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前言11 .全球锂电池产业概况42 .产业链下游:电池生产及供应63 .产业链中游:正、负极材料134 .产业链上游:锂、银、钻205 .电池回收利用2833结语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前百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下游应用场景爆发式增长的驱动,全球锂电池产业正在蓬勃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的需求规模可达4太瓦时(TWh)。其中,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最大需求及供给市场将持续领跑产业变革;与此同时,欧美在减排目标、能源转型等强需求下贡献出更多的增量驱动,并重塑全球市场供需格局;以东南亚、印度及中东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也正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积极参与到全球锂电池供应链体系中。当前,
2、中国在锂电池产业链各关键环节依旧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正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盈利承压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挑战。为引导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及锂电池行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合作设计“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体系”,以期为全产业相关参与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并积极引领全行业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及政策,推动产业链朝更健康与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体系主要涵盖产业政策、市场环境、供应链成熟度、技术及制造竞争力、绿色及可持续行动五个评估维度。本报告将重点聚焦市场需求与供应链供需状态的分析:市场
3、维度,重点围绕行业市场前景、竞争结构与盈利性展开分析(参阅图1);供应链维度,聚焦对产业链供需动态、国际贸易链路以及再生闭环参与程度的评测分析(参阅图2)0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在细分维度上的表现,评测发展指数并建议可行的优化方向(参阅图3)o痴丁飘菽薇岫丽定性因子子维度研究定评测标准资料来源竞争结构图2I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一供应链指数子维度研究定评测标准资料来源再生闭环评测:影响可持续发扇懿的定量因子定性因子图3I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一市场与供应链指数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市场指数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指F49Pr5%,10%)I(10%,1
4、5%)I15%,20%)I20%增急-1%1%)1%3%)3%,5%)帆:10%20%)W:IHS(2022年11月);公开信息;文就航;BCG分析.注I百分比已四舍五入,部分总和不为100%.美国则在通胀削减法案的助推下,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速,预计20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45%,动力电池需求超5。吉瓦时(参阅图5)o日韩两国的电池产能除满足其国内供应外,大量供应北美市场,并通过在北美当地投资设厂,形成密切的贸易投资合作图5I美国市场动力电池需求及供给预测汽车*透率(万一)供给侪BEV/PHEV车0动力电池 需求提模预估(GWh) Bev PHEv Hhev I Iice2022-203阵
5、北妣区产耽划(GWh.%)尽管戏度较大,中国头部玩家 仍在积极寻求进入市场的突破机会来季;IHS(2022年11月);公开信息;文就研究;BCG分析.注I百分比已四舍五入,部分总和不为100%.关系。而中国头部玩家短期内受政策法规的限制,仍在积极寻求进入北美市场的突破机会。预期未来全球市场格局将加速朝产能优胜劣汰、区域均衡布局的可持续方向发展。2.1 可持续发展市场指数得分:7(十分制)市场前景得分:10(十分制)全球锂电池市场预期将以25%的年增速快速扩张,至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4太瓦时。其中,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长续航需求使得单车带电量提升,动力电池需求将快速上涨,市场占比将达到
