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学绪论.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2515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生理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1生理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1生理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1生理学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1生理学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理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生理学绪论.ppt(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 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 绪论,掌握内容:内环境、稳态及意义;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及意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反射弧;熟悉内容:生理学研究水平、生理功能的调节。,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一、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正常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生命活动:组成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生理学是以解剖学和组织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的重要基础。任务:探讨各种功能活动的发生原理、发展过程、活动规律

2、,各种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环境因素改变对它们的影响,以及整体状态下它们的相互协调与统一等。,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揭示一个器官或系统的活动规律,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整体水平,血压、心率,活体实验法、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活动的三个基本部分受试对象(人或动物)被试因素实验效应(常用观测指标来反映),人体观察试验 动物实验,慢性实验 创造的多种消化瘘管。优点在于保存了各器官的自然关系,动物清醒并接近常态。实验可以反复多次观测。,急性实验,在体实验器

3、官在体内与其他器官仍处于自然联系状态优点是实验条件易于控制、观察分析较为客观,离体实验置于适宜的人工环境中进行观察 优点是排除了许多无关因素的影响,(一)动物实验,(二)人体实验,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将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合成代谢中有能量的储存。,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2、兴奋性,兴奋性: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刺激:能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感受的生存环境条件的改变称为刺激。如温度、压力、化学刺激等。兴奋:由安静转变为活动,或由活动弱转变为活动加强。如腺细胞的分泌

4、、肌细胞的收缩、神经细胞产生冲动等。生物电现象;可兴奋细胞。抑制:活动的减弱或静止,这种反应称为抑制。,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神经细胞,腺细胞,肌细胞,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近似的子代个体的功能称为生殖。如果生殖功能丧失,种系则不能延续,物种将被淘汰,所以生殖也是生命活动的特征之一。,4.适应性,生物体对环境所产生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特性,称为适应性。,第三节 机体的体液、内环境、稳态,一、体液与内环境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

5、15血浆:约1/4,约占体重5 淋巴液:少量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稳态的实现,内环境,1.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外界、大气环境)2.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内所有细胞得到物资供应与排放代谢废物的公共场所。细胞外液也是生命活动进行中最为活跃的场所,,细胞外液内环境,二、稳态,1.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稳态的含义: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恒定。恒定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微小波动中相对恒定。3.稳态的实现:神经-体液机制调节4.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四

6、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基本方式: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反射中枢,刺激,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感受器,反射中枢,效应器,神经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的、生来就具有的反射,它的反射弧是固定的、早已建立的、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反射活动。如吸吮反射、吞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屈肌反射等,条件反射是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新建立的反射

7、弧所完成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的优越性在于可使大量无关刺激成为某种环境变化即将到来的信号,使机体提前调节相关的功能活动。条件反射具有更大的预见性、适应性、灵活性,大大提高了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释放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过程。,外分泌,内分泌,有导管腺将分泌物排放至某些腔、囊、道或皮肤,即排放到外环境中去,腺体无导管或者是一些散在的腺细胞,它们将分泌物排放至内环境中,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组

8、织细胞活动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废物也要不断地向细胞外排放,这些物质在组织液中扩散,对邻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活动发生影响 非腺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它们释放的化学物质也具有体液调节的特点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到的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反应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体液调节:反应相对较迟缓,但作用持久、广泛神经-体液调节体内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机体在发动神经调节的同时,往往还通过传出神经动员相关的内分泌活动参与反射活动。这种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合调节方式,称为神经-

9、体液调节它将两种调节的优点联合起来,使机体调节的效果更加合理、准确,增强了机体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使机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更加完善。,3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在离体人工灌流心脏实验时,可以观察到在一定范围内,当增加灌流液时,心脏收缩力加强,由心室排出的灌流液也相应增多,从而使心脏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保持相对平衡。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第五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信息交换和控制过程的理论。人体内普遍存在着许多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自动控制系统。人体躯体运动稳定的实现,不但要通过最基本的神经、

10、体液、及自身调节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状态,更需要依靠反馈信息,不断地控制部分输出的控制信息进行修正与调整,使调节的效应更加精确与完善。,控制部分(反射中枢或内分泌腺)与受控部分(效应器、靶器官或靶细胞)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联系,即控制部分有控制信息(调节信息)到达受控部分,同时受控部分也会不断地有反馈信息回输至控制部分。,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控制方式:双向性(正反馈、负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称为反馈,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功能活动过强时,可通过负反馈控制系统使该项活动有所减弱某种功能活动过弱

11、时,由于负反馈控制系统作用的减弱又可使该种功能活动有所加强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反 馈,指 令,受控部分,机能活动,负 反 馈 信 息,控制部分,受控部分,指 令,机能活动,正 反 馈 信 息,控制部分,控制特点,正反馈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正常机体中有大量的负反馈机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体温调节),正反馈机制很少(排尿反射、分娩、大量失血出现的“恶性循环”)。,前馈控制,前馈机制可更快地对活动进行控制,使活动更加准确(如某肌肉完成一定动作)。有些条件反射也可认为是一种前馈控制(如看到食物就唾液分泌)。,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