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61679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21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南庄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执教:李银拴一、根本情况分析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根底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开展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二、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8课时。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开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

2、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开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一一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谢,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

3、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根底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拟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局部,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第五单元

4、观察与测量,观察与测量是收集数据的根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本单元将两个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介绍并实施对学生训练,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三、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探究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2、指导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引导学生开展“种植物”活动,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测量、收集证据、积累资料等科学方法。3、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拟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4、通过认识现象

5、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5、让学生认识到观察与测量是收集数据的根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难点:关心天气五、教学措施:1、认真落实每一节课,使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进度表周次章节教学内容课时第二单元1、果实和种子22、根和茎23、叶和花24、植物和我们1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1第一单元1、我们

6、周围的土壤12、了解土壤13、肥沃的土壤24、土壤的保护2第一单元复习与检测1第二单元1、认识固体22、把固体放到水里13、认识液体24、把液体倒进水里1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1第三单元复习与检测1第四单元1、今天天气怎么样12、气温有多高13、雨下得有多大24、今天刮什么风15、气候与季节1第四单元复习与检测1第五单元1、观察12、测量1第五单元复习与检测1复习考试2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分析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中,学生已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讨沦,建立了符合学生思维开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本单元将在此根底上,带着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

7、、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一层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做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个阶段的活动,伴随着这个种植活动,可以围绕进行一些探究性学习,学会观察、测量、收集证据、积累资料等科学方法。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来建构的。一、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据为根底,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2、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二、提出问题1、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2、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3、能从问题中

8、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三、收集证据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存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4、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四、交流与质疑1、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说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2、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3、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五、科学知识:1、通过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2、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3、

9、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4、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2、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3、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在地球上的万物之中,植物是人们最常见、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生物。本单元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内容,由“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植物和我们”四课构成: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采用观察、比拟、实验、解剖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分别认识植物各局部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植物能通过自己的“器官”制造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第二单元课时分配课题课时1、果实

10、和种子22、根和茎23、叶和花24、植物和我们1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1总课时8第周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2.1果实和种子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2、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3、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重点难点知道什么是果实。教学方法动手实践法教具水果或蔬菜视频资料实践活动找种子活动板书设计2.1果实和种子r果皮果实Y1.种子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奉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

11、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二、学习新课1、果实展览,说说哪里有种子(I)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把一些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来,现在请各小组同学将带来的果实集中在一起,我们来举办一个果实展览会,这些果实你们都认识吗?(2)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果实名称。(3)提问:你们带来的这些都是果实吗?(4)学生交流讨论(5)提问:什么样的才叫果实?(6)分组观察活动:切开果实,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介绍果实名称学生讨论交流分组观察(7)交流汇报观察结果(8)讨论:萝卜和其他一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9)小结:我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所以说但

12、凡有果皮和种子两局部构造的都是果实。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萝卜内部没有种子,所以它不是果实。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无子西瓜、无子葡萄、香蕉等一些果实的种子退化了,不容易找到,但它们仍然属于果实。(10)欣赏视频:各种各样的果实和种子。(三)学生活动:找种子:找出本小组其他果实的种子在哪里。2、植物怎样传播种子(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方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2)欣赏短文:二年级语文课文植物妈妈有方法。讨论植物妈妈是怎样让自己的孩

13、子四海为家的。(3)、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4)、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P66活动记录表格。(5)、欣赏视频:种子的旅行(6)、小结: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时机。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利用风力、利用动物、利用弹力、利用水力等方式来传播种子。交流观察结果讨论欣赏视频找种子活动欣赏短文小组讨论交流欣赏视频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2.1果实和种子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2、能够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重点难点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

14、构造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具浸泡过的种子镒子视频实践活动种植一棵植物板书设计2.1果实和种子适量的水分种子萌发的条件】充足的空气I适宜的温度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2、谈话: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本节课我们来探究种子的内部构造。二、学习新课(一)、认识种子的构造1、(出示干湿花生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两颗种子)观察: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和干花生种子有什么不同?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种子里面有什么?将自己的预测填写在P66的活动记录中。2、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3、究

15、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4、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镜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局部,然后从花生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5、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填填写活动记录学生解剖种子写在P66的活动记录中。6、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7、学生再用黄豆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一一画图一一解剖一一观察一一画图一一表达的过程。8、小结:种子里面的“植物宝宝”,科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做“胚”。(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谈话:老师带来了很多种子,为什么这些种子一直没有发育成一棵棵小苗呢?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

