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10316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9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前言“十二五”期间,承德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经济转型发展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富民、以城带乡、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按照“一核两城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向“经济强县、中等城市”目标迈进,持续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在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面临“三期叠加”、发展进入“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逐步实施

2、的形势下,承德县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科学编制和实施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纲要主要依据中共承德县委关于制定承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战略任务和总体部署,是承德县全面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的宏伟蓝图。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1一、发展基础1二、主要经验7三、环境分析8第二章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

3、10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0三、发展定位12四、发展目标13第三章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划17一、空间区位优越:成为北京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17二、主体功能定位:京津重要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区18三、区域功能布局:“三区一城一基地”协调发展19四、强化三类空间:实现节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1第四章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25一、做强五大主导产业25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26三、推广农业发展新模式27四、创新农业经营主体28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8六、强化农业支撑体系建设28第五章改造与创新工业发展32一、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32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3三、完善产业园区功能建设34四、强化重点项目支撑作用

4、35第六章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38一、着力培育发展四大产业38二、打造现代金融服务体系40三、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41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42第七章生态环保与水源涵养44一、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屏障44二、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47三、加大污染源头治理力度49四、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51五、大力开展矿山环境治理52六、建立生态环境监管机制55第八章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56一、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56二、推进市政基础性建设59三、注重强化道路交通建设63四、持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66第九章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69一、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69二、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72第十章民生建设与社会发展78一、

5、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78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80三、千方百计增加创业就业83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建设85五、发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86六、创新社会治理能力机制87第十一章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91一、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91二、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发展机制95三、大力提升承德县文化软实力96四、构建全方位扩大开放新格局98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IOl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101二、建立专家咨询机制101三、注重规划层级衔接102四、加强实施考核监督102五、奋发作为推动实施103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面对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

6、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富民、以城带乡、科学发展”基本思路,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为核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为“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发展基础——经济实力保持稳步提升。积极有为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县域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2015年达到11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4倍,人

7、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800元,年均增长7.5%;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2.2亿元,年均增长6.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7.13亿元,比“十一五”末接近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49元,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63.8%和89%。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晋位升级”。——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其中“双创”园区成为全市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平台,甲

8、山建材物流园区调规已获批复。六沟新兴产业聚集区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用PPP模式与天津国建集团就园区整体开发达成合作协议,聚集区开发建设实现高点起步。矿产资源整合实现历史性突破,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崛起,中电投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华北最大山地光伏发电基地。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清华华唐服务外包项目一期实训平台投入运营,在全省率先建成“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和创业孵化基地”,被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认定为“国家人力资源研究院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被省商务厅命名为“省级服务外包呼叫中心基地二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省级科技型企业认定达到60家,省市

9、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达7家,申请专利授权达到90余项,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县”荣誉称号。——“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果品、食用菌、蔬菜、肉鸡规模分别达到34.6万亩、2.2亿棒、17.5万亩、7000万只,较“十一五”末分别提高106%、430%、21.6%.60%o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扎实推进,省级龙头企业达到6家,市级达到2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农村面貌明显改善,累计完成110个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农村资产资源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全县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五化”扶贫模式、香菇发展“蒲公

10、英”模式在全省推广,5.4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破500家,辐射5万余户农民参与从事产业经营。先后荣获“中国国光苹果之乡”、“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省现代果品产业示范县”、“全省蔬菜生产30强县”等荣誉称号。—&nidash;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争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原则同意将我县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环首都健康养老基地等3个发展平台被列为省级京津冀产业转移重要平台。推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对接协作“三个率先突破”取得重大成效。京沈客专、张唐铁路、承德民用机场等重

11、大工程的实施真正将我县纳入首都“一小时经济圈”。面向京津有针对性、靶向性地开展外联活动,积极引进大的战略投资者,33个保近期增长、促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成功签约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县级审批事项调整为230项。卫生计生、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供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农业保险扩面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医药卫生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育、文化等社会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联想控股成功并购乾隆醉酒业公司,国有企

