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冀人版20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冀人版2017.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9.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2 .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 .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4 .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5 .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6 .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科学知识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7 .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1.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
2、的特性。教学准备:常见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画在黑板上三个圈)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正确的小组进行鼓励。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物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师:引导学生对课本上及收集到的物体进行分类行休学生小组活动师:指导学生填写(气球一气体和固体,沙拉酱一液体和固体,汽车一固体、气体和液体)目的:加深对物体三种状态的
3、认识。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1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师:知道物质三种状态之后,我们来一步步研究它们各自的性质,先来研究固体的性质。首先,拿出你们的橡皮,来观察一下。(拿一个较规则的橡皮和学生一起讨师:引导学生学生研究固体的几种常见的性质(例如:形状、体积、软硬、质量等)(选择自己熟悉的几种固体研究它们的性质)师:刚才大家已经目测了不同固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测固体的重量呢?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呢?生:可以用天平测量。师:你们很聪明,今天老师就拿了天平,大家先来观察一下天平的零件构成,(出示图片,学生回答)生:天平由盘架3.托盘4.标母6.指针7分度些零件组成。1.底座2.托盘架3.托盘4.标尺
4、5.平衡螺母6.指针7.分度盘 8.游码1.底座2.托 尺5.平衡螺 盘8.游码这师:大家都清楚天平的个部分构成及应用了,是不是咱们现在就可以测量了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生1:我知道,使用之前应该调零。师:说的非常好,其他同学知道还有什么应该我们注意的吗?生2:应该轻拿轻放祛码,祛码应该用锻子来拿。师:对,非常好,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器材,保护公物。还有吗?想一下,如果我们要测铁块重量,如果铁块重量比天平量程还要重,那我们能测出来吗?生:不能,所量物体重量不能超过天平量程。师:对了,那我们测量物体时,应该把物体放在那个盘子里呢?生:左边。师:对了,记住,要左物右码。好了,现在我们要实验了,大家
5、按照注意事项,一步步操作,把测量物体的重量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此时教师可用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出示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生:测量完了,记录在表格里了。师: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测量完物体重量之后,祛码应该放回盒子里,游码要拨回零刻度。你们都做到了吗?生:做到了。物体形状体积软硬质量(克)透明估算实际名称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总结固体的性质了呢?师生总结并板书小组讨论:(1)每种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不同的用途?(2)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吗?(3)不同的固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全班交流活动二: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师: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液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
6、师:让学生量取100亳升的不同液体,进行观察研究。学生第一次学习使用量筒(烧杯)教师示范并讲解1.把量筒平放在桌子上。2 .左手扶住量筒,右手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3 .接近示数时要仔细,尽量让液面平稳,读数时要干那。生:按要求称量不同的液体,并观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怎样测量液体的质量?生:小组讨论(引导先第一次测量容器的质量,第二次测量装有液体的容器,用第一次的减去第二次的就是液体的质量)学生亲自动手称一称。物体名称形状质量(克)流动性透明估测实际总结液体的主要性质。并板书师: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小组讨论(合作实验)师:气体和液体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性
7、质呢?全班交流活动3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通过实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引导学生综合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先让学生试着回答,发现学生存在质疑的地方。生:提出质疑的问题,师:组织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多方面思考)小组讨论: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1.固体和液体:2 .固体和气体:3 .液体和气体:4 .固体、液体和气体:全班交流学生能达到区分的目的即可,不强求统一。师:现在,让我们再考虑一下前面的分类吧!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师: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小组讨论: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将本组的测量方法和结果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
8、更巧妙?方法一:向量筒里注入一定体积的水(估计淹没石块即可),记录示数,将系有细绳的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方法二:在浅盘上放一个烧杯,烧杯里面装满水;将小石块轻轻的浸入水中,溢出的水会流到浅盘里;用量筒测量浅盘里水的体积,就是小时快的体积。板书设计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体积液体形状气体易流动易被压缩10.水和水蒸气【教材简析】“水和水蒸气”这一课时主要研究的是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之间的互相转化。本课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水到哪里去了教材安排了通过观察浅碟子里的水在阳光底下变少,启发学生思考:水既没流出,也没有渗入碟子中,它怎么会减少呢?然
