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24816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工程基础第4章根轨迹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四章根轨迹法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 .正确理解开环零、极点和闭环零、极点以及主导极点、偶极子等概念。2 .正确理解和熟记根轨迹方程(模方程及相角方程)。熟练运用模方程计算根轨迹上任一点的根轨迹增益和开环增益。3 .正确理解根轨迹法则,法则的证明只需一般了解,熟练运用根轨迹法则按步骤绘制反馈系统K从零变化到正无穷时的闭环根枕迹。4 .正确理解闭环零极点分布和阶跃响应的定性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根轨迹分析参数对响应的影响。能熟练运用主导极点、偶极子等概念,将系统近似为一、二阶系统给出定量估算。5 .了解绘制广义根轨迹的思路、要点和方法。教学重点:根轨迹与根轨迹方程、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2、、广义根轨迹、系统闭环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系统阶跃响应的根轨迹分析。教学难点:根轨迹基本法则及其应用。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主要有闭环系统极点在复平面的位置决定,因此,分析或设计系统时确定出闭环极点位置是十分有意义的。根轨迹法根据反馈控制系统的开、闭环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直接由开环传递函数零、极点求出闭环极点(闭环特征根)。这给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4-1根轨迹与根轨迹方程一、根轨迹定义:根轨迹是指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个参数(如开环增益K)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当闭环系统为正反馈时,对应的轨迹为零度根轨迹;而负反馈系统的轨迹为180。根轨

3、迹。例子如图所示二阶系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三)=-5(0.55+1)H(.Q尸KCG)LS(O5s+l)图4-1二阶系统结构图开环传递函数有两个极点P1=0,p2=-2o没有零点,开环增益为Ko闭环传递函数为:砥S)=C(S) R(S)2K/+2s + 2K闭环特征方程为:O(三)=s2+2s+2K=0闭环特征根为:Sl=-l+l-2T,52=-l-l-2r从特征根的表达式中看出每个特征根都随K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设K=OS1=0,s2=2K=O.5sl=-l,52=-1K=Isl=1+j9s2=-1jK=2.5sl=l+2j,=12jK=+sl=-1+j,s2=-1-j如果把不同K

4、值的闭环特征根布置在S平面上,并连成线,则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系统的根轨迹:图4-2二阶系统的根轨迹二、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图4-3控制系统如图所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I)G) =GG)1 + G(s)7(s)(4-4)将前向通道传递函数G(S)表示为:G(S) =KG(GS+ 1);/ +2芍丁2$ + 1)sv(T.s + )(Ts2+22T2s-)n(ij=K-fl)il(45)KG为前向通道增益,为前向通道根轨迹增益Kl=KG熬二7*2(4-6)II(IJ)HG)=K专11(s-Pj)j=(4-7)其中K1为反馈通道的根轨迹增益。n(sf)n(S-Zj)II(S-&)n。

5、-勺)G(s)H(s)=VT=K*F口(S-Pi)IIG-Pj)tG-Pi)立(S)r=lr=li=l;=1闭环传递函数:f+hH(s-Za)O(三)=K)宁Il(S-PJI(4-10)式中A,P&分别为闭环零、极点。比较式(4-8)和(4-10)可得出以下结论闭环系统根轨迹增益等于系统前向通道的根轨迹增益;闭环系统零点由前向通道的零点和反馈通道的极点组成;闭环系统的极点与开环系统的极点、零点以及开环根轨迹增益K有关。根轨迹法的任务就在于已知开环零、极点分布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图解法求出闭环极点。三、根轨迹方程闭环特征方程:D(s)=l+G(s)H(s)=O(4-11)闭环极点就是闭环特征方程的