6、8。随着各区域市场下游需求增长,全球市场格局将三分天下:中国市场体量大、发展领跑全球;欧美则在政策推动下加速追赶,提供增量驱动及持续成长空间;同时,东南亚、印度及中东等新兴市场也正积极投入,快速成长。聚焦中国,预计至2025年,中国锂电池需求量将以超40%的年增速增长至1太瓦时;至2030年,将以13%的年增速增长至约1.8太瓦时,其中动力电池需求占比一直维持在75%以上。动力电池是中国锂电池需求的主要来源,也是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其中从电池装车结构来看,乘用车是最大赛道(参阅图6)o图6I中国锂电池市场需求预测20192030年中国锂电池需求预测将:【HS(2022年10月);高工锂电(20
7、23年1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动力电池领先企业系列交流访谈活;文献研究;KG分析。储能电池包括发电侧、电网恻及用户狈崎能电池应用.消费电子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便携式充电装2S.-中型及大型客车包括公交车、大客车、校车及其他专用客车.中重卡包括牵引车、卸货车、运载车及专用车.,轻型商用车包括轻型货车、面包车及皮卡.乘用车包括轿车、SUV及MPV。裳他场景刨舌电动二工程机於电动船舶及电动飞机(包括人机).5(+5J)以动力电池最大的市场中国为例,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集中度持续提升。一方面,第一、二梯队玩家市场份额均呈增长趋势,逐步扩大领先优势,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前两大玩家寡
8、头优势明显,占据近7。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近五年来,国内电池厂商总数量显著下降约50%,部分玩家市场份额大幅萎缩或被直接淘汰出局,行业整合加速(参阅图7)O从三元技术路线来看,宁德时代正持续扩大三元路线优势、稳居市场第一。第二、三梯队企业的格局则仍在演进,存在潜在洗牌机会。领先企业正积极通过与主流主机厂商设立合资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共同建厂等方式,以获取定点、保障稳定的需求进而锁定供销规模,同时通过升级化学体系、布局高比能与高安全的电芯结构、提升快充表现等新兴技术,探索弯道超车的机会。图7I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装机竞争格局按玩家统计的中国动力电池装机 ( 2016-2023H1 ) 商数量宁蝴代
9、 LG格 JJ 磔耀 的拉力神 蜒迪 蹄蝌 蜂巢台孚解俵 滞玛 其他总装机*三t高工锂电(202瑾1月);文献研究;中国汽工程学会动力电池簸砂系列交流访谈活动;BCG分析.注:百分比已四舍五入,部分总和不为100%.就铁锂技术路线而言,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市场份额正持续向第一梯队企业集中,第二、三梯队企业想在动力电池领域实现全面破局的难度持续加大,储能电池正成为追赶玩家建立规模、储备及强化能力的新机遇。尽管近期由于下游整车企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导致利润下降,以及成本敏感性更高的小微型电动汽车市场增长,铁锂电池的整体需求持续看涨,但市场份额预期将继续向掌握先进技术、产品稳定性及性能更好及具备成本优势
10、的领军企业集中。固态电池以高安全、高比容的优势正成为业界竞争的新赛道,是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战略竞争的新高地之一。中国半固态电池已初步实现量产装车,十余家企业正展开积极试水竞争,但当前规模依旧比传统液态电池小,各家市场份额仍较为均衡。中国头部企业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规划集中在2025至203。年,电导率低、循环寿命差是阻碍其产业化的主要原因。美国、日本及韩国的企业较中国企业更为激进,跨过半固态全力投入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能布局,公布的量产时间平均较中国早一至两年,但实际量产时间及表现仍面临技术及市场的多重检验。行业盈利性得分:6(十分制)当前,中国主流锂电池厂商的毛利率表现维持在约15%-25队
11、近年来虽受原材料价格上升及整车价格下滑的双重挤压影响,行业平均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处于相对健康的态势(参阅图8)。一方面,主机厂对于电池采购价格年降幅度要求变高,不断压缩电池厂商的毛利空间。另一方面,尽管技术升级、规模效应放大以及生产良率提升均有利于成本节降,但由于物料成本占总体成本约六成,原材料下降幅度低于价格下降幅度,进而导致利润空间的压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封装形态及生产良率等方面仍有优化与突破的空间,因此领先玩家仍有溢价及优化利润的空间。在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趋稳后,预计领先厂商毛利水平将有所释放。此外,领先玩家通过新技术迭代、垂直整合、加速发展海外业务
