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82861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5轨道工程施工方案2.5.1轨道工程概况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起于红霞村站,在南三环站与5号线工程贯通。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线路全长2.63km,均为高架线。全线设车站2座,分别为红霞村站和科技大学站,其中科技大学站为本工程与规划17号线换乘站。本工程与5号线共用青菱停车场和工人村车辆段,不再新设车场。正线最小曲线半径R=500m(科技大学站南三环站),最大坡度为7%。(红霞村站科技大学站)。本工程采用A型车,固定轴距W2.5m,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轴重W17tDC1500V接触轨供电,最高设计速度为80kmh02.5.2轨道工程总体方案2.5.3.1铺轨工程总体施工部署按

2、照总体工筹计划安排,2023年3月15日至2023年7月2日进行轨道施工,计划投入8个施工队,包含2个道床施工队、2个轨道铺设施工队、1个无缝线路施工队、2个运输队、1个综合施工队。2.5.3.1.1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根据招标文件指定界定范围和土建移交时间,各施工队按专业划分施工生产任务和管辖范围,相互之间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本合同段全部工程的施工和缺陷修复工作。合计投入劳动力350人次(不含项目部见表2.5.3.l-40表2.5.3.1-4各施工队施工任务划分表序号部位施工队伍任务划分作业面数人数1道床施Tl队负责起点至红科区间20#墩左右线整体道床施工。2802正线道床施工2队

3、负责红科区间20#墩至终点左右线整体道床施工。2803轨道铺设1队负责起点至红科区间20#墩左右线轨道施工。2504轨道铺设2队负责红科区间20#墩至终点左右线轨道施工。2505运输1队负责起点至红科区间20#墩所有轨道工程材料的运输。1256运输2队负责红科区间20#墩至终点所有轨道工程材料的运输。1257无缝线路施工队负责标段无缝线路钢轨接头焊接,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工作。1208综合施工队负责轨道附属工程线路及信号标志、标识等施工。1209合计3502.5.3L2施工作业面划分在红霞村站、科技大学站各设一个铺轨基地,道床施工1队、轨道铺设1队、运输1队,从红霞村站向起点及红科区间20#

4、墩施工,道床施工2队、轨道铺设2队、运输2队,从科技大学站向终点及红科区间20#墩施工。无缝线路施工队负责标段无缝线路钢轨接头焊接,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工作。综合施工队负责轨道附属工程线路及信号标志、标识等施工。2.5.3.1.4轨道工程总体方案施工工艺(1)铺轨测量施工工艺本工程轨道工程采用CPln精密测量施工技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轨道施工质量。(2)无昨道床施工工艺1)正线、配线及动走线轨道均为双块式无祚轨道,全部采用轨架法施工,轨枕从轨枕厂使用卡车运输到下料口临时存放,通过汽车吊从下料口吊放到隧道内货车上,运输到现场后,使用铺轨龙门吊来完成洞内工作面材料倒运、施工;铺轨龙门吊走行轨使用

5、24kgm小钢轨铺设,走行轨轨距为3.2米,走行轨与结构底板之间采用钢支墩连接,支架与结构底板之间采用膨胀螺栓连接,走行轨支架间距按左L5m的标准布置。然后使用工具轨框架组装成轨排,采用小车完成轨排精调作业;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地泵泵送方式浇筑。铺轨龙门吊在不同的隧道结构内采用不同的铺设方法,以下为龙门吊走行轨在圆形内的铺设方案见下图2.5.3.l-3o图2.5.3.1-3龙门吊走行线横断面图2)正线道岔采用散铺架轨法施工,即在正线铺设前将道岔、轨料提前运至铺设现场,利用千斤顶、手动葫芦等小型吊装设备铺设。整体道床混凝土用混凝土泵通过下料口或车站进出口等在地面上直接泵送到作业面灌注。(6)无缝

6、线路施工工艺区间钢轨接头采用闪光焊,区间钢轨与道岔间及道岔内的接头采用铝热焊,利用1台K922接触焊机进行钢轨焊接、滚筒法进行应力放散,无缝线路施工区间正线钢轨焊接采用接触焊。放散、锁定时按轨温条件采用两种施工方法,一是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时,采用“滚筒法”进行应力自然放散锁定。二是实际锁定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时,采用“钢轨拉伸器、滚筒放散法”进行应力放散后拉伸锁定。(7)轨道附属工程施工工艺线路车挡、信号标志安装等附属施工项目,在无缝线路施工一个区段并具备安装条件后,利用已铺轨道运输,按设计要求采用人工配合辅助机具安装的施工方法完成。2.5.3.3基底处理施工工艺及方法2.5.3.3.1工