16、、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3、交流实验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完成实验。4、欣赏种子萌发的视频,总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5、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1)适量的水分(2)充足的空气(3)适宜的温度(四)、动手实践:种植一棵自己的植物。要求:学生要精心培育自己的植物,认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并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交流欣赏动手实践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2.2融茎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根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2、能通过实验探究根的作用。3、能照顾好自己栽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重点认识根的形态与作用难点区分直根和须根教学方法观察实践法教具

17、视频植物的根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把自己带来的根按直根、须根分类2.2根和茎板,直根书根设1.须根计用W植物的根的作用:1、吸收水分和养料2、固定植物的作用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谈话:出示连根拔起的菠菜和葱,谁来向大家介绍这两种植物。今天我们来认识植物的根和茎。(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区分直根和须根。1、出示葱和菠菜。你们认识这两种植物吗?2、观察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观察葱和菠菜的3、学生观察并汇报观察结果。根汇报观察结果4、小结: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周围长了一些细小的根毛,这样的根叫直根。像葱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

18、不多粗细和长短的,这样的根叫须根。5、在P67活动记录上画下直根和须根,描述它们的不同。6、小组内观察自己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进行比拟,看看哪些是直根,哪些是须根。汇报比拟结果。(二)、认识根的作用。1、讲述:根对于植物来说非常重要,你知道根有哪些作用吗?2、学生答复。3、看板的作用的视频。4、学生看后谈谈感想。5、小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料的作用。填写活动记录学生给根分类欣赏视频并谈感想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2.2根和茎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茎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2、能通过实验探究茎的作用。3、能照顾好自己栽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重点难点认识茎的形态与作用

19、教学方法观察实践法教具图片实践活动试一试把胡萝卜“头”切下来,摆在浅水盘里,放在阳光下,经常加水,几天后观察有什么变化?板书设计22聊茎直立茎茎,绕茎Y攀缘茎J匍匐茎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根,那么它们的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本节课我们来认识植物的茎的形态及其作用。二、学习新课(一)茎有各种形态。1、观察书上P20图片,提问:这些植物哪局部是茎,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结:比起根来,植物的茎是形态各异,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样子的茎,都是为了适应植物更好地生长。(二)、认识茎的作用。1、讲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植物的茎又

20、是干什么的呢?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茎的作用呢?观察讨论交流2、学生交流。3、出示一株养在红墨水中的植物,观察它的叶有什么变化?4、下面我们就来把它的茎切开看一看。教师示范茎的斜切和横切。5、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茎的内部变化,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6、学生讨论交流。7、小结: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体的中间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局部连成一个整体,它承当着运输的任务一一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并且把叶子制作的养分传送给植物的其他局部。(三)、实践活动试一试把胡萝卜“头”切下来,摆在浅水盘里,放在阳光下,经常加水,几天后观察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用放大镜观察学生讨论交流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班级

21、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2.3叶和花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够比拟叶子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2、能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的”、“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比照实验。重点难点认识叶的构造与功能理解植物是怎样自己制造“食物”的教学方法实践法、观察法教具树叶视频实践活动给树叶分类板书设计2.3叶和花叶柄叶1.叶片(叶片上有叶脉)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植物的另外两大组成局部一一叶和花。二、学习新课(一)认识叶的不同形态1、讲述:春天到了,许多植物都已经长出嫩绿的叶子,(出示一片树叶)你们看,这是一片什么树的叶子?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2、?2、学生观察自己带的树叶,观察树叶的正反面,比拟有什么不同。填写P68活动记录。3、学生观察比拟后汇报。4、谈话:树叶的形状有很多种,把带来的树叶按一定的标准来给它们分一分类。5、学生分组给树叶分类。(提醒学生每次只能按一个标准分。)学生观察填写活动记录给树叶分类6、汇报分类结果。(二)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1、谈话:叶子的形状多种多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2、学生答复3、出示P22图,给两根枝条同时罩上塑料袋并扎紧,猜猜看,几小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三)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提问: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那么你知道这些营养主要是怎么来的吗?2、欣赏叶的光合作用视频3、

23、小结:大多数植物是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想一想如果没有阳光,叶子能制造养料吗?猜猜看欣赏视频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时课题2.3叶和花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知道花的构造与各局部的功能。2、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重点难点认识花的构造与功能教学方法实践法观察法教具花、镣子、放大镜课件实践活动解剖花板书设计2.3叶和花C雄蕊一一制造花粉花的构造J雌蕊一一接受花粉花瓣一一吸引昆虫萼片一一保护未开的花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二、学习新课(一)认识花的构造1、用多媒体出各种花卉

