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感悟重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 .联系具体事例以及生活实际,对比这三个事例,发现事例中的相同点。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并仿照着写一段话。4 .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懂得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道理。5 .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6 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2、、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大问号:同学们,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什么符号?(学生答:问号)2 .教师: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3 .教师: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4 .教师导入:为什么说这句话也是一个真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真理和问号之间的关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无独有偶不可思议见微知著(3)画出文中直接描述问号和真理之间关系的语句,并多读几遍。2 .集体
3、反馈,检查自读情况。3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4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5 .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二、细读课文,理清条理1 .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2 .学生交流段落的划分,并说明分段理由。(提出观点一一论证观点总结观点)3 .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生甲:第一个事例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在
4、偶然的机会里“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到盐酸会变红”,在大量的实验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生乙:第二个事例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了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相吻合,由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根据米歇尔逊发现的蚯蚓的分布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一一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生丙:第三个事例是一位美国睡眠研究专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睡觉时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的结论。4 .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
5、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引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进行论证。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三、巩固提升,感悟写法1 .教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懂得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还掌握了议论文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2 .指名回顾:再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事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适当地评价)3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仿照课文的这一写法,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6、自己的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等。4 .学生仿照着课文写一写。5 .集体评议。6 ,总结全文。(1)教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2)教师小结,补充强调:“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3)集体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总结收获,随文练笔。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中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3,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二教学板书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事例: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第二事例: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第三事例: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眼珠转动现象推断出(三个典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