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19105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苏父子与元朝李桢四篇六国论文白对照阅读六国论一一北宋苏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

2、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

3、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

4、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

5、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

6、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

7、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六国论一一北宋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

8、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拣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

9、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i)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

10、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

11、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

12、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六国论一一北宋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13、。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土,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土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日: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莺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

14、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

15、黄被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辘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潺、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土,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日: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苏轼六国论翻译春秋末期,战国初始,各个诸侯卿相,都争着收养人才来为自己谋划。那些有谋士说客、善于文饰的、善于辩论的,下到

16、武士剑土、小贼小盗,(诸侯)没有不用对待门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安置在上位,(其中)数不胜数。越王勾践有门客六千,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都有门客三千,田文在薛地招纳了侠客奸人之流有六万,齐国稷下地方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也都招纳了无数门客。到了秦汉时期,张耳陈余号称人才济济,他们供养的门客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土人。这些大多见于传记。估计传记上未记载的门客应当有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这些都是通过奴役其他人来供养的,(否则)国家又怎能承受得了呢?苏子说:这些是先王不可避免的。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鹫,昆虫中有

17、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开安置,各安本位,那么这些人都有用了;完全铲除他们,是没有道理的。我曾考察过世代的兴废,认为六国之所以久存,秦朝之所以速亡,原因大概都在这里,不能不注意。有知识、有勇气、有辩才、有力气的人,都是民中的杰出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都是要奴役他人来奉养自己的。所以先帝分国家之财和这四种人共享。这些人不失业,国家便安定了。四种人虽然不同,可是先帝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使他们(的才能)都显现出来。三代以上是从学席中出身,战国到秦代的是从门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举荐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铃授出身,隋唐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虽不完全是这样,但大部分而言

18、是这样的。六国之君暴政,不亚于秦二世,然而当时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翔,这是因为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都被当作门客奉养起来,有事可干。那些努力耕作奉养贵族的,都是一些愚钝无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首先站出来,这是六国能够稍稍安定而不快速灭亡的原因。秦始皇一开始想驱逐门客,但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停止。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门客已无用处,于是由法律而不由才;认为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官吏无需有才能,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就行了。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豪杰,人民中的优秀有才干的人,都被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依靠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

19、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但是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担心这四种人,而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让它们忍受饥饿,不知道它们将来要不要吃人。世人以为秦始皇聪明,我不相信。楚汉战争的灾祸,老百姓几乎完全毁灭,豪杰大概也没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陈辘经过代国时,载着门客侍从的车辆仍然成千,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没有加以禁止。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相当严密,可是吴漏、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争着招纳门客。这难道是警惕秦朝的祸乱,因为单靠官位钱财不能完全舒服天下的人才,所

20、以稍稍放宽一点,使有的人能够从此中显现么?先帝的政治就不是这样,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被指使。哎,这难道是从秦朝和汉朝中所能学习到的吗?六国论一一元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推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

21、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疽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日,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

22、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月并手股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日:”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日: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李桢六国论翻译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23、(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

24、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疽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

25、,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

26、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对比阅读创新题】有人说历史是小姑娘,任人去打扮。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作者不过是借题发挥,论古讽今。联系课文,你认为四篇六国论的作者对六国的灭亡

27、持什么观点?讽什么今?联系你学过的经济学哲学等知识,说说你对六国灭亡的看法。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李桢认为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秦有擅形变之利,而又得天助,以一种天命论思想作为明王朝倾覆的强心剂来麻醉自己。苏轼强调了士的作用。他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要求统治者重视人才的作用。从经济学角度看

28、,秦灭亡的原因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来分析;从哲学角度看,秦灭亡体现的哲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来分析。附录2:三苏墓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郊Ud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茨芭乡苏坟村东南隅。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三苏原籍四川眉山,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又是宋朝命官,走南闯北,作古后为何安葬于河南郊县?追溯其中缘由,归于苏轼。【三苏坟由来】苏辙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出知汝州,期间,苏轼由定州南迁英州,便道于汝,与弟相会。苏辙领兄游观汝州名胜。邨城县属汝

29、州,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黄帝钧天台更是有名。兄弟二人登临钧天台,北望莲花山,见莲花山余脉下延状若列眉,酷似家乡峨眉山,就议定以此作为归宿地。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留下遗嘱葬汝州郑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郑城县安葬。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苏辙卒于颍昌,其子将之与苏轼葬于一处,称二苏坟。苏洵本葬于眉州眉山故里。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郑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zhi,与降相对降左右。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右。这样,原来的二苏坟就成了三苏坟。【三苏简介】三苏指苏

30、轼、苏辙兄弟及其父亲苏洵三人。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闭门读书,嘉祐初年,得欧阳修推举,以文章显名于世。历官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苏轼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和母亲的严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妇女,饱读诗书,深明大义。她亲自教苏轼读书,引导苏轼效法先贤,树雄心,立大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考中进士,初任河南福昌(今伊川西)主簿,后经制科考试,进策二十五篇,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宵小宵小:盗贼昼伏夜出,叫做宵小,现在泛指坏人之徒罗织罪名诬陷为谤讪b加gsh加毁谤讥刺朝廷,贬谪黄州,后移汝州。从此,苏轼在宋朝政坛上几起几落,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兵部尚书,也曾遭贬徒惠州、信州。苏辙,字子由,与兄同科进士。初任港池县主簿。在政治上与兄苏轼共进退。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7年)落职汝州,复责雷州安置。晚年筑室于颍昌(今许昌市),称颍滨遗老。苏辙也以文章名世。苏氏父子占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