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心得.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94432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苦旅》读书心得.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假期里,我再一次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感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这一段段苦旅,书写出华夏大地的渊远流长,让我忍不住为之惊叹、赞美。在读到文化苦旅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充分的思考到,往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与历史古迹背后,竟然伸长了厚重的内在含义,体会不到的辛酸苦辣,以及个中的曲折意义。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蕴在余秋雨先生精灵一般的笔触之下展示的淋漓尽致,最终通过一系列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在这本书中,余秋雨先生出发点较为独特,用高人一等的洞察力去为华夏民族的深层文化陷入沉思,更用其细腻的笔法将博大的华夏文化深层次的“苦

2、旅”展示出来。这样的“苦旅”并不是甜腻腻的,其中饱含着数不尽的辛酸苦辣,再加之古老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这本书平添了一份厚重与独特的味道。而书本之中,先生提及到的几个地方的对于“苦”的感悟更是让我感受颇深。道士塔是文化苦旅开书第一篇。这一章节中,作者将王圆箓道士出卖东方明珠的敦煌莫高窟国宝的悲愤表现的入木三分。到现在为止,道教已经具有了1800多年的深厚历史,并且深深的刻上了中华文明的烙印。在华夏大地上,道教道脉不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国教之一。但是现在,书中的主人公王道士竟然不顾整个道教的颜面,只为一己私欲,将属于祖国的国宝贩卖给外国人,余秋雨先生在书中疾呼到:“我好恨!”。开书第一篇即点

3、名“文化苦旅”的“苦”意,给人当头棒喝,让人深思。通过先生在本章中的描述,让人心头不为之一紧,历史的兴衰,文明的寥落,苍凉深邃之感跃然纸上。除此之外,正如我在教学工作之余参加到的政治学习中提到的一样,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其主要的代表者和见证者就是汉字与史学典籍,书中的王道士竟然为了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做出了一笔在价值层面上失衡程度难以描述的“交换”,“交换者”还是一个并不具有任何中华血统的外国人,其行为令人深思。其实,王道士又何尝不是见证中华文化衰微的一个缩影,一个小小的代表而已。然而,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的传统文化的衰落,这才是最让我们值得深深思考的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

4、,无论是人生也好,社会也罢,历史和文明最终建立的基础就是废墟二字。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及到:放到现在社会,“黄鹤楼可以装电梯;阿房宫可以作宾馆;滕王阁可以辟商场。”可是,这样的繁荣假象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么?这样的虚假繁荣其实恰恰是文明社会真正的废墟而已。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不能因为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而忽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精神,比如信仰等,否则,这个社会存在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本书读完,感慨万千。在教学之余,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博览众长。所以,我们不但要精心挑选质量高的书籍来读,更加的不要局限于书本之中,“风物长宜放眼量”,不断打开自己,以求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突破自己,造福学生。尤其是自己现在在教育工作岗位上,更是在很多方面必须深深沉思。是要墨守成规还是要大胆突破,是要安逸享受还是要暴风雨的折磨历练。因为自己的岗位恰恰是承担着“文化”二字的传承工作,可能我仅仅是社会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是只有每一个像我一样的螺丝钉认真把住自己的职业底线,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够将中华文明彻底传承下去。思考着,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