6、解,也称为特征根。根轨迹方程:G(s)H(s)=-l(4-12)式中G(三)H(三)是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该式明确表示出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极点的关系。设开环传递函数有m个零点,n个极点,并假定这时式(4-12)又可以写成:ri。,)G(s)H(s)=Kb=-1(4-13)IG-Pi)Z=I不难看出,式子为关于S的复数方程,因此,把它分解成模值方程和相角方程。KnISFI模值方程:T三j=1(4-14)立IS-Pil1=1m相角方程ZN(S-4)ZN(S化)=(2&+1)乃k=0,l,2,/=1r=l注意:模值方程不但与开环零、极点有关,与开环根轨迹增益有关;而相角方程只与开环零、极点有关。相角方

7、程是决定系统闭环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实际应用中,用相角方程绘制根轨迹,而模值方程主要用来确定已知根轨迹上某一点的K*值。例4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G)=2K(s+2)2试证明复平面上点5i=-2+/4,邑=-2-/4是该系统的闭环极点。证明:该系统的开环极点:p1=-2,p2=-2它们应满足相角方程(4-15)图4一4 例4- 1开环零、极点分布图以Sl为试验点,观察图4一4,可得:N(Sl-pl)-Z(51-p2)=-90-90=-=-=(2k+)以与为试验点,可得:-Z(5,-p1)-Z(51-p2)=90o+90o=(2+1)t可见:山、与都满足相角方程,所以4、邑点是

8、闭环极点。例4-2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G)=K(s+I)当K=08变化时其根轨迹如图4-5,求根轨迹上点Sl=-0.5+/0.5所对应的K值。解 根据模值方程求解K*值,1-0.5 + y.5 + ll4根据图4-5可得:1-0.5+j.5+ll=(,所以K=;。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如何应用根枕迹方程确定复平面上点是否是闭环极点以及确定根轨迹上一点对应的K*值方法。根轨迹法可以在已知开环零、极点时,迅速求出开环增益(或其他参数)从零变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方程所有根在复平面上的分布,即根轨迹。4-2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一、根轨迹的分支数分支数=开环极点数=闭环特征方程的阶数二、根轨迹对称于实轴

9、闭环极点为:实数f在实轴上复数一共规f对称于实轴三、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由根轨迹方程有:Il(SF)=11Il(S-Pi)Z=I起点:K=OS-pi=0s=pi终点:K* =8zi =O S = zi若开环零点数m开环极点数n有(n-m)个开环零点在无穷远处,则有(n-m)条根轨迹终于无穷远点。四、实轴上的根轨迹实轴上根轨迹区段的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之和应为奇数。证明:设一系统开环零、极点分布如图。在实轴上任取一试验点s代入相角方程则:34ZN(S-G)-ZN(S-Pj)=N(S4)+N(s-Z2)-N(s-P1)=1/=I=兀+兀一兀=兀=Qk+1)兀所以相角方程

10、成立,即S是根轨迹上的点。一般,设试验点右侧有L个开环零点,h个开环极点,则有关系式:如满足相角条件必有:(/-h)=Qk+)所以,L-h必为奇数,当然L+h也为奇数。例4-3设一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三)=K(S+l)s(0.5s+l),求时的闭环根轨迹。解:将开环传递函数写成零、极点形式:GG)=2K(s+DS(S+2)按绘制根规迹法则逐步进行:法则一,有两条根轨迹法则三,两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0、-2,一条终于有限零点一1,另一条趋于无穷远处。法则四,在负实轴上,0到一1区间和一2到负无穷区间是根轨迹。最后绘制出根轨迹如图4-7所示。PiZPl-1图4-7根轨迹法则五:

11、根轨迹的渐近线渐近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为:q十In-m“7P1-J渐近线与实轴相交点的坐标为:a=-n-m例4-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G)=K(-1),试根据法则五,求5(5+4)(?+25+2)出根轨迹的渐近线。解:零点:z=-l,w=l极点:Pl=O,P2=-4,P3=-l+l,P4=-1-Jl,/2=4按照公式得:(2,k V)r (J2k )t (2,k + l)=n-tn4-13(Pa-60(k=0)纥=180=Da=300oa=2)mPi-zi5o=-i三li=n-m3图4-9 几种不同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渐近线以卜是几种开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渐近线: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KKG(