7、艺流程场地交接:从土建接过轨道施工场地时要求:无质量缺陷,无积水。基底凿毛及垃圾清理:矩形道床铺设道床钢筋网前对土建结构底板按设计标准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后用水冲洗结构底板,垃圾及时装袋运出。质量检查:基底凿毛施工完毕由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方能移交给下道工序施工。2.5.3.3.2施工工艺及方法在进行整体道床施工前,对基面进行凿毛处理,彻底清除基底面上的浮浆、污物和脏水。凿毛可采用风镐和钢钎将基底凿成宽度和深度都为IOmm,纵横距离不大于15Omm的凹凸面。凿出的垃圾及时清扫干净并袋装,用轨道车搬运,统一运走。2.5.3.4双块式无柞轨道施工工艺及方法2.5.3.4.1工艺流程2.5.3.4.2施

8、工工艺及方法(1)基底处理整体道床施工前应清理结构板表面杂物,将整体道床下的结构板表面凿毛为粗糙表面,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洁其表面。在隧道进出口距连续浇筑道床板端部15米范围内,道床板需与隧道仰拱回填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采用销钉连接。板缝两侧道床板需与隧道仰拱回填层采用预埋钢筋连接,两侧各设置6排,每排4根预埋钢筋,期间距根据轨枕间距情况调整,使其位于相邻轨枕间。预埋钢筋采用长度为38OnIn)的HRB40016钢筋,植入隧道仰拱回填层深度200mmo图2.5.3.4-1双块式无硅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图(2)基标测设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基标。标桩设置在结构底板上,用与道床同级混凝土埋设牢固。按距离、方向

9、在桩顶划十字线,安装桩帽,调好位置和高程,将桩帽固定,在十字线交点处定位。(3)道床板底层钢筋网安装绑扎时,提前根据在隧道结构的底板面上弹出的纵向钢筋位置放置纵向钢筋,然后钢筋工从道床板一端依序向另一端按弹出的横向钢筋位置线逐根安装横向钢筋,安装时先将绝缘卡卡在纵向钢筋上,然后将横向钢筋直接放置在绝缘卡卡槽上,采用塑料绝缘扣对纵横向钢筋交叉部位进行斜向交错扎结,并放置C40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确保每平米不少于4个,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5钢筋摆放时,相邻钢筋接头错开大于1040mm,接头处钢筋搭接长度大于40d,同一截面接头面积百分率小于25%0(4)轨枕布设散枕前先调整好散枕装置行程,一般行程宜比

10、轨枕间距设计值小24mm,确保5个导梁相互平行,锁定行程螺母;工作时,散枕装置从轨枕垛一次抓取一组5根轨枕、旋转、调整,比照标记控制线(双块式轨枕块的内边线,控制轨枕横向位置)将轨枕均匀散布到专用组装台位上,用固定卡具快速定位两次散枕之间距离,并配备专人进行人工检查,精确调整轨枕间距,以减少轨枕调整工作量。(5)工具轨框架轨排组装1)工作流程:工具轨框架轨排组装工艺如图2.5.3.4-2所示。图2.5.3.4-2工具轨框架轨排组装工艺流程框图2)检查轨枕质量及位置检查已散布完的轨枕,查看是否有在施工中被磕碰坏的,如有则进行更换。认真对轨枕的间距进行再次检测调整,确保轨枕铺设线型平顺,同组轨枕间

11、距误差不大于5mm,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两组轨枕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轨枕塑料垫板上灰尘、混凝土渣等用布清理干净,以免引起工具轨底部不平高程偏差。3)铺设工具轨工具轨首次铺设前先与专用框架做好配轨表,确保工具轨与框架是一一对应和固定。铺设前对工具轨进行检验,保证工具轨平直性、无翘曲及扭曲,轨头无硬弯,就位前检查轨底及轨面是否干净。工具轨框架对控制施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应精心保护,工具轨框架采用货车运至现场,分层堆码整齐。工具轨框架施工倒运安装采用铺轨门吊,吊装采用专用吊具作业。工具轨框架堆码不应超过3层,层与层之间用方木垫平。安装轨排用的合格工具轨框架应在混凝土浇

12、筑间歇时从后方倒运至前方,并摆放在临时存枕处的组装台附近,准备循环使用,该物流运输不能干扰混凝土的供给及浇筑。龙门吊通过吊架将轨框架吊放在散布轨枕上。钢轨放到轨枕上前,轨枕承轨面应干净。4)框架轨排组装清扫双块式轨枕扣件系统表面及工具轨底面,按照施工单元的配枕表排布工具轨框架。检查组装台上的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度以及扣件是否发生塑性变形,如满足要求后将扣件松开后定位,如不满足要求则进行调整。按照扣件使用说明,按规定扭矩拧紧对应扣件螺栓后,使钢轨与垫板贴合。用塞尺检查轨底与垫板间隙才0.3mm,弹条中部前端下须与轨距挡块凸台间隙才O.5mm,轨底外侧边缘与轨距挡块间隙0.3mm,轨枕挡肩与轨距挡块

