性;2 .第二层,(中层)人际关系是通过共同的交往活动实现的。3 .第三层,(内层)个体的集体观念,群体成员在情绪情感上的一致性,群体使每个成员得到全面发展。这一层次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
19、。二、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把活动看作人际关系得以形成的中介手段,把交往看作人际关系的工具。第四节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与测量一、人际关系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2 .实验法;3 .调查法。问卷法和谈话法。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应用较多的是心理测验一一性格测验和投射测验。二、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人际关系的测量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基础。1.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方法。2 .参照测量法。彼得罗夫斯基创立,这是一种测量群体内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方法。3 .贝尔斯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贝尔斯创立。
20、分析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第一节态度的概念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1 .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行为本身。2 .态度具有对象性。3 .态度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4 .态度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二、态度的结构1.态度结构的三要素: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第一,认知成分。个体对某一对象的笼统认识。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第二,情感成分。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反应。尊重、同情、喜欢、轻视、冷漠、仇视等。情感成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赞成与反对的情感成为是关键。第三,行为成分。是个体对某一事物的外显反应或行为倾向。5 .态度分类:按认知评价划分态
21、度,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按情感体验划分态度,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按行为倾向划分态度,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三、态度的本质。(一)态度的功能1 .顺应功能:态度能促进个体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2 .认知功能: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方式提供信念,使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行为的定向3 防御功能:能促进个体心理冲突的解决,增加忍耐力,以实现预期目标。4 .调节功能:能帮助个体调节内心的紧张状态,调节行为。(二)态度的特性:1.态度具有社会性、5 .态度具有具体性。例如“我的妻子真善良”6 .态度具有协调性。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一、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一)学习理论
22、心理学家斯蒂斯和克莱尔等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他们认为:第一,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例如,触景生情。第二,由奖赏奖励对个体的态度行为是种积极强化,惩罚批评对个体的态度会形成消极影响。第三,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例如孩子模仿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第四,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同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二)认知理论研究表明,认知对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态度的平衡性;一个是关于态度的一致性。1 .平衡理论。海德等人提出来的。P-O-X”形成的三角形关系。平衡理论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2 .一致性理论。由奥斯古德和坦嫩鲍姆提出
23、的。实际上是对海德理论的发展。态度的一致性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个理论认为,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例如,相似导致人际喜欢和吸引。就是这个原则发生作用的例子。(三)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人们选择的是符合特殊心理需要的态度。人的态度是为心理功能服务的。二、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1 .个性的需要;2.个体的经验;3.交往的对象和性质;4.个性的自我意识。三、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心理过程。我们把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看做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人们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并把它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
24、内在尺度。其次是同化: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行为作为参照系数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任何态度的形成经历着服从一同化一内化三个阶段。四、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2 .人际影响。3 .个性心理特征。4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五、态度的测量。(一)直接测量1.瑟斯顿量表。这是一种精确的态度测量方法。一般以25题左右,对每题进行11个等级的评定。用于对战争、死刑、宗教、少数民族的态度测量。2 .利克特量表。通常是5点或7点量表,量表的题在20个左右。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态度量表。3 .语义区分量表。奥斯古德。用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强-弱等评
25、价态度对象。按7个等级评定,记录被试得分并累加。(二)间接测量。1.投射测验。最有代表性的是主题统觉测验(TAT)或墨迹测验。4 .生理指标测量。5 .内隐联想测验(IAT).第三节态度的转变。处理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做态度转变的工作。一、态度转变的研究历史。现代态度转变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研究传统:一种是唯物主义的传统。如,1989,我国的吴秀娟对中小学校长在教育改革中的认识及态度的调查和心理分析;另一种是唯心主义的研究传统。二、态度转变的理论。态度转变是态度研究的核心。(一)强化理论。耶鲁大学霍夫兰、贾尼斯在1953年提出,强调联想、强化、和模仿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二)认知失调理论。美国心
26、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来的。主要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三、态度转变的方法。()参与活动法。(二)登门槛技术。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产品推销,后来逐步发展为一种改变态度的技术。(三)群体规定论。(四)全面宣传法。要求个体改变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五)沟通信息法。四、态度转变中的沟通。(一)沟通者。1 .沟通者的可信性:一是专长和权威;二是动机和意图。2 .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所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
27、上发挥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有较大的影响。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为睡眠者效应。3 .类似性。(二)沟通的内容。1.利用情绪:好感;恐惧;4 .组织沟通:(1)理解材料:说服中的理解。(2)论证:呈几方面的材料。(3)引出结论。(三)沟通对象。1 .听众的态度。2 .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3 .让听承诺。4 .个性因素:可说服性、智力、自尊、个性和社会情境的相互作用。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第一节认知失调概述认知失调理论首先由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元素: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它是态度的一部分,即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一、认知之间的关系。1 .认