12、业改制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化解。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双减负”。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绩效预算管理、“营改增”改革深入实施。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模式创新,成功引进中国银行在县设立分支机构,被评为省级“金融生态县”,诞生了全市县级唯一一家主板上市公司、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积极开展对外开放交流与合作,全县获得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达到44家,五年累计完成出口总额7900万美元,引进县外资金227亿元,发展动力和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抓发展、惠民生等重大战略任务,围绕大气污染防治

13、、水污染治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三大目标,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专项规划等重大生态工程以及40余项节能减排项目,深入推进减煤、治企、抑尘、控车、禁烧五项综合整治工程,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组织实施矿山粉尘及尾矿库综合治理、“矿山披绿”等生态恢复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8平方公里,新增造林绿化面积达到27.3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0.56%,森林覆盖率达到56.12%,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环境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连续两年荣获省“双三十

14、”节能减排工作优秀单位称号。——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速。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9.5平方公里,“一环四纵九横五座跨河大桥”的城区路网格局已经形成,县城规划展览馆、酒文化博物馆、县城南环路等一批城市重要节点工程顺利竣工。县城绿化面积达到29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7%,“两河”综合整治及景观工程顺利实施,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深入开展“三治两提”城市容貌整治攻坚行动,数字化城管系统基本建成运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市县城际公交线路顺利开通。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四高两铁一飞”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9公里,位列全市第一。新修建

15、改造农村公路538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735公里。省道“河山线”、四道河水库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重大水利设施不断完善,解决了1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滦河二级水电站实现并网发电,三级、四级开工建设。城乡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最大用电负荷实现了翻番。完成三家、鞍匠“撤乡建镇”工作,磴上、上谷两个乡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社会民生保障不断健全。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493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404元、202.5元,分别增长65%、38%;分散、集中五保供养对象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3800元、4250元,分别增长216%

16、、183%;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7.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378所,县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2056套,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8.5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1万户,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有效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以县一中迁建为主体的“七校联动”工程圆满完成,二幼、三幼建成投用,县城教育资源更趋合理,荣获“全省教育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成功举办多次大型文体活动,乔杖子剪纸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遗项目。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健全,完成中医

17、院迁建工程,县医院顺利通过河北省首家县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平安承德县建设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新闻广电出版、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二、主要经验“十二五”重要成就的取得,不仅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增进人民福祉、改善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二是坚持转型发展为主线。从我县经济现

18、状的实际出发,坚持以质量与效益为核心,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为动力。始终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开放突破口,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消除思想、体制障碍,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思路,以大开放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五是坚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与发展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环境分析(一)发展机遇。从优势和机遇看,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我县真正融入首都“一小

19、时经济圈”,为加快与京津的养老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市场对接、科技人才对接提供了难得机遇。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机遇。我县对接国内外创新资源,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新增长点,将迎来更加优越的战略机遇期。三是我县被列为15个首都“卫星城”之一,国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呈加速趋势,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步伐加快,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四是我县面临着内生动力增强和后发优势发挥所带来的机遇。承德民用机场、京沈客专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顺利推进,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显著提升,为下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示范试点,结合“水源涵养功能

20、区”发展定位,将更强调结构优化和增长质量,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崛起步伐创造有利条件。(二)面临挑战。一是结构调整面临诸多困难。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新兴产业发展短期内仍然难以代替铁选业在财政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外部需求减弱,出口不断下滑,房地产业处于胶着状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如铁矿石)大幅跳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县内铁选等产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三是环境压力持续加大。承德地区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期,特别是国家先后出台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等诸多政策措施,将形成更为严厉的倒逼机制。四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结构不合理,中心城市带动和辐

21、射能力不强。农村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五是区域同质化竞争加剧。从承德地区看,县域产业特色、城市定位同质化趋势较明显,实现特色发展将是“十三五”时期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县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立足于自身优势,抢抓新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必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第二章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2、,围绕“三区一城一基地”发展定位,突出脱贫攻坚和重点项目两个抓手,强化改革、开放和创新三大动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二、基本原则(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牢记“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第一资源和第一竞争力”,坚持节约和保护优先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政府职能