13、间隙0.3mmo扣件由电动扳手上紧,满足lm的误差范围。(6)纵横向模板安装1)模板准备检查模板表面平整无凹凸、无弯折。及时更换损坏或弯折的模板,模板清洗无污物。脱模剂涂刷完成。2)安装横向模板隧道内连续板式双块式无祚道床施工时的横向模板是临时施工缝处模板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断时模板,为塑料泡沫板,安装垂直于隧道仰拱回填层或钢筋混凝土底座设置。3)纵向模板安装在隧道段内安装时,通过测量放样后的控制点,用墨斗线弹出两侧纵向模板内边线,用冲击钻在模板锚栓孔位置打设模板加固锚栓孔,孔内放置膨胀螺丝套管。轨排就位前可先将循环使用的纵向模板依序放置于两线间,待轨排就位后,调整安装纵向模板。道床板纵向模板支

14、立时严格控制垂直度,采用50Cm长水平靠尺进行垂直度检测,并用卷尺校核模底顶口宽度,保证顶口宽度为2.8m。在纵向模板与隧道仰拱填充层(底座板及支承层)混凝土的接触面缝隙用玻璃胶进行封堵,避免底部(底座板及支承层)混凝土面与道床板混凝土接缝处发生漏浆现象。纵向模板线型控制采用挂线作为调整方式;模板上口高程调整时,按照标示的模板边线位置调整模板底部的高程调节螺栓,保证控制精度水平。单线隧道内双块式无昨道床结构纵向模板体系的加固,其模板底部采用底板结构上进行钻孔后放置限位钢筋棒+楔形块紧固限位,上部采用一端带钩可调节长短的丝杠,将其带钩端钩挂在模板背肋的预留孔洞内,另一端支撑在靠近水沟电缆槽一侧,

15、加固间距为1.2In左右。(7)轨排粗调1)轨排就位吊从分枕组装平台上吊起已组装合格的框架轨排至铺设地点,按相应地段的设计中线和高程进行粗对正和定位,高程误差控制在T00mm,线误差控制在10mm。组装完成后的轨排框架在吊放到底座板上时,各组框架轨排的初步调整按如下步骤进行。轨排的中线调整采用将自制的轨距分中杆安放在轨排框架的一端,然后吊垂球,让轨排框架的中心线位置与底座板的中心线位置重合,完成轨排的初步调整工作。轨排高程调整先通过人工采用2台起道器调高方式实现,后使用电子水准仪测量每根轨排对应拖梁处工具轨的标高(每根8个点),与设计轨面标高对照计算高程差进行高程初调整。就赧解节鞠懒辘阳谶杵图

16、2.5.3.4-3工具轨框架轨排组装粗调图轨向锁定器安装。单线隧道内无祚道床板侧与两侧水沟电缆槽侧的间隙很少,其轨向锁定器一端采用支撑在水沟电缆槽盖板上,另一端支撑在轨排框架托梁的支腿上,间距按照对应托梁支腿位进行布置。2)轨排粗调中线调整。配备全站仪和测量手簿,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测量测站附近8个CPIIl基准控制点棱镜,通过配套软件,自动平差计算,确定全站仪的X,y,h坐标。测量轨排框架拖梁上的中心基准器,轨排两侧各安排4人同时对轨向锁定器进行调整。如中心基准器偏离轨道中线左侧,则采用开口扳手松动右侧轨向锁定器(逆时针旋转),同时采用开口扳手拧紧左侧轨向锁定器(顺时针旋转)使轨排向右移动至

17、设计轨道中线位置后拧紧右侧轨向锁定器;如中心基准器偏离轨道中线右侧,则采用开口扳手松动左侧轨向锁定器(逆时针旋转),同时采用开口扳手拧紧右侧轨向锁定器(顺时针旋转)使轨排向左移动至设计轨道中线位置后拧紧左侧轨向锁定器。中线一次调整不到位时应循环进行,直到中线偏差满足5mm要求。高程调整。采用精调小车进行粗调调整时,当实测轨面标高低于设计轨面标高时,采用开口扳手顺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上升至设计轨面标高;当实测轨面标高高于设计轨面标高时,松开轨向锁定器,同时采用开口扳手逆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下降至设计轨面标高。竖向螺杆每旋转120。将升降1mm,调整轨排标高时应逐点调整,粗调后的轨道高程误差控