12、及拓展新业务领域等方式,积极推进业务的全价值链延展,以实现增收、增利的同时应对利润空间下滑的潜在风险。图8I2018-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头部电池厂商动力锂电池业务盈利情况伴随物料成本大幅上升和价格下降,电池厂商利润空间受挤压2018-2023Q1电池厂商动力锂电池业务毛利率(%)公司年报;行业研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动力电池领先企业系列交流访谈活动;BCG分析。2.2 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指数得分:5(十分制)供需动态得分:5(十分制)行业高速成长正吸引资本大量涌入,部分车企已经开始自研自建电池产线,产能持续扩张。此外,短中期内混合动力路线的电动汽车会在汽车市场占据相当体量的份额,且近一年来混合
13、动力系统汽车(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汽车)因没有里程焦虑且拥有更低的拥车成本,市场份额逐渐上升,所以一定程度上加速和推升了动力电池的需求,使得第一、二梯队头部玩家的优质产能供应维持在相对饱和和紧张的状态。截至目前,中国国内已公布的2025年总规划产能已超过2.6太瓦时,其中预期约2太瓦时产能将大概率按计划投入运营,考虑到2025年需求约1太瓦时,全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预计接近50%。然而,随着中国“3060”愿景和世界各国碳中和目标的逐步临近,上述混合动力路线作为新能源过渡产品,终将会被纯电动路线取代,伴随需求持续增长、产能扩张节奏减缓,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升并维持在50%-60%。
14、国际贸易链路得分:6(十分制)随着欧美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减排环保要求从严、本土自给自足法规到位,预计到2030年欧美产能项目上线后,将从亚太手中分走约1525%的全球市场份额,亚太地区在全球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将削弱,电池产能占比将从目前的近75%下降至约50%-60%,区域产能分布及供需格局预期将更加均衡(参阅图9)o图9|2022-2030年全球电池产能分布及格局演进中南美洲I中东和非洲,北美欧洲亚太来源:BcG电池市场观点(2023年1月)。国外政策法规趋严对中国企业出海提出更高的要求,国际化经营面临挑战。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绿色协议产业计划及新电池法等相关法令陆续出台,旨在支持本土
15、绿色产业发展,加大对海外核心部件进口的限制,这些都对中国企业产品出海、甚至海外建设产能构成一定限制。头部企业亟需通过优化原材料选取、生产碳足迹管理以及回收处理等技术的布局以满足出口市场要求,积极调整海外业务战略,在降低潜在地缘政治风险的同时,实现拓展客户、维持市场份额并巩固业务竞争力的目标。再生解得分:3(十分制)伴随产业链成熟度的持续提升、政策法规逐步到位,部分领先电池玩家已开始涉足电池拆解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等环节,但电池回收行业整体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动力电池步入退役阶段、叠加政策扶持,预计中国市场在2025年将率先迎来近15。吉瓦时的回收需求,203。年规模可至73。吉瓦时,
16、未来年均增速约4。2.3 启示对于从业企业而言,在产品技术、供应链、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与沉淀至关重要,需要在保持企业战略定力的同时,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脉搏进行调整创新。 在布局新技术时,宏观层面研判潜在应用市场及特征,微观层面统筹考虑不同技术路线本征特性,紧跟下游客户战略需求,以此明确技术研发投入的侧重及优先级,指导产品设计及市场导入节奏。 在建设供应链时,通过投资并购实现供应链垂直整合,或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供应生态以保持成本竞争力,并加强供应链碳足迹管理、布局再生材料供应、完善电池后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以满足海外市场要求,提高全球经营及治理能力。 在探索新商业模式、试水创新业务、拓