12、三)H(三)=G(s)H(s)=S(S-Pl)S(S-Pl)(5-p2)K*G(s)(s)=G(s)H(s)=-T5S(S-Pl)(S-P2)(-p3)s2G-PI)G-p2)(s-p3)法则六: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根凯迹的终止角是指终止于某开环零点的根筑迹在该点处的切线与水平正方向的夹角。根轨迹的起始角是指根轨迹在起点处的切线与水平正方向的夹角。起始角与终止角计算公式:起始角计算公式:%=(2k+l)+N(PA-Zj)-XN(PK-Pj)j=l=1件knm终止角计算公式:=(2k+l)+ZN(4-pJ-ZN(q-Z)r=l;=1内例45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三)例(三)=K(s+2+)(s

13、+27),试绘制系统概略根(5+l+72)(5+l-y2)轨迹。解:将开环零、极点画在图4一12的根平面上,逐步画图:K(s+2+)(s+2-/)(s+1+j2)(s+l-2)1、n=2,有两条根轨迹2、两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l-j2),(j2);终于开环零点(-2-j),(-2+j)。3、确定起始角,终止角。如图4-13所示。例45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图4-13例4-5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七、根轨迹的分离点座标d定义:几条(二条)根轨迹在S平面上相遇又分开的点。若根轨迹位于实轴两相邻开环极点之间,则此二极点之间至少存在个分离点。若根轨迹位于实轴两相邻开环零点之间,则此二极点之

14、间至少存在一个会合点。分离点的坐标d可由下面方程求得:”m1Y=Y式中:为各开环零点的数值,为个开环极点的数值。d-pid-zj例46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Ms)=F(s+D,试求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分s+3s+3.25离点坐标d,并概略绘制出根轨迹图。解: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求出开环极点:p1=-1.5+儿P?=-1.5-Jl按步骤:1、n=2,m=l,有两条根轨迹2、两条根轨迹分别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和无穷远零点3、实轴上根轨迹位于有限零点一1和无穷零点之间,因此判断有分离点4、离开复平面极点的初始角为=180+夕-=180+116.57-90=206.57PI,仍PiPi=-206

15、.57Pi5、渐近线-2_1.5+y-1.5-Jl1OlI-“2-1(2Z+1)%ei=ta2-16、求分离点坐标d111=d+1.5-Jl/+1.5+Jld+14=-2.12,J2=0.12此系统根轨迹如图八、分离角与会合角所谓分离角是指根轨迹离开重极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1”1分离角计算公式:tl=-(2k+1)万+ZN3一Zj)-ZAd-si)/;=1=+ld一为分离点的坐标;Zj一为开环零点s,一为当时=砥,除/个重极点外,其它-/个非重根。所谓会合角是指根轨迹进入重极点处的切线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会合角计算公式:j=(2&+1)-XN(d-Pj)-fN(d-)/r=lI=/+

16、1d-为分离点坐标;Pj-为原系统的开环极点,现看作开环零点;Sj-为当女=勺时,除/个重极点外,其它-/个非重根。分离角与会合角不必经公式计算,可以用卜列简单法则来确定:若有2条根轨迹进入d点,必有/条根轨迹离开d点;1条进入d点的根轨迹与/条离开d点的根轨迹相间隔;任一条进入d点的根轨迹与相邻的离开d点的根轨迹方向之间的夹角为万;因此只要确定了d点附近的条根轨迹的方向,由上述规律就可以方便地确定d点附近所有的根轨迹方向,而确定d点附近根轨迹方向的方法可根据法则(2)、法则(4)或取试验点用相角条件来验证。九、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如根轨迹与虚轴相交,则交点上的K*值和0值可用劳思判据判定,也可

