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外周血常规检查通常可见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一般为(1030)109Lo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可出现核左移及细胞内中毒性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机体反应较差者和少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白细胞总数可不升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分类多数增高,此类病人预后往往较差。少数败血症病人可有血小板减少及凝血机制异常,此时应警惕DIC的发生。重型患者可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应注意其功能监测。(二)病原学检查血培养是确诊败血症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已有多种全自动连续监测血液培养系统,如BaCT/Alert、MiniVital及Bactec-9000系列等。常用培养瓶种类有标准需氧
2、培养瓶、标准厌氧培养瓶、树脂或活性炭需氧培养瓶、树脂厌氧培养瓶、树脂儿童培养瓶及真菌培养瓶等。由于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水平很低,为获得较高的阳性率,宜在抗菌药物应用前及寒战、高热时,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采集血液标本23次,每次分送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必要时还可送真菌培养。厌氧血培养不仅可培养专性厌氧菌,还能培养出兼性厌氧菌,而部分兼性厌氧菌在需氧培养瓶中生长不佳。此外,如果患者使用过抗菌药物,要用含树脂或活性炭的中和抗生素培养瓶采样。每瓶采血量成人至少为培养基的l10(5IOml),婴幼儿l2ml,儿童35ml0对于导管相关性败血症,若为外周导管,应在无菌状态下拔除导管,并剪下5cm导管头端进
3、行半定量培养。若为中心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管,也可以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处同时采血做细菌定量培养,通常导管血样培养菌落计数是外周静脉的5倍以上,培养阳性时间比外周血快2小时以上,由此可判断为与导管密切相关。骨髓培养有较高的阳性率。对脓液、胸水、腹水等均应做涂片和培养,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分离到细菌后应做药敏试验,体外细菌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符合率一般为80%。值得注意的是,阳性血培养的意义一定要结合临床来判断。国外学者曾对1585份阳性血培养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发现其中791(42.9%)份为污染或导管定植,109份(5.9%)的临床意义难以辨别,最容易造成污染的细菌是表葡菌等革兰阳性杆菌,
4、较容易造成污染的是草绿色链球菌,厌氧菌(如产气荚膜梭菌、丙酸杆菌属)等。另一方面,血培养阴性也不能完全除外败血症,尤其是采血前已用过抗菌药物者。当普通血培养阴性又疑似败血症时需采用特殊培养基,以培养出某些特殊病原,如L型细菌、军团菌、分枝杆菌、巴通体及真菌等。(三)其他检查近年来发现一些感染早期诊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的测定对全身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的早期判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血清(1,3)-B-D葡聚糖检测有利于念珠菌败血症的诊断。另实时PCR技术以及应用气相色谱测致病菌代谢产物方法,均有助于败血症的快速诊断。病程中如出现迁徙性病灶或心、肝、肾等损害及休克等,超声波、核素、X线、心电图等相应检查也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