23、的真正转变,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治理水平,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三)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突破制约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壁垒。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创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快实施科技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的创新水平,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四)协同发展、项目带动。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主动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力推大项目,深挖新项目,精耕好项目,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改革,

24、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六)统筹兼顾、和谐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自身发展与区域发展、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三、发展定位——康体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区。发挥我县生态、区位、文化优势,加快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重点建设“一带两区”,即环市区农家游旅游带,

25、北部休闲养生养老区和南部生态体验度假区,规划建设一批集养生、养老、医疗、康复、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健康养老特色项目。打造承接市区、服务京津的健康养老示范基地。——非首都功能转移承接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同时,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将我县建成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重点区域。着力推进六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建设,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生态水源涵养支撑区。抓住承德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机遇,扩大造林绿化规模,提升水源涵养和供给能力,推进生态修复,强化污染综合防治。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

26、清、土净的生态环境,为京津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nidash;环首都卫星城市。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完善城镇功能,加快推进产业聚集,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使我县成为京津都市圈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汇聚交流的窗口,成为冀东北地区商贸、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的重要节点城市。——京津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充分利用我县绿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蔬菜、肉类、食用菌、果品等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通过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发展,面向京津两大消费市场,打造绿色农产品

27、生产供应地。四、发展目标实现两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两个确保: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晋档升级,跻身全市第一方阵,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位次前移;完成三个提升: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比“十二五”大幅提升。(一)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始终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8%;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6.9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9.4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积极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

28、值比重力争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和区域结构更趋合理。(三)科技创新结出硕果。到2020年,全县技术创新、试验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达到10家以上,完成14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全县专利授权或申请量达到100项。(四)城乡发展更趋协调。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撤乡建镇”工作深入推进,城镇化率提高到46%o巩固市级文明县城成果,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文明县城,确保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达到全省先进行列。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建设初见成效,中心城区、小城镇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29、五)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稳步推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3%以上,农业废弃物、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消煤降碳、细颗粒物(PM2.5)浓度、主要污染物排放等主要指标达到省、市目标要求。(六)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91%以上,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做好科技、就业教育培训;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9%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o“十三五”时期经济社

30、会发展主要目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属性经济类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171708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43.57010.2预期性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29800428007预期性全部财政收入(亿元)12.2176.9预期性5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0351个百分点预期性6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792809.4预期性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6预期性8旅游接待人数(万人)14230016预期性9旅游总收入(亿元)4.124预期性10城镇化率()35.44462.1个百分点预期性创11科技进步贡献率(%)53581.8预期性12研发投入占地区

31、生产总值比重(%)1.15预期性1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0.160.313.4预期性生态耕地保有量(万亩)49.8745.75约束性15森林覆盖率(%)56.1260.270.83个百分点约束性16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 1达到省、市要求约束性17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3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0.6约束性二氧化硫0氨氮1.2氮氧化物4类19全县总人口(万人)4345.8约束性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8149125409预期性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1315320508.5预期性22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2.4达

32、到省、市要求约束性民生类23城乡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万人)达到省、市要求约束性2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万人)1.8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5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2约束性27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人)1949321000预期性28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预期性第三章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划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河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对我县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在对我县县域国土空间分析评价基础上,以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相结合,将全县区域划分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通过

33、对此三类空间及“三区一城一基地”的功能布局,形成全县空间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统领全县发展全局的总体规划,以实现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空间区位优越:成为北京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我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近邻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是河北省首批扩权县,东、南、北三面环抱承德市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资源丰富、经济多元、文化厚重。县城距承德市主城区30公里,西南与北京市密云接壤,东北与内蒙古宁城为邻,到京、津、唐三市均在二小时以内。境内有承唐、承秦、承朝、承赤四条高速,张唐、京沈高铁两条铁路,承德民用机场也坐落在县境内。积极发挥地区优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

34、展机遇,将成为北京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二、主体功能定位:京津重要生态屏障水源涵养区根据河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明确了我县为京津冀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海滦河流域重点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恢复治理区,河北林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河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核心区,河北绿色能源、特色农业等生态产业重点发展区的主体功能定位。通过大力实施风沙源治理、造林绿化、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和恢复、矿山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严控风沙南侵京津,保障京津水源涵养,真正发挥京津地区“挡沙墙”、“制氧机”、“过滤器”的作用。三、区域功能布局:“三区一城一基地”协调发展按