17、展新应用时,需秉承油车电车平价、车辆使用便利及安全的发展方向,面向乘用车特别是商用车不同细分应用场景的用户需求和痛点,基于自身现状及战略方向,明晰创新业务为行业带来的价值,在品牌、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革新迭代。3.产业链中游:正、负极材料31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产品最重要的材料组成部分之一,正极材料产业同样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得益于锂电池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正极材料需求旺盛。行业技术路线多样且持续升级迭代,竞争格局仍在不断演进。受前期因供给紧张而引发价格飞涨、近期产能加速扩张及释放的影响,当前总体产能利用率不高但优质产能同样供不应求。同时,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绿色协议产业计划与新电池法等法令出
18、台的影响,正极材料企业正随着电池厂加速海外业务的布局,预期未来产能国际化与多极化是大势所趋,这对正极材料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及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L1可持续发展市场指数得分:7(十分制)市场前景得分:9(十分制)得益于锂电池市场的驱动,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以近20%的增速高速扩张,预计至203。年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可达630万吨。2021年以来,中国铁锂正极材料占比逐渐超越三元正极材料达到6o%以上,国外则三元正极材料一直保持主导地位。国内铁锂正极材料份额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其在原材料价格高涨和政策补贴退坡背景下显现的成本优势、CTP、CTC和CTB等技术成熟带来的能量密度提升,以及
19、相对三元正极材料更低的碳排、更符合绿色低碳趋势。中长期来看,伴随上游原材料成本回落、高压平台及快充技术成熟,以及在长续航需求的驱动下,高模三元/富锂等高端正极材料的渗透率将提升,中低端三元材料因能量密度与铁锂相比无显著优势且成本高于铁锂,份额将逐渐下降。因下游主机厂逐渐从以能量密度为首要考虑因素过渡到续航能力和成本的平衡考虑,铁锂类技术路线将更占据主要地位,磷酸锌铁锂等新型磷酸盐材料将加快市场切入,而国外领先车企也正加大定点向铁锂类技术路线转向,预期全球市场将长期呈现铁锂类与三元类正极材料二者并行发展的趋势(参阅图W)。单位:万吨图10 | 2022-203眸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耐三元材
20、料-18522-30增长NA18%磷酸(铳)铁锂19%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2*9:IHS数据库;案头研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动力电池领先企业系列交流访谈活动;BCG分析.如铳酸锂、钛酸锂等,2包含储能、消费电子领ft应用。S三k:6(+5J)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格局相对集中,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占近7。早期因受补贴政策支持高能量密度的引导和影响,国内市场重心偏向三元正极材料,因而铁锂正极材料的竞争企业数量相对有限。近两年行业需求升温,叠加技术壁垒不高,大量新玩家涌入,集中度有所下降,预期市场格局还将持续迭代,但头部企业的技术和渠道优势正不断显现,集中度提升依旧是大趋势。相较而言,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因
21、定制化需求更高而较为分散,前五大玩家占比不到40%,且排名时常更迭洗牌。主要原因在于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路线更丰富,行业布局企业众多,将近一半的参与企业聚焦单品开发,同时依旧存在新企业加入。高银化是三元正极材料的主流发展趋势,生产壁垒较高,拥有技术与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逐步构筑及强化竞争力“护城河”,推动市场集中度的稳步提升。富锂锦基材料已具有初步产业化能力。富锂锈基材料不含钻和银,具有成本低、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热稳定性好的优势,能够满足长续航需求,但其因姜-泰勒效应导致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结构损坏和电池容量衰减等问题。据披露,目前中国业界头部电池企业和正极材料企业已
22、抢先布局富锂铺基材料的研发,国内企业关于富锂镭基材料的专利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专利布局的竞争已经开始。行业盈利性得分:5(十分制)2022年主流正极材料厂商的毛利率约15%,较2021年有所下滑。由于原材料成本占比高以及下游客户强势降本的双重压力,正极材料厂商毛利率整体低于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其他电池材料(参阅图11)一方面,正极材料生产对上游原材料依赖度高,三元正极和铁锂正极的原材料成本占比分别为约九成和七成,而原材料成本占比高导致企业难以通过生产制造优化实现大规模、持续性降本。另一方面,下游电芯厂商话语权强,由于正极材料在下游电池厂的成本占比中最高(近四成),电芯厂会将成本控制举措优先放在
