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79234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5第二章《数列》全章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题:2.1做列的福舍与简单忐孑找(第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拟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三角形数:1,3,6,10,正方形数:L4,9,16,25,H.讲授新课1

2、.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注意: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2 .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n项,.例如,上述例子均是数列,其中中,“4”是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9”是这个数列中的第6项.3 .数列的一般形式:4,%,%,出,或简记为%,其中%是数列的第n项结合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数列及项的定义.中,这是一个数列,它的首项是“1”,ii-f,是这个数列的第

3、“3”项,等等.3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是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一关系可否用一个公式表示?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列与项的定义,从而发现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上面的数列,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有这样的对应关系:项12345IIIII序号12345这个数的第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可用一个公式:%=L来表示其对应关系即:只要依次用1,2,3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该数列相应的各项结合上述其他例子,练习找其对应关系4.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意:并不是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如上述数列;一个数列的

4、通项公式有时是不唯一的,如数列:1,0,1,0,1,0,它的通项公式可以是=也可以是%二ICoS等4|.数列通项公式的作用:求数列中任意一项;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力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5 .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为定义域的函数a,=fn,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反过来,对于函数yW,如果(i=l.2、3、4)有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数列/

5、Y7入f(2)、f、f(4),f(n)f6 .数列的分类:D根据数列项数的多少分: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例如数列1,2,3,4,5,6。是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例如数列1,2,3,4,5,6是无穷数列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 常数数列: 摆动数列:2)根据数列项的大小分: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观察:课本P33的六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范例讲解课本P34-35例111I.课堂练习课本P36练习3、4、5补充练习

6、: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3,5,9,17, 33, Y T? M 63J 为246810(3)0,1,0,1,0,1,;(4)1,3,3,5,5,7,7,9,9,;(5)2,-6,12,一20,30,42,IV.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数列及有关定义,会根据通项公式求其任意一项,并会根据数列的前n项求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V.课后作业课本P38习题2.IA组的第1题课题:2.1j列的槌舍与简单表了接(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数列的前n项和与%的关系过程与方

7、法:经历数列知识的感受及理解运用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教学难点: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复习引入数列及有关定义口.讲授新课数列的表示方法1、通项公式法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数列0,123,的通项公式为力犷):1.LI的通项公式为1 -1Aia(N*)234的通项公式为*/1).an-解:分析:题中已给出的第1项即=1,递推公式:a,l=+-an-112解:据题意可知:1=l,6t7=1+=2,

8、3=14=aa231 158。4=1+=75=7435I补充例题例4=2,an+l=2an写出前5项,并猜测明.法一:=2a2=22=22a.=222=2观察可得all=2n法二:由1= 2an , an = 2an-即2 = 2an-latl=ai2n-1=2nm.课堂练习课本P36练习2IV.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 .递推公式及其用法;2 .通项公式反映的是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而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邻两项(或项)之间的关系.V.课后作业习题2。IA组的第4、6题课题:2.2等差数列(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

9、列是等差数列;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过程与方法:经历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和应用等差数列的根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创设情境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及给出数列和表示的数列的几种方法一一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例子。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0,5,10,15,20,25,

10、48,53,58,6318,15.5,13,10.5,8,5.5(4)10072,10144,10216,10288,10366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一一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II.讲授新课1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1) .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11、2) .对于数列%,假设%-Qz=d(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2,nN+,那么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为公差。思考:数列、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JLtan=am+(n-m)d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假设一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d,那么据其定义可得:a2-ax=dBP:a2=ax+d%。2=4即:=电+=%+2d4一%=d即:4=%+d=%+3d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z,=1+(H-I)J.一数列为等差数列,那么只要知其首项外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由上述关系还可得:am=ax+Qnl)d即:a

12、l=am-(m-Dd那么:all=q+(Dd=am-(m-)d+(n-l)J=am+(-ni)d即等差数列的第二通项公式anan+(n-m)d:.d=a,a,tn-n范例讲解例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解:(1)由q=8,d=5-8=2-5=-3n=20,得的。=8+(201)(-3)=-49(2)由q=-5,J=-9-(-5)=-4得数列通项公式为:atf=-5-4(-1)由题意可知,此题是要答复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5-4(-1)成立解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例3数列%的通项公式a

13、“=p+q,其中、夕是常数,那么这个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假设是,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分析:由等差数列的定义,要判定4是不是等差数列,只要看出-%(n22)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解:当n22时,(取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T与%(n2)an-a,-=pn+q)-p(n-)+q=pn+q-(Pn-P+q)=p为常数%是等差数列,首项4=p+4,公差为p。注:假设P=0,那么%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即为常数列q,q,q,.假设p0,那么4是关于n的一次式,从图象上看,表示数列的各点均在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上,一次项的系数是公差,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q.数列七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通项