17、令闭环特征方程中的S=y,然后分别令其实部和虚部为零求得K*例47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三)(s)=忑而7万功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解:按步骤画图1、有4条根轨迹2、各条根轨迹分别起于开环极点0,-3,-l+jl,-l-jl;终于无穷远3、实轴上的根轨迹在0到-3之间4、渐近线a=竺叨工=45,1354O-3-l+jl-l-jl4=4=T3415、确定分离点dV=0d-pi解方程得4=-2.3,J23=-0.92J0.376、确定起始角=1800-e-e=180-135-26.57-90=-71.56PiPiPiPiPiPiPi=71.56PA7、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闭环系统的特征

18、方程为:O(三)=S(S+3)(/+2s+2)+/T=O令S=代入上式解得:=L095,K*=8.16十、根之和与根之积如果系统特征方程写成如卜.形式:n(spJ+Kn(sZj)=n(s_5)=s+qsI+%s2+。丁产+。r=lj=r=l1、闭环特征根的负值之和,等于闭环特征方程第二项系数q。若(-m)2根之和与开环根轨迹增益K*无关。2、闭环特征根之积乘以等于闭环特征方程的常数项。在开环极点已确定不变的情况下,其和为常值,因此,n-112的系统,当增益K的变动使某些闭环极点在S平面上向左挪动时,则必有另一些极点向右移动,这样才能保证极点之和为常值。这对于判断根轨迹的走向很有意义。图4-18

19、常见闭环系统根轨迹图例4-8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 =K5(0.055+1)(0.05s2+0.25+1)试画出K=O8时的闭环系统的概略根轨迹,并求出K=K临时的闭环传递函数及闭环极点。解;根据根轨迹绘制法则,按步计算:1 .n=4,有四条根轨迹;2 .起始于开环极点0,-20,-2-j4,-2+j4,终于无穷远处;3 .实轴上的根轨迹在(0,-20)区间;4 .n=4,m=0,则有四条根轨迹趋于无穷远,他们的渐近线于实轴的交点和夹角为:pin-m_20_2_/4_21/4_ 6(Pa =(22 + 1)4(2& +1)乃n-m 4而攵=0吼=45水=Lg,=-451仅,左

20、=1,%=135;女=一2,=一1355、根轨迹的起始角。n=18Oo-9-OP?PP3PiPyPaPs=180o-116.50-12.5-90=-39n=+39Pa6、分离点坐标d。1111I11=0dd+20d+2+2-/44=-15.1,解得:d2=-1.45+/2.07,W=-1.45-J2.077、根轨迹于虚轴交点。系统特征方程Q(三)=S(S+20)(52+4+20)+400K=0令S=/3代入:解得=0,七=4.1,电=一4.1,K临=3.47则两个闭环极点s1=j4.1,s2=-j4.1Q(三)=S(S+20)(52+4+20)+400K,=0此时特征方程为:益O(三)=54+

21、2453+100r+400S+1388.9=0利用综合除法,可求出其他两个闭环极点:53=-4.2,.V4=-19.84-3广义根轨迹一、开环零点变化时的根轨迹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特征方程为G(s)H(5)+1=0(4-59)等效变换成Am+1=0(4-60)QG)令GG)N(三)=A器(4-61)显然,利用式461就可以画出关于零点变化的根轨迹,它就是广义根轨迹。二、开环极点变化时的根轨迹设一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三)H(三)=-5(5+2)(5-p1)现在研究Pl=O-变化的根轨迹。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G(三)Hl(三)=丁(二+2,)根据(462)可画出Pl