23、正极材料上,导致正极材料企业处于相对弱势的买方市场局面。图111中国主要正极材料E毛利表现正极材料厂商毛利率通常在10%-20%之间,低于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其他材料头部企业正极材料业务毛利表现电池材料细分行业毛利率范囹毛利率毛利率30%29%60%-德方纳米11M三TWl长远锂科湖南裕能三元铁锂负极隔膜电解液正极正极来黑公司年报;券商研报;案头破2;中圜锌工鹤会动力电龄跣企业麴校流访谈活动;KG分析。3.1.2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指数得分:4(十分制)供需动态得分:5(十分制)受产能加速扩张影响,当前正极材料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约为55%),但同时两极分化严重,头部玩家接近满产。行业已经意识到低
24、端产能过剩的风险,产能扩张趋于理性,叠加落后产能逐步淘汰,预计产能利用率将伴随需求增长稳步回升,2025年起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望回升至60%以上。国际贸易链路得分:6(十分制)当前,中国正极材料产能领先全球,但伴随欧美本地化产业政策的出台,预期短中期内产能将向欧美市场部分转移,区域间更平衡。中国市场得益于容量大、应用场景丰富、技术迭代及发展领跑全球,其中铁锂路线由于成本优势和技术持续进步,在中国已超越三元路线成为主流技术,且短中期内趋势将延续。欧洲市场因地处较高纬度,铁锂材料低温性能不如三元材料,且本地主流整车厂及日韩供应商更倾向及擅长三元技术,三元材料专利布局较多,且欧洲磷矿资源短缺,故以
25、三元技术路线为主流,且在中国电池企业在海外建立规模量产能力前,短中期内仍将占据主流。美国市场也在加速追赶中国和欧洲I,积极推动电池产业链的本土化生产,且以三元技术为主流。过往为打消消费者对车辆续航能力的顾虑,追求高能量密度电芯是主要考虑,因此以三元路线为主,但伴随铁锂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完善以及特斯拉等头部车企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产品广泛应用,铁锂技术占比不仅在国内,甚至短中期内在海外均将有所提升,进而推动各类正极材料的国际化提速。再生枫得分:2(十分制)目前,以正极材料起家的领先企业尚未大规模布局回收环节,但出于资源、成本控制考量以及国内外扶持性政策出台等背景下,企业正积极探索有价金属和固体废弃
26、物循环利用等新机遇,不仅为满足循环利用的环保要求、符合ESG发展预期,同时也为稳定原材料供应、平衡原材料价格发挥稳定器的作用。3.3启示面对未来行业竞争加剧、盈利下降等趋势影响,正极材料企业需通过多重举措提升竞争力。 第一,持续升级现有正极材料技术。巩固技术优势的同时,借助技术实现原材料、生产成本的节降。例如,磷酸铁锂朝安全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高的磷酸锦铁锂升级;三元材料朝高锲、单晶化、高电压的方向升级;同时积极探索低成本钠电材料的研究发展。 第二,持续推动产业链一体化与多元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垂直一体化,保障资源供应、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另一方面拓展产品多元化,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差异化竞争。
27、 第三,积极探索海外业务布局。欧美市场未来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应积极适应欧美法规对电池材料产地来源的限制,通过配套供货出口、参股收购和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拓展海外布局。但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在寻求新的增长极时,更需要明晰战略定位,立足核心主业与关键业务能力的强化,合理分配资源,并不断在业务治理、体系机制的建设上做好提前规划,以应对未来的潜在风险及挑战。3.2负极材料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相对成熟,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据主流且技术较成熟,同时行业积极推进硅基、碳基新型材料科研攻关和产业化。由于产能超前规划,目前面临短期产能不足、长期低端产能过剩的矛盾。当前全球市场以中国出口为主,预期未来在法规引导下,产能将向