28、知无关。一个认知同另个认知没有关系。例如,纽约到北京有4800公里,北京今天下雨。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认知对另一个认知没有意义。2 .认知协同。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协同。例如,今天下雨,我有一把雨伞。3 .认知失调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例如,你不喜欢看武打片,但见许多人排着队买票,你不问清楚匆忙买了一张票,结果买得是一张武打片的票。这种情况下,买票的行为就属于认知失调。二、认知失调的程度。1 .随着认知之间差异性程度的加大而加大。2 .随着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3 .失调性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4
29、.失调程度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的重要性。总之,失调程度=失调认知数*重要性/协调认知数*重要性三、减少失调。1 .改变认知;2.增加认知;3.改变重要性。第二节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一、诱导服从研究1.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2 .诱导服从的一些前提因素:自愿选择;承诺;责任感;预期的消极后果。二、努力理由研究。三、不足阻碍研究。四、决策后失调研究。布雷姆首先对这个问题作了研究。五、认知失调的激起性质。第三节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一、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二、儿童教育: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的甚至打骂的方法,不利于转变儿童消极的态度,循循善诱
30、,耐心说服的方法更为有效。三、消费行为。四、决策。承诺升级现象的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第五章印象形成第一节印象形成概述一、人际印象的定义印象:是指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成分。1 .认知的对象(行动者):被形成印象的人。性别、种族、外貌、衣着、头发颜色、体态、行走姿势、行为等2 .认知的主体(知觉者):3 .交往的情境。第二节印象形成的特点和建议一、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物质的作用、隐含的个性理论。1 .致性。例如评价一个人时,他是冷酷的又是
31、善良的,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我们总是对他形成一个一-致协调的形象。2 .评估性。例如,我们根据初次见面的影像会对他人的形象做出猜测,随着接触的深入和交往的频繁,会从多角度,多方面的作出评判。3 .中心特质的作用。例如我们说一个人是大方的和心肠好的,聪明的和慈善的等,我们会对大方的、聪明的特征留下深刻的影响,对心肠好的、慈善的形象较为淡薄。因为前面那个特征对形成一个人的印象更为重要,后面那个特征不那么重要。阿施首先发现,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某些特质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特质只起着边缘作用,前者称为中心特质,后者称为边缘特质。4 .隐含的个性理论。例如,如果我们听说某人是悲观的,我们就会认为他缺乏幽默感
32、、易激怒和不喜欢交往,即使我们没有有关这些个性特质的证据。再比如,我们知道某人是热心肠的,变会认为他中活跃的,交友广泛的,好心肠的等。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1 .累加模式。知觉者对他人印象形成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对那个人某些特质及其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估。2 .平均模式。安德森提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3 .加权平均模式。知觉者在形成印象时给予某些特质更多的权重,而给予另一些特质较少的权重,每个特质乘上它的权重,再加以平均,就形成了整体印象。例如,某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熟练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我们对他印象的形成中,后两个特质的影响
33、更大,我们会赋它们更大的权重。第三节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差-、对他知觉的顺序效应。1 .优先效应;也称首应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信息在印象中有更大的权得。2 .新近效应。在印象形成中不会产生优生效应或优先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产近效应,也称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例如,因为朋友最近的冷淡,而否认他以前的热情。二、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我们会以这种印象致的方式去评估他所有的特质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例如,有两个人招聘,对一个人印象较好,另一个印象中等。招聘者往往会对印象好的人认为
34、有更多的技能和发展的可能性。再比如,对亲戚,对朋友会区别对待。三、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例如,德国人一丝不苟,有科学头脑;美国人积极进取,讲究物质享受;日本人工作勤奋,彬彬有礼;犹太人聪明机智,贪婪吝啬;英国人有绅士风度,因循守旧等。四、印象形成的结果一一自我实现预言当我们对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之后,我们常常会依据这个印象行动。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第四节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例如参加会议,做报告,都要衣着得体。年轻姑娘和小伙子约会,都要梳妆打扮一番
35、。二、印象管理的理论1 .符号相互作用论。传统的理论家像库利和米德提出的符号作用论。2 .自我表现论。印象管理也是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的核心。戈夫曼把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3 .情境认同论。亚历山大提出情境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三、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地言语和行为向他人展示自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的目的。自我表现是一种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四、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1 .情境因素。2 .参照群体的认同。3 .其他人的影响。五、印象管理的作用。有些人认为,印象管理是“墙头草”、“变色龙”、“伪君子”所惯用的伎俩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
36、用:1 .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事实;2 .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真实意图、心理特性和个性。3 .印象管理能够使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更富有弹性的适应不同的角色要求,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表现和行为。第六章人际知觉人际知觉:在社会交往中,任何人之间都会有相互影响,我们努力去了解他人的性格、爱好、心情、动机等,并决定最佳的交往方式,这个心理过程就是人际知觉。人际知觉就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并不借助有声语言的内容而是凭借像脸部表情等无声的语言所进行的沟通。非言语沟通分三类:第一类,动态无声的。像点头、微笑、皱眉、摇晃手脚等。第二类,静止无声的
37、。像站、蹲、坐、倚等。第三类,副语言。非言语性的各种动作,如打嘻喷嚏、咳嗽等。一、非言语线索的种类(一)脸部表情。有关他人的情绪状态最明显的信息来源之一就是脸部表情。(二)目光接触(三)身体语言。能暴露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姿势可以表示某些含义,身体的活动和姿势还能反映人的生理状态和年龄等。二、非言语线索的意义1 .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自我表现。2 .可以辨别说谎话的人。依靠细微的表情;说话的音调;双方的目光接触。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归因:指根据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对他的内部状态作出推论。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最早的归因理论是海德提出的。海德认为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
38、论,这个理论就是通俗心理学。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确定他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归因于内在状态,称为内在归因。内在状态是指行动者的人格、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等。归因于外在力量,称为外在归因。外在力量指对于行动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如周围环境,其他人的行为,提供的奖惩,运气,任务难度等。海德认为,行动是由人的力和环境的力互相作用而成的。如果个人的因素强于环境的因素,会作出内在归因;如果环境因素强于个人因素,会作出外在归因。二、相应推论理论。琼斯和戴维斯于1956年提出的。社会期望和非共同的效果这两个概念可综合为一个一般的归因原则,称为折扣原则。该原则是说,特定的原因产生特定的结果的作用将