35、照我县区位、文化、生态、产业发展条件,功能战略布局为“三区一城一基地”,即康体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区、非首都功能转移承接区、生态水源涵养支撑区;建设环首都卫星城;打造京津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三区”互动发展。康体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区,重点发挥我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等生态资源优势,面向京津大量老年群体两大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养老产业潜力巨大;非首都功能转移承接区,重点发挥我县矿产品、农产品、土地、旅游等资源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优势,以六沟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德县经济开发区等为平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生态水源涵养支撑区,按照国家、河北省对我县主体功能定位,我县经济将

36、迎来转型发展机遇,不仅获得大量生态建设资金,而且会大大促进现代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城”统领发展。县城作为我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中心,处于全县核心地位,发挥其统领、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东进、西联、南延、北拓”发展战略,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功能建设、加快人口聚集、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一基地”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县绿色蔬菜、林果、食用菌规模大、质量优,并具有良好品牌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蔬菜、肉类、食用菌、果品等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通过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发展,打造京津绿色农产品基地,将大大提升我县农

37、业现代化水平。四、强化三类空间:实现节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按照我县的区域发展背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科学划分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提高全县土地空间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城镇空间城镇空间布局:高寺台、头沟、岔沟等乡镇依托临空经济区建设,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城镇群。三沟、石灰窑等乡镇依托六沟工业新城建设,打造次中心级别的城镇群。甲山、孟家院等乡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城镇功能的核心区。鞍匠、新杖子等乡镇要重点发挥“道路经济”效应,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增长极。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实施据点式开发,促进集聚发展,加强骨干道路沿线小城

38、镇和中心村建设。控制人口总量,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转移;加快生态移民步伐,引导自然人口向中心村和城镇转移。同时着力提高城镇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产业园区单位国土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促进产城融合和低效建设用地的再开发,进一步控制开发强度,着力促进存量空间的优化调整。强化产业支撑,在集聚产业过程中,同步集聚并吸纳人口。促进产城融合,将产业发展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园区和新城新区的融合发展。(二)农业空间农业空间布局:农业空间指主要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地域,以田园风光为主,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集镇和村庄。我县的农业空间格局是以全县的基本农田为本底,主要分布

39、在磴上、三家、五道河、上谷、满杖子、八家、大营子、刘杖子、东小白旗的大外环经济区,以及六沟、三沟、石灰窑、高寺台、头沟、岗子、两家、岔沟。农业空间主要以生产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果药种植为主导,并分布着以有机粮食种植为主导的村庄。农业空间发展策略:围绕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巩固蔬菜、畜禽、果药三大产业规模,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绿色、有机、生态、安全农产品品牌。强化农地保护,推动土地整理,促进农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严格建设用地管控,优化整合农村居民点,繁荣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农村田园景观。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把握农村人口转移、搬迁和村庄变化的趋势,按照

40、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方向,科学引导农村居民点建设,保护和传承乡村地域文化特色。(三)生态空间生态空间布局:我县的生态空间主要包括区域水域、森林植被、森林公园、风景区、文化遗产、国省重点保护单位以及散落在生态空间的若干村庄。生态涵养区及文化遗产保护区,将磴上乡、两家乡、头沟镇打造为中医药健康服务养生养老区、生态涵养区;以两家乡、岗子乡、头沟镇、高寺台镇为重点,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农业和丹霞地貌展示区,以五道河乡、岔沟乡、三沟镇为重点,打造生态农业区;以仓子乡、孟家院乡为重点,打造丹霞地貌展示区。生态修复及矿产资源发展区,以高寺台镇、头沟镇、岔沟乡、六沟镇、石灰窑乡、甲山镇为重