24、的图片,请学生来说一说都是些什么花。2、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你们想知道花的构造是怎样的吗?3、出示桃花模型,教师把桃花的每一局部摘下来,指导学生认识雄蕊、雌蕊、花瓣、萼片。4、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5、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局部的样子。6、指导学生观察认识花各局部的名称并猜想各自的作用。观察模型解剖花7、小结:花的每一局部都有各自的作用(见板书)其中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二)认识花粉的传播方式1、用放大镜观察雄蕊,发现了什么?试着捻捻雄蕊上的花粉,在白纸上再抖抖,看留下了什么?2、讲述: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当花粉落在

25、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结出种子。3、提问: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4、用视频演示花粉的传播方式。5、小结: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三、拓展延伸你种的植物长的怎样了?把你的观察日记在班级和同学进行交流。用放大镜观察雄蕊欣赏视频交流观察日记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2.4植物和我们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通过自己的种植经历总结植物以上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生命周期长短,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局部及其名称。2、能够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奉献。重点难点在“种植物”经历的根底上感受植物与人类的关

26、系。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那些局部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具一些植物或图片、课前收集植物对人类的奉献相关资料实践活动调查家中的物品,看看哪些来源于植物,是植物的哪一局部提供的。板书设计2.4植物和我们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局部组成。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认识植物各局部及其名称。1、讲述:刚刚在交流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有可能被我们食用,它们含有不同的营养,而这六个局部正是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请看p25,这是一株番茄的植物图,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实,其他植物一般也有这些

27、局部。你能说出一些吗?2、请你在活动记录上画一株你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图,并标出各局部的名称。3、展示自己画的植物图,进行介绍。二、认识植物的局部。1、讲述: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植物,你能说说平常都吃哪些植物吗?2、根据学生发言,把植物的名称写在黑板上或贴出相应图片。3、以橘子为例,提问:橘子是大家爱吃的水果,我们是不是把整填写活动记录个橘子都吃下去呢?那吃橘子的哪一局部?4、讲述:其他植物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请各小组结合自己带来的植物,讨论我们吃的是它们的哪一局部?5、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让学生了解有些植物我们只吃它的某一局部,有些植物我们要吃它的多个局部。结合学生答复,板书相应食用的

28、局部: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三、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奉献。1、谈话:有人说:植物对人类的奉献无论怎么夸张都不会过分,大家说说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方面都离开植物?2、小组讨论。(可以结合书上插图或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3、各小组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进行简单小结。如可以做食物、做药材、做纺织材料)4、提问:听了各小组的汇报,你感到了什么?假设没有植物,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5、讲述:是呀,植物对人类的奉献太大、太多了,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我们需要植物、热爱植物。四、课外调查调查家中的物品,看看哪些来源于植物,是植物的哪一局部提供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交流课外调查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29、、填空题1、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六个局部。2、()是植物的繁殖器官。3、取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茎里的导管都变红了,说明茎有()的功能。4、有()、()和水,种子才能萌发。二、判断题(对的打“J”,错的打“X”)1、花开了,就会结出果实。()2、种子需要水才能发芽,把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发芽速度会更快。()3、有些植物的种子是可口的食物,有些植物的种子不能吃。()4、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5、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有可能会结出种子。()三、连线题我们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局部,请你用线连起来。西红柿根甘薯茎马铃薯

30、种子花生果实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单元分析在我们生活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乡村的田野里,城市的花圃里土壤为绿色植物提供着养料。许多小朋友在田地或花圃边玩耍的时候,会发现土壤里有许多秘密一一土壤里面有虫子、岩石等。他们也许会在菜园肥沃的土壤上栽花种树,或者挤压潮湿的黏土来塑成各种有趣的形状。本单元就是在孩子们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根底上,通过简单实验,学习怎样分析、了解土壤中有沙、黏土和腐殖质,探究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并且能够观察到枯死的植物是怎样在虫子的帮助下分解并变成土壤的一局部的。同时,从日益严峻的土地问题出发,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土地意识和保护耕地”的教育。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

31、人均国土资源却很少。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乡村也越来越城镇化,土地资源也相应地减少。环境的恶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也使沙漠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土地意识,进而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显得特别重要。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一一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一一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构建的,目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一、科学探究: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

32、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根底,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拟、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根底上形成种种解释。二、收集证据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存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分析与解释1、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拟、分类。2、能在总结证据的根底上,做出合理的解释。三、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是岩石风化后和动植物腐烂变成的微粒等组合的物质。2、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和解