22、变化时的广义根轨迹。r+2$+K例4-10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s)=试绘制当开环增益K5(5+1)(7;5+1)为一,1,2时,时间常数7;=08变化时的根轨迹。2解:题目显然是求广义根轨迹问题。系统特征方程为:O(三)=S(S+1)(,s+1)+K=O等效开环传递函数为:G等效开环传递函数有3个零点0,0,-1;2个极点,不同K值可计算出不同极点。按照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可绘制出广义根轨迹如图4-21。S4-21例4-10根轨迹图三、零度根轨迹分析复杂控制系统如图,其中内回路为正反馈。为了分析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需求出内回路的闭环零、极点。用根轨迹的方法绘制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23、图4-22复杂控制系统研究内回路:R(S)C(S)G(S)特征方程:O(三)=I-G(三)”(s)根轨迹方程:G(三)H(三)=I从而相角方程及模值方程相应为:mS-Zj-工N(s-p)=2k兀mKT= 1Ifi=l使用常规根轨迹法绘制零度根轨迹时,对于与相角方程有关的某些法则要修改。=1法则叫实轴上某一区域,若其右方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偶数,则该区域必是根轨迹。2k冗法则五根轨迹的渐近线:=n-m4计算公式不变。法则六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2-P./W%=2S,+Z%法则八分离角与会合角除上述四个法则外,其他法则不变。例4T1正反馈系统的结构图如图4-23所示,其中G(S) =K(s

24、 + 2)图4-23正反馈控制系统(S+3)(s + 2s + 2)试绘制开环系统根轨迹增益K*=O8变化时的根轨迹。解:该系统是正反馈系统。当K*=O8变化时的根轨迹是零度根轨迹。利用零度根轨迹法则绘制该系统的闭环根轨迹。实轴根轨迹在(-3,。)和(2,+8)区间内。起始于开环极点:P1=-3,P2=-1+Jl,p3=T-Jl终止于开环零点:Z1=-2-1.6图4-24例4-11根轨迹图4一4系统闭环零、极点分别与阶跃响应的关系主要任务:由开环G(s)7(s)f闭环极点的根轨一迹求闭环极点一确定闭环传函闭环系统动态性能、用闭环零、极点表示的阶跃响应表达式(s)=C(S)R(S)如,”+仇尸+

25、包 QOSzI (liSn + + 4”flG-sj i=lN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可写为:为为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Sj为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设输入为单位阶跃:r(t)=l(t),有:K;n(F)C(三)=(s)R(s)=Il(SF)5;=1假设中(三)中无重极点,上式分解为部分分式C(S) = % + 4 + .+S S-S1K;n(f.)A)=(-=l= (0)S=O川K;n(s-z”A=-s11(s-Sj)r=likS=SAr KnGr) = sjfis-sj =l ik将C(s)表达式进行拉式反变换得:C(0=(0)+SA/(4-74)A=I从式子看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将有闭环极点及系数

26、决定,而系数也与闭环零、极点分布有关。二、闭环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定性关系稳定性C)=(O)+fA.4=1所有闭环极点为于S平面的左半部;平稳性:复数极点设置在S平面中与负实轴成45夹角线附近;快速性:闭环极点远离虚轴;CQ)=(O)+We=l动态过程尽快消失,IAJ小,闭环极点之间间距大,零点与极点间间距小,Mn/A=-NlrII(与F)Ir=lik三、主导极点和偶极子主导极点:就是对动态过程影响占主导地位的极点,般是离虚轴最近的极点。若国4,极点Sj的作用就可以忽略。如果有两个极点:sk =k+ jk si = l + ji, 偶极子:就是一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k干里卜0.1时,

27、就可以认为“与%是一对偶极子。在对系统进行分析时,就可以将其忽略不计。四、利用主导极点估算系统的性能指标既然主导极点在动态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那么,计算性能指标时,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只考虑暂态分量中主导极点对应的分量,将高阶系统近似看做一、二阶系统,直接应用第三章中计算性能指标的公式和曲线。例 4-1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s)=(0.675 +1)(0.0 Lr+0.085 + 1)试近似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o解:这是三阶系统,有三个闭环极点其零、极点分布如图4-25所示。极点4离虚轴最近,所以系统的主导极点为s,而其他两个极点可以忽略。2III.2SlHH(-主导极点I电图4-25闭