9、后用漫画的方式向学生说明了水变成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同时用文字的方式告诉学生,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水洼里的水是怎样干掉的做出自己的解释。第二部分: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通过上一活动的探究,学生会提出: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产生了这些问题后,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推测。在思考和推测的基础上,聚焦探究的问题: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给水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接着就让学生们做一个对比观察实验。由此证明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第三部分:空气中的水如果不断的蒸发,大海里的水是不是要越来越少呢?空气中容得下
10、这么多的水蒸气吗?学生们可能会这样的担心或疑问。因此教材安排了水蒸气会不会重新变回水的观察活动:在桌面上放一只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小烧杯,。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会观察到,罩着的大的玻璃杯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从而引出水蒸气变回水的过程叫凝结。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通过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建立起水和水蒸气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在转变过程中和温度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课打下基础。【学情分析】(1)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还是形象思维、直
11、觉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2)知识水平蒸发、凝结现象和水蒸气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已有一定经验的,甚至有些同学都能说出这三个科学名词。但真正水蒸气是怎样的,烧开水时的“白汽”是不是水蒸气等问题还不理解;水和水蒸气能不能相互转化,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与水相互转化,大部分学生是朦朦胧胧的,甚至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 .认识生活中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2 .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
12、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3 .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2 .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准备】课件、烧杯50ml、矿泉水瓶、水写纸、集气瓶、玻璃片、热水、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创设点子兔和托比遇到难题的情境,请学生观看视频消失的水,点子兔和托比发现水缸里的水变少了,引出水到哪里去了,从而引出课题水和水蒸气。二、魔术表演,引出蒸发1、提问:水有
13、哪些特点?2、魔术表演教师用手指蘸水在水写纸上写字,交流过程中,字不见了。【设计意图:课堂的导入以学生最感兴趣的魔术入手,让学生在感受科学魅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本课从这里引出探究的问题。】3、学生推测(水变干了水蒸发了到空气中去了变成了水蒸气)。【设计意图:通过魔术表演,有效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想象、推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4、交流观察水蒸气,总结出水蒸气的特点。【设计意图:带领学生亲自观察感受水蒸气的过程,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扩充,对水蒸气的特点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尤为重要的是,这一情境很自然地引发了儿童原有认知与新认知的矛盾】5、观看蒸发
14、微观图片解释水变干现象。【设计意图:这里借助教师的图片将“蒸发”这一概念变得形象,益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接受。】6、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并尝试解释这一现象从而认识和理解“蒸发”概念。引发认知冲突:白汽是不是水蒸气的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蒸发”,虽然需要花一些时间,但其效果远远比老师硬塞给科学术语好得多!科学课就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去理解和掌握。】7、请生尝试解释视频中消失的水哪去了?板书:(课件展示文字)无色无味水蒸发水.气无色无味(液态)(气态)三、实验探究,加快蒸发1、情景引导发现新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加快水的蒸发吗?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3、师引
15、导学生明确对比试验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对比试验中的不同条件,其他条件要一样。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学生讨论后汇报。(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展示实验记录单)【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事先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活”有所“长”,“动”有所“获”。故本环节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制定出具体详实的实施计划,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实验小结: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设计意图: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为基础,因此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
16、悟、理解和掌握。】四、静态观察,发现凝结1、情境设疑,水会蒸发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越来来多。那海水就越来来越少最后消失,是这样吗?【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问题与原有认知引起矛盾,学生借助生活常识和经验作出初步的解释,需要科学的验证来证实,学生探究行却再一次被激活。】2、讨论实验方法,进行凝结现象的实验。学生汇报实验情况。3、认识“凝结”概念。4、联系生活现象,提升概念理解。5、深入思考,解析“白汽”,出示烧开水的时候冒出的白气图片,让学生尝试自己解释白汽是如何产生的。接着提出看得到的白汽过一会又消失了,靖生解释这一现象。【设计意图:解决上一环节的遗留的问题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凝结的理解。
17、通过对白气消失的理解又回顾了蒸发的概念,从而把水和水蒸气相互转化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板书:(课件展示文字)水(液态)水蒸气(气态)五、整理概念,规范技能1、赞赏学生探究本领,通过点子兔和托比的收获总结水和水蒸气的变化过程。2、提问,你又有哪些收获呢?【设计意图:学生的自悟使他们提高概括、总结能力的训练,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的总结,让整个课堂的教学得以提炼和概括,进一步改变的条件加热不加热看到的现象水写纸上的字更(快慢)消失。水写纸上的字更(快慢)消失我们的发现加热(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巩固本课的科学概念和常识,并且以一个可逆的板书设计,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到物质之间的互相转化。】板
