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媒体多元化发展融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媒体多元化发展融合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媒体多元化发展融合研究【摘要】媒体的多元化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现结合媒体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地实现向大众的传播,吸引更多人关心和保护非遗,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关键词】非遗保护;媒体多元化发展;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明结晶。中国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不断更新换代,多元化发展的媒体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渠道。如今,非遗与文创、影视、短视频以及各种新技术的跨界融合,正助推其以更开放、更时尚的姿态,登上国潮“顶流”。因此,应加强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的融合研究,充分发挥多元化媒体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根据国家有关部门2022年8月公布的资料,我国各级非遗项目达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3062名。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传统媒体时代,一些非遗项目是通过口
3、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的,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量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需求。媒体多元化时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机遇。两者加强融合的首要特征是传播平台的数字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类型的媒体传播平台都开始了数字化转型,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媒体通过算法和推荐机制,可以将与非遗保护有关的内容推荐给广大受众,建立起不同媒体渠道对于部分非遗相关信息的整体推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搭乘媒体数字经济的快车。过去,很多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不清,认识模糊。一些人提起非遗,脑子里浮现的就是敲大鼓、踩高跷之类的艺术形式,觉得现在时代变了,非遗过时了。究其原因,与一些非遗项
4、目的长期“沉寂”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许多非遗的宣传与推广方式仍旧比较单一,表演和展示舞台少,特别是对年轻一代吸引力较小。在此情况下,发挥媒体多元化在非遗保护方面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利用各媒体平台,大力开发多种互动形式强的非遗产品,让大众直观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促进其参与和关注。1如河南音乐广播推出的大河记忆非遗系列节目,特邀中原最具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的故事,见证中原大地的文化传承,通过广播线上节目与互联网平台联合播放,扩大了节目的受众面。二是结合政府、媒体、社会力量等,形成系统的宣传阵地,全面、深入地宣传非遗,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保护的行动中来。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文博探索节
5、目国家宝藏,携手全国九座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机构,邀请演员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将所要展示、守护的国宝的相关故事,通过影像化进行展示,探讨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这既给用户带来视听上的强烈震撼,又使广大观众认识到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作为多样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借助多元化的媒体力量不断创新。艺术领域的非遗如舞蹈或地方戏曲等,尝试与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相结合,进行内容创新,然后以视频形式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在上海图书馆”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上曾说,2020年6月13日是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上涵盖1
6、318项,涵盖率达96%,相关视频数量超过4800万,播放超过2000亿次,获得点赞超过64.8亿次。视频内容的创作者大多是来自民间的个体,新技术赋能下的传播平台极大曝光了非遗“被看到”的可能性。而随着公众对非遗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公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参与度和支持度也得到大大提升。过去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主要局限于“抢救”的范畴,缺乏对“互动”属性的关注,难以发挥媒体领域的文化宣传优势,不利于营造非遗保护的良性循环。这既有非遗传承人对媒体传播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也有传媒专业人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够、学习不够,从而导致宣传范围不够广,宣传力度不到位,宣传效果不理想。要改变这种
7、现状,应从“三个结合”上下功夫,创新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发展路径。(一)“学”与“传”相结合传媒专业人士和非遗传承人,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理念,加强对非遗文化和传播方式的学习。如可以携手培养非遗传承人,通过专题报道、人物访谈、技艺展示等形式,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宣传。还可以开发与宣传非遗文化相关的在线课程,使新闻从业人员在线上课堂就能学习到非遗技艺,从而增进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宣传的技能。另外,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一些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非遗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应探索利用现代多元化媒体采集、整理、研究和传播非遗文化遗产的规律,增强对非遗文
8、化遗产的认知,并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在传播和保护非遗中发挥作用。(二)“保”与“用”相结合就“保”而言,非遗保护的核心是对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保护。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媒体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直播等,对非遗进行全面、深入的记录和保存。2如建立非遗数据库,方便查询和检索;制作非遗纪录片,广泛进行传播和推广;开展非遗主题活动,如非遗文化节、非遗展览等,吸引公众参与,提高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可能会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但保护的目的是传承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享受。就“用”而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可以探索通过以下方式将非遗