14、勺=pn+q(p、q是常数),称其为第3通项公式。判断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的方法是否满足3个通项公式中的一个。m.课堂练习课本P45练习1、2、3、4IV.课时小结通过本节学习,首先要理解与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数学表达式:%一即=d,(n22,nN+).其次,要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i+(n-l)d,并掌握其根本应用.最后,还要注意一重要关系式:ati=am+(n-m)dZaM=pn+q(p、q是常数)的理解与应用.V.课后作业课本P45习题2.2A组的第1题授后记课题:2.2等差数列(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等差中项的概念;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公式,能通

15、过通项公式与图像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能用图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解决某些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等差数列的图像的应用,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过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数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过程1 .课题导入首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d,(n2,nN+),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

16、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l+(n-1)Jan=am+(n-ni)d或%=pn+q(pq是常数)3 .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公差dd=4z-d=4d=一品n-n-m11.讲授新课问题:如果在与力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4,A,6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么A应满足什么条件?由定义得A-=A-A,即:A=2反之,假设A=2,那么A-a=b-A2由此可可得:A=叱04,6,成等差数列2补充例题例在等差数列%中,假设/+4=9,a4=7,求的,a9-分析:要求一个数列的某项,通常情况下是先求其通项公式,而要求通项公式,必须知道这个数列中的至少一项和公差

17、,或者知道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知道任意两项就知道公差),此题中,只一项,和另一个双项关系式,想到从这双项关系式入手解:Ya11是等差数列/.al+a6=a4+a3=9za3=9-a4=9-7=2.,.d=a43=7-2=5.*.a9=a4+(94)d=7+5*5=32.*.a3=2,a9=32范例讲解课本P44的例2解略课本P45练习5数列%是等差数列(1) 2a5=a3+a是否成立?2%=q+?呢?为什么?(2) 2a,=an+a(1)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n1ml(3) 2%=%+(A0)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性质)在等差数列中,假设m+n=p+q,那么,am+a

18、ll=ap+aq即m+n=p+qnaman=ap+aq(m,n,p,qN)但通常由am+an=ap+aq推不出m+n=p+q,am+all=amn探究: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m.课堂练习1.在等差数列4中,5=10,62=31,求首项为与公差d2.在等差数列4中,假设%=6aii=5求W.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A=女Ab,成等差数列22.在等差数列中,m+n=p+q=am+afl=ap+aq(m,n,p,qN)V.课后作业课本P46第4、5题课题:3.3等差散列的的n援加(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

19、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开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教学重点等差数列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小故事”: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l+2+100=?”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

20、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答复说:rtl+2+3+100=5050o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高斯答复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IOlX50=505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2)该故事还告诉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倒序相加”法。n.讲授新课1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Lst22证明:Sfl=1+2+03+an_+anS“=%+%+af+/+6+:2Sn=(,+n)+(02+%)+(%+4-2)+&+%

21、)+an=a2+an_=a3+a_22Sn=n(al+a)由此得:一二;)从而我们可以验证高斯十岁时计算上述问题的正确性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2:Slt=nai+nd用上述公式要求5“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凡但an=ai+(n-)d代入公式1即得:Sn=nai+心”此公式要求必须三个条件:t,4,d(有时比拟有用)范例讲解课本P49-50的例1、例2、例3由例3得与4之间的关系:由S”的定义可知,当n=l时,s=%;当n2时,an=Sn-Sn_r51(=l)S-5,S2)m.课堂练习课本P52练习1、2、3、4IV.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1:S=+)22 .等差

22、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S.=q+“JV.课后作业课本P52-53习题A组2、3题板书设计授后记课题:2.3岁美散列的翻n须4口(第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投项和的公式研究工的最值;过程与方法:经历公式应用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的实用性,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数学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首先回

23、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1:S=S22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2:S.=呷+口.讲授新课探究:一一课本P51的探窕活动结论: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为5=p+gz2+r,其中p、q、r为常数,且p0,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由Sn=pn2+qn+rf得S=4=+q+r当2时=S“一S,I=(P/+g+r)-p(-1)2+式几1)+内=2_(+4).d=an-all=2pn-(p+)-2p(-1)-(p+q)=2p对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2:S“=+(;Dd可化成式子:Sn=n2+(a1-)n,当dW0,是一个常数项为

24、零的二次式范例讲解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课本P51的例4解略小结: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利用:当%0,d0,前n项和有最大值可由420,且%+W0,求得n的值.当用0,前n项和有最小值可由%W0,且%+20,求得n的值.(2)利用S:由Sn=M+(a)n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的值m.课堂练习1 .一个等差数列前4项的和是24,前5项的和与前2项的和的差是27,求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 .差数列%中,a4=-5,公差d=3,求数列%的前n项和S”的最小值。IV.课时小结1.前n项和为S.=p+4+z.,其中p、q、r为常数,且PW。,一定是等差数列,该数列的首

25、项是=p+q+r公差是d=2p通项公式是为 =0,北0,前11项和有最大值可由%20,且。+1WO,求得n的值。当。”4),d0,前n项和有最小值可由%W0,且%+20,求得n的值。(2)由Sn=Tn2+(a-g)n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的值V.课后作业课本P53习题A组的5、6题板书设计授后记课题:2.4等以散列(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数学建模能力;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

26、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定义式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复习:等差数列的定义:an-an_,=d,(n2,nN+等差数列是一类特殊的数列,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等差数列,我们还会遇到下面一类特殊的数列。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1,2,4,8,16,1,20,202,2020。100001.0198,IooooXLOI982,I(XK)Ox1.01983,10000LO1984,100001.01985,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

27、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口.讲授新课1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0),即:=q(g0)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明成等比数歹Uo驮=g(neNq0)2。隐含:任一项凡Wo且g0%(T是数列凡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3q=l时,aj为常数。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an=alqn-acq)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a2-aqa3=a2q=axq)q=aq2;4=a3q=(aq2)

28、q=ad;%=。国=%gT(qP=0)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Cln=atn-qm-alq0)4 .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探究:课本P56页的探究活动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T(qpwO),它的图象是分布在曲线y=-qx(qO)上的一些孤立的点。q当q0,q1时,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当q0,Oeq0,0gl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当q0,q1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当4G2=ab=G=4ab,aG反之,假设G2那么=2,即,G力成等比数列。.C/成等比数列=G?=MaGab0)范例讲解课本P58例4证明:设数列勺的首项是,

29、公比为名;,的首项为,公比为%,那么数列%5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qTE与屹必即为。也(4闻2)与。向(。闯2).。,中也用二q(5%)“二.也她%产s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所以”/“是一个以q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拓展探究:对于例4中的等比数列%与,数列&也一定是等比数列吗?探究:设数列%与4的公比分别为彳和%,令3*,那么CN=短b”+an.4a=L=(%t)(媪)=鱼,所以,数列2也一定是等比数列。Cllananbn%bnb,课本P59的练习4数列%是等比数列,(1)d=%的是否成立?d=4%成立吗?为什么?(2)d=%4+5l)是否成立?你据此能得到什么结论?C=-4+式)是否

30、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2.等比数列的性质:假设m+n=p+k,那么/=”心在等比数列中,m+n=p+q,有什么关系呢?由定义得:am-axqmxan=axq,xap=aiqpak=iqkia,nan=al2qm+n2,apak=al2qp+k-2那么aman=apak11I.课堂练习课本P59-60的练习3、5M课时小结1、假设m+n=p+q,aman=apaq2、假设。”,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那么屋勿、2也是等比数列V.课后作业课本P60习题2.4A组的3、5题课题:2.5等班政列的第n发4口(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会用等比数列的

31、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与灵活应用,总结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等比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求和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应用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刻苦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本P62“国王对国际象棋的创造者的奖励”口.讲授新课分析问题如果把各格所放的麦粒数看成是一个数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比数列,它的首项是L公比是2,求第一个格子到第64个格子各格所放的麦粒数总合就是求这个等比数

32、列的前64项的和。下面我们先来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4工1时,5“二皿匕虫或SM1-q-q当q=l时,Sn=na当41,q,n时用公式;当,q,/时,用公式.公式的推导方法一:一般地,设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是=%+/+%+%Sft=%+%+%+6CW-Ialt=%qSn=a+aq+aq2+axqn2+axq,lqSn=axq+aq2+axqy+。“川+q(j)Szl=q-qq当什1时,s“二吼二或S“Ji-ql-q当q=l时,Sn=na公式的推导方法二:有等比数列的定义,=&=q4a2an-根据等比的性质,有生+出+*二区二Lra+a2+%-Sn-an即=z

33、z(1-q)Sn=ai-anq(结论同上)S“一“围绕根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公式的推导方法三:Sn=a+a2+%+。=6+4(/+a+2+=G+=+夕一。)=(-q)Sn=al-anq(结论同上)解决问题有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就可以解决刚刚的问题。由q=1M=2,=64可得= 264 -1oq(lT)1x(12力”一-q1-22同一1这个数很大,超过了1.84x1019。国王不能实现他的诺言。例题讲解课本P65-66的例1、例2例3解略HL课堂练习课本P66的练习1、2、3IV .课时小结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q=l时,S=nax,当ql时,Sn=Cl0

34、国或i-qSn=.-qV .课后作业课本P69习题A组的第1、2题课题:2.5等仍散列的韵Fl项4D(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S乡中知道三个数求另外两个数的一些简单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的严谨性的训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公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首先回忆一下前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1时,S“=皿匕心或5“二幺二巴艮-q-q当q=l时,Sn=na当q,q,n时用公式;当,q,。,时,用公式11.讲授新课1、等比数列前n项,前2n项,前3n项的和分别是Sn,S2n,S3n,求证:S三+SL=Sn(S2n+S3n)2、设a为常数,求数列a,2a2,3a3,na,的前n项和;(1) a=0时,S11=O(2) aW0时,假设a=l,那么Sn=I+2+3+n=gn(n-1)假设al,S11-aS=a(l+a+anl-na),Sn=-y1-(n+l)an+na,1+l(l-a)2m.课堂练习IV.课时小结V.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