41、点,突出生态修复和矿产资源发展;以新杖子乡、上谷乡和满杖子乡为重点,发展生态保护和特色林果产业。水源涵养重点区,以武烈河、老牛河上游及县城水源地为重点区域,加强水源涵养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开展荒山荒地造林、退耕还林、低质低效林改造等行动,提高水源涵养效益,防治水土流失。生态空间发展策略:加强林地、草地、河流、水库、湿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产品服务功能。实行严格的产业和环境准入制度,严控开发活动和开发强度。对其中的水域、森林公园、风景区、文化遗产、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禁止开发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强制性保护。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域,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

42、务,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第四章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休闲、设施、有机转变,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绿色、品牌农业。重点发展果品、食用菌、蔬菜、农家游、肉鸡五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40元。一、做强五大主导产业(一)果品产业。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提升、林果富民”原则,实施“生态公益林+干鲜果+林下经济”三元发展战略,加大经济林建设规模,优化种植结构,积极打造国家优质小国

43、光苹果生产基地,以“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为发展原则,全县林果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苹果面积30万亩。坚持高标准、集中连片栽植。以荒山荒坡造林栽果为主,有计划地改生态林为经济林,实施新栽与提质增效“双十”(新建和改造提升标准园各10个)工程,每年新增果品栽植面积3.5万亩(其中苹果面积2万亩)。(二)食用菌产业。以“工厂化、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为导向,适度发展木腐菌,大力发展草腐菌;以“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生产经营。全县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5亿棒,每年新增食用菌4000万棒,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三)蔬菜产业。坚持“扩总量、调结构、建园区”的发展基调,以设施菜为

44、重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全县每年新增种植面积3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其中设施菜达到10万亩。(四)农家游产业。继续加大农家游开发力度,力争年接待能力达到100万人次。坚持以“跨越发展、提档升级”为总基调,在中南部乡镇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农事体验、文化民俗等吃住玩于一体的农家游,按照3A旅游景区建设标准,软件上强服务,硬件上强提高,每年新增农家游重点村2个、农家院100个。(五)肉鸡产业。坚持“恢复、巩固、提升”的发展原则,以“三化”园区、大户养殖、家庭农场等为重点,鼓励股份制养殖,促进产业化发展。肉鸡饲养量稳定在7000万只,蛋鸡存栏400万只,达到规模化养殖水平。二、培育壮

45、大特色产业(一)中药材产业。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黄苓、桔梗、柴胡、板蓝根、石斛等道地药材为主要产品,进一步建设好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并积极申报相关项目,以取得国家、省、市的支持。到规划期末,种植总面积达到8万亩。(二)花卉产业。以设施种植为主,发展中高端、特色花卉种植,拓展富民渠道,满足京津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鲜切花、景观花卉、盆栽花卉等,栽培面积达到2万亩。三、推广农业发展新模式(一)发展智慧农业。全县选择2-3家设施蔬菜、设施养殖园区或种养大户,利用物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种养环境等相关参数的适时监控,提高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效益。(二)发展光伏农业。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现代农

46、业生产相结合,重点发展光伏农业,实现新能源和现代农业的双重效应。(三)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种、养业以及林业废弃物,大力推广“养殖+种植→粪便+秸秆+树叶→沼气→有机肥→养殖种植”等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四)发展订单农业。以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为主体,主动对接京津市场,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签订订单,在终端市场建立蔬菜直营点,实现产销直接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五)发展品牌农业。瞄准京津市场,鼓励支持发展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和功能食品。突出品牌战略,培育并发挥“三融”、”绿丰”等农产品成为国、省著名商标与名

47、优产品。四、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林场、专业大户发展,组建县、乡两级农村合作社、联合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成为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二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达到3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70—80家,力争10家进入省级和国家级先进行列。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培育、壮大种养业龙头企业。争创板城果品全国著名商标,重点扶持三融肉鸡、绿丰蔬菜、金菇菌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推进种养业产业化发展。与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学习借鉴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工艺。着力推进食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建设品牌农业。集中力量打造自有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六、强化农业支撑体系建设(一)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积极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专家库,针对全县现代农业情况定期开展技术培训、问题诊断与科技咨询。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二)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农业信息化服务为引导、以农业市场服务体系为载体、以农业灾害防御与保险服务为保障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做好农资信息、农情信息与农业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