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全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全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新课程改革)题库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答案】B【解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答案】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
2、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把学科知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高中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5 .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答案】B【解析】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是教学评价调控功能的体现。6 .教学评价
3、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教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功能。7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8 .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答案】D【解析】总结性评价与
4、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注重细节分析,在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9 .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答案】C【解析】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10 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相对评价能准确地表示出被评价者在某一整体中的相对位置。11 .下列有
5、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答案】B【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定量评价不对评价作质的分析。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不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 .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级C.定量
6、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解析】绝对评价是将被评价对象与事先确定的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是否达到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12 .下列有关教学评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观察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状态下的观察B.测验是常用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插入一定量的测验内容以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C.档案袋法是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搜集学生的各种信息,如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D.调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历史状况的资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方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对被视察对象进行的观察。13
7、 .对于如何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特别是评价结果,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态度B.教学评价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不能以点代面C.教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使被评价者明确努力的方向D.评价数据应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可信度才高【答案】D【解析】运用先进的技术队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高可信度。14.下列对教学评价过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评价的准备阶段应该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B.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测验或者发放问卷C.在评价处理的过程中要依据权重对信息进行处理D.在评价反馈阶段把评价结
8、果公之于众【答案】D【解析】在评价反馈阶段不应该把评价结果公布于众。15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对现成的结论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B.C.D.【答案】C【解析】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16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是由()提出的。A.奥苏贝尔B.波斯纳C.布鲁纳D.皮亚杰【答案】B【解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是通过增长经验和反思教学得以实现的。17 .随着教
9、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随之()A.降低B.提高C.不变D.视具体情况而定【答案】B【解析】随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对教师的学历层次的要求也要随之提高,这是必然趋势。18 .()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A.教育实践课程B.普通教育课程C.学科专业课程D.教师专业课程【答案】D【解析】教师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标志。19.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的教育新思潮。A.学前教育B.终身教育C.继续教育D.校本教师培训【答案】B【解析】终身教育是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
10、策略。20 .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就是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A.伙伴关系B.合作关系C.互补关系D.附属关系【答案】A【解析】高等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时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特征。21 .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答案】B【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2 .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11、)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3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B.C.0D.(D【答案】D【解析】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4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一问题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一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一问题
12、阶段一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一反思阶段【答案】B【解析】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从问题阶段一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一解释阶段一反思阶段。25 .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2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A【解析】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27 .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
13、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答案】C【解析】纲要规定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答案】D【解析】新课程理念要求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与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都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共同学习新知,探讨真理及未知世界的奥秘。29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A.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信息加工理论【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多元智力理论。30.素质教育是
14、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填空题】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诜价理念、评价方法等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2 .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系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3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4建立校长、教话、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介的重要内容,首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
15、断提高教学水平。5,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o6 .我国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教材的多样化、选择性和高质量。7 .国家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出版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评价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和教材申诉制度。8 .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公务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9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直。11 .从小学到高中
1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2 .送程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3 .幼儿园教育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万而能够达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5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
17、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16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17 .按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18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19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遐组屋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20 .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优先性原则,其二适应匕原则。茄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
18、各种课程资源.22 .新课程的组织与推进是贯穿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23 .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改革成为政府行为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24 .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织与推进体现了j、民主、科学的工作思路。25.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加而本氤系|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2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1. 综合实践活动在管理权限上属于国家课程。28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9 .基础教育课程
19、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30 .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31 .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2 .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豆藐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3 .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34 .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习三级课程管理。【名词解释】1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0、2 .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其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3 .实施课程的必要或直接条件:直接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志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善等要素,属于课程实施条件。4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5 .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6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
21、的,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的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7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22、和学习过程。8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指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9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10 .发展性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11 .终结性评价:
23、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定成绩,做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12 .定性评价:是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的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13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发展而开发的课程。14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学为主体,在其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堂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
24、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5 .课程结构: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16 .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应新生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
25、得到充分的发展。17 .课程开发与管理: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需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高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讲座的建议,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18 .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情况和优势,学生的举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
26、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9 .成长记录袋:也被学者翻译为档案袋,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点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20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建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开发的的课程。【简答题】1 .新教学改革究竟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
27、制度的重建。2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 .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答案】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设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尽人满意,师生之间冷漠,缺乏沟通。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以下努力:10(1)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
28、,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3)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4 .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答案】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式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5 .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答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爱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
29、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种学习观的根本转变,学习不是一中异已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6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7 .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何重建?【答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
30、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8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综合评价应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11(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是什么?【答案】(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
31、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具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新评价是想以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4)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仍过于注重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10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答案】(1)改变了教师
32、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2)改变了教师课堂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3)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11 .成长记录袋的主要意义?【答案】(1)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判断自己的进步和努力。(2)成长记录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12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答案】(1)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2)可以改变学生在教
33、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13 .新教材有什么特点?【答案】(1)重引导及学习方式的变革。12(2)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4)创造地使用教材,绝不能简单地当做教条来教。(5)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要和内容的编排中。14 .怎样筛选课程资源?【答案】(1)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求和进步方向。(2)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
34、的内部条件相一致,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3)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15 .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答案】(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源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提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即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那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5)鉴别和利用
35、校外课程资源;(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16 .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的资源的主要途径?【答案】(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17 .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要发生那些变化?【答案】(1)对教师培养与培训目标进行调整;(2)要注意改进教师培训的方法;13(3)要特别重视发挥教师在素质提高和师资培训中的主体作用;(4)为最大限度地做好教
36、师培训工作,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有关的各部门,包括师范院校、继续教育部门、教研机构以及大学课程中心等之间的相互直辖市与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18 .当前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哪些新要求?【答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征:(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当前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应培养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二是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19 .为什么说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答案】
37、历史经验己证明,教育在把握人类自身命运、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必然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抢占了教育这个制高点,谁就占据主动地位,谁就有可能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也适时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 .我国基础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2)传统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得到真正
38、落实。21 .各国的课改有什么特点?【答案】(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这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22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案】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1423 .课程结构有哪些主要类型?【答案】(1)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24 .为什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答案】我国现存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不足:(1)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
39、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2)分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3)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开发;(4)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25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何?【答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26 .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哪些特点?【答案】(1)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40、的整合,从而实现由知识三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其内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与传统分科课程有显著区别。27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28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1529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案】(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结合;(3)
41、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事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的整合起来。30 .实施“研究性学习”遇到的困惑有哪些?【答案】(1)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科技类活动课吗?(2)研究性学习是优等生的专利吗?(3)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在课堂进行吗?(4)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固定的课时中进行吗?(5)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要有专人来教吗?(6)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用考试一来评价吗?31 .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基本目标: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
42、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学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关近、关爱自然,懂得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主要内容:服务社区;走进社会;珍惜环境;关爱他人。32 .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答案】(1)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2)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3)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4)拓展了劳动技术与技术的学习内容;(5)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33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34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16【答案】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
43、教材编号,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则不做硬性的规定。35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答案】(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义务教育的课
44、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是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是否合理性。一方面课程标准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36 .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答案】现行的教学大纲明存在以下弊端:目标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环节,忽视了课程的其它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解和考虑:第一,课程价值向从精英教育转向
45、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育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介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提供了政策保障。37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答案】课程标准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签名部分。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包括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
46、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包括术语解释、案例。38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答案】(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17(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论述题】1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答案】(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答案】(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