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结石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结石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全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结石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全文)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分布及患者的年龄构成都已经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发展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项广州地区调查18701919年间尿石症3492例,上尿路结石仅5例,下尿路结石3487例,而且结石成分78%的患者为尿酸结石。1935年广东博济医院的统计数字表明,博济医医院建院100年间共施行泌尿系统结石手术4041例,其中膀胱结石累计3456例,尿道和包皮结石575例,皆结石仅有】。例。但是30年后同一医院1960】976年,尿石症3486例,上尿路结石3054例,下尿路结石仅432例,而且80%患者的结石以草酸钙及磷酸钙结石为主。关于泌尿系结石发病率的最早报道是在
2、1977年,当时广东省东莞地区普杳12203人,发现泌尿系结石患者142例,结石的患病率为1.I6%1983年,广东省东莞地区尿石症的新发病率为101/10万,1984年为123/10万,19854f上升为140/10万。我国建国初期小儿膀胱结石较为常见。山东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比为1:45.9,全国5040例上尿路结石与F尿路结石比为1.0:2.1。到1976年全国尿石2424例,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1.00:0.19。1976年,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统计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45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总人数共10876例,其中尿石症患者2424例,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总数的22.3O%o
3、尿石症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比例以黑龙江省最低,仅占2.50%,以费州省最高,占59.OO%o一项针对中国1995-2010年间二十多篇尿路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的文献综述,综述合计对30197例结石的分析提示,结石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32o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9.8:1。主要结石类型,按降序包括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尿酸、六水磷酸钺镁结石和胱瑟酸结石,这与各国文献所报道的类似。结石成分在所有结石中的检出率:草酸钙结石为最多93.04%、磷酸钙结石的检出率为39.23%、尿酸结石的检出率为19.07%、感染石的检出率为为6.11%、胱酸结石的检出率为为1.18%ZhangJing报道了从
4、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应用FT-IR对625例患者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单一结石成分为234例(37.4%),其中最常见的是草酸钙(33.9%)、其次为磷酸三钙(2.7%),尿酸(0.8%混合结石为391(62.6%)o在混合结石中草酸钙(43.2%)是最常见的组成部分,磷酸钙(16.3%),胱奴酸(1.3%),尿酸(1.1%),鸟类石(0.6%)o尿酸结石在男性比女性更多见,而感染右在女性比男性更多见。另一项从2000年至V2008年9年中对5000例尿结石成分的调查显示,草酸钙结石的构成比从2000年到2008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磷酸盐的构成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尿酸类结石
5、和感染性结石的构成比随着年度的变化不大。2010年孙西钊在Uro1.Res报道了我国目的结石红外光谱分析的最大样本,其样本来H于1999年2008年南京鼓楼医院的5248例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提示5248例结石中以混合性结石多见,占到构成比的61.9%,单一结石成分的仅占38.1%,两种成分为42.5%,三种成分的占到20.4%结石成分按百分比进行排序的顺序是:草酸钙磷酸盐类尿酸类感染石胱瑟酸。混合性结石以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最多见,其次为一水草酸+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此外,碳酸磷灰石多见于女性,男性中更多见尿酸结石,感染石影响女性比男性多见。另外,孙西钊报道2007年11月至200
6、9年10月,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检测1450例尿路结石标本,其总体构成比为,一水草酸钙结石714例(49.24%),碳酸磷灰石结石444例(30.62%),无水尿酸结石93例(6.41%),二水草酸钙结石92例(6.34%),六水磷酸筱镁结石28例(1.93%),胱奴酸结石23例(1.59%),尿酸钺结石20例(1.38%),二水尿酸结石16例(1.10%),二水璘酸氢钙结石12例(0.83%),一水尿酸钠结石2例(0.14%),碳酸钙结石1例(0.07%),其他5例(034%)结石组合成分多为混合性结石,单一结石成分仅397例(27.38%)。混合性结石大部分为含钙类成分,主要包括草
7、酸钙和碳酸磷灰石。非钙类结石相对少见。另外,2008年由于问题奶粉中三聚飙胺所致的儿童尿路结石为二水尿酸与尿酸胺的混合结石。尿石症患者的男女性别差异在城市和农村中的表现也不同。在安微省和江苏省的城市中,男女尿石症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008.40):1,而在农村为(17.7018.00):1。男性农村人口的尿石症发病人数明显比女性多这种差别可能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以及饮食习惯有关。我国不同的社会职业人群中尿石症的发病率是不同的。1980年,广东省东莞地区的调查已经发现,脑力劳动者中尿石症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地提高。据报告,我国的轻、重工业企业人群的尿石症检出率明显高于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广西壮族自