9、应用于现代社会:开发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如非遗主题旅游、非遗文化节庆等,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制作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如非遗手工艺品、非遗文创产品等,进行推广和销售;开展非遗文化教育培训活动,如非遗知识讲座、非遗技艺培训等,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图洛书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经政府、群众和媒体多方面挖掘传播,丰富了内涵,其中的传唱豫剧、汝阳折子戏、宜阳鼓乐等先后演出不断,河洛文化中常见的面塑、草编、香袋等民间工艺品经媒体宣介也畅销省内外,河洛文化的遗迹、场所等也经常在一些自媒体应用手机的APP和公众平台等被大家所看到,彰显了“保
10、”与“用”结合的效果。3(三)“创新”与“发展”相结合对非遗文化,挖掘使用上要创新,宣传手段上更需创新,这样才能随着时代更迭赋予其新意,保持其生命力。比如,可以创新记录与传播方式,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如5G、物联网、AI等,对非遗进行全面、生动、立体的记录和展示,提高非遗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4也可以创新非遗应用领域,例如可以将非遗图案、技艺等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家居装饰、文创产品等领域,推动非遗的商业化发展。另外,通过创新非遗传承模式,推动非遗的数字化发展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和方法,促进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的融合,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三、加强非遗保护
11、与媒体多元化融合的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其纳入国家政策层面进行实施,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绽放光彩。(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2017年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现代产业、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12、北京、上海、河南等省市政府也分别出台了做好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条例及实施意见,提出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普及,对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从近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这些政策宏观层面较多,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有的地区与其他地区内容差别化较大,具体措施不够全面;还有的仅停留在文件上,抓落实不够;等等。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可定期对有关文件下发后的落实情况适时进行督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的法律和规定,为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提供支持。(二)为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设立专项资金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国家非物质
13、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预算合计为82598万元,但作为专项资金仅限于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修缮,以及非遗传承人的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媒体等参与非遗保护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对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考虑设立一部分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的专项资金,或从非遗保护资金中明确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新闻单位对非遗的记录、整理、传播、传承和研究等方面,以促进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的长期良性发展。(三)推动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培训和指导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推动非遗保护机构、媒体以及其他相关组织的合作,使他们联合起来,建立合作机制。还应定期组织开展一些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的培训和活动,提高非遗保护机构、媒体以及其他
14、相关组织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与媒体多元化融合发展。近两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河南春晚、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节气唱游记等节目都采用了不少非遗文化元素。如在舞蹈唐宫夜宴中,演员的服饰和装束中的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妇好号鸟尊,音乐和乐器中使用了编钟、古琴等,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了解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也让河南广播电视台的相关节目迅速火爆出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微搏、抖音等多种融媒体联动大力推广,起到了轰动的宣传效应。(四)建立评估和奖励机制非遗保护、传承、宣传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有关部门应适时建立一整套相应的评估和奖励机制,发现
15、好的经验及时进行推广,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汉服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文化自信的回归和提升,在全社畲已经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在九朝古都洛阳,市委、市政府把汉服体验作为发展旅游的一个手段,推出了穿汉服免景区门票等优惠政策,宣传部门对以此为内容的宣传稿件和报道加大奖励力度,从而促成了“满城尽是唐装秀”的盛况。这不仅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热,更为汉服出圈赢得不少流量,开辟了理想的展示渠道。6参考文献:1张智妍,郭枫.新媒体环境下非遗叙事的“年轻化”策略J.东南传播,2021(1):100-102.2唐婕.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侨乡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J1.科技传播,2021(18):4.3杨建伟.河洛文化的传播路径探析J.新闻爱好者,2022(3) :67-69.4王婷婷,刘焕利.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媒体传播策略J今古文创,2021(31):2.5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01.https:/000bbaa00000000664755b2c.6李砺瑾,李晓楠,王晔璇.汉服体验全龄化新场景吸引回头客N.洛阳日报,2023-07-11(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