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12339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第二季度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社局党组书记在全区学习研讨班上的讲话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江苏的发展,期待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扛大梁”,多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每一次重要讲话都彰显了深刻历史洞察力、深邃思想引领力、强大实践指导力,为江苏破解发展中的新题难题、继续“走在前做示范”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做好全年工作的行动指南。对重要讲话,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对重大任务,我们必须真抓实干、争先创优,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认识:(一)固本培元,抓牢保民生大盘的关键。“要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壮大民企关键在人、经济回升关键在人,发展新

2、质生产力关键还在人,有人就有就业,稳住了就业,也就保住了民生根本。人社部门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快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着力打通就业堵点痛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今年全国预计1179万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生和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压力不仅来自于就业形势,还源于传统单一的就业观念一一以“士”为先,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热衷于考公考编,对于进民企、干技术不感兴趣,而失业农民又因学历、年龄、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产生了结构性就业矛盾,例如,区内X、X等多家企业都因焊工老龄化、应聘焊工人员

3、少而出现“焊工荒二我们的重中之重是做好前瞻布局,从思想和能力两方面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帮青年转观念、显价值。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全国工匠孙景南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指出“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培育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制造业是传统产业的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我区主导产业中也有制造巨头,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聚集了大量技术工人,是我们要坚守的“基本盘”“老家底:如何让传统产业“萌新芽”,实现产业升级?如何让生产有人上、技术有人干,实现企业增收?关键在于年轻人投身到民企、制造业、传统产业中

4、去。人社通过树典型、强宣传,转变年轻人的固有就业观,从根源解决技工岗位无人求职的窘境。我们以工匠的成长故事为背景,描绘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浓厚技能人才培育氛围。同时,分篇章讲述扎根民企的职工代表和敢闯敢试的创业代表,帮助青年,尤其是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多元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帮农民工过难关、富口袋。我区作为涉农大区,农民的幸福指数是全区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企业用工缺口和农村剩余、闲散劳动力数量,人社着力于解决二者供需匹配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走出办公室,主动访企问需,下好服务先手棋。围绕区内新质生产力的头部企业做好用工保障,为企业量身开办项目制培训班,在车间一线培养技术工,实现

5、学成就入职、入职就上手。组织基层人社工作人员广泛动员有意向就业的农民,由人社统一带队前往企业开展感知行动,真实、直观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企业提供什么,提高企业招聘成功率和留用率。(二)学深悟透,坚守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要求,今年提出了“4+1”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认可与期望,是鼓励也是号角。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正用心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透、落实好,就一定能攻坚克难,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信长星书记指出“要自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

6、展大局出发,真正把蕴含其中的内在逻辑、深刻用意和时间要求想清楚、学明白,江苏在全国走在前做示范,我们要理解新质生产力对区域建设的丰富内涵,立足省市区中心任务,摆正自身定位与责任,结合区情实际和人社工作特点,用心学、用心悟、用心谋,研判时势、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奋勇争先,确保各项任务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为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和省市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三)守正创新,找准人社新服务的路径。“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人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打造“大就业+大培训”双结合模式,两条腿走路,优化办事流程,稳步提升

7、就业培训、社会保险等服务水平,保证我区人社工作要位于全市、乃至全省的第一方阵。深化“就近就业”品牌,靠前服务,贯彻基层减负理念,持续建好用好“家门口”服务站、周末“业”超市,聚焦零工市场,优化招聘服务流程,实现周周有招聘,时时有活干,人人有工作。深化政校企合作,紧密人社部门与区内高校间的联系,建立政校劳务协作机制,提供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开设企业定向培养班,搭建实训平台,为区域发展提前抢占优质人才;与专业学院探索打造一链式培训,创新可复制的培训模式,形成人才全流程管理、全周期培养,职校毕业生在内部精准就业的良性循环。深化多元特色培训

8、,以一街一品为基础,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出陪诊员、整理收纳师等新业态产业培训,聚焦公益性岗位开发,实现更多就业可能,激发市场活力。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一季度,人社各项工作迎来了开门红,进入二季度,我们将继续沿着中央、省市区委指引的方向,遵循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半年工作高质量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人社新的更大贡献。发展新质生产力交流发言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北京和广东都是科技资源富集地区,是发展新质生产

9、力的前沿地区,也都将其列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两地如何“破题”?新一代数字科技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四成。基于产业优势,北京以“数”为先,抢占“新”机。加快制度建设,丰富应用场景,提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交易等基础平台打破数据供需壁垒,让数据资源的价值快速释放出来,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形成新产业。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始终紧跟并把握科技前沿变化,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比如,广东抢抓发

10、展机遇,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省,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二同时,锚定智能化这一新方向,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体系。持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能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聚力量进行基础性引领性攻关,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这方面广东有何新亮点?对各地来说,关键是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路径。纵向上,广东构建囊括“基础研

11、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让科技创新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特定环节。横向上,广东强化粤港澳创新协同、资源共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联合港澳科技力量深度参与重大科研攻关任务,激活融通创新的一池春水。以系统思维、整体眼光看待科技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各领域各环节相互支撑、科技和产业共生共荣,才能不断激发科技创新的潜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要求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打通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12、。对此北京有什么新思路?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类障碍,与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当前,北京已进入减量发展的新阶段,越是减量发展,越要依靠科技创新赋能,越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清除隐性壁垒,优化营商环境,优服务、调结构、转动能,以“减量”提升效率、激发活力,一减一增中蕴含着高质量发展的辩证法。创新之道,惟在得人。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培养模式、人才结构与发展氛围。两地有哪些新做法?的确,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13、第一资源。北京大力培养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更大力度保障各类科技企业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试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包干制”,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并为来京创业、留学、居住的海外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方能不断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广东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同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2023年末,深圳推出人才新政30条,提出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凸显了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诚意。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