18、制在-5-2mm。相邻两个轨排粗调合格后,为避免工具轨框架轨排受外力碰撞,相邻轨排间使用夹板联结,每接头安装4套螺栓,接头螺栓按“1-3-4-2”顺序采用活动扳手初步拧紧,接头轨缝留6IOmn1。每组轨排均按准确里程调整轨排端头位置。(8)道床板上层钢筋网绑扎及接地焊接D钢筋绑扎道床板的上层钢筋架立在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上。为确保电气化铁路技术要求,满足铁路运行期间的信号传输需要,无祚道床板内的钢筋网除接地钢筋外,其余均采用钢筋绝缘卡绝缘连接。钢筋绝缘卡是固定交错钢筋的绝缘件,在施工现场安装时必须满足脱卡力不小于25N的基本要求,以避免钢筋绝缘卡在绑扎、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脱落和损坏,现

19、场施工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采用由下而上的操作方法施工人员先将钢筋绝缘卡固定在底层钢筋上,再安装与之交错或平行的钢筋并依次向上安装。采用以推为主、以拉为辅的方式安装钢筋绝缘卡将钢筋绝缘卡弧形卡口一端向上即由钢筋下部向上的方法将钢筋绝缘卡卡入相对应规格的钢筋。将卡带前端引带插入卡扣。一端牵引拉动卡带前端引带,另一端推动卡带中部卡齿弯曲部位。将钢筋绝缘卡在已固定钢筋上旋转180度,使另一端弧形卡口向上。将与之交错或平行的上层钢筋直接卡入另一端弧形卡口,采用推拉方式便可将交错或平行的钢筋固定。安装注意事项安装过程应避免采用其他不规范安装方法。避免或小心使用其他拉拔工具(胶把钳等),以免造成钢筋绝缘卡损

20、坏。施工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步骤,安排不同施工人员,形成流水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绝缘卡情况,确保无遗漏。2)接地钢筋焊接隧道内连续板形式浇筑的无柞道床,其接地钢筋网采用无昨道床板上层钢筋网的3根纵向钢筋(分别为最外侧2根和中间1根)和中部1根横向钢筋组成,每IoOm长度构成一个独立接地单元,隧道变形缝处道床板断开后,同一接地单元内每块道床板内取一根横向结构钢筋作为横向接地钢筋;相邻两接地单元间道床板的纵向接地钢筋采用绝缘卡绝缘搭接,禁止焊接。横向接地钢筋接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双面焊接不小于55mm,焊缝厚度不得少于4mm,同时需满足铁路综合接

21、地系统(图号:通号(2016)9031)等相关要求。在每个道床板接地单元中部取上层钢筋网片中的一根纵向结构钢筋与板内纵向接地钢筋焊接,在道床板端部设置接地端子,引出位置为靠信号电缆槽的道床侧面,与电缆槽连接或变形缝处相邻接地端子相连,连接采用不锈钢电缆。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的材质GBOOCrl7Nil4Mo2,在模板就位后与外侧纵向接地钢筋进行焊接。安装时,必须确保接地端子与模板面接触严密,并在接地端子的端子孔内涂满黄油并用胶带缠紧进行保护,防止污染。3)道床板钢筋绝缘性能检测钢筋绑扎结束后,利用绝缘电阻检测仪进行钢筋绝缘性能测试。要求除接地钢筋外,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M0若发现电阻值超

22、标情况,应查明原因并整改到位。(9)轨排精调轨排精调是道床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道床板线形及高程控制的最关键的技术工作,因此,要充分予以重视。轨排精调的精调小车,通过全站仪与小车顶端的棱镜,将轨排高程、中线偏位等数据显示在小车顶部的电脑上,再用调整螺杆调节器的方法,反复测调,最终使轨排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工作方法如下:1)轨枕编号为便于每根轨枕对应各项数据的收集和归档,精调工作进行前首先对轨枕进行编号。号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构成,以相邻两个CPin点为一个编号单元,前7位为CPm起始点编号,每隔10根轨枕以10的倍数从0编到下一CPnl点(比如1959020000-010,0

23、20-100);以此作为一个精调数据单元,同法重复进行下一单元编号。编号采用白底红字喷于轨枕线路右侧轨枕上。2)确定全站仪坐标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8个CPln点上的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改变测站位置时,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每工作面配备1台莱卡全站仪。轨道精测前,先进行前一根轨排重叠段数据分析,保证控制网搭接强度。轨排精调应选有利观测时间段进行测控作业,避免仪器因温度、湿度、目标成像清晰度等变化产生精度误差。3)测量轨道数据精调小车停于轨排框架上的各工具轨面上,移动到对应位置后,全站仪测量轨道精测小车顶端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以及水平位置。4)

24、反馈信息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精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5)调整中线采用双头扳手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一次调整2组,左右各配2人同时作业。在调整过程中,全站仪一直测量精调小车上的棱镜,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精测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直到误差值满足要求后调整结束;中线调整到位后,在仪器监控下拧紧松扣一侧,在此过程中,不得扰动已调整好的中线。6)调整轨道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注意旋松超高调整器,调整轨排倾角,使轨排框架微调至设计标高,旋紧两侧竖

