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参考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区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参考范文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乡村教育振兴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快全区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教育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深化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强优秀教师队伍,关爱特殊儿童群体,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加快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到2027年,XX区城乡一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机
2、制全面建立,乡村学校(含幼儿园,下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乡村群众教育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之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到2028年,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教育独具特色,服务引领乡村振兴的功能充分发挥,乡村教育现代化全面实现。二、主要任务(一)实施乡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坚持党对乡村学校的全面领导,落实乡村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加强乡村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乡村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全环境立德树人实施方案,从未成年人生活学习成长的
3、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心理健康环境等入手,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责任。加快推进乡村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建设,强化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加强乡村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建设,依托文明实践所(站),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组织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书画艺术家进校园,开设特色课程,挖掘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委教育工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文化和旅游局)(二)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持续加大沙土、吴店、王浩屯、安兴四处市级试点
4、镇和李村省级试点镇建设力度,从资金、师资、教研等方面全力打造黄河流域乡镇教育高地,全面增强镇域驻地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四五”期间争引6个以上省、市级强镇筑基行动试点,充分发挥试点镇驻地学校的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全区逐步推广实施,积极开展乡村教育振兴系列活动。选优配强乡镇学区主任,主任由乡镇驻地的初中或中心小学校长兼任,教育指导员由乡镇驻地的中小学相关人员兼任,负责学区(联区)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工作。鼓励乡村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按学段整合为三个或多个独立法人机构,实行“一校多区、一园多点”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教育资源管理使用效益。(责任单位:区教育
5、和体育局、区委编办、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优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积极推进乡村学校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标准化水平。到2027年,所有乡镇驻地学校均达到省定Il类以上办学条件标准。全面改善乡镇驻地学校寄宿条件,支持有需求的地方在乡镇驻地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小学。实施XX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办园方向,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等方面保障机制,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2025年,镇街中心幼儿园全部创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其他乡村公办幼儿园达到省级二类以上幼儿园类别。成立区、镇(街道)两级学前教育集团,全面实行
6、集团化办园和镇村一体化管理,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规范办园行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保教活动,持续开展“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幼小衔接省级实验区建设,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校车接送和午餐标准配备等服务的基础上,稳妥撤并办学质量低、生源持续萎缩的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四)选优培强乡村校长。继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力度,提高日常考核频次和考核质量。加快推动教育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实施“百名后备干部”培养工程。落实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在一所学
7、校连续任职满两届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加大优秀青年校长的选任力度,优化校长队伍年龄结构,新任校长(副校长)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遴选一批城区学校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副校长)。到2027年,全区45岁以下的乡村学校校长、副校长达到50%以上。实施乡村学校校长区级专题培训,促进乡村校长的核心能力建设,规范乡村校长的办学行为,提升办学理念,增强管理能力。新任职校长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岗前任职培训。(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提高乡村教师配置效益。加强乡村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对偏远中小学可适当倾斜。提高乡村教师招聘岗位的科
8、学性和针对性,逐步配齐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全面实行乡村学区内教师“走教”制度,在考核评价、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继续实施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为乡村学校培养优质师资。深入实施师范生实习支教计划。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实行新任职教师前两个聘期城乡学校捆绑聘用制度,新任职的省属公费师范生可根据实际参照执行,其农村服务年限可分段合并计算。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学历提升计划,2027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普遍达到本科层次。实施好山东省县域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项目,将优质培训资源引入乡村学校。落实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认真做好乡村优秀青年