28、环极点其零、极点分布图1Ts + i这时系统可以看做是一阶系统。传递函数为:(5)=0.67j+1式中:T=0.67s根据时域分析可知,一阶系统无超调b%=0,调节时间4=37=3x0.675=2.015例 4-13系统闭环传递函数(s)=0.59s+ 1(0.67j+ 1)(0.0 Ij2+0.085 + 1)试估计系统的性能指标。解:闭环零、极点分布如图(4-26)所示图4-26闭环零、极点分布图系统近似为二阶系统:(三)=5=0.4,=10,0.01?+0.085+1%=产值100%=e04x34i7XIO0%=25%对应性能指标3.53.50.4x10s = 0.88s例4-14已知系

29、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三)=试应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稳定S(S+l)(0.5s+l)性,并计算闭环主导极点具有阻尼比0.5时的性能指标。2K*解:G(三)=,Kt=IK按步骤作出系统的根轨迹,如图s(s+l)(s+2)s(s+l)(s+2)4-27所示。图4-27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稳定性,使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范围是:0K3在平面上画出g=0.5时的阻尼线。阻尼线与根轨迹交点的坐标设为M,从图上测得Sl=-0.33+j0.58,与之共挽的复数极点为$2=-033-/0.58已知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及两个极点,用长除法求出第三个极点0=-2.34o系统闭环传递函数近似为二阶系统小,、0.445(s)=-35

30、2+0.667j+0.445二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性能指标:%=产值X100%=e0534oo%=16.3%3.53.50.50.667s = 10.5S4-5系统阶跃响应的根轨迹分析例4-15已知系统结构如图4-28所示。试画出当K”由08时的闭环根轨迹,并分析K*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R(S)K*(s+4) C(S)rs(s+2)71、45。图4-28系统结构如图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有两个极点0,-2;有一个零点一4。此类带零点的二阶系统的根轨迹,其复数部分为个园,其圆心在开环零点处,半径为零点到分离点的距离。根轨迹如图4一29所示。=0.707-3-2图4-29系统根轨迹系统根轨

31、迹分离点:4=-1.172,4=-6.83对应开环增益:K* _ 4 4 +21 _ 1.172x0.8281 IJ1+41-2.828= 0.343Kl =2K:= 0.686K;=11.7,(=23.41、当开环增益在(00.686)内,闭环为两个负实数极点,系统再阶跃信号下响应为非周期。2、当开环增益在(0.68623.4)内,闭环为一对共施复数极点,其阶跃响应为振荡衰减过程。3、当开环增益在(23.48)内,闭环又为负实数极点,其阶跃响应又为非周期的。下面求系统最小阻尼比对应的闭环极点。过原点做与根轨迹圆相切的宜线,此切线与负实轴夹角的余弦即为系统的阻尼比:=cos=cos45=0.7

32、07对应闭环极点:sl2=-2j2系统阶跃响应有较好平稳性。K*例4-16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三)=而盘而试绘出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解:此系统开环有三个极点0,0,-10按步骤作出系统的根轨迹,如图4-30所示。图中两条根轨迹位于S平面右半部,即闭环始终有两个右极点。说明开环增益无论取何值,系统均不稳定。若在系统中附加一个负实数零点Zl,用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则系上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三)=,将0设置在(0-10)之间,则附加零点后的系统根轨迹如图4-31所示。图4-31附加零点后的根轨迹明显看出,当开环增益由T8时,系统地根轨迹全部位于S平面左半部,即k取何值系统均稳定。当k8时,闭环总有对靠近虚轴的共加复数极点,所以系统的阶跃响应是衰减振荡的,且振荡的频率随K的增大而增大。若零点号-10,则系统的根轨迹如图。由图4-32看出,附加&=-20的零点后,系统根轨迹仍有两条始终位于S平面的右半部,系统仍然无法稳定。因此,引入的附加零点要恰当,才能对系统的系能有所改善。本章总线索:简化处理“法则”是指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简化处理”是指利用主导极点和偶极子的概念,将高阶系统近似地看成一阶或二阶系统。“定性分析”可以包含阶跃响应的不同形式对K取值的要求,例如阶跃响应单调收敛,振荡收敛,最佳阻尼比,系统稳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