33、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3、愿意合作与交流。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研究土壤、生物、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于土壤的概念,促进学生探究技能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单元从实用价值出发,引导学生从了解土壤概况开始,去了解土壤的成分、月巴力以及如何保护土壤,呈逐渐深入的编排体系。第一单元课时分配课题课时1、我们周围的土壤12、了解土壤13、肥沃的土壤24、土壤的保护2单元检测1总课时7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1.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的和要求1、能到室外来自观察土壤,能发现土壤中生活的各类

34、“居民”,如蚂蚁、蚯蚓等。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3、会观察土壤,并能描述、记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重点难点发现土壤里的生命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学法教方观察、讨论教具放大镜、小铲子、木棍实践活动填写P62活动记录板书设计1.1我们周围的土壤外观颜色闻看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讲述: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二、自主学习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2、观察泥土里有什么(1)把课前准备的泥土袋子拿出来

35、,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枯燥的土样、闻土样。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土样,让学生讨论土样的成分并作简单的分类,可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外观:土样里的物质看上去像什么?颜色:土样里有哪些颜色?闻:土样里各种物质的气味。看:土样里都有哪些物质?还可以看看垫在下面的报纸有怎样的变化。(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科学教材第62页)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小组交流观察交流汇报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课时课题1.2了解土壤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2、知道土壤

36、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壤土三类。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粘土的不同。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重点难点了解土壤的成分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教学方法观察法教具放大镜、烧杯实践活动板书设计1.2了解土壤沙土土壤的种类黏土V壤土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2、学生答复。3、讲述: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二、学习新课1、观察土壤(1)同桌两人一组观察带来的土壤,并记录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把从土壤中看到的东西记下来。观察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

37、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2、自主研究(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3、学生分小组答复,所研究的情况。4、小结: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5、探究透

38、水性能:(1)讨论:在渗水性实验中,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不相同?(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倒入相同的水。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3)小组答复实验结果。(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6、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1、分组讨论、交流2、小结:红薯、花生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蔬菜最适合壤土。观察土壤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分组实验分组讨论交流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1.3肥沃的土壤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一些小动物和

39、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3、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4、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重点难点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学法教方观察法教具插图实践活动课后观察土壤板书设计土壤Y1.3肥沃的土壤1.表层土壤:腐殖质和养分都很丰富下层土:含有黏土成分J岩床:土壤深度增加,岩石就增多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二、自主学习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观察土壤:仔细观察落叶下面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你观察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

40、什么?(2)小结:落叶下的土壤是黑黑的,比拟肥沃,这就是土壤的表层。(3)设问:动植物对土壤肥力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土壤的分层(1)观察P8图片,观察土壤分成几层?每层土壤有什么特点?观察(2)讨论:土壤动物对土壤的影响?讨论(3)小结:表层土壤:腐殖质和养分都很丰富土壤J下层土:含有黏土成分I岩床:土壤深度增加,岩石就增多3、土壤的肥力及腐殖质(1)讲述: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2)阅读P9资料,提问:土壤的肥力为什么会流失?怎样增加土阅读壤的肥力?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2/2课

41、时课题1.3肥沃的土壤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3、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4、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重点难点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具自制肥料袋实践活动学生自制肥料袋板书设计1.3肥沃的土壤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进土壤的能手”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自制的肥料袋二、学习新课1、为蚯蚓安一个家,观察蚯蚓(1)让学生来描述他们看到过的蚯蚓你在哪里看见过它们?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42、观察蚯蚓它们当时在干什么?(2)组织学生观察蚯蚓,提醒学生要温柔地对待蚯蚓,想学生简单介绍蚯蚓的种类,以及蚯蚓生活环境的常识。(3)讨论如何给蚯蚓安家:首先倒进土壤然后混入一些植物,最好放入蚯蚓。(4)观察蚯蚓在土壤里的生活(5)阅读有关土壤小动物的小资料2、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讨论讲述:除了蚯蚓之外,能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3、制作肥料袋(1)讨论:落在森林里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树叶都到哪里去了?(2)让学生推测哪些东西会变成肥料阅读(3)指导学生制作肥料袋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

43、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4、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比拟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比照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三、课后作业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讨论教学反思班级三年级科目科学教学时数1/2课时课题1.4土壤的保护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奉献。2、会做水土流失的比照实验。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4、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重点难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掌握好水土流失比照实验中的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