28、欧美部分转移,以满足本地化供应。3.2.1 可持续发展市场指数得分:8(十分制)市场前景得分:10(十分制)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以21%的增速高速扩张,预计至203。年市场规模将超4。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凭借较天然石墨更好的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及膨胀率等性能优势,被广泛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占全球负极材料总需求约八成。天然石墨工艺简单、耗能低,成本和碳排有优势,但比容量已达到极限,不少企业选择掺混天然石墨以降低成本。硅基负极材料则拥有高比容、高安全和快充性能,但仍有待攻坚充放电体积膨胀大、成本高昂、与其他材料配套等问题,至2。3。年占比预计接近1O%,增速预期超50%(参阅图12)O图12
29、I 2022-203眸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预测东IL IHS数据库;案头研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动力电池领先企业系列交流访谈活动;BCG分玩22-30增长硅基负极52%天然石墨负极14%人造石墨负极21%全球负极材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与日韩,中国企业凭借技术追赶与成本优势,已赶超日韩成为第一大产出国。受石墨化产能限制、下游需求绑定等影响,行业产能聚焦头部玩家,市场集中度有加强趋势,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前五大玩家近年市场占有率接近6o%。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和新技术实现低能耗与低生产成本,加速出清规模小、成本高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电池厂倾向于与保供能力和品控能力更好的头部负极材料
30、厂商合作,进一步促进头部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行业盈利性得分:7(十分制)天然石墨成本的80%来自直接材料,因此受上游原料价格影响大,拥有优质矿源的厂商竞争力更强。人造石墨成本主要集中在直接材料与石墨化两项,其中石墨化占人造石墨成本的近六成,石墨化一体化布局是降本关键。头部负极材料企业毛利率一般在20%-25%,石墨化一体化企业表现更为亮眼,毛利超40%,高于正极材料和其他汽车零部件行业。322可腾发展供应链指数得分:3(十分制)4(+5j)2021年以来,负极材料行业经历供需紧平衡:包括动力电池、储能、小动力等下游应用需求积极,但由于石墨化环节耗能高,在中国“双控”和全球碳中和背景下,产量受限
31、、供不应求。然而长期而言,行业面临潜在产能过剩风险。由于市场增速快且拥有超过20%的高毛利,使得新、老玩家超前规划大量产能。考虑到项目12至15个月的建设周期,预期负极材料产能释放将在近两年集中落地,使得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下滑。行业面临短期供不应求、中长期供过于求的矛盾。国际贸易链路得分:3(十分制)全球负极材料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与日韩,过去几年中国企业技术快速提升,赶超日韩成为全球第一大负极生产国,约占全球产能份额的80%。伴随欧美围绕材料本地化的相关政策出台,预期2025年亚太地区产能占比将从目前的99%下降至95%,欧美预计从中国手中分走约5%的市场份额。但由于负极材料生产的能耗高,负极
32、材料企业对能源价格非常敏感,预期至2025年,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仍将占据主导地位。再生耶嵇分:1(十分制)负极材料起家的领先玩家尚未大规模布局回收环节。323启示对于从业企业而言,从技术的角度需要升级现有生产工艺与技术,并投入对前瞻技术的研究。针对现有产品优化生产工艺、升级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耗与成本,同时加速对高比容负极材料以及西配钠电产业硬碳负极材料的研发投入。供应链方面,推动产业链一体化以实现石墨化自供,同时完善海外产能布局。I隔膜、电解质和铜铝箔、铝合金壳体、铝塑膜等辅材同样是动力电池产业链中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未涵盖。4.产业链上游:锂、银、钻4锂受下游电池需求的增长驱动,
33、锂矿需求大、增速高,但供给因加工产能受限。同时,由于澳大利亚、南美等资源出口国家和地区的保护主义抬头,企业面临地缘政治风险。4.1.1可持续发展市场指数得分:7(十分制)市场前景得分:8(十分制)受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需求驱动,预计至203。年,全球锂需求量总体将保持约20%的年均增速增至420万吨(参阅图13)O图13I2022-203眸全球一级锂市场规模预测将:BCG动力总成模型(2021年11月);BCG锂商品市场簸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动力电池领先企业彩校流访谈渤);BCG分析.:包括玻璃、陶瓷消费电子产品和润滑脂.5(+j)全球已探明锂资源储量约2600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和智利共占全球