39、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第一个维度称为实体的特异性。第二个维度是一致性反应。第三个维度是一贯性。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五、控制源理论。罗特对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第三节对人的归因偏差一、行为中心偏差一一“行为”吞没“场”海德指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考虑行为,而不考虑生的环境,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差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二、显著性偏差。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差。第四节归因理论的应用一、心理健康二、绩效评价三、人际冲突第七章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我们除了试图理解他人之外,也试图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内在的特质
40、。这一过程就称为自我知觉。第一节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归因。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1972年。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三、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第二节自我知觉中的偏差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存在着区别。行动者倾向于外部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内部归因。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存因素。二、自我服务偏差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容易归因于自己,做了错误事后,归因于外在因素。“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产生的原因:一是有助于保护或提高我们的自尊;二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公开形象。第三
41、节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一、自我障碍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作出成绩时必须会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不可控的因素。即归因于障碍的存在。二、习得无助习得无助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由于个体对自己行动的结果重复性失去了控制而表现出麻木状态,即使以后事件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时,也不努力去控制,觉得希望渺茫而无所作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学习和归因。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努力改变这种结果;第二个问题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去学习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第三个问题是
42、情绪上的,习得无助能产生忧郁症。第四节自我归因的运用一、痛苦归因。二、错误归因治疗。心理治疗专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病人的焦虑问题。治疗的方法:i是心理分析治疗;试图找出焦虑的隐藏根源。二是学习治疗;主张采用放松手段,使病人重新学习;三是心理治疗方法,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的归因。三、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第八章自我导向第一节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界定。1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即个体对自己以身状态的察觉和认识。自我意识是自我导向的基础,也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的载体。2 .自我意识可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3
43、.自我概念则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的认识范畴,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评价等。二、自我意识的特征。4 .社会性。2.能动性。3.同一性,4.统一性。三、自我意识的结构。(一)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詹姆斯,把自我区分为客体我和主体我。客体我是指作为经验客体的自我。主体我指的是作为在情境中活动着的我。詹姆斯分析了客体我的结构。他认为客体我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物质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意识。社会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如何被他人看待和承认的意识。精神自我是个体对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的意识。(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
44、我罗杰斯把自我意识区分为现实自我和理念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看法。理想自我指个体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形象,也就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自我形象。(三)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希金斯把自我界定为三个成分。即实现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实际自我即个体或他人认为该个体实际特质,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概念。理想自我即他人希望该个体具备的特性。应该自我即个体或他人认为该个体在有关承担责任与义务方面应该具有的特质。(四)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时蓉华等人认为,自我意识是知、情、意三方面统一构成的高级心理活动反映形
45、式。因此自我意识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组成。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它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信、自爱、自豪感、责任感等。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自觉而有目的的调节。第二节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概念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思想观念、行为的调节或控制。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高级心理活动。二、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控制。三、改变行为
46、的线索和结果。第三节寻找目标一、确定目标二、选择目标三、记录行为记录行为的方式有很多样,其中最容易、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记录方式是计数法。第四节自我实现一、对自我实现的理解马斯洛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丰满人性的实现;其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二、改变过去的行为习惯三、为一个好的行为结果作准备强化是能够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积极的强化就是对一个已经给定的动作直接强化。消极的强化就是指减轻或消除某种不愉快的刺激,如痛苦,批评和焦虑等。第九章人际影响人际影响是社会中个体或由个体组成的群体对其他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第一节从众的概念或范式一、从众的概念从众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二、从众行为的分类1 .群体中个人行为的分类:从众和非从众2 .群体中从众行为的分类迈尔斯认为,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划分为筒单服从和内心接受两种形式。凯尔曼提出了第三个范畴,称为认同。当个体为了维持与一个他认为是重要的人或群体的关系而模仿这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时,便会发生认同。三、从众的理论一种是个性理论,另一种是群体压力理论。第三节从众的影响因素有三大因素影响了从众: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具体的任务或情境。第三节服从、偏离和独立一、服从服从是指在他人和群体的直接命令下产生某种行为的倾向。二、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