25、向螺杆,使竖向螺杆与地面垂直。7)调整后的检查调整结束后仔细检查螺杆与地面的接触状态,确保螺杆有效接触地面。精调好轨道后,采取防护加固措施,并尽早浇筑混凝土,严禁踩踏和撞击轨排。如果轨排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8)轨排精调后的加固轨排精调后应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轨排横向移位及上浮,加固措施在精调结束后进行。当利用隧道两侧水沟电缆槽墙进行限位加固时,自制的支撑丝杆一端固定在水沟电缆槽壁上,另一端固定在调节螺杆装置上,此措施与精调同时进行。(10)混凝土浇筑、养护混凝土浇筑前如果精调好的框架轨排搁置时间过长时(超

26、过12小时),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对轨排重新检查或调整,浇筑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530C内。道床板混凝土采用地泵浇筑。1)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用高压水枪润湿整个作业面(包括轨枕),轨枕底部用喷雾器喷湿润,每根轨枕两端设置专用防护套覆盖轨枕扣件系统。浇筑用混凝土由离工点最近的商混站生产供应,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转运到现场适当位置(隧道工作井或盾构井)开始通过下料口给罐车输送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至作业面后通过地泵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振捣,振捣主要捣固轨枕四周及模板内侧混凝土,预防和减少双块式轨枕块块下及四周的气泡、空洞,确保钢筋混凝土道床板结构的密

27、实度,防止轨枕出现空吊问题现象。混凝土捣固时避免振动棒接触框架排架和轨枕。隧道内连续板形式的双块式无柞道床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当出现间断情况,其间断时间不超过24h且道床板芯部温度变化不大于20。C时,采用设置施工缝的方式连续施工,施工缝在两根轨枕中间留置。施工缝处按设计要求设置U形加强筋、锚固钢筋和泡沫塑料板(泡沫塑料板必须与道床板垂直)力口强,锚固钢筋采用环氧树脂胶进行植筋,植入的锚固剪力钢筋设置为施工缝两侧,每侧各5排轨枕间距,每排5根20HRB400钢筋植入枕间。2)混凝土浇筑后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安排专业班组进行善后处理,包括对浇筑部位轨枕成品面、螺杆调节器、工具轨面卫生清理、枕间混凝土裸

28、露面压光抹面及轨排松弛等。浇筑完成后,卫生清理和抹面人员依序迅速跟进。混凝土暴露面应原浆收面压光,严禁二次修补抹面。浇筑完成后先用木抹子进行第一遍的初平及提浆,初平完成约Ih后再用钢抹开始进行第二遍的抹平压实,抹面压光时,道床板表面应按设计设置相应横向排水坡;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道床板顶面标高至工具轨钢轨顶面标高为一固定值,据此计算出坡度尺的高度,坡度尺高度应小于3mm左右,以保证抹面及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施工误差,将其上端放在钢轨上,下端作为道床板顶面标高及排水坡的控制面。抹面压光过程中,专人负责对多余混凝土清理或混凝土的添加工作,专人随浇筑机对个别部位进行二次补振,工具轨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抹面

29、要细致。浇筑混凝土后约12小时(具体时间由试验确定),逆时针旋转调节器螺杆,拧松1/4圈(约Imnl高),使轨道排架处于自然受力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后约24小时,拧松全部扣件,释放钢轨应力,促进双块式轨枕与接触面混凝土的结合。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前,禁止在浇筑好的道床上行车及碰撞安装好的成品轨枕。螺杆扣件松动时间应根据现场混凝土状态确定,现场指压轨底混凝土无明显压痕时,即可松开螺杆调节器和钢轨扣件。混凝土初凝前应压面35次,压面过程中采用原浆压光,严格杜绝洒水抹面方式。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采用底层覆盖土工布顶层再覆盖塑料布的湿润养护方法,以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的散失和混凝土的急速风干(主

30、要针对距离隧道口20On)附近的无昨道床),为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提供必要水分,减少收缩裂纹出现。道床板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养护过程安排专人测量混凝土温度,并及时采取降温及保温等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11)工器具回收和道床板整修1)拆除纵横向模板混凝土浇筑后约24小时,松开纵向模板连接扣件、中间支撑。抗压强度25MPa后,利用模板拆洗机依次拆除模板,逐块清洗、涂油。2)拆除工具轨框架混凝土浇筑后并对轨道状态复测完成后,利用运输车配合专用吊具将工具轨框架拆除;拆除后应对工具轨框架进行逐一检查,合格的利用龙门吊吊运至前方工作面使用,不合格的调整达标后投入使用,纠正后仍无法满足要求的坚决弃用。2.5