8、治区融水县干部、城镇居民和农民尿石症的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02.50/10万、48.70/10万和36.20/10TJo广东省佛山地区1063例尿石症中,工人和农民占788例(74.10%)。甘两省的工人和职员尿石症患者比农民多。高温作业的工人的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高温作业卜出汗多、尿液减少和枸椽酸减少有关。此外,也彳T报告认为在深圳市,肾结石的发病率与患者的文化水平高低呈现负相关。广东省东莞地区50年代男女尿石症患者的比例是I1.OO:1;70年代是3.50:1;80年代已下降至1.30:1。贵州省和甘肃省的报告亦大致相同,呈现出女性尿石症患者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女
9、性尿石症患者增多的原因可能与女性泌尿道感染的增加、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另一项从2000年到2008年9年中对5000例尿结石成分的调查显示性别与结石成分相关,并且与年龄也有关联,其特点是:草酸钙结石在男性的比例的基本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女性,11-20岁组达到最高峰78.00%后,21-30岁组梢微卜.降,此后基本趋势变化不大,维持在67.00%左右。男性草酸钙结石中的二水草酸钙结石构成要比女性要多。碳酸磷灰石在各个年龄段中都是女性的比率比男性高。其构成比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碳酸磷灰石的构成在男性,11-20岁组达到最高峰26.00%后,基本趋势是
10、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而且,年轻女性患者碳酸磷灰石的构成要高于老年女性,其比例在21-30岁组达到最高峰31.00%,其后,基本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至61岁以上组的16.OO%o尿酸结石男性要比女性多见(6.77%vs4.11%,),且多以无水形式存在,占到总结石数的近7%。尿酸类结石在男性,20岁以后,基本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组增加的更明显,增加到19%。尿酸类结石在女性,31-40岁组达到最低后,此后,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至60岁以上组的8%0感染性结石(磷酸钺镁结石)在女性的各年龄段的比例都比男性要高,其比例从2%至4%。男性比例从0.58%至2%0女
11、性感染性结石以45岁数以上的女性多见。我国少数民族结石发病也具有其特殊性。马惠林(1982年)和顾春林等(1990年)分别报道r新疆伊犁地区(北箱)和喀什地区(南疆)尿路结石的发病情况,很典型集中地表明当时少数民族前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均占结石总数80%以匕且主要在5岁以下的男性小儿,南疆喀什地区19801987年的尿石症占同期泌尿外科总住院病例的80%,这些数据都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所方维族下尿路结石均来自南疆,多为儿童,表明南北班维族结石发病差异增大,可能与南北疆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而新地维族复发率、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结石发病住院患者远高于汉族,可能还是种族遗传因素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在发
12、挥作用。邓刚(2008年)报道了维、汉民族结石成分的分布均以含草酸钙结石为主,维族占71.90%,汉族占57.28%。维、汉民族尿石成分总体分布无统计学意义。新疆南部90例维吾尔族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者81例(90.O%),其中单纯草酸钙结石55例(67.9%),草酸钙+磷酸钙结石4例(4.9%),草酸钙+璘酸镁钺结石3例(3.7%),草酸钙+尿酸结石(或尿酸胺)15例(18.5%),草酸钙+磷酸镁钺+碳酸磷灰石结石2例(2.5%),草酸钙+碳酸璘灰石结石2例(2.5%);胱叁酸结石1例(1.1%);磷酸钙结石1例(1.1%);尿酸结石5例(5.6%);磷酸镁钺结石2例(2.2
13、%)。马英俊报道1.f南州牧区藏族卜.尿路结石病发病率仍然较高,结合尿结石发病的综合原因,91例,男性86例,占94.5%;女性6例占55%0最小月龄8月,最大年龄11岁,平均2.6岁。其中膀胱结石61例,占67%;后尿道结石11例,占12%;前尿道结石19例,占21%。成分定性分析:草酸钙结石66例,占72%,结石多为桑根装或剌状突起的不规则形,质硬而脆;其中一例膀胱结石约鹅蛋大小,分层状表面松散易脱落。磷酸盐结石25例,占28%,结石呈乳白色,表面光滑,米粒样,农牧区牛奶资源卜分丰富,高开母乳,牛奶必然成为代乳品,但牛乳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小儿不易消化吸收,而且牛乳矿物质钙磷等的含最高于母乳
14、,长期食用纯牛乳使小儿体内的钙磷代谢紊乱,容易形成含钙的结石。本组草酸钙结石居多可能与此有关。在中国一些研究者对中国的部分少数民族的结石成分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广东壮族地区结石以混合结石为主,其中主要是草酸钙和磷酸钙及尿酸盐的混合结石,金锦俊报告,60年代吉林省延边市男女尿石症患者的比例为9.46:1,80年代卜降为2.82:Io银春芬报告,197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男女尿石症患者的比例为7.87:1,到1986年下降为2.72:总之,我国尿石症人群无论在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还是代谢紊乱等多方面都与国外差别很大,有些甚至相反。国外研究表明高馍白、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能与尿石形成相关,但就我国
15、目前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尿石症发病率较高的广大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而言,高能白、高脂肪、高糖饮食所占比It较低。此外,低钾、低镁、高钠饮食也并非我国尿石症人群的主要特点.因此,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讲,上述因素并不是我国尿石症发病的主导性因素,应该结合我国尿石症人群的“个性”和“特殊性”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杳。国内流行病学调杳对个体和局部性因素关注较多,而对人群和整体性因素研究不足C对全国两千多万尿石症患者这一整体而言,饮水、维生素、微电元素、药物等只能认为是一些与草酸钙、尿酸结石相关的局部性、个体性因素,而不能认为是带有全局意义的主导因素。结合我国流行病学实际情况,抓住对我国草酸钙、尿酸及感染性结石发病具有全局意义的病因,可能推动其病因学研究的进展。与国外相比,国内流行病学调杳在思路和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流行病学的跟踪性研究较少,结合我国尿石症人群特征和实际的研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