34、储量的6o%-7O%、全球产量的近8o%,预计至203。年将继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地缘政治风险成为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包括:智利加速锂矿开采国有化,以实现从原料生产向高端制造的转型;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国可能组建“锂业欧佩克”对锂矿生产加以限制;澳大利亚限制中国企业投资锂矿资源等(参阅图14)o图14|全球锂资源储与产智利和澳大利亚的锂储量约占全球60%-70%XX-已探明锂储量(万吨)(YY)-锂产量全球占比R)(2022)来黑美国地质调查局(2022);麦格理1艮行;标普C即IQProJBeG分析。4.1. 2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指数得分:4(十分制)供需动态得分:3(十分制)锂供给短缺并
35、非由储量不足所致,而是受开采加工产能影响。2015年左右投资低位,导致当前开采进度相对有限,阶段性产能释放会使得价格呈现波动上涨。矿产行业开采加工与下游制造业产能释放周期不匹配,导致碳酸锂原材料近年来价格大幅波动,需要合理的金融对冲工具。在近几年的投资带动下,预期勘探开采量在2030年将增长至约260万吨碳酸锂当量,但其中ESG达标的仅85万吨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动力电池需求(弁阅图15)。国际贸易链路得分:4(十分制)出于资源保护、扶持本地产业、提升附加值与议价权等考量,资源国地方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政策导向更加趋于产业链本土化与高端化,包括限制中国企业开采投资、禁止原矿出口以及酝酿“锂业欧佩克
36、”等。政府监管对锂电池供应链影响巨大,尽管暂时对中国企业的现有合约影响有限,但未来不确定性增强(参阅图16)。图1512030年全球锂及ESG达标锂供给情况2030年共262万吨的总开采量中,预计144万吨(55%)为电池行业可及其中ESG达标的部分约占六成、 共86万吨,远低于需求万吨碳酸锂当量(不可及)1 的开采量来Ih路孚特;HSBC;标普C“pilalIQ;BCG分析。1公开宣布的承购协议组成,假设其中HG达标的比例为70/30。图161全球各国对锂电池供应链的政府监管及影响出口限制关税和税收;配额和许可;禁令印尼1:镶矿石出口禁令刚果俭):制钻精叶出口禁令中国t稀土元素出口许可惩罚性
37、进口关税反攸销税/反补贴税或不常见的关税美国t对中国石墨电极征税aI采矿权竞争性招标:国有企业:矿区戒严智利/玻利雄亚:政府掌控狸矿开采中国:国有企业主导稀土开采产量限制提取和加工配额中国:每年设定稀土出口配额税费、特许权使用费资源税、矿业权使用费等中国:覆盅各种金属的资源税环保和安全法规复杂且成本高昂的授权和许可美国tEPA,严格监管稀土开采的废弃物当地补贴对内资/国有企业提供贷款和股权支持中国,国有企业Ih边境措施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分要求”各地区对电动车的成分要求美国/加拿大,美般加I办定螫求北美地区电动车零部件自制率为75%惩罚性关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或不常见的关税欧S,拟对新能源汽车加
38、征,尚未明确针对电池行业W池应用碳边境税根据碳含量征收进口税欧Jfl: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开始试运行,但尚未拓展至电池行业国内,i管战略举措研发资助、行业支持等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RJB/澳大利亚:在北美、欧盟、亚太地区,政府监管已成发展大势:枳极寻求供应链多元化,摆脱对刚果(金)的钻依赖技术标准电池生产工艺/最终产品/使用规苑措施类型要素影响程度主要示例的例度低中高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各国政府M息来源;分析。1印尼的镣产量约占全球的30机2中国的锂供应量约占全球的22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4. 1.3启示矿产原材料供应风险是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风险的源头,在锂矿资源领域的体现是一方面原矿出口国的出口政策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锂盐价格的剧烈波动对于产业链的打击。利好的消息是,国内广州期货交易所己经获批注册碳酸锂期货和期权,并己经开始交易,此举将成为锂盐行业调节价格波动的有利金融工具。针对原矿出口国的出口政策不确定性,从业企业应从出海深度绑定与推动回收建设两方面入手,积极采取供给保障战略。除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外,通过直接投资入股当地金属矿业公司锁定供应。同时,推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