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1、汉语“传播”一词最早出现在(八)A、北史突厥传B、楚辞离骚C、黄帝内经素问D、史记李广传2、信息传受的第二个层次是(B)A、感知B、表述C、记忆D、释码3、布雷多克TW模式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添加的两个环节是情景和(八)A、动机B、需要C、态度D、性格4、世界上最早创办传播研究所的高校是(C)A、哈佛大学B、纽约大学C、伊利诺伊大学D、艾奥瓦大学5、传播学在19世纪末逐步形成,初具规模则在20世纪(C)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6、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开山之作是(B)A、物种起源B、人类和动
2、物的表情表达C、模仿的法则D、一个世界,多种声音7、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始于(C)A、符号的出现B、字母的形成C、语言的产生D、文字的发明8、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使用的媒介是(C)A、报纸B、电影C、广播D、电视9、“把关人”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D)A、施拉姆B、罗杰斯C、阿特休尔D、卢因10、现已被大多数民主国家摒弃的种大众传播制度理论是(八)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民族主义理论11、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性,二是(B)A、准确性B、公共利益至上C、公平性D、传播效果至上12,1991年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提出,新闻工作的
3、根本宗旨是(D)A、坚持客观公正B、遵守法律和纪律C、维护新闻的真实性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3、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公开发布,最早出现在16世纪初的(八)A、意大利B、英国C、西班牙D、荷兰14、在商品经济影响下,大众传媒把文化艺术变成了商品,并希望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实现商品的经济价值。这里的“消费者”指(八)A、受众B、广告商C、发布广告的企业D、广告商品的消费者15、狭义的媒介产业也叫(八)A、传播产业B、广告产业C、文化产业D、知识产业16、人际传播大多发生在(八)A、2人之间B、3人之间C、35人之间D、78人之间17、组织的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中都存在的一个常见问题是(B)A、信息过
4、载B、信息过滤C、信息过少D、信息过期18、“大众传播”这个概念出现在上世纪(八)A、30年代B、40年代C、50年代D、60年代19、传者的版权就是传者对自己信息产品的控制权和(B)A、印刷权B、复制权C、著作权D、翻录权20、“所有新闻媒介都不可能真正地进行客观报道,都是受利益集团操纵来为其目的服务的”,这个观点出自(C)A、麦奎尔B、戴维斯C、阿特休尔D、希普韦尔21、”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是(B)A、传者研究的产物B、受众研究的产物J媒介研究的产物D、效果研窕的产物22、与“知识沟”假说持相反观点的是(八)A、“上限效果”假说B、“下限效果”假说C、“中间效果”假说D、“无限效果”假说
5、23、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强调入际传播的效力大于(八)A、大众传播B、组织传播C、群体传播D、自我传播24、被誉为“议程设置概念的精神之父的是(B)A、克拉伯B、李普曼C、霍尔姆斯D、麦克姆斯25、格伯纳等提出的“涵化”理论,指受众在传媒长期影响卜.形成的社会认知模式,该理论也被称为(D)A、“虚化”理论B、“结晶”理论C、“泛化”理论D、“培养”理论二、多项选择题26、加拿大经济史家、媒介研究学者英尼斯的主要著作有(CDE)A、机器新娘B、理解媒介C、传播的偏向D、帝国与传播E、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7、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作者赛伯特认为,在从集权主义理论到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变中
6、有几个人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ABCE)A、弥尔顿Bx厄斯金C、密尔D、华盛顿E、杰弗逊28、拉斯韦尔把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BCE)A、传递信息B、监视环境C、协调社会D、舆论监督E.传承社会遗产29、受众在传媒信息活动中享有若干权利,它们是(ABCE)A、传布权B、隐私权C、知晓权D、安全保护权E、媒介接近权30、大众传播效果研究提出的一些观点,名称不同,意思相同,例如(ABC)A、”一致效果论”和“魔弹论”B、“选择效果论”和“有限效果论”C、“间接效果论”和“多元效果论”D、“选择效果论”和“多元效果论”E、“一致效果论”和“间接效果论”三、名词解释题31、麦克卢汉:加拿大文学批评家
7、和传播学家,他提出“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观点,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32、“第四权力”:西方国家对大众传媒社会地位的一种说法,认为大众传媒应与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立,在权力监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3、公众表达:普通民众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公开发表言论。34、论出版自由:英国资产阶级诗人、政论家弥尔顿著,该书抨击了英国议会制定的出版管制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出版自由的著作。35、“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某方面事实并加以主观判断的人。四、简答题36、简述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答: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
8、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37、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重要修正?答:明确否定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大众自由和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概念:传媒必须对社会负责,为社会利益服务:政府不应是传媒自由的旁观者,如果社会利益受到传媒损害,政府应出面管束传媒的行为。38、组织内部的非正式传播有哪些特点?答:这种传播也属于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群体传播的范畴;传播速度快,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传者往往随机发出信息:传者发出信息未必有目的:传者多用口传方式发
9、出信息:发出的信息来必是真实的,即使是真实的,也容易在传播过程中失真。39、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和质量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试举一例说明。答:信息内容的问题主要是娱乐至上和缺乏深度,信息质量的问题主要是真伪难辨和良莠不齐。40、简述“知识沟”理论的主要观点。答: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发出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能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更快更多地接收信息,因此这两种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现扩大的趋势。五、论述题41、什么是“虚拟环境”?为什么说人们对“虚拟环境”验证能力的大大缩小是一个值得忧虑的问题?请举一例说明。答:“虚拟环境”指被人意识的主观世界。值得忧虑的原因:一、当媒介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环境时,人们往往无法或难以验证;二、人们可能把“虚拟环境”视为“现实环境”,并据此展开行动,结果是制造出悲剧。42、为什么在跨文化传播中会出现文化偏见?请举例说明。答:文化偏见多指对某一文化群体负面、消极、甚至带有贬毁性的观点。跨文化传播中所以会出现文化偏见,原因是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所属文化群体的成员视为自己人,把其他文化群体的成员视为“外人”,对他们抱有一种本能的不信任和排斥。同时由于民族主义观点作祟,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这样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文化偏见,严重影响人们时事物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