18、书设计:水和水蒸气水和水蒸气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我的猜想:加热(能、不能)加快水的蒸发课题第11课冰和水教学目标1、能说出冰、水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2、能根据实验方法进行水结冰、冰融化成水的实验。3、能对冰和水互相转化的实验产生浓厚兴趣。重点难点1、认识到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铁架台、试管、温度计、记号笔、纯净水、碎冰、食盐、烧杯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一、情境与问题:师:寒冬来临时,经常看到水结冰的现象。(出示冰的图片)提问:水在什么温度下能结冰?预设:在零度的时候会结冰。二、探究与发现:1、观察水结冰的现象(1)掌握方法播放课件,提示学
19、生注意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指定学生汇报,然后出示试验方法。A、将铁架台、试管、纯净水、碎冰等器材,按照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安装。B、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不要过多),用记号笔在管壁上标记好水面高度。C、将温度计吊起,插入试管里的水中。D、在烧杯中装满碎冰,把试管放入碎冰中。E、当温度变化缓慢或者不变时在碎冰里加些食盐,继续观察温度计数值的变化。(该实验向碎冰中加入适量的食盐,会加快水结冰,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果)学生回忆实验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教学准备等。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出示注意事项A、小组同学分工合作B、小组成员轮流观察。C、实验过程中要安静有序。(2)实验并观察。学生13页中,教师巡回
20、指导,提示学生注意安全。(3)描述现象(4)分析并得出结论。提问: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水结冰后体积会怎样?总结:在O摄氏度时水会结成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大。2、观察冰的融化(1)提出问题提问:当水温降到。摄氏度时水会结成冰,冰受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引导:你有哪些方法能够加快冰的融化?(2)掌握方法播放实验方法课件,提示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主要方法。之后提出问题并指定学生回答。出示实验方法:A、从冰箱中取出一些碎冰,放入烧杯。B、用温度计测量碎冰的温度C、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和冰的状态。(3)实验并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3页中。(4)得出结
21、论提问:冰在什么温度下会融化成水?冰融化成水时质量有什么变化?总结:冰在O摄氏度可以融化成水,质量不变。(三)综合概括、得出结论思考: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小结:水在O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冰在O摄氏度时可以融化成水。冰和水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三、应用与拓展引导: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人们利用水的流动性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创意冰品。四、本课总结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预设:知道了水在O摄氏度时可以结成冰,冰在0摄氏度时可以融化成水。冰和水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五
22、、课堂练习:做练习册反思与改进:课题第12课热胀冷缩(1)教学目标3、能从生活现象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3、能对物体受冷受热后的体积变化产生兴趣。重点难点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准备乒乓球、烧杯2个、冷水、热水、气球、锥形瓶等。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二、情境与问题:引导:(出示超市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醋、酱油等图片。)同学们,来观察一下这些瓶子里面的液体有什么相同点。学生思考后进行回答。提问: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一般情况下为什么不装满?生:三、探究与发现:1、探究液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1)掌握方法。播放: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的视频和课件。提示学生关注实验分为几步,要注
23、意什么事项?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出示实验方法:A、向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倒入滴有红墨水的冷水、柴油和酒精。B、在瓶口盖上带有细吸管的塞子。C、将三个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各个液面的变化。出示注意事项:A、实验中注意安全,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小心被热水烫伤B、小组要明确分工,认真观察和记录。(2)根据实验方法,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4页中。集体备课教学过程(3)分析现象(4)得出结论。提问: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总结: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2、探究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3、(1)提出问题提问:液体受热体积变大,受冷体积收缩,
24、固体有没有这样的性质?(2)掌握方法播放:关于体现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实验方法的视频和课件出示实验方法:A、准备一个铜球和一个铁环,铜球刚好能从铁环中穿过。用酒精灯加热铜球,使其均匀受热。B、将加热一定时间后的铜球放在铁环上面,观察现象。C、把铜球放入冷水中,一段时间后,再用铜球去穿铁环,观察现象。出示注意事项: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B:小组实验要分工合作,做好实验记录。(3)实验并观察(4)得出结论交流:指定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提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结论: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铜球受热时,体积膨胀;铜球遇冷时,体积收缩。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实践运用,解释现象出示:瓶装饮料和铁轨接缝的图片。三、应用与拓展引导:请你用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交流,解释现象。四、本课总结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预设:知道了固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五、课堂练习:做练习册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