9、教师培养奖励计划遴选推荐工作。深入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每年遴选50名优秀乡村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参加省优秀乡村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的遴选。(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六)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按规定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根据需求持续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利用富余校舍为有住宿需求的乡村教师提供住宿,满足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需要。落实乡村教师年度健康体检制度,由同级财政统筹资金予以保障。妥善解决乡村教师子女教育问题,在入园入学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在最美教师、特级教师等各级各类宣传选树、资质评定中,对乡村教师予以倾斜
10、。持续落实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加大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力度,提高教学实绩权重。鼓励和吸引社会组织建立专项基金,依照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社会救助。(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七)构建城乡协作发展共同体。深入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建设,实施强校扩优行动,以集团化、联盟化等方式,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共建,达到城区学校都能结对一所农村学校,努力扩大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年内乡村学校强校扩优辐射率达到40%以上,到2025年实现结对全覆盖。坚持导向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积极
11、探索建立集团核心校与成员校捆绑评价考核办法,支持集团内部对各成员校的量化考核。完善城乡学校一体化教研制度,支持城区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乡村学校建立工作室。推广乡镇间联片教研模式,提高乡村学校教研水平。全面落实区教研员定点联系、帮扶乡村学校制度。选派专业人员支教送教,支持乡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财政局)(八)实施好县域高中发展提升计划。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深化高中招生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实施强科培优行动,引导普通高中由分层办学向分类办学转变,推动普通高中立足人才培养需要和自身办学实际,以特色学科培育为主抓手,改革育人方式,提高育人质量,形成鲜明办学风格。进一
12、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探索课程实施、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师资团队、校园文化等特色发展路径,通过分步实施“抓特色项目-建特色学校-创特色示范学校”,引导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建设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普通高中,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格局。到2025年,全区普通高中按综合创新、课程特色、德育工作特色、校园文化特色等建成不同类型的优质特色高中。到2035年将全区普通高中建设成多样化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争创更多省、市级学科基地,实现以点带面。(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财政局)(九)打造乡村学校办学
13、特色。指导乡村学校开发田园课程、田园游戏,开展耕读教育,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体育和实践活动社团。至2027年,每年遴选推广10节乡村学校特色精品示范课程。发挥好乡村“复兴少年宫”作用,每年遴选建设一批乡村学生研学基地,每所学校建设一处劳动实践场所,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大自然。发挥“流动少年宫,作用,将少年宫的优秀师资和艺体、科技课程送到乡村学校,支持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和社团建设。实施“乡村学生进城拓展视野计划”,组织乡村学校学生进城开展研学旅行等校外实践体验活动,2027年实现每个乡村学生小学、初中学段内均享受一次有质量的“进城拓展视野”机会。发挥乡村学校小班化优势,开展差异化教学和个别
14、化指导。优先支持乡村教育改革创新。(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区文化和旅游局)(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实施乡村数字校园建设攻坚行动,在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推动乡村学校网络提速扩容,支持乡镇驻地学校录播室建设,2025年全部实现“千兆进校、百兆进班”、乡镇驻地学校录播室全覆盖。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推进乡村学校“互联网+”教与学模式改革,以XX区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为依托,构建教、学、管、研、评一体化智慧教育大平台,实现全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全覆盖,逐步建成覆盖全学科、全章节的优秀课程共享资源库,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
15、)(十一)加强乡村特殊儿童关爱。保障乡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到2024年依托设在乡镇的小学和初中实现乡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完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布局,接收5名(含)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要设立资源教室,到2025年每个乡镇各建设1个初中、小学、幼儿园资源教室。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提高至9000元,学前、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同步按照该标准执行。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升级改造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室及心理健康咨询室,实现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室、心理健康咨询室全覆盖,扎实推进“希望小屋”“小荷学堂”等公益项目,
16、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健全乡村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常态监测机制,“一人一案”跟进即时劝返。建立乡村学困生成长档案,健全个性化帮扶机制,保障学生完成学业。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关注孤困儿童和残疾儿童群体,确保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责任单位:区教育和体育局、团区委、区残联、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将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纳入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区级层面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编制区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任务清单,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区教体局牵头、区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落实具体推进措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保障
17、力度,务求工作实效。(二)坚持试点先行。坚持全区推进、试点先行,分领域、分专项遴选一批学校开展建设试点。各乡镇、中心校、中学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探索,积累工作经验,打造本级试点,争取省、市级试点。(三)强化专业支撑。依托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积极对接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争取获得省、市乡村教育专家专业支持,同时打造区级乡村教育振兴研究团队,主动开展乡村教育重点问题研究,对乡村学校和幼儿园高质量发展、队伍建设、课程教研进行诊断、评价、指导。(四)强化督导评价。将乡村教育振兴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作为对全区相关责任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制定乡村学校单独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