31、.3.5中等减振整体道床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高架正线均采用中等减振,轨道中等减振措施采用减振扣件整体道床,减振扣件轨道施工方法与普通整体道床施工方法基本一致。2. 5.3.6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整体道床施工工艺及方法全线共铺设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2组,60kgm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1组。除整铸高镒辙叉及槽型护轨外,道岔钢轨材质均为U75V热处理,道岔道床为钢筋混凝土桁架式长岔枕整体道床,道岔扣件的轨下和铁垫板下弹性垫板材质采用橡胶材料,辙叉均采用爆炸预硬化处理。(1) 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单开道岔全长29.569m,前后长分别为13.839m、15.73m。采用半割线

32、型60AT弹性可弯曲线尖轨(负割距22mni)、固定型高镒钢辙叉及可调式槽型护轨,尖轨跟端采用接头夹板连接,导曲线半径为200m,其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为100km/h、侧向容许通过速度为35kmh(2) 60kgm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60kgm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转辙器与9号单开道岔相同。4.5号锐角辙叉、4.5号钝角辙叉为高锦钢整铸辙叉,道岔内及道岔两端与区间钢轨之间接头均采用冻结接头。道岔采用钢筋混凝土桁架式长岔枕,每组道岔中有21种型号(长度)、共268根长岔枕,长岔枕横截面均相同。2.5.3.6.1道岔施工工艺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5.3.6-1o图2.5.3.6T道

33、岔施工工艺流程图2.5.3.6.2道岔施工方法(1)轨道基础控制网施测道岔采用CPffl控制网控制轨道施工,CPnI控制网的施测详见“轨道基础控制网(CPnI)施工方案”章节。(2)边桩基标测设1)单开道岔边桩基标测设道岔控制及加密边桩基标的位置沿股道两侧布置,在岔头、岔尾及岔心设控制边桩基标,中间轨距变化处及支距位置增设加密边桩基标。2)交叉渡线区边桩基标测设交叉渡线由四组单开道岔、两组锐角辙叉和两组钝角辙叉组成的菱形交叉组成。单开道岔部分的边桩基标参照上述单开道岔边桩基标布设要求进行。道岔与道岔连接的直股部分按正线整体道床边桩基标布设要求增设加密边桩基标。锐角和钝角辙叉组成的菱形交叉部分,

34、在其两条对称轴方向上设五个加密边桩基标,控制交叉叉心位置和对称轴的垂直度,其精度要求同岔区边桩基标要求。3)基底处理在进行基底处理之前,以轨面标高为基准线,先对轨道结构高度进行检测,确认整体道床底至钢轨顶面不小于设计高度。清理隧道结构杂物,对结构底面进行密集凿毛,凿毛后再次清扫杂物垃圾,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冲洗底板。为避免其他地段的污水污染,在端部筑堰排污,做到施工段内无积水,无废渣。4)道岔运输和现场拼装根据施工进度要求,道岔及交叉渡线提前安排施工,以确保正线整体道床施工的连续进行。单开道岔现场组装在道岔铺装前,先依据道岔位置、道岔铺设图、合成枕型号进行轨枕散布,然后进行道岔料散步,合成枕道岔

35、散料及现场拼装如图2.5.3.6-2所示。先对各部分分组编号。按“L4”、“2,3”、“5,6”、“7”、“8”、“9,10,11”、“12,13”的组合方式分为七部分(依次编号为),并在每根钢轨顶用白油漆标出岔枕中心位置,然后用汽车运至材料吊装点,吊车吊运至下料口,人工倒运至工作面进行组装。组装时在岔位上安装钢轨支撑架和轨距拉杆,并将各组钢轨连接,挂上岔枕。图2.5.3.6-2单开道岔平面组合示意图先调整直基本轨、,使轨道水平和平面位置达到设计要求,然后根据直线基本轨确定直线、的位置。直股调整完毕,再根据支距将曲线基本轨调整就位,最后将调整就位。每组钢轨架设调整后,设钢管支撑加固,以防止调整

36、后的钢轨因连动或意外碰撞发生变形。交叉渡线现场组装交叉渡线由四组12号单开道岔,一组菱形交叉和连接渡线组成。菱形交叉部分由两组钝角辙叉及两组锐角辙叉组成。菱形交叉的两股轨道均为直线,轨距有所加宽。所以交叉渡线除零部件数量多之外,其构造及轨距变化也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A.交叉渡线中部的8组辙叉与其前后连接的钢轨连成一片,铺设时8组辙叉必须准确到位,底部高差均保持在2mm之内。B.在交叉渡线中4组12号辙叉、2组锐角辙叉及2组钝角辙叉均为对应铺设,一侧辙叉的翼轨同时起到另一侧辙叉护轨的作用,而翼轨与护轨不同,其轮缘槽是无法调整的。此外各辙叉底部的平整度存在制造误差,辙叉底面四周的允许高差可达2

37、mmoC.辙叉的铺设若不到位,方向、轨距不良,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就很难符合要求。D.针对交叉渡线的施工难点,采取对岔位精确定位、从中间辙叉向两头单开道岔转辙器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E.将交叉渡线纵向分为3个部分如图2.5.3.5-3“交叉渡线平面组合示意图”所示。先铺设中段的8组辙叉部分,这部分铺设完毕再向其前后扩展铺设两端四组单开道岔的连接部分及转辙部分。该方案在施工时既可边铺设边调整,对辙叉的定位比较准确,又利于对渡线关键部分作精调及检查,质量易于保证。(3)轨道状态调整及控制图2.5.3.6-3交叉渡线平面组合示意图1)轨道状态调整轨道状态调整时以边桩基标为控制点,先用直角道尺调整直股钢轨

38、,利用单开道岔岔前控制边桩基标,确定道岔的平面位置。以直轨为基准,用直角道尺首先调整直股钢轨的位置。粗调根据边桩基标用直角道尺和万能道尺调整水平。首先把直角道尺架在基本轨上,通过支承架调整,使直角道尺水准气泡居中。钢轨位置根据底板上边桩基标调整,并根据中线用轨距校核,之后用万能道尺将另一股直轨位置定出并调整水平。用支距控制曲线基本轨位置,调整就位后用道尺控制水平及中线,定出侧股的准确位置。为固定轨距和加强道岔的整体性,钢轨组装完时在适当位置安装特制轨距拉杆。粗调完成后采用CPIn网及轨检小车进行测控,测设次数不少于两次,达到精调要求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2)轨道状态控制精度道岔按设计位置进行调

39、整。其精度符合下列规定:道岔里程位置允许误差为15加。导曲线圆顺,支距正确,其允许偏差为Inmb附带曲线用IOrn弦量,连续正矢差允许误差为Immo水平及高程:道岔全长范围内高低差不超过2mm,高程允许偏差为土Immo轨距:尖轨尖端处轨距允许误差为Imm。直尖轨刨切起点处两基本轨距离的偏差为lmm;交叉渡线菱形部分轨距为1440mm,允许偏差2三;其它部位轨距允轨距允许偏差为-2+3mm。转辙器部分,尖轨连接牢固,搬动灵活,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1mm,道岔尖轨在第一连接杆处的动程不小于152mmo护轨头部外侧至辙岔心作用边之距离为139Inmb允许偏差为。+2mm,至翼轨作用边之距

40、离为1348mm,允许偏差为O-Tinm,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2mm,允许偏差为-0.5mmlmm0轨面平顺,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内,轨撑与基本轨密贴,其间隙不应大于0.5mmoH.道岔范围内各接头以及与轨道连接处轨面无错台,轨头内侧应直顺无错牙,其允许误差为0.5mm。轨缝:允许偏差为0+lmm0钢轨接头:轨面、轨头内侧应平(直)顺,允许偏差为O.5mm。岔枕安装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且距离允许偏差为10mm。道岔紧固螺栓扭力应为100120N,扣件螺栓扭力应符合相应弹条扭力应满足100140Nm,螺旋道钉的拧紧螺栓扭矩应为200250Nm,接头螺栓扭矩为500Nmo交叉渡线菱形中轴处两钝角辙叉距离的偏

41、差为1mm,锐角辙叉及钝角辙叉部分的轨距偏差为2mu(4)钢筋绑扎及防迷流焊接施工同普通整体道床钢筋施工一样,钢筋采取钢筋加工场统一配送,然后运至作业面绑扎焊接成型的作业方式,纵向钢筋按两相邻伸缩缝间距长度配料。钢筋在基地捆绑成束,吊装至平板车,由轨道车运至施工地点附近,或采用洞外路面运输至最近洞口,吊车吊入轨行区。人工抬运钢筋散布在道床底板上。在绑扎钢筋网前,用墨线在结构表面上弹出岔区钢轨内侧底边线、轨枕中心线、钢筋网纵横向钢筋控制线、钢轨支撑架位置线及门吊走行轨轨道支墩位置线。钢筋绑扎时,纵向钢筋采用搭接焊接,纵横钢筋的节点按防迷流设计要求进行焊接,并在道床两侧引出连接端子。在每个道床结构

42、段内,每隔5m选一根横向结构钢筋与所交叉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在垂直轨道下方,选二根纵向结构钢筋和所有的横向钢筋焊接相连。(5)道岔混凝土浇筑与养生道岔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成型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使道岔在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检查后的状态,以及道岔浇筑过程中的保证其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施工时需加密斜撑和支撑,同时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道岔轨道状态,边浇筑边检查,直至浇筑完成。1)模板安装整体道床混凝土侧模采用组合钢模,安装模板前对道床标高及轨道中心线位置进行复查,以确保模板安装正确,模板安装允许误差IOmm模板外侧底端用钢筋头固定,上端采用拉钩通过钢轨固定,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铺设应牢固、平

43、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mm,支架系统连接应牢固稳定。2)浇筑道岔道床混凝土待模板安装完成,道岔各部位状态尺寸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浇筑道床混凝土。道床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投料口附近的用输送泵输送到浇注部位;远离投料口的,用安装在轨道车上混凝土罐运输至道岔区,配合专用混凝土泵浇筑道床混凝土。浇筑时设防护罩,防止道岔扣件、滑床板等被污染,抹面时及时清理掉钢轨、岔枕、扣件和滑床板上的混凝土残渣。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对轨枕底部及周围混凝土充分振捣以使混凝土达到满注,防止道岔几何尺寸发生变化,振捣棒不允许碰撞钢轨、轨枕、模板,并且在浇筑时,随时检

44、查钢轨与轨枕的位置、轨距、水平,发现超过验收标准的立即进行调整。振捣完成后道床混凝土表面要进行抹面处理,3%的“人字”坡,避免出现反坡,以免影响排水。道床混凝土初凝前,及时进行面层以及水沟的抹面,使道床表面平整,横坡平顺、线条清晰整齐,并将钢轨、轨枕、扣件、支撑架等表面灰浆清理干净。3)道床混凝土养护道床混凝土的养护:采用自然气温湿养的方式,对道床进行喷洒养护,保持道床处于湿润状态,一直到7天龄期。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后方可拆除模板和钢轨支撑架,并用同标号混凝土填充PVC管的空隙。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重和行驶轨道工程车辆。2.5.3.10钢轨接触闪光焊接施工工艺及方法无

45、缝线路钢轨除与道岔相联的接头采用冻结接头外,其余均采用焊接接头,焊接采用移动闪光焊焊法进行长钢轨焊接。钢轨焊接的主要工序包括:施工前的准备、钢轨打磨、待焊钢轨接头对位、夹轨对位及钢轨焊接、焊后调直、焊接前移、焊后接头正火、焊缝粗打磨、焊缝精细打磨及焊接接头探伤。其中夹轨对位及钢轨焊接、焊后调直、焊后接头正火、焊缝精细打磨等工序的钢轨焊接要点。(I)技术标准无缝线路钢轨除与道岔相联的接头采用冻结接头外,其余均采用焊接接头,焊接采用移动闪光焊焊法进行长钢轨焊接。闪光焊焊缝距离扣件铁垫板边缘一般不小于50mmO焊接接头的力学指标、几何尺寸等应满足钢轨焊接(通用技术条件,闪光焊,铝热焊,气压焊)(TB

46、/T1632.1-4-2014)的有关规定。焊接钢轨应配置有锯轨设备、轨端除锈设备(角磨机)、移动式闪光对焊设备、移动式钢轨焊接接头矫直设备、仿型打磨机以及焊接接头热处理装置、发电机组等,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书。(2)焊轨专业设备采用K922进行工地移动焊接,工地接触焊车由接触焊焊轨机机头、焊机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一辆30t轨行平板车组成。基地焊接和现场移动焊轨车作业过程:预闪一高压闪光一低压闪光加速闪光一顶锻一推瘤。接触焊机移动焊接见下图所示。图2.5.3.10-1钢轨现场焊接2.5.3.10.1焊轨施工工艺流程焊轨施工工艺如图2.5.3.10-2所示。图2.5.3.10-2焊轨工艺流

47、程图2.5.3.10.2焊轨施工方法施工准备:根据工艺要求现场焊接准备好特制辐轴、三角吊架、楔铁(楔型木)、铁垫盒等。特制辐轴支垫在拆除扣件后的钢轨下,减少钢轨焊接拖动摩擦力阻力。辐轴制作高度统一为140mmo三角吊架主要是方便将两根待焊钢轨对位。楔铁(楔型木)用于微调动轨(焊机前方钢轨)高低和方向,保证动轨与定轨(焊轨车下钢轨)对位准确。铁垫盒用于待焊钢轨接头下。(1)钢轨打磨:1)钢轨轨腰打磨:在距离轨头70Omnl范围内用直向式电动砂轮机打磨出厂标志和打磨除锈。打磨后有金属光泽,不得有锈斑,母材打磨深度不得超过0.2m,不得有任何凸出,以防损伤钳口。图2.5.3.10-3焊前打磨除锈2)接钢轨断面垂直度打磨:焊前24小时内对待焊接钢轨端面进行除锈打磨和垂直度打磨处理,确保焊接质量和保护焊机钳口。待焊钢轨接头对位:完成钢轨除锈和磨平处理后,在距待焊钢轨焊接端3m和IOnI位置支垫高度可调辐轴,在距钢轨末端3m位置用三脚吊架起吊钢轨,调整三脚吊架高度将焊缝两